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中国现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73674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中国现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中国现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从中国现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 2011-10-17 10:04 来源: 网站 作者:无可奉告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6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于怎样将园林手法与新的建筑功能、建筑材料、建设方法相结合的问题,几代中国建筑人都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一、代表性符号的片段移植其实,环顾周边,片段性的应用传统园林中手法的当代建筑非常多。增加空间层次感的漏窗、月洞门等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被或直接、或抽象的应用于许多建筑之中。先抑后扬、小中见大的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也经常在现代建筑中发挥拓展空间感的作用。黑白灰的素色搭配也让人产生优雅、古静的联想。这些园林中代表性的建筑手法已然被大众所熟悉,也

2、被广泛且自觉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的设计之中。传统园林手法的片段性的移植,目的不在于营造园林氛围,而旨在丰富建筑语汇,改善空间质量,使长期关注于西方实体建筑手法的我们,增添了许多把控空间的设计手法。二、形神兼备的园林化建筑传统园林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符合古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生活追求。而这也正与现代都市人追求亲近自然、生态健康的理念相吻合。所以近些年,出现了许多园林化的建筑,不仅形式、手法园林化,所追求的建筑意境和氛围也是园林化的。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和谐之美。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

3、动与静的统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 的精神境界。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它强调园林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 。表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园林犹如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如山峦、岩石和湖泊。中国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由此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透过这些园林设计中的恬静淡泊,而有不乏高雅自然的仪态。我们可以从儒家的 “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领略到人和天地万物联系的是那么的紧密。因为它们把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

4、是万物的起源,天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脚步。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园林的空间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这种精神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在这种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文化渗透中,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例如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不仅在

5、整体布局上应用了多层次的空间渗透和借景、对景的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还通过钢、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传统园林水墨画般的神韵。从建筑形体到空间,从庭院到陈设,有效的发扬了传统园林建筑的文化因素,是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美学追求在建筑上得以寄托。园林还是中国人诗意居住的理想空间,因而当代居住建筑中也进行了许多园林化的尝试。例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在色彩上以传统的黑白灰素色为主;在细部处理上,通过冷巷、花架、挑檐、花窗、孔洞、缝隙、格栅等一系列传统手法改善住宅的遮阳与通风;在景观上大量运用竹子、静水等传统元素和漏窗、曲桥、障景、对景、框景等传统手法增加层次感,营造出幽静、清雅的居住氛围。三、脱离

6、传统载体的园林精神的探究与实践许多青年建筑师也由传统园林中获得启发,且进行了更大胆、更深刻的尝试。他们不满足于片段的移植或原汁原味的复制,而尝试脱离原有的形式,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传达传统园林手法的精神和要旨。青年建筑师王澍设计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灵感就来源于明代的著名园林艺圃。设计师以纯粹的现代主义语汇,表达了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许多设计手法:(1)将近一半的建筑体量处理成半地下的形式,使建筑在“山水”之中不显突兀。(2 )四个散落的小体量单体与建筑主体形成尺度上的鲜明对比,应用了园林中尺度感不断转化的方法使空间感觉丰富、多变。 (3)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是一个孤立于水中的小房子,而它

7、发挥的正是园林中“ 亭”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点,起到点景的作用;还是一个室外的空间收束点,形成自然景观大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对比 4.在建筑主体内的一个主要交通节点处,设计者为使用者提供了五个选择、五条路径。王澍自己解释说,这个交通集会点的设计来源于古典园林中游览路经的多选择性,我们经常会在游园时面临岔路口抉择的情景,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景色。这是一种园林游戏,体现了园林的感觉和趣味性。青年建筑师董豫赣设计的清水会馆虽然也看不出什么园林的影子,但他的设计初衷却是来源于对园林的思考。因而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他有意的打破西方建筑以实体为核心的思维方式,转而关注建筑、自然和人等要素间的关系的处

8、理手法。例如自然元素对空间的改变:建筑入口处的龙爪槐不仅压低了空间,起到空间变换的作用;还通过不断变换的光影使整个空间产生了明暗的对比关系。设计者还在一个院子中栽种了野草,当草长得很高时,观者就会觉得旁边的院子在向前靠,这样就起到了改变远近关系的作用。传统园林的设计中就一直借助许多元素起到中间层次的作用,来处理关系、混淆界限,使空间柔和细腻而又变化丰富。我想,对于传统园林手法精神层面的探究与实践是完成传统精神传承的必经之路。结语:传统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精神的集中体现,承载了太多的人文的东西,需要我们不断的领会和实践。但我们曾在很长时间的一段时间里只注重强势的西方建筑文化,而忽视甚至否定自身传统的建筑艺术,造成了在建筑文化传承上的断层。如今我们重拾这个话题,是要为中国建筑的当代传承做出我们这一辈应当发挥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