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75042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3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3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3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3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地球的圈层结构 及地球的物理性质,第一节 地球的外部圈层第二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第三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第二章 地球的圈层结构 及地球的物理性质,第一节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一 大气圈地球的蓝色外壳 (一)大气的组成 1 恒定组份:地表各处不变的组份;N、O 2 可变组份:随季节、气象和人类活动而变化; 主 要为CO2、O3和水蒸气。 3 不定组份:可有可无的组份,包括尘埃、硫化氢、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煤烟、金属粉尘等。通常所说 的大气污染就是指这些组份的含量超过一定标准。,二 大气圈的分层据大气在垂向上的温度、组成、电荷及运动等特征分为 5 层:对

2、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一)对流层:地面1113km的大气层1 质量:占大气圈的752 温度:随高度而降低。3 运动:有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运动4 水蒸气:几乎都集中于该层 ;一切天气现象风霜雪雨、寒潮热浪都集中在该层。 * 大气污染:也主要集中于该层。,大气圈的分层,(二) 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3555km1 质量:占大气圈的202 成分:在上部(3555km)富O3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3 温度: 随高度而升高,顶部达3C17C4 运动:无垂直对流,以水平方向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飞机一般在该层飞行。(三) 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大气层,温度随高度迅速下降,有强烈空气对流

3、运动。,2,大气圈的分层,(四) 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顶800km大气层。1 物质状态:粒子处于电离状态,故又称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不同波长无线电波,在远距离无线电通讯中起重要作用。2 温度:随高度上升迅速升高(五) 扩散层(散逸层、外大气层): 800km以上至20003000km的高空。由于受太阳风的作用,大气粒子运动很快,不断向宇宙空间逃逸。,二 水圈(hydrosphere)地表变化的主要媒介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的水体所构成的连续圈层,水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改造起到重要作用。 (一)水圈的组成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状态分布于大气圈、生物圈和大陆表层之中。包括有海水、大气水和陆地水等类型。地球

4、上水体总质量为1.51018 t ,其中,海洋水占:97%、冰川占:1.9%,地下水、河流、湖泊、沼泽中的水共占:1.1%。,二 水圈(hydrosphere)地表变化的主要媒介 (一)水的类型按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按所处的环境可分为海水、大气水和陆地水三种类型。1 海水水圈的主体,是地表上最大的积水盆地,2 陆地水: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湖泊与沼泽 (1)地面流水:按水源补给特点: 常年流水:有稳定水源河流 暂时性流水:无稳定水源,可分为两种:片流:沿斜坡无固定水道流动的面状流水洪流:洪水期沿沟谷流动的水流,(2)地下水按运动状态,地下水由表层到地壳内部可分为3层包气带水:是埋藏在包

5、气带中的地下水,主要以吸附水、薄膜水和毛细水形成存在。 潜水: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自由表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water table),通常与湖面、河面重合 。承压水:是埋藏在地下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透水层内的重力水,又称层间水(interlayer water)。井(well):人工揭露的地下水露头泉(spring):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3)冰川冰川:是大陆上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冰体,是巨大的固体水流。现在陆地上的冰川主要分布于地球两极及高山地区,覆盖陆地面积的10,集中了全球85的淡水。据估计,如果全球的冰川融化注入海洋,可使全世界海平面上升 66m。雪线(snow line

6、):是指终年积雪区的下限。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与消融量大致相等;在雪线以上,降雪量消融量;而在雪线以下,降雪量消融量。,(4)湖泊,湖泊的成因类型 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构造湖 构造湖是由地壳构造变动形成的湖盆贮水而成的湖泊 火山湖 火山湖是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湖盆贮水而形成的,湖盆为火山口 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火山湖是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湖盆贮水而形成的,湖盆为火山口 中朝边境长白头山顶主峰白头山上的天池 火山喷发溢出的熔岩堰塞河流或其它水域,可形成熔岩堰塞湖,五大连池就是因火山熔岩流阻塞了纳漠尔河的支流后形成,火 山 湖,长白山天池,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河流截弯取直后被遗弃河

7、道形成的牛轭湖 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的湖盆冰蚀湖 风蚀作用和风积作用形成的风成湖盆积水形成的风成湖 浅海海湾由于沙坝或沙嘴的生长逐渐合拢,把海水隔开来可以形成泻湖 岩溶地区因溶蚀塌落可形成岩溶湖,牛轭湖,鄱阳湖,新疆天池,贡嘎冰湖,巴丹吉林沙漠的伊和扎格德海子,面积也只有1.5km2,最大水深6.2m,(二)水圈的水循环 水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换之中,这就是水圈的循环。使水圈产生运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地球的重力能。在这两种能量的作用下,水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完成水的循环。,三 生物圈(biosphere)大自然的精华 (一)

8、概念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其范围包括地表以下3km到地表以上10余km的高空以及深海底等地带。通常,90以上的生物都活动在地表到200m高空以及水下200m的水域空间。 (二)生物圈的组成据统计,已被认识和分类定名的生物近200万种,而现生的生物可能有1千万种,如果把已灭绝的生物也算上,至少有上亿种之多。根据如何获取食物及性状等特点,将生物圈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一)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们随意划分的,因为只有同一物种的生物才能交配繁殖。不同种之间

9、是生殖隔离的。(二)生物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如现代人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第二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大量资料充分证明,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而且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物质运动状态差异较大。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所激发出的弹性波在地球中传播的结果,包括纵波(P)、横波(S)和面波(L),其中前两者最有意义。 (1)纵波原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特点是:能在固、液和气态中传播,比横波速度快,是横波的1.73倍。,一、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划分依据地震波(2)横波次波(S):是指质

10、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特点: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当遇到不同介质的突变界面时,地震波射线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而且其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这界面称为波速不连续界面。,一、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划分依据地震波(3)面波(L):最后到达的地震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像波浪起伏式传播, 是破坏性最强的地震波。,二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1 地球内部主要波速不连续界面大量研究发现,地震波速随深度而 递增,并在地球内部出现了2个明显的 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 (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莫霍面)1909年由南斯拉夫学者莫霍洛 维奇发现,其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 33km处,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 特点:在该界面附

11、近,纵波速度 由7kms突然增加到8.1kms, 横波从4.2kms突然增至4.4kms。 该面之上的部分为地壳。,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1 地球内部主要波速不连续界面 (2)古登堡不连续面(古登堡面)是1914年由美国的古登堡首次发现, 这个面位于地下2885km的深处。特点:在该面上下,纵波速度由 13.64km s突然降低为7.98kms, 而横波由7.23km向下突然消失。到了 5155km处又重新出现。通常把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 之间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 以下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核。,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此外,在地下60250km深度带内,地震波速降低510,但其上下无明显变化,我

12、们把这一地震波的低速带所构成的圈层称为软流圈,软流圈之上的部分由岩石构成,统称为岩石圈。,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2 地球内部圈层特征 (1)地壳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其特征有: a.厚度:570km之间。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km。总体平均厚度约16km。 b.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1.55,而质量仅占地球的0.8。 c.密度:一般为2.62.9g/cm3。 d.成分及状态:由固态岩石所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2 地球内部圈层特征 (2)地幔(圈): 是指莫霍面之下至古登堡面的部分。特征: a. 厚度:约26502850km,占

13、地球体积82.3; b. 密度:3.55.1gcm3; c. 物质组成:由固态物质组成,主要为铁镁硅酸盐矿物,顶部60250km为软流圈; d. 结构:以650km深度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次级圈层。,2 地球内部圈层特征 (3)地核:是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特征有: a. 体积:占地球的16.2,而质量占31.3; b. 密度:为9.9812.5gcm3 ; c. 结构:可分为三层,外核(28854170km),液态,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大幅衰减,平均密度10.4gcm3;过渡层(41705155km)呈过渡状态;内核(5155km地心)为固态,平均密度12.9gcm3; d. 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铁和镍的合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