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上.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874324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上1930 年初,梅兰芳率领剧团到美国六大城市进行访问演出,首次把中国京剧推向国际戏剧舞台。5 月的一天,梅兰芳一行抵达电影名城洛杉矶,当晚应剧场经理之邀来到一家夜总会,出席了由市长、企业家、导演、明星、著名艺术家等组成的 62 人赞助委员会举办的盛大欢迎酒会。宾主刚刚入座,一位神采奕奕的中年人迎面走来,他穿着工作服,连领带也没有系,与那些身着正统礼服的参加者相比显得格外特别。梅兰芳觉得似曾相识,正思量着在哪儿见过此人时,剧场经理站起来向他介绍说:“这位是卓别林先生。 ”经理又向卓别林介绍说:“这位是梅兰芳先生。 ”东西方两位艺术大师情不自禁地热烈握手并紧紧拥抱。那时,

2、卓别林正在紧张地拍摄影片城市之光 ,当他得悉洛杉矶专门为梅兰芳举行欢迎酒会后,他赶紧抽出时间前往参加,并为自己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而向梅兰芳连连道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酒会竟然成了梅兰芳和卓别林的私人聚会。他们一边品着美酒,一边畅谈戏剧。梅兰芳说,他从卓别林的无声电影里学习到了如何依靠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剧情内容。卓别林盛赞中国古典正在紧张地拍摄影片城市之光 ,当他得悉洛杉矶专门为梅兰芳举行欢迎酒会后,他赶紧抽出时间前往参加,并为自己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而向梅兰芳连连道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几天后,梅兰芳应邀到卓别林和范朋克等合办的联艺公司,以及米高梅、二十世纪等

3、拍摄现场参观,再次和卓别林探讨了舞台表演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卓别林热情相待,详尽地向梅兰芳介绍了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情况,最后两人亲切合影,为世人留下了一幅十分珍贵的照片梅兰芳身穿蓝缎团花长袍、黑缎马褂,卓别林身着笔挺西装,两人面含微笑,双手紧紧相握当时,梅兰芳与卓别林都正值壮年,各自在艺术创作和表演道路上独树一帜,他们彼此仰慕,互相勉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梅兰芳与卓别林约定,如来中国,一定到梅家做客。1936 年,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3 月初,梅兰芳接到卓别林发来的电报:“来华旅游,过沪时极愿一晤。 ”一别六年,卓别林果然如约前来,梅兰芳十分高兴

4、。3 月 9 日下午 1 时半,卓别林乘坐的“柯立芝总统号”抵达上海。下午 5 时半,卓别林在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 100 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的陪同下,出席了国际艺剧社在国际饭店举行的招待宴会。老朋友重逢,分外高兴。卓别林不无感慨地说:“记得六年前我们在洛杉矶见面时,大家的头发都是黑色的。你看,现在我的头发大半都已经斑白了,而你呢,却还找不出一根白发,这真是太不公平了!”说完,卓别林哈哈大笑。梅兰芳却从卓别林幽默、调侃、夸张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颇不顺达的坎坷境遇,便安慰道:“你比我辛苦,每一部电影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自己亲手制作,太费脑筋了。我希望你保重身体。 ”宴会上,梅兰芳关切地问卓别林

5、喜欢看什么,卓别林兴致勃勃地提出想要看中国的国粹京剧。梅兰芳回答说,很不巧,自己当晚没有演出,但可以带他去观赏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的表演,卓别林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晚上 6 点半,卓别林在下榻的华懋饭店接受记者采访后,在梅兰芳的陪同下先去“大世界”了解上海市民阶层看戏、娱乐的真实状况,然后到隔壁的共舞台观看了上海当时十分流行的京剧连台本戏火烧红莲寺 。这时, 火烧红莲寺已经开演,正演到其中最精彩的一场“十四变” ,戏中有文有武、有唱有做,卓别林看了连连鼓掌,尤其是对变幻无穷的舞台背景和两人热闹的武戏斗剑一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赞誉为这是“东方仅有艺术” 。从共舞台出来后,梅兰芳又马不停蹄地带卓别

6、林来到新光大戏院观看马连良、小翠花、叶盛兰、刘连荣等上演的全本双娇奇缘 。卓别林进场时,正赶上法门寺中表现生、旦、净、丑各展所长的“行路”一场。梅兰芳告诉卓别林,中国人看戏曲,极少拍手,而是喝彩,因此看到精彩处,卓别林也跟随着观众一起,时时忍不住地叫“好” 。而看戏前,梅兰芳已向卓别林讲解了全剧的情节、每个角色的各自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尤其是着重介绍了其中的丑角贾桂。那天,演贾桂的名丑马富禄以清脆嘹亮的嗓子、滑稽夸张的表情,将一个奴颜婢膝、阿谀谄媚的太监刻画得细致入微,引起了卓别林的极大兴趣。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一舞台形象,认为马富禄演活了人物的性格,非常成功。卓别林又仔细询问了京剧中不同的曲

7、调板式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梅兰芳一一作了介绍。卓别林说:“中西音乐歌唱,虽然各有风格,但我始终相信,把各种情绪表现出来的那种力量却是一样的。 ”3 月 10 日上午 9 时,卓别林一行带着对上海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返回“柯立芝总统号” ,兼程香港,继续他的蜜月旅行。卓别林在上海只停留了短短一天多时间,梅兰芳几乎全程相陪。也仅仅是这一天多时间,中国永远留在了卓别林的记忆中。1946 年,卓别林还记忆犹新地向中国电影演员黎莉莉回忆起 10 年前到上海看京剧,在舞台上与马连良一起跟观众见面的情形。此后,梅兰芳与卓别林虽然没有机会再见面,但两人一直彼此牵挂,相互关心,相互支持。1941 年春, 大独裁

8、者将到香港上映, “皇后” 、 “娱乐” 、 “利舞台”三家影院竞相争夺首映权。由于三年前梅兰芳曾在“利舞台”演出过,该影院经理就径直去找正寓居香港的梅兰芳想办法。梅兰芳答应致电卓别林代为征询。卓别林迅速复电表示同意, 大独裁者的首映权终于破例被中国人办的“利舞台”影院所获得,一时在香港引起极大的轰动。在香港生活期间,梅兰芳经常看卓别林的电影以打发难挨的日子,他对卓别林敢于在影片中无情讽刺、鞭挞法西斯的胆识极为赞赏,一部大独裁者他先后看了 6 次,仍意犹未尽。他甚至逢友便问:“你看过大独裁者没有?快去看看!”还催促两个儿子葆琛和绍武也去看,并耐心地为他们分析场景,帮助他们了解影片中深刻的政治含

9、义。梅兰芳在表演之余喜欢收藏火柴盒。他的藏品中有这样一只火柴盒:画面上是卓别林扮演的大独裁者希特勒在玩弄地球仪,里面的火柴都制成炸弹形状,磷面正好连到希特勒的屁股,给人看了有一种“玩火者必自焚”的联想,整个设计幽默而又寓意深刻。这一由卓别林亲自设计的火柴盒,是“利舞台”作为大独裁者的首映广告而赠送给梅兰芳的。梅兰芳因此对这只火柴盒特别珍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卓别林在美国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受到迫害,不得不离开美国。梅兰芳对卓别林所遭受的不公平境遇愤愤不平,他深切怀念远在异国的朋友,时时打听他的消息1954年 7 月,周恩来总理在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宴请卓别林,卓别林深情地说:“我在 1936 年到过中国,到过上海,看过梅兰芳先生的京剧,令我钦佩!还看过马连良先生的戏,真是好极了!”梅兰芳闻讯后非常高兴,他焦急地盼望着与卓别林第三次见面畅叙的时刻早日到来。直到 50 年代末,梅兰芳还对一位海外归来的朋友说:“我尤其盼望卓别林先生再到中国来,看看我们的建设,顺便也看一看我新编的穆桂英挂帅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