1、 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 建设导则和技术要求 (试行) 浙江省水利厅 二一六年七月 目录 一.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编制依据 1 1.4 使用对象 2 1.5 导则定位 3 二. 建设任务. 4 2.1 资料整编 4 2.1.1 组织管理 4 2.1.2 工程信息 5 2.1.3 管理设施 5 2.1.4 划界限权 5 2.1.5 注册登记(备案) 5 2.1.6 档案资料 6 2.1.7 安全鉴定 6 2.1.8 工程面貌 6 2.2 信息采集 6 2.2.1 台帐信息 6 2.2.2 实时信息 9 2.3 平台建设 15 2.3.1 平
2、台定位 16 2.3.2 总体描述 16 2.4 环境建设 16 2.4.1 系统软件 16 2.4.2 硬件环境 17 2.4.3 系统安全 17 三. 建设要求. 19 3.1 工作要求 19 3.1.1 建设主体 19 3.1.2 实施方式 19 3.2 技术要求 19 3.2.1 数据要求 19 3.2.2 平台要求 21 3.2.3 接口要求 22 3.2.4 安全要求 22 附录 23 附表1-1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信息表 23 附表1-2 水利工程岗位设置表 24 附表1-3 水利工程人员信息表 24 附表1-4 水利工程管护经费信息表 25 附表1-5 水利工程管理手册信息表 2
3、5 附表1-6 水利工程人员培训信息表 25 附表2-1 大中型水库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26 附表2-2 小型水库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30 附表2-3 山塘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34 附表2-4 海塘工程属性信息表 36 附表2-5 堤防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38 附表2-6 大中型水闸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40 附表2-7 泵站工程属性信息表 43 附表2-8 大中型灌区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45 附表2-9 农村供水工程属性信息表 47 附表2-10 农村水电站工程属性信息登记表 48 附表3 水利工程管理设施信息表 49 附表4 水利工程划界限权信息表 49 附表5 水利工程注册登记(备案)信息表 49 附
4、表6 水利工程档案资料信息表 50 附表7 水利工程安全鉴定信息表 50 附表8 水利工程工程面貌信息表集 50 附表9 大中型水库台账表 51 附表10 小型水库台账表 56 附表11 山塘台账表 59 附表12 海塘台账表 62 附表13 堤防台账表 66 附表14 大中型水闸台账表 69 附表15 泵站台账表 73 附表16 大中型灌区台账表 78 附表17 农村供水工程台账表 82 附表18 农村水电站台账表 85 1 一.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依据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结合浙江省水利工 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 ,为明确水库、山塘、海塘、堤 防、大中型水闸、泵站
5、、大中型灌区、农村供水工程、农村水电站等 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运管平台” )建设的任务 和要求,特编制本导则,规范和指导运管平台的建设工作。 1.2 适用范围 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 年) 中 确定的水库、山塘、海塘、堤防、大中型水闸、泵站、大中型灌区、 农村供水工程、农村水电站等 9 类水利工程(水文测站除外) 。 1.3 编制依据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 意见(浙政办发20164号);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管理办法(浙政办发20158 号); 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 年) (浙水
6、科20161号); 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2016 年度工作方案(浙水办 科20164 号); 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浙水 函2016118 号) ; 2 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方案要点 (浙水办信20163 号) ; 浙江省堤防工程维修养护管理规程(试行) (浙水河2016 1号) ; 浙江省大中型水闸工程运行管理规程 (试行) (浙水河 2016 2号) ; 浙江省山塘运行管理规程(试行) (浙水农20161号) ; 浙江省大中型灌区运行管理规程(试行) (浙水农20161 号) ; 浙江省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试行) (浙水农2
7、016 1号) ; 浙江省泵站运行管理规程(试行) (浙水农20161号) ; 浙江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规程 (试行) (浙水管 2016 3号) ; 浙江省大中型水库运行管理规程(试行) (浙水管20164 号) ; 浙江省海塘工程运行管理规程 (试行) (浙水管 2016 5号) ; 农村水电站管理规范 (DB33/T 2008-2016) ; 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浙水管201165 号)。 1.4 使用对象 本导则和技术要求使用对象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责任主体) (以 下简称“水管单位”)和运管平台设计开发单位。 3 1.5 导则定位 本导则规定了全省水库、山塘、海塘、堤
8、防、大中型水闸、泵站、 大中型灌区、农村供水工程、农村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运管平台建设的 任务与要求,各水管单位的运管平台应在本导则的指导下建设。 4 二. 建设任务 运管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 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中涉及的基础 数据进行梳理整编, 并对日常工作中的台账信息及工程监测实时信息 进行采集, 结合标准化管理需求建设运行管理系统及相应的运行环境 和保障环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水利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同时为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考核工作提供支撑。 2.1 资料整编 各水管单位负责对标准化管理中涉及的基础数据进行梳理整编, 具体整编内容如下 (各水利工程可依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整编扩充
9、) : 2.1.1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信息要求能够反映一个水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包括管理 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人员、管护经费、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等。 (1)管理单位 整编水管单位的基本信息, 包含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管理职责、 单位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职工人数情况等信息。详见附表 1-1。 (2)岗位设置 整编水管单位的岗位设置信息,包含岗位类别、岗位名称、岗位 职责、岗位责任人、在岗人数、人员兼岗情况、是否物业化管理、岗 位人员资格证等信息。详见附表 1-2。 (3)管理人员 整编水管单位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 包含姓名、 身份证号、 专业、 学历、职称、工作岗位、所在科室、编制情况、一寸
10、照片、是否在岗5 履职等信息。详见附表 1-3。 (4)管护经费 整编水管单位的管护经费信息,包含经费类别、经费来源、经费 数额、经费落实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信息。详见附表 1-4。 (5)管理手册 整编水管单位的管护手册信息, 包含制度手册、 操作手册等资料。 详见附表 1-5。 (6)人员培训 整编水管单位的人员培训信息,包含参加培训人员、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培训证明等信息。详见附表 1-6。 2.1.2 工程信息 收集水利工程的基本属性信息,以反映水利工程的基本面貌,可 考虑在水利普查信息的基础上补充完善相关工程特性等信息。 各类水 利工程基础属性信息表详见附表 2-12-1
11、0。 2.1.3 管理设施 整编必要的工程检查工具、维修工具、通讯设施、防汛车辆、船 只等的资料、照片等信息。详见附表 3。 2.1.4 划界限权 整编工程划界依据、划界批文、界桩、警示牌、公告牌、禁止行 为或现象等资料。详见附表 4。 2.1.5 注册登记(备案) 整编水利工程注册登记(备案)材料、注册登记时间等资料。详6 见附表 5。 2.1.6 档案资料 整编工程档案资料,包含档案类型、文件内容、立卷归档、主管 单位和行政部门备份、电子档案文档、立卷日期、专用档案库房等资 料。详见附表 6。 2.1.7 安全鉴定 整编工程安全鉴定相关资料,包含安全鉴定次数、最近一次安全 鉴定时间、审定单
12、位、最近一次安全鉴定结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 鉴定报告书等资料。详见附表 7。 2.1.8 工程面貌 整编标识标牌、工程形象相关资料,详见附表 8。 2.2 信息采集 各水管单位负责收集工程日常运行管理的台帐信息和工程实时 监测信息。 2.2.1 台帐信息 运管平台建设应根据工程管理手册和工程实际运行管理需要, 收 集各类台账信息。为满足监督和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各类运管 平台需收集上报以下基本信息。 (注:监督和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可 能会因功能完善和新功能开发的需求,向运管平台提出新的数据需 求) (1)大中型水库 大中型水库工程台账信息主要包括:汛前检查、年度检查、特别7 检查、工程隐
13、患、异常情况、安全监测、控制运用、应急管理、调度 运行、物业化管理、注册登记、安全鉴定、维修养护、除险加固、水 管单位验收等。具体台帐信息详见附表 9。 (2)小型水库 小型水库台账信息主要包括:工程巡查、汛前检查、年度检查、 安全监测、工程隐患、异常情况、维养资金使用、运行调度、应急管 理、安全技术认定、维养资金申报、物业化管理、除险加固等。具体 台帐信息详见附表 10。 (3)山塘 山塘工程台账信息主要包括:工程巡查、汛前检查、年度检查、 工程隐患、异常情况、维养资金使用、应急管理、蓄放水管理、物业 化管理、维养资金申报、整治计划、险情上报、安全评估等。具体台 帐信息详见附表 11。 (4
14、)海塘 海塘工程台账信息主要包括:汛前检查、年度检查、工程隐患、 异常情况、维修养护资金、应急管理、工程巡查、涉塘管理、工程观 测、物业化管理、维养资金申报、安全鉴定、加固/除险加固计划、 险情上报等。具体台帐信息详见附表 12。 (5)堤防 堤防工程台账信息主要包括:工程巡查、工程观测、汛前检查、 年度检查、工程隐患、异常情况、维养资金使用、应急管理、物业化 管理、维养资金申报、除险加固计划、安全鉴定、险情上报等。具体8 台帐信息详见附表 13。 (6)大中型水闸 大中型水闸工程台账信息主要包括:工程隐患、异常情况、工程 观测、控制运行、应急管理、维养资金使用、物业化管理、维修养护 资金申报
15、、注册登记、降等报废、安全鉴定、除险加固等。具体台帐 信息详见附表 14。 (7)泵站 泵站工程台账信息主要包括:控运计划、应急管理、工程巡查、 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工程隐患、异常情况、工程观测、 维养资金使用、引排水管理、物业化管理、维养资金申报、险情上报、 安全鉴定、设备评级、工程评级、加固改造等。具体台帐信息详见附 表 15。 (8)大中型灌区 大中型灌区工程台账信息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年度检查、工程 隐患、异常情况、维养资金使用、应急管理、供水管理、维修养护资 金、节水配套改造、险情上报、水费计收、物业化管理等。具体台帐 信息详见附表 16。 (9)农村供水工程 农村供水工程
16、台账信息主要包括:水质检测、运行信息、社会监 督、异常情况、维养资金使用、应急管理、维养资金申报、物业化管 理、巩固提升计划等。具体台帐信息详见附表 17。 9 (10)农村水电站 农村水电站工程台账信息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安全例会、安全 生产责任制、工程隐患、异常情况、维养资金使用、应急管理、发电 管理、维养资金申报、重大技改或报废、险情上报、物业化管理。具 体台帐信息详见附表 18。 2.2.2 实时信息 实时信息主要为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的信息, 可以 从以下方面进行采集: (1)大中型水库 水位:大中型水库应在库区、下游河道设置相应的水位站点,采 集坝上水位、坝下水位。 雨量
17、:大中型水库应参照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合理布设库 区雨量站,采集库区降雨量。 蒸发量:大型水库应设置蒸发站,采集库区蒸发量信息,中型水 库可根据自身需求选设。 流量: 大中型水库可根据自身需求在下游防洪控制断面布设流量 监测设施,采集控制断面流量信息。 工程安全监测: 大中型水库可根据自身需求建设大坝安全自动监 测系统,采集坝体变形、渗流、应力(应变)等信息,点位布置技术 要求参照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 范 。 视频图像:大中型水库应在库区及重要管理区域布设视频监控10 点,点位布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区域: 大坝的上游面及附近水域、顶下; 溢洪道、泄孔洞等启闭机房和
18、进出口一定范围; 人工测读的水位尺及管理区出入口; 下游防洪控制点、控制断面; 机房、控制室、会商室等管理房区域。 闸门监测:大型水库应在溢洪道闸门、泄洪洞闸门、放空洞闸门 等区域布设闸门监测设施,监测闸门启闭状态、闸门开度,中型水库 可根据自身需求选设。 电站监测:大中型水库可根据自身需求建设电站监测系统,监测 电站运行状态、电站发电量、当前出力等信息。 供水监测:大中型水库可根据自身需求建设供水监测系统,监测 供水管网的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等信息。 全景图:大中型水库应在库区、大坝坝体、坝址区、发电站、公 共区域、办公区域等位置采集全景图信息。 (2)小型水库 雨量:小(1)型和重要小(2)
19、型水库应在大坝附近设置降雨量 遥测设施。 水位:小(1)型和重要小(2)型水库应设置水位遥测设施;下 游河道水位直接影响大坝安全的,应设置下游河道水位监测设施。 视频图像:小(1)型和重要小(2)型水库应在溢洪道处和大坝 设立视频监测点,可观测溢洪道和大坝。对于已建的其他部位视频监11 测点,应一起接入系统。 闸门监测:对于已建自动化采集系统的小型水库,应把溢洪道、 泄洪洞闸门开度、锥阀、蝶阀开度等工情数据接入系统。 全景图:小(1)型和重要小(2)型水库应通过无人机拍摄全景 视频;其余水库应拍摄包括坝体、溢洪道等重点部位的全景照片。 (3)山塘 全景图:屋顶山塘应通过无人机飞测拍摄全景视频,
20、其余山塘应 拍摄包括坝体,溢洪道等重点部位的全景照片。 二维码:在山塘工程入口等处应设置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 关联到山塘工程基本情况等信息。 (4)海塘 潮位:应参照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在海塘沿线外海设置潮 位监测站点,采集外海潮位数据。无建设条件的,可考虑引用邻近海 塘外海潮位站数据。 视频图像:各海塘应在重要管理区域布设视频监控点,点位布置 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区域: 与海塘工程配套、交叉或连接的水闸、泵站、码头、桥梁等建 筑物; 海塘沿线和防汛道路出入口; 其他重要区域。 闸门监测:应布设海塘沿线闸门监测设施,监测闸门启闭状态、 闸门开度、闸内水位等。各海塘工程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建设
21、。 12 全景图:在重要海塘沿线区段采集海塘工程 360 度全景图像。各 海塘工程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建设。 (5)堤防 水位:应参照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在堤防沿线内河河道设 置水位监测站点,采集内河水位数据。堤防工程水位监测点应布置在 水流平顺、受泄流影响较小、便于设备安装和数据监测的位置。 视频图像:1、2级堤防应保证视频监视全覆盖(含河面) ,其它 等级堤防应实现重要堤段、人口密集堤段、险工险段及主要交叉建筑 物视频监视覆盖。 二维码:堤防工程应在告示牌、警告、警示牌上应设置二维码, 通过扫描二维码,关联到堤防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等信息。 (6)大中型水闸 水位:应在闸上闸下设置水位采集点
22、,实时采集水位信息。 流量:大型水闸管理单位应建设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河流流 速、 流量的在线监测。 中型水闸根据管理需要建设流量在线监测系统, 实现河流流速、流量的在线监测。 视频图像:应在启闭机室、已建远程控制系统的闸门、闸上游河 面、闸下游河面、控制室等重要区域设置视频图像监控。 闸门监测:应实时监测闸门的开度、控制柜及启闭机运行状态、 电流、电压、闸门上下限、过载预警及安全保护状态等工情数据。 全景图:大中型水闸闸上闸下等重要部位应进行全景图拍摄,大 型水闸应对水闸整体进行三维建模。 13 (7)泵站 流量:大型泵站管理单位应建设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流量的 在线监测。中型泵站根据实
23、际管理需要建设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 流量的在线监测。 视频图像: 在与泵站运行管理有关联的重要设备和建筑物处应设 置视频监视设备已进行监视。 三维模型:对重要的大、中型泵站工程,应建立三维模型,全方 位、多角度还原泵站工程。 二维码:在泵站工程管理单位入口、管理房等处应设置二维码, 通过扫描二维码,关联到泵站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等信息。 (8)大中型灌区 雨量:应读取省水情数据中心数据,实时监测灌区降雨量。 水位:应在灌区总干渠渠首、重要闸站上下游等位置设置水位采 集点,实时采集水位信息。 流量:应在灌区总干渠渠首和重要分干渠渠首位置采集流量信 息。 视频图像:应在总干渠渠首和重要闸站上下游设
24、置视频图像监 控。 工情:应采集已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闸门开度、启闭机 状态、水泵状态等工情数据。 墒情:应实时采集墒情信息。 水质:应实时采集水质信息。 14 全景图:大中型灌区应通过无人机采集灌区全景信息,并在主要 水源地、渠首建筑物、重要渠系建筑物拍摄全景图。 (9)农村供水工程 日供水规模2000 吨的农村供水工程实时采集信息应包括水质 数据实时采集情况、 水压数据实时采集情况、 水量数据实时采集情况、 视频监视数据实时采集情况、消毒过滤设备运行状态、巡查人员到位 情况等。日供水规模2000吨的农村供水工程可参照执行。 水质实时信息:水质数据采集点 1个,数据采集部位应布设在供
25、水工程出厂水处,实时监测水质的 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余 氯等指标。 水压实时信息:水压数据采集每个受益村 1个点,数据采集部位 应布设在输水干管与每个受益村支管交汇处,实时监测管网水压。 水量实时信息:农村供水工程水量数据采集点数是 1个,数据采 集部位应在供水工程出厂水处,实时监测供水量。 视频监视信息:视频监视采集点数 6个(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 数据采集部位应布设在水源地、净化设施(设备) 、消毒设施(设备) 、 水质在线检测设备、泵房、清水池处,实时监视设施(设备)运行和 出入人员,防止投毒等恶性事件。 消毒过滤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消毒设备投入运行时间,过滤设备 反冲时间。
26、巡查人员到位情况:通过拍照及考勤按钮,监测巡查人员到位情 况。 15 (10)农村水电站 农村水电站实时数据包括水库和电站实时运行数据及实时视频 图像,分为必选和可选两部分,可选项由农村水电站工程管理单位根 据需要自行选择,内容如下: 1)总装机容量10000kW 的电站 必选内容 水位:水库水位或前池水位。 视频图像:水库水位或前池水位,各发电机,各水轮机,中控室, 电站出入口等。 可选内容 电站监测:电站年累计发电量,各机组停机、运行状态,线路断 路器状态,线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各机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其他等。 视频图像:各主阀,升压站,开关室,空压机室,集水井室,电 缆层,尾水渠,
27、其他等。 2)总装机容量10000kW 的电站 参照总装机容量10000kW 的电站,由农村水电站管理单位根 据需要自行选择。 2.3 平台建设 各水管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成果, 结合本导则要求建设运 管平台,规范数据格式,并与监督和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交互。 16 2.3.1 平台定位 运管平台建设旨在满足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需求, 利用信息化 手段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发挥工程效益、提高工程管理工作 效率,实现浙江省水利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3.2 总体描述 水管单位要以工程日常工作管理业务和运行管理业务为核心建 立运管平台,可围绕组织管理、工程信息、安全鉴定、工程检查、监
28、测监视、维修养护、调度运行、应急管理、档案管理等业务工作设置 功能模块。 2.4 环境建设 水管单位负责运管平台相应的运行环境建设。 运行环境主要包括 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安全环境等。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租用云服 务方式,在云服务器上进行系统部署。 2.4.1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为运管平台提供最 底层的软件支撑。对系统软件的基本要求如下: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选择应从系统的可靠性、并发性等方面来考虑,可选 择主流操作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满足工程数据管理要求, 可选择主流的数据库 管理软件。 17 2.4.2 硬件环境 系统建设的硬
29、件环境包括机房、网络环境、服务器等。能满足现 阶段的需求,并具有兼容性和扩充性,可以支持添置和更新相应的硬 件设备,便于系统产品更新与维护。硬件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安全性; (2)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3)涉密计算机必须与非涉密网络物理隔离; (4)建立完善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制度; (5)网络带宽应满足系统数据传输、交换、分发与服务的需要。 2.4.3 系统安全 为保障运管平台和数据的安全,要求建立集防入侵、防病毒、加 密、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于一体的安全体系。 (1)安全机制 要求对系统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手段、人员行为 等实行集中、全方位、动态
30、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机制。 (2)网络安全 要求综合采用专用网络、 防火墙技术、 加密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等,保证网络安全。 (3)软件安全 要求配置防毒杀毒软件,提高整个系统的病毒防范能力。 (4)数据安全 要求采用备份管理软件和数据库数据备份技术, 制定定期数据备18 份机制,有条件的宜采用异地备份,保障数据安全。对涉密数据按国 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19 三. 建设要求 3.1 工作要求 3.1.1 建设主体 本次运管平台建设主体原则上为各水管单位。 考虑到水利工程的 管理现状,大中型水利工程应以水管单位为单元进行建设,小型水利 工程可考虑集约化建设模式,以县级水利管理部
31、门为单元进行建设。 3.1.2 实施方式 运管平台建设可采用实施方式: (1)可以采用自行建设维护或者按年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施; (2)多类工程可采用县级整体打包方式统一建设运管平台。 3.2 技术要求 3.2.1 数据要求 本次运管平台建设涉及数据众多,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 性,应遵循以下要求: (1)整编要求 数据的整编要与 2.1节中资料整编的相关内容相对应,所整编的 数据需包含资料整编中所有的信息, 同时可根据自身工作需求合理新 增数据。整编数据要满足以下要求: A.数据整编入库应遵循国家、行业和浙江省相关的标准规范; B. 数据整编录入过程中应记录录入人员、录入时间等信息,保证
32、数据来源可追溯; C. 数据库信息录入完成后应进行数据校核和检验工作。 20 (2)采集要求 数据采集包括台账数据和实时数据,数据内容要与 2.2节关于信 息采集内容相对应,要包含信息采集的所有内容,同时可根据自身工 作需求合理新增数据。数据采集要满足以下要求: A.数据采集及自动化采集设施建设应遵循国家、 行业和浙江省相 关的标准规范; B.台帐采集过程中应记录录入人员、录入时间等信息,保证数据 来源可追溯; C.实时数据采集要保证采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采集数据的可靠 性。 (3)格式要求 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等应采用当今主流的格式要求,以满足 平台间数据交换共享的目的。物理文件考虑采用 P
33、DF、 JPG、 HTML5 等不可编辑格式,数据传输应采用 JSON或 XML等格式。 (4)交换要求 运管平台要预留数据交换接口, 与监督和服务平台的数据交换机 制相兼容,做好数据对接。数据交换要遵循以下要求: A . 遵循“一数一源”原则,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B .数据交换应建立安全认证和授权管理,保证交换数据的安全 性; C. 数据交换应依托标准化的数据服务接口,保证数据的统一交换 共享。 21 (5)更新要求 基础信息一般每年更新一次,台账信息根据实际情况按月、周、 日等节点进行更新,实时信息一般即时更新。 数据更新方式包括实时更新和手动更新两种, 实时更新数据主要 来源应是自动化检
34、测设备, 并由数据交换机制实时更新至监督和服务 平台;基础信息通过监督和服务平台集中采集,经由服务接口方式返 回运管平台使用;巡查等台帐数据应通过手动更新方式,将信息保存 至运管平台的同时利用数据交换机制同步保存至监督和服务平台。 3.2.2 平台要求 (1)运管平台开发要求 运管平台开发应遵循以下要求: A.平台应采用 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B. 平台应充分考虑整体架构的先进性、数据结构的合理性、核心 算法的科学性,确保平台的整体性能合理,满足工程业务应用需求; C.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应工程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通 过对软件的重新配置、升级,可满足水利工程长期发展的需求; D
35、.平台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数据安全; E.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应能为工程的其他应用软 件平台提供标准数据接口; F.平台界面应友好、简洁、直观,人机对话提示说明应准确、清 楚。 22 (2)与现有系统集成要求 运管平台建设可充分利用水管单位已建信息化业务系统, 在数据 和功能层面进行集成和共享。 (3)与监督和服务平台对接要求 运管平台应构建标准化的数据服务接口, 与监督和服务平台进行 对接,接收集中存储的水利工程基础信息,将采集的台账信息、实时 信息等数据进行统一汇集上报。 3.2.3 接口要求 运管平台与监督和服务平台的数据交换应通过数据接口方式进 行。监督和服务平
36、台的数据接口由省厅开发,运管平台的接口由水管 单位负责开发。数据交换共享接口应遵循以下要求: (1) 接口开发应采用成熟、开放、通用的标准协议; (2) 数据接口应实现与 Web 服务可通信的功能,通过 HTTP 协 议利用网络与远程的数据汇集服务进行通信, 可传递数据也可接收数 据,具有通用性,方便调用。 3.2.4 安全要求 运管平台建设及今后的日常运行应考虑以下安全要求: (1)应在技术层面保障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 (2)平台访问应建立身份认证机制,记录使用日志; (3)涉密数据不得在运管平台上存储和使用。23 附录 附表11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信息表 序 号 工 程 类 型 工 程
37、名 称 通 过 标 准 化 验 收 时 间 单 位 名 称 批 文 单 位 地 址 隶 属 关 系 归口管 理部门 经 费 来 源 管 理 职 责 单位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职工人数情况 姓 名 证明 材料 是否 在岗 联系 电话 姓 名 证明 材料 是否 在岗 联系 电话 从业人员 总数 其中在岗 职工 1 注:1.批文:需上传 PDF 格式的文件; 2.隶属关系:有中央、省、市、县 4种; 3.证明材料:需上传 PDF 格式的书面材料。 24 附表12 水利工程岗位设置表 序号 工程类 型 工程名 称 岗位类 别 岗位名 称 入职条件 岗位职责 岗位责 任人 在岗人 数 人员兼 岗情况 是否
38、物 业化 岗位人 员资格 证 联系方 式 1 注:1.岗位类别:岗位设置参考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 ; 2.岗位名称:岗位设置参考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 ; 3.人员兼职情况:选择是、否; 4.岗位人员资格证:需上传资格证 PDF 附件。 附表13 水利工程人员信息表 序号 工程类型 工程名称 姓名 身份证号 专业 学历 职称 工作岗位 所在科室 编制情况 一寸照片 是否在岗履 职 1 注:1.编制情况:选择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或企业编制; 2.一寸照片:需上传本人清晰可辨的一寸照片。 25 附表14 水利工程管护经费信息表 序号 工程类型 工程名称 年度 经费类
39、别 经费来源 经费数额 (万元/ 年) 经费落实 (万元 /年) 经费使用情况 填报时间 1 注:1.经费类别:分运行经费、管理经费、维修经费、养护经费; 2.经费使用情况:需上传 PDF 附件。 附表15 水利工程管理手册信息表 序号 工程类型 工程名称 手册名称 文件 编制时间 1 注:1.手册名称:包括制度手册和操作手册; 2.文件:需上传批文的 PDF 附件。 附表16 水利工程人员培训信息表 序号 工程类型 工程名称 参加培训人员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经费(元) 培训证明 1 注:1.培训证明:需上传培训记录表 PDF附件。 26 附表21 大中型水库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1)基础
40、信息表 序号 水库名称 所在市 所在县 所在河流 经度 纬度 水库类型 工程等别 工程建设情况 建成时间 高程系统 1 (2)工程特性 名称 单位 内容 水库名称 控制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 多年平均径流量 立方米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立方米/秒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立方米/秒 水库调节特性 设计洪水标准 设计洪水位 米 校核洪水位 米 正常蓄水位 米 死水位 米 正常蓄水位相应水面面积 平方千米 校核洪水标准 27 名称 单位 内容 总库容 万立方米 调洪库容 万立方米 死库容 万立方米 兴利库容 万立方米 调节库容 万立方米 汛期限制水位开始日期 汛期限制水位结束日期 汛期限制水位 米 汛
41、期限制水位的相应库容 万立方米 防洪高水位相应洪水标准 防洪高水位 米 防洪库容 万立方米 历史最高水位 米 历史最高水位发生日期 历史最大入库流量 立方米/秒 历史最大入库流量发生日期 历史最大出库流量 立方米/秒 历史最大出库流量发生日期 主要挡水建筑物类型 主坝级别 28 名称 单位 内容 主坝坝型 最大坝高 米 坝长 米 坝顶宽度 米 坝顶长度 米 坝顶高程 米 坝体防渗型式 坝基地址 坝基防渗措施 泄水建筑物类型 建筑物级别 正常非常溢洪道 最大泄洪流量 立方米/秒 建筑物位置 孔数(条数) 孔口断面型式 孔口净高 米 孔口净宽 米 孔口内径 米 进口底槛高程 米 29 名称 单位
42、内容 进口闸门型式 遥测站名称 遥测站代码 测验项目 通信方式 工程位置图 枢纽平面布置图 主坝典型横剖面图 (多个) 泄水建筑物纵(横)剖面图 大坝典型断面安全监测仪器布置图 (3)水位库容曲线 水库名称 水位 面积 库容 30 附表22 小型水库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1)基础信息表 序号 水库名称 所在市 所在县 所在河流 经度 纬度 水库类型 工程等别 工程建设情况 建成时间 高程系统 1 (2)工程特性 名称 单位 内容 水库名称 控制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 多年平均径流量 立方米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立方米/秒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立方米/秒 水库调节特性 设计洪水标准 设计洪水位 米
43、 校核洪水位 米 正常蓄水位 米 死水位 米 正常蓄水位相应水面面积 平方千米 校核洪水标准 31 名称 单位 内容 总库容 万立方米 调洪库容 万立方米 死库容 万立方米 兴利库容 万立方米 调节库容 万立方米 汛期限制水位开始日期 汛期限制水位结束日期 汛期限制水位 米 汛期限制水位的相应库容 万立方米 防洪高水位相应洪水标准 防洪高水位 米 防洪库容 万立方米 历史最高水位 米 历史最高水位发生日期 历史最大入库流量 立方米/秒 历史最大入库流量发生日期 历史最大出库流量 立方米/秒 历史最大出库流量发生日期 主要挡水建筑物类型 主坝级别 32 名称 单位 内容 主坝坝型 最大坝高 米
44、坝长 米 坝顶宽度 米 坝顶长度 米 坝顶高程 米 坝体防渗型式 坝基地址 坝基防渗措施 泄水建筑物类型 建筑物级别 正常非常溢洪道 最大泄洪流量 立方米/秒 建筑物位置 孔数(条数) 孔口断面型式 孔口净高 米 孔口净宽 米 孔口内径 米 进口底槛高程 米 33 名称 单位 内容 进口闸门型式 遥测站名称 遥测站代码 测验项目 通信方式 工程位置图 枢纽平面布置图 主坝典型横剖面图 (多个) 泄水建筑物纵(横)剖面图 大坝典型断面安全监测仪器布置图 (3)水位库容曲线 水库名称 水位 面积 库容 34 附表23 山塘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1)基础信息 序号 山塘名称 所在市 所在县 所在河流
45、经度 纬度 山塘类型 工程建设情况 建成时间 高程系统 1 (2)工程特性 名称 单位 内容 备注 一、水文 集雨面积 平方千米 主流长度 千米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毫米 设计洪峰流量 立方米每秒 校核洪峰流量 立方米每秒 二、特征水位及容积 校核洪水位 米 设计洪水位 米 正常蓄水位 米 死水位 米 总容积 万立方米 正常容积 万立方米 35 三、工程效益 保护人口 人 灌溉面积 亩 供水规模 立方米/天 供水人口 人 受益村庄 个 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大坝 坝型 坝顶高程 米 防浪墙项高程 米 最大坝高 米 坝顶长度 米 坝顶宽度 米 2泄洪建筑物 型式 堰顶高程 米 溢流宽度 米 设计
46、泄洪流量 立方米/秒 校核泄洪流量 立方米/秒 36 3输水建筑物 型式 设计流量 立方米/秒 长度 米 断面尺寸 米 闸门型式及尺寸 附表24 海塘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1)基础信息 海塘代码 海塘名称 海塘型式 海塘级别 所在县(市、区)名称 所在县(市、区)编码 工程竣工验收情况 开工日期 完工日期 (2)工程特性 名称 单位 内容 海塘长度 米 达到规划防潮标准的长度 米 起点位置 起点桩号 海堤(段)起点经度 度 海堤(段)起点纬度 度 终点位置 37 名称 单位 内容 终点桩号 海堤(段)终点经度 度 海堤(段)终点纬度 度 起点堤顶高程 米 终点堤顶高程 米 设计潮位 米 实际防潮
47、标准 堤脚防冲结构(基础) 水闸数量 孔 水闸型式 泵站数量 处 保护人口 万人 保护耕地面积 万公顷 保护重点设施 工程图纸 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平面位置图、堤轴线要素图、标准断面图等 工程堤线 空间数据 工程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报告 代表潮位站代码 参照潮位站名称 38 名称 单位 内容 参照潮位站蓝色警戒潮位 米 参照潮位站黄色警戒潮位 米 参照潮位站橙色警戒潮位 米 参照潮位站红色警戒潮位 米 附表25 堤防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1)基础信息 序 号 堤防 名称 所在市 所在 县 所在 乡 所在灌 区 所在河 流 经度 纬度 堤防 类型 堤防型 式 堤防级别 保护耕地面积(万 公顷) 保护人
48、口 (万 人) 建成时 间 1 (2)工程特性 名称 单位 内容 工程等别 、 工程规模 大(一)型,大(二)型,中型,小(一)型,小(二)型 高程系统 1956年黄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 起点位置 起点桩号 起点坐标(北纬) 度 起点坐标(东经) 度 39 名称 单位 内容 终点位置 终点桩号 终点坐标(北纬) 度 终点坐标(东经) 度 设计防洪标准 年 20、50、100、200 堤防长度 米 起点堤顶高程 米 终点堤顶高程 米 堤防高度(最大值) 米 堤防高度(最小值) 米 堤顶宽度(最大值) 米 堤顶宽度(最小值) 米 多年平均水位 米 警戒水位 米
49、危险水位 米 设计洪水位 米 薄弱堤段名称 薄弱堤段起始经度 度 薄弱堤段起始纬度 度 40 名称 单位 内容 薄弱堤段终止经度 度 薄弱堤段终止纬度 度 薄弱情况描述 水闸数量 孔 泵站数量 处 保护耕地面积 万公顷 保护人口 万人 保护重点设施 工程图纸 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平面位置图、标准断面图、桩号断面图、堤轴线要素图等 堤线 空间数据 工程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报告 附表26 大中型水闸工程属性信息表集 (1)基础信息 序 号 水闸 名称 水闸 类型 所在 灌区 所在市 所在 县 所在乡 所在河 流 经 度 纬 度 是否为闸站 工程 是否为套闸 工程 主要建筑物 级别 已建 建成时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