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真正读懂学生任景业(一)读懂学生要触及学生情感深处读懂学生,不可忽视教育对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作用。当然,也不能忽略教育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影响。有一年,我接手一个新班,准备找表现比较好的两个学生聊一聊,想表扬一下他们。没想到,他们来到我面前,两人并排站立,两手松垂,低头无语,偶尔抬头瞟我一眼,像捅了天大的娄子等我处理。这样的情形让我很诧异。那一幕,在我心里久久难以抹去。多年后,毕业参加工作的他们来看望我,谈起那时的情景,都非常感慨。后来,我观察过许多学生的眼神,当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后,望向教师时.往往是一副怯生生的表情。他们要在教师的脸上猜测自己在教师心里的位置。教育无小事,教师的每一个眼神
2、、表情的每一丝微妙变化,都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睛。学校教育、校园生活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写到这里,我想到一句话:“分数写在纸上,情感写在脸上,爱恨刻在心上。教育能给孩子什么?”当我们不理解孩子,或者曲解了他们的意思时,孩子们可能想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解释,但往往因为处于弱势地位而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内心将烙上难以修复的伤痕。所以,教师要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他们,包容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值得信任和倾诉。(二)读懂学生的 4 种方法在与孩子相处的岁月里,教师一定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一定了解了不少别人不知道的情况,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读懂孩子的方法和能力。下面,我介绍几种读懂
3、学生的方法。第一,思维框架校验法。解决问题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其轨迹可以看成是一个思维框架。用一个思维框架与另一个思维框架相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我们一般可以考虑下面 3 个框架:个人的框架、科学的框架、学生的框架。校验思维框架可以做以下 3 项工作:整体上是否完备:与“怎样解题”相比,学生的思维缺了哪一环节?细节上是否吻合:与教师解决这个具体问题的思路相比,学生的思维在哪个细节出了问题?所用工具是否一致:所用概念、方法、知识等是否一致?第二,作品分析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留下各种各样的文本痕迹,如草稿、作业、试卷等。学生的思考过程往往就隐含在这些痕迹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资料读懂学生。让情
4、境复原,让思维还原,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这里的“还原”有两个意思,一是弄清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怎样发展的,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真正要表达什么意思。对于计算题,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进行验算,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但我想,那个学生一定也是经过验算的,只是验算时没再看一遍题目,而是直接第二步开始验算,结果自然与第一次相同。其实,我们不缺乏宽泛地对“结果”(如前面说的“验算” )的一再强调,而是缺少对“过程” (如怎样验算)的精细分解和把握。在课堂上,我们往往把“思维过程”作为验证某个结果是否正确的工具。而在结果认可的情况下,过程自然就被放在了无人注意的墙角。第三,访谈法。在教图案设计时,我的班上竟然有两个学生设
5、计了同样的图形(见下图) 。其中一个学生将图形命名为“其实我不想走” ,另一个学生给出的名字是“穿梭寻食的小金鱼” 。显然,后者并不难理解,是从形状给出的名字。而前者“其实我不想走”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我找这个学生聊了聊。他说:“这是 3 只小老鼠。上面一只小老鼠经常在教室里打闹,影响到了其他同学,所以被下面.两只小老鼠架着抬出了教室。上面淘气的小老鼠后悔了,说其实我不想走 。 ”没有学生的介绍,仅凭图案和名字,我们显然并不知道背后竟然有这么生动的故事。当然,从这个学生的叙述中,我们也许可以听出,班级纪律和秩序需要重点关注一下了。第四,搁置与还原法。读懂学生, “读”的过程渗透着个人的理解
6、和创造,也可.能产生对他人的误解。这给读“懂”提出了挑战。因此, “读”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凭经验判断。经验有时是个智者,会让你变得聪明,能预知下一步的结果,帮你作出选择,显示你未卜先知的神力;有时像个顽皮的孩子,常常会遮起你的双眼与你嬉戏,摇动你的头颅,扭曲你正常的思路;有时又像一个倔强的老头,因为丰富的经验会使人习惯性拒绝别人的不同观点,并常常武断地作出判断,或指责别人走错了路线。这些阻碍我们接近真相的障眼法,要避免经验的错误倾向性,必须要学会搁置与还原。搁置与放弃是还原真相、接近真理的前提,搁置与还原则是读懂学生的原则。搁置与还原,表面看是在说方法,是搁置经验和情感,放
7、弃感情与偏见,但我更愿意将其看成是心态上的、人的修养和胸怀方面的。(三)读懂学生的 3 个步骤读懂学生,我认为有 3 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听清楚是什么,弄明白为什么,再分析怎么做。第一步,要听清楚学生的话。这一步又有两个层次:一是听清学生说的话是什么,怎样说的。二是弄明白学生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也就是听懂背后的意思。这一步可以用复述、解释、补充、概括的方式让学生确认,防止自己产生误解。完成这一步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搁置” ,要搁置经验和情感,远离创造和偏见。学生是有差异的,同样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不一定相同,不同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可能相同。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会问:“谁听清楚这个同学的意思了? ”让其他
8、学生进行复述和解释,这是读懂学生很好的做法。但有时,课堂上会缺少让学生确认这个环节。第二步,弄明白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一步需要理解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教师要掌握其中的原因,搞清学生的想法。我教过一个学生,她知道三角形有 3 个角,七边形有 7 个角,就是不知道 N 边形有几个角。我在教学笔记中写道,这是我遇到的最难教的学生。现在我知道是我错了,用字母表示数字在数学史上才几百年的历史,人们跨越这一步经历了上千年的探索,这一步不是单纯地用归纳的思维就能达到的。而当时,我并没有理解。第三步,对学生的话作出充分判断和分析。课堂提问时有一种现象叫“对口径现象” ,提问一个学生时,学生表达的内容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教师就会说“对不起,请坐下” ,然后再找一个学生回答,一直找到与自己口径一致的学生为止。为什么提问?学生的回答有哪些价值?课堂教学如何据此引导学生往前走?这些问题我们关注得很少。研究学生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观察与描述解释与分析应用与反思” 。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清晰真实地记录下来;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尝试从多种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分析;最后,还要把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学生。 (摘自中国教师报2016.8.17,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