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效阅读教学工作总结时村营乡中学一学期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回顾本学期的工作, “高效阅读”课程的开设,为时村营乡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增色不少,现就总结如下。高效阅读,我们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开始。我们先给学生介绍高效阅读的成效,让学生心里充满期待。再给学生讲解高效阅读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在期望中进行第一次训练,并把结果和摸底成绩进行比较,学生发现,自己的效率果然有所提高。从而对高效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教学就比较顺利的开展起来。注意力对阅读效果影响很大,我们就经常用“四七呼吸法” “凯勒训练法” “闪示训练法” “舒尔特表”对学生加强训练。方法是高效的关键。我们主要使用计时训练法和
2、程序训练法进行训练。训练一个阶段后,学生就出现了高原现象,阅读效率停滞不前。我们研究后,决定对学生进行扩大识别间距的训练。通过训练后,学生的成绩有了新的提高。在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效阅读教学取得了很大成效。1、学生的注意力调控能力得到提高。限时阅读和计时阅读训练,使学生处在一种竞争的氛围里,能够紧张感,注意力就明显比平时高出许多。经常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就逐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一阅读,就能够迅速的集中注意力。再加上我们经常使用高效阅读上介绍的方法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有了明显变化。2、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高效阅读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反馈及时,进步看得见因此能够有效
3、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的阅读兴趣高,他的阅读效率就高。教师再及时的表扬鼓励,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即使后进的学生也能增强自信心。3、语文教师执教水平有所提高。刚开始,老师只能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 “读、答、判、算” ,教学程式课课不变,开始时学生还满有兴趣,时间一长,就有了怠惰情绪。为了取得高效率,一些学生投机取巧,只记题目作者出处,课文扫读一下,就开始答题,虽然理解率不高,可由于阅读用时少,阅读效率极高。我们针对对这种情况创造性地采用了换题检测和笔记复述的方法,解决了这一训练难题。
4、换题检测的方法是:仍然按照“读、答、判、算”程序进行,只是要求教师根据选文,制订出能够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三个题目,替换题目作者出处,将进行阅读训练。换题检测,让最后得到的阅读效率更趋于合理,有利于我们科学的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笔记复述的操作程序如下:“读、复、评、结” 。读,指阅读;复,指复述,包括两步,一是学生自由复述,二是指名复述;评,指学生评价、补充;结,师生小结复述心得。这样做,一能够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二可以训练学生速记能力,三能够使学生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关系入手复述的能力。可以真正使学生读有所得。教师不断的研究教法,使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上课也显得从容裕
5、如了。高效阅读课才刚刚起步,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倍感困难重重,许许多多困惑,始终伴随着我们,百思难得其解。1、阅读效率和平时考试成绩不成正比。有许多学生的语文成绩十分优秀,但高效阅读效率始终不高,甚至低于平均水平。2、程序阅读的后四个方面很笼统,不容易把握。程序阅读的正方形部分看似很科学,但在实际的阅读训练中,学生尽管记忆得很清楚,却很难用到阅读中去,从考察得知,学生阅读时总是以理解材料内容的关系为主。3、增大识别间距的训练存在一定的困难。课本上提供的训练内容很少,经过两次训练之后,学生对已训练过的材料便没有了兴趣,而要制作这样的训练材料又非常困难,这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很难解决的问题。另外,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长久的保持;学生的时间观念依然不能进入高效的状态;学生的效率感难以实实在在建立;争强好胜的心理也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也难以在“高效速读”中完成。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艰苦的劳动。勤奋耕耘、不断反思、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才是我们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