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药理简答重点.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72713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简答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药理简答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药理简答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药理简答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药理简答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药研发可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三个阶段。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转化、排泄药物的排泄方式:肾脏、胆汁、汗腺、唾液、泪腺、皮肤黏膜临床研究一般分为四期。期临床试验是在 2030 例正常成年志愿者身上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期临床试验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病例不少于 100 对。 ;期临床试验是新药批准上市前,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目的在于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观察例数一般不应少于 300 例;期临床试验是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受试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也叫售后调研。各种因素对药物作用的

2、影响药物因素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机体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特异质反应、疾病状态、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受体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M 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临床主要用于青光眼和虹膜炎的治疗。(1)缩瞳(2)降低眼内压(3)调节痉挛腺体汗腺、唾液、泪腺、胃腺、胰腺、小肠腺体和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对眼、胃肠道平滑肌、骨骼肌、腺体、心血管系统、中枢等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主要用于重症肌无力、腹气胀和尿潴留、青光眼、一些药物中毒后的解毒、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新斯的明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主要为有机磷酸酯类,可与

3、AChE 牢固结合,使 AChE 失去水解 ACh 的能力,造成体内 ACh 大量积聚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毒的解救药物有阿托品和 AChE 复活药(如氯解磷定) 。阿托品能迅速对抗体内 ACh 的毒蕈碱样作用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AChE 复活药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 AChE 恢复活性,还可直接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成为无毒的磷酰化氯解磷定从尿中排出,从而阻止游离的毒物继续抑制 AChE 活性。AChE 复活药可迅速控制肌束颤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也有改善作用。阿托品对 M 胆碱受体有较高选择性,但对各种 M 受体亚

4、型的选择性较低;大剂量时也有阻断神经节 N 受体的作用。阿托品的作用非常广泛,随剂量增加可依次出现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心率加快、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抑制,大剂量可出现中枢作用。临床上用于各种内脏绞痛、全身麻醉前给药、虹膜睫状体炎、缓慢型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等。不良反应与其 M 受体阻断有关,禁用于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比较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对眼的作用和用途 阿托品 作用:1)散瞳:阻断虹膜括约肌 M 受体. 2)升高眼内压:散瞳使前房角变窄, 阻碍房水回流. 3)调节麻痹:以致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楚 用途:虹膜睫状体炎;散瞳检查眼底;验光配镜. 毛果芸香碱 作

5、用:1)缩瞳:激动虹膜括约肌 M 受体。 2)降低眼内压:促进房水回流 3)调节痉挛:以致近视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用途: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药理作用( 激动血管,血管收缩,小 A,V:心肌收缩性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升高血压;血糖升高)临床应用(早起神经源性休克,嗜锘细胞切除后或药物中毒时的低血压)不良反应(静脉注射缺血坏死,急性肾衰竭)、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药理作用( 心肌收缩性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血管舒张,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平滑肌收缩,提高机体代谢,大剂量中枢兴奋)临床应用(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

6、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对心脏正性肌力正性频率,血管舒张,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糖原分解)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感染性休克)非选择性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药理作用:(具有阻断血管平滑肌 1 受体和直接扩张血管作用,兴奋心脏;有拟胆碱作用,组胺样作用)临床应用:1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2去甲肾上腺素滴注外漏。 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4抗休克 适用于感染性、心源性和神经源性休克。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 受体阻断作用(1 )心血管系统:阻

7、断心脏 1 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血压略降。 (2)支气管平滑肌: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时可诱发或加重哮喘。 (3)代谢 1)脂肪代谢 2)糖代谢(4)肾素: 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肾小球旁器细胞的 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这可能是其降血压作用原因之一。2内在拟交感活性 3膜稳定作用 4其他 临床应用1心律失常 2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3高血压 4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1心血管反应 出现心脏功能抑制、外周血管收缩甚至痉挛,出现雷诺症状或间歇跛行,甚至可引起脚趾溃烂和坏死。2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3.反跳现象 镇静催眠药(地西泮)药理作用:

8、1抗焦虑作用 2镇静催眠作用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4. 中枢性肌肉松驰作用 5其他 较大剂量可致暂时性记忆缺失。一较大剂量可轻度抑制肺泡换气功能,有时可致呼吸性酸中毒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药理作用: 1 治疗大发作局限性首选,小发作无效 2 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中枢疼痛 3抗心律失常 4 膜稳 定 作 用 不 良 反 应 1 静 脉 注 射 快 导 致 心 律 失 常 血 压 下 降 , 口 服 过 量 伤 小 脑 前 庭 2 慢性 毒 性 反 应 -齿 龈 增 生 , 外 周 神 经 炎 加 速 维 生 素 D 代 谢 3 过 敏 反 应 4 致 畸 反 应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PD

9、与纹状体内的多巴胺(DA)含量显著减少有关。 “多巴胺学说”指出 DA 合成减少使纹状体DA 含量降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与胆碱能神经功能平衡失调,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相对增高,使锥体外系功能亢进,发生震颤性麻痹。 “氧化应激说”解释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原因,即在氧化应激时,PD 患者 DA 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 H2O2 和超氧阴离子,在黑质部位 Fe2+催化下,进一步生成毒性更大的羟自由基,而此时黑质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 I 活性下降,抗氧化物(特别是谷胱甘肽)消失,无法清除自由基,因此,自由基通过氧化神经膜类脂、破坏 DA 神经元膜功能或直接破坏细胞 DNA,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

10、。多巴胺的前体药:左旋多巴(L-DOPA )L-DOPA 是多巴胺的前体,通过血脑屏障后,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的不足,而发挥治疗作用。L-DOPA 被外周组织的 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脱羧成为多巴胺, 1%左右的 L-DOPA 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治疗作用;外周形成的多巴胺易引起不良反应。治疗各种类型的 PD 病人,但对吩噻嗪类等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不良反应分为早期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反应)和长期反应(运动过多症、症状波动和精神症状) 。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作用 安定作用;抗精神作用:用于精神分裂症;镇吐作用:除晕车外的各种呕吐;影响体温调节:用药

11、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升降(与哌嘧啶,异丙嗪组合成“冬眠合剂” ) ;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2)自主神经系统 阻断 M 受体。 3)内分泌系统作用:催乳素分泌增加,可致乳房肿大泌乳,而促性腺激素、生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临床应用 1) 精神分裂症:首选药,急性好慢性差。 2) 躁狂症 :可用于治疗狂躁症及伴有兴奋 紧张妄想幻觉等症状 3) 神经病:小剂量可治疗神经病症,消除焦虑紧张等症状 4) 呕吐:治疗顽固性呕逆,但对晕动性呕吐无效 5) 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用于严重感染高热惊厥及甲状腺危象。与哌嘧啶,异丙嗪组合成“冬眠合不良反应: 常见的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 ) 、M 受体阻

12、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 、 受体阻断症状(鼻塞、血压下降) ;锥体外系反应包括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精神异常;惊厥与癫痫;过敏反应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一次性吞服大剂量后可致急性中毒镇痛药(吗啡)药理作用 A 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 2)呼吸抑制催吐,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释放。 B 外周:1)消化系统:兴奋胃脏平滑肌,抑制胆汁胰腺和肠液分泌,兴奋胆道 Oddi 括约肌,诱发加重胆绞痛。2)心血管系统: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 3)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 临床应用:1)疼痛 2)心源性哮喘 3)腹泻 4)咳嗽 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如

13、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等 2)耐受性及依赖性 3)急性中毒哌替啶-药理作用镇痛、镇静(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7 1/10) ;镇静、呼吸抑制、致欣快和扩血管作用与吗啡相当;不引起便秘和尿潴留;不延长产程;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临床应用镇痛,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人工冬眠(与氯丙嗪、异丙嗪合用) 。吗啡与度冷丁在作用上有何异同。 1)作用方面: 相同点:中枢作用(镇痛 镇静、欣快呼吸抑制 催吐) ;胆道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体位性低血压 不同点:镇咳:吗啡(有)度冷丁(无) ;瞳孔缩小:吗啡(有)度冷丁(无) 2)应用方面: 相同点:急性锐痛 心源性哮喘 不同点:止泻:吗啡(

14、有) ,麻前给药及人工冬眠:度冷丁(有)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小剂量可用于预防脑血栓及心肌梗塞。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 2凝血障碍 3过敏反应 4水杨酸反应 5瑞夷综合征。6肾损害。Ca+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药理作用:1对心肌的作用( 1)负性肌力作用(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 2对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临床应用1高血压 2心绞痛 3心律失常 4脑血管疾病 5 钙通道阻滞药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硝苯地平和地尔硫卓 可改善大多数雷诺病患者的症状。还用于预

15、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不良反应:颜面潮红、头痛、眩晕、恶心、便秘等。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严重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及心功能抑制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药理作用:阻止 Ang的生成及其作用:ACE 抑制剂阻止 Ang的生成,从而取消Ang收缩血管、刺激醛固酮释放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与促心血管肥大增生作用,有利于高血压、心力衰竭与心血管的重构的防治。 保存缓激肽的活性: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抗心肌缺血与心肌保护作用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肌梗死 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和其他肾病不良反应首剂低血压咳嗽 高血钾 低血糖 肾功能损伤卡托普利是第一个用于临床口服有效的含巯基 A

16、CE 抑制剂。有直接抑制 ACE 和清除自由基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禁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AT 1 受体)拮抗药-药理作用与应用 AT1 受体被阻滞后,Ang收缩血管与刺激肾上腺释放醛固酮的作用受到抑制,导致血压降低。又能通过减轻心脏的后负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其阻滞 Ang的促心血管细胞增殖肥大作用,能防治心血管的重构,有利于提高抗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AT l 受体被阻滞后醛固酮产生减少,水钠潴留随之减轻,但对血钾影响甚微。氯沙坦对 AT1 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也有保护作用;对肾脏还有促进尿酸的排

17、泄作用;长期用药还能抑制左室心肌肥厚和血管壁增厚。可用于抗高血压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眩晕,干咳少。氯沙坦对血中脂质及葡萄糖含量均无影响,也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禁用于孕妇、哺乳妇女及肾动脉狭窄者。利尿药的分类1碳酸酐酶抑制药 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抑制碳酸酐酶活性,利尿作用弱,本类代表药为乙酰唑胺。2渗透性利尿药 也称为脱水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及肾小管其他部位,代表药为甘露醇。3袢利尿药 又称为高效能利尿药或 Na+-K+-2C1-同向转运子抑制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利尿作用强,代表药为呋塞米。4噻嗪类利尿药 又称为中效能利尿药或 Na+-C1-同向转运子抑制药,主要作用

18、于远曲小管近端,如噻嗪类等。 5保钾利尿药 又称为低效能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利尿作用弱,能有减少 K+排出,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袢利尿药-药理作用主要作用部位在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 的重吸收具有强大的抑制能力,不易导致酸中毒,因此是目前最有效的利尿药。 分子机制是特异性地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 Na+-K+-2Cl-共转运子,抑制 NaCl 的重吸收。使尿中 Na+、K +、Cl -、Mg 2+、Ca 2+ 排出增多,大剂量呋塞米也可以抑制近曲小管的碳酸酐酶活性,使HCO3-排出增加。临床应用 1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2其他严重水肿3急慢性肾功能衰竭。4高钙血症5

19、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不良反应1水与电解质紊乱 2耳毒性3高尿酸血症。4其他 噻嗪类;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产生温和持久的利尿作用。2抗利尿作用 3降压作用 噻嗪类利尿药是常用的降压药,临床应用 1水肿 2高血压病 3其他 可用于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 也可用于高尿钙伴有肾结石者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 。2高尿酸血症 痛风者慎用。3代谢变化 可导致高血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慎用。4过敏反应 本类药物为磺胺类药物,与磺胺类有交叉过敏反应。乙酰唑胺-碳酸酐酶抑制药的原形药。 通过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而抑制 HCO3- 的重吸收,近曲小管 Na+重吸收会减少,水的重吸收减少。

20、但集合管 Na+重吸收会大大增加,使 K+的分泌相应增多(Na +-K+交换增多) 。造成尿中 HCO3-、K +和水的排出增多。 临床应用 很少作为利尿药使用1治疗青光眼 2急性高山病3碱化尿液4纠正代谢性碱中毒5其他 可用于癫痫的辅助治疗甘露醇-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脱水作用 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甘露醇口服用药则造成渗透性腹泻,可用于从胃肠道消除毒性物质。2利尿作用不良反应少见,注射过快时可引起一过性头痛、眩晕、畏寒和视力模糊。因可增加循环血量而增加心脏负荷,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禁用。另外,活动性颅内出血者禁用。抗高血压药分类-1 利尿药;氯

21、噻嗪:早期是通过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降低体内钠离子浓度及降低细胞外液容量而降低血管阻力。作为基础降压药用于各型高血压,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2 钙拮抗药;硝苯地平: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其他药物: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 3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在不同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中枢部位、压力感受反射及外周神经水平) ,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等。临床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22、,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收缩、心脏过度抑制和反跳现象,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5 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抗高血压:可乐定 2)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 3)抗去接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舍平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1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和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6,扩血管药 治疗心衰药物分类-1 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心脏 受体、拮抗过量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改善心肌重构,减少肾素释放,抑制 RAAS,上调心肌 受体恢复其信号转导能力,改善 受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2,利尿药促进Na+、H 2O

23、的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降低静脉压,消除或缓解静脉淤血及其所引发的肺水肿和外周水肿,3,血管紧张素 1 转化酶抑制药():a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心脏后负荷 b 减少醛固酮生成 c 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 d 增加血外流 e 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扩血管药;迅速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强心苷类对心脏有正性肌力减慢心率作用;中毒剂量的强心苷可兴奋延脑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还可兴奋交感神经中枢,明显地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发放;利尿作用;收缩血管,外周阻力上升强心苷不良反应及抢救强心苷最严重、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室性早搏,也可发生二联律、三联律及心动过速,甚至发生

24、室颤。氯化钾是治疗由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对心律失常严重者还应使用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强心苷因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高度抑制 Na+-K+-ATP 酶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此时不宜补 K+,可用 M 受体阻断药阿托品治疗。胃肠道反应是强心苷最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视觉异常通常是强心苷中毒的先兆,可做为停药的指征。抗心绞痛药:硝苯甘油药理作用 : :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 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左室顺应性;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损伤。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1降低心肌耗氧量。2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 ;1.降低心肌耗氧量

25、 2舒张冠状血管 3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4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肝素)主要适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及体外抗凝。香豆素类双香豆素、华法林适应证口服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房纤颤和心脏瓣膜病所致血栓栓塞。与抗血小板药合用,可减少外科大手术、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孕妇禁用。不良反应应用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最严重者为颅内出血,应密切观察。华法林能通过胎盘屏障,可引起出血性疾病。组胺-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肌收缩性的影响(2)对血管的影响:组胺激动血管平滑肌细胞H1R、

26、H 2R,使小动脉、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皮内注射小量组胺,可出现“三重反应”: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在红斑上形成丘疹;最后,通过轴索反射致小动脉扩张,丘疹周围形成红晕。3)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2对腺体的作用,组胺是强力的胃酸分泌刺激剂 3 对平滑肌的作用 组胺激动平滑肌细胞 H1R,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困难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鉴别胃癌和恶性贫血患者是否发生真性胃酸缺乏症。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头痛、体位性低血压、颜面潮红等。支气管哮喘者禁用。组胺药分几类?分类依据是什么?它们的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是什么? 可分为 H1 受体阻断药和 H2 受体阻断药(1H1 受体阻断

27、药 临床用途:变态反应性疾病,尤以皮肤粘膜变态反应为好。镇静镇吐。晕动病眩晕症 放射性呕吐等。 不良反应:嗜睡等中枢抑制现象:口干 厌食恶心 呕吐腹泻 (2) H2 受体阻断药(替丁) 临床用途:抑制胃酸分泌,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不良反应:常见有恶心便秘发力 头晕皮疹等。偶见血小板减少,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良者可致精神错乱。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 1)促进物质代谢 2 允许作用 3 抗炎作用 4 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5 抗休克作用 6 退热作用 7 促进骨骼造血机能 8 提高中枢的兴奋性 9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出现骨质疏松 10 增强血管对其他活性物质的反应性临床应用, 1

28、)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严重感染 3)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6)过敏性疾病 7)休克 8)血液病 9)皮肤病 不良反应一)长期应用一起的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2)诱发或加重溃疡 3) 诱发或加重感染 4)生发发育迟缓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难愈合 ;5) 心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6) 造成精神失常 ;二)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表现乏力,低血糖情绪消沉等; 2)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是原疾病复发或恶化,或是出现一些原疾病没有的症状胰岛素-临床应用1) 糖尿病:治疗 I 型糖尿病唯一药物,II 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口服

29、降血糖要未能控制者,合并重度感染。 2) 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酮症性高渗昏迷。 3) 胰岛素与葡萄糖同时使用可促使钾内流。 4) 糖尿病病人处于应急状态 5) 纠正细胞内缺钾,机化液疗法 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由于胰岛素过量或未按时进食或运动过多等诱因引起。 2) 过敏反应:轻者出现局部皮肤瘙痒 3) 胰岛素耐受性 4) 反应性高血糖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可分为几类? 1)干扰细菌壁合成: 内酰胺类抗生素 2)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多黏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 B 和咪唑类药物 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大环内脂类、氯霉素和林可霉素 4)抗叶酸代谢:磺胺类药、

30、甲氧苄啶(TMP) 5)抑制核酸代谢:利福平、喹诺酮类(DNA 回旋酶)获得耐药性的几种表现1)产生灭活酶,水解酶2)产生合成酶3)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4)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5)细菌对抗菌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6)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青霉素 G 抗菌作用很强,在细菌繁殖期低浓度抑菌,较高浓度杀菌。对下列细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大多数 G+球菌;G +杆菌;G -球菌;少数 G-杆菌;螺旋体、放线杆菌。抗菌机制作用于细菌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膨胀、裂解,同时借助细菌的自溶酶溶解而产生抗菌作用。耐药机制有1产生水解酶2与药物结合3改变 P

31、BPs4改变菌膜通透性5增强药物外排6缺乏自溶酶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抗菌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酶 2靶位的结构改变 3摄入减少4外排增多 应用:红霉素对 G+菌抗菌作用强,对部分 G-菌高度敏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对各种需氧 G-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对 G-球菌作用较差;对 MRSA 和 MRSE 也有较好抗菌活性。链霉素、卡那霉素还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抗菌机制的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还能破坏细菌胞浆膜的完整性。杀菌特点杀菌速率和杀菌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仅对需氧菌有效,且抗菌活性显著强于其他类药物,对厌氧菌无效;PAE 长,且持续时间

32、与浓度呈正相关;细菌首次接触氨基糖苷类时,能被迅速杀死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属广谱杀菌药。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除保留了原有氟喹诺酮类对革兰阴性菌的良好抗菌活性外,进一步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杀灭作用;特别是提高了对厌氧菌的杀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仍以环丙沙星的杀灭作用为最强。抗菌机制 1 抑制 DNA 回旋酶 2 抑制拓扑异构酶 IV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可见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光敏反应: 心脏毒性: 软骨损害: 四环素类属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快速抑菌作用,对

33、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某些螺旋体和原虫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特点属快速抑菌药,抗菌活性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四环素土霉素。抗菌机制 药物与核糖体30S 亚基的 A 位特异性结合,阻止氨基酰 tRNA 进入 A 位,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细菌 DNA 复制。高浓度时也具有杀菌作用。耐药性 细菌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表达增强染色体突变,使细胞壁的外膜孔蛋白 OmpF 减少,进入菌体的药物减少; 细菌产生四环素类药物泵出基因,使菌体内药物浓度降低;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首选治疗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以及某些螺旋体感染。不良反应 局部

34、刺激作用 二重感染 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异烟肼-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对生长旺盛的活动期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是治疗活动性结核的首选药物。1.通过抑制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2.通过抑制分枝菌酸的生物合成,阻止分枝菌酸前体物质长链脂肪酸的延伸,使结核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而导致细菌死亡;3.异烟肼与对其敏感的分枝杆菌菌株中的一种酶结合,引起结核杆菌代谢紊乱而死亡。体内过程 口服或注射均易吸收,并迅速分布于全身体液和细胞液中。大部分在肝脏内乙酰化为无效的乙酰异烟肼和异烟酸,少部分以原型从尿中排出。临床应用 对各种类型的结核病患者均为首选药物。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毒性,肝脏

35、毒性,可发生各种皮疹、发烧、胃肠道反应。药物相互作用1异烟肼为肝药酶抑制剂,可使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苯妥英钠及交感胺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合用时应调整剂量。2饮酒和与利福平合用均可增加对肝的毒性作用。利福平-抗菌作用 抗菌谱广且作用强大,对静止期和繁殖期的细菌均有作用,能增加链霉素和异烟肼的抗菌活性。体内过程口服容易吸收,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主要在肝脏代谢。从胃肠道吸收以后,由胆汁排泄,进行肠肝循环。临床应用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可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病。此外,利福平局部用药可用于沙眼、急性结膜炎及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药物的相互作用 利福平是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自身及许多药物的代谢抗金黄色葡萄球菌1耐霉青霉素类-甲氧西林2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4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5万古霉素类-万古霉素6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