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问题与贸易风险2010-11-30 11:09:26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绿茶出口量多年稳居全球第一。近年来,我国出口茶叶出口数量逐年增长。,2007 年我国茶叶出口量 28.95 万吨,出口金额为 6.08 亿美元;2008 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为 29.7 万吨,出口金额为 6.82 亿美元;2009 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为30.3 万吨,出口金额为 7.05 亿美元;2010 年 1-9 月我国茶叶出口 22.08 万吨,金额约5.57 亿美元。在保持较稳定的增长速度的同时,我国茶叶出口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出口风险在出口茶叶中主要存不容忽视。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风险:1.农
2、药残留及重金属风险。农残标准不过关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一直是我国茶叶出口最主要的问题。当前,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茶叶都主要存在这类风险。如 2007 年 24 批通报不合格产品中 18 批因农残超标被日本通报;2008 年 25 批通报不合格产品中 10 批重金属超标均为欧盟通报,4 批农残超标被日本通报;2009 年 17 批通报不合格产品中 3 批重金属超标被欧盟通报,5 批农残超标被日韩通报,2010 年 1-10 月 19 批通报不合格产品中11 批农残超标被日本、欧盟通报。2008 年,美国还突然对中国输美绿茶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进行加严检测并按最严标准进行判
3、定,对我输美茶叶造成严重影响。出口茶叶存在此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外标准高。由于上述国家和地区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特别关注,相关标准、法规较为完善,且标准限量无论从数量和要求来看都要高于我国。目前我国茶叶上农药和重金属的限量标准仅为 9 个。二是国内大环境差。违法违规及不科学地使用农药情况仍普遍存在,由于我国国内茶叶农残标准相对较低,且内销茶叶效益普遍好于外销,受利益驱使,茶农为保证茶叶产出率而广泛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且不遵循科学的使用方法。同时,国内农药、化肥市场混乱,复配农药、假冒农药泛滥。国内农药销售使用不良的大环境直接影响到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三是基地管理不完善。由于茶叶加工
4、所需原料具有较大流动性,所需茶园范围广、面积大、数量多,茶农普遍重视内销茶叶种植而忽略外销茶叶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出口企业无法对茶园基地实施有效管理,导致原料风险加大。四是自然环境逐年恶劣。受到环境污染逐年严重的影响,空气、水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逐年增加,茶叶作为多年生植物,对环境中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导致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居高不下。2.掺杂使假风险。在以珠茶、眉茶为代表的中低端大宗茶出口中,茶叶的掺杂使假问题时有发生。输非洲、中亚地区的主要就以茶叶主要存在此种风险。我国茶叶出口主要以输往非洲及中亚地区的珠茶和眉茶等大宗茶为主,约占总出口量的 50以上,。由于此类茶叶价格低、进口国要求低,因此
5、随着我国茶叶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企业无序、恶性竞争日益加剧,在利益的驱使和国外客户的默认下,一些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的制茶企业,渐渐出现了以增重、着色为目的掺杂使假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无序竞争严重,质量意识淡薄。由于出口大宗茶生产加工工艺简单,门槛较低,因此加工企业数量激增,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跌严重,加之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等因素导致大宗茶加工企业利润空间一再压缩,因此部分不法企业采取掺杂使假手段降低成本,牟取利益。二是生产环节多,监管难度大。大宗茶生产加工包括毛茶初制、精制、拼配、包装等多个环节,而绝大部分初制、大部分精制环节的企业非出口
6、备案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多属小作坊性质,卫生质量控制能力差,且不受工商、技术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监管,加工状况混乱,掺杂使假多发生在这些环节。三是进口商默认甚至引导。由于大宗茶消费国普遍生活水平较低,自身质量安全卫生意识不高,而经掺杂使假的茶叶外形漂亮,价格更低,反而易被接受,因此部分进口商默认甚至引导我加工企业进行掺杂使假。3.非人为添加的恶性夹杂物风险。出口欧盟茶叶多存在此风险。近年来国外(主要是欧盟)对我出口茶叶中恶性夹杂物的通报明显增多,主要包括腐败物、虫尸等,如 2009 年欧盟(主要是波兰)通报我 7 批出口茶叶检出活的或死的昆虫,2010 年也通报我 1 批检出昆虫尸体
7、。主要原因为我国出口茶叶加工、储藏环境较差。如采茶机采收鲜叶时带入昆虫,部分地区在青叶晾晒时直接铺放在马路边,初制加工环境也较差,导致大量恶性杂质混入。4.标准缺失风险。目前国外(多为欧盟、俄罗斯等国)对加香、加味茶需求逐年增大,且种类繁多,所添加香精香料达十余种。速溶茶、茶叶提取物等茶叶深加工产品发展快速,且国外需求旺盛,同时茶叶深加工的发展也是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茶叶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极大多数车友深加工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缺乏评判依据,生产也存在一定随意性。因此该产品虽然具有一定国际市场,但目前存在标准法规上的风险。以上四类是当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
8、险。只有从茶叶企业、检验检疫机构、茶叶商协会、进口商四家联动,才能有效杜绝上述问题。其中,作为生产商和出口商的茶叶企业与作为进口商的国外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我们应对茶叶贸易壁垒的重要环节。(来源: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任捷) 解决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遭遇严重的“绿色壁垒” ,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订更严格和更广泛的标准,导致我国茶叶出口明显下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叶阳认为,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因素,涉及到茶叶的原料生产和加工两个过程。叶
9、阳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在茶叶生产中禁用、停用一大批剧毒、高残留农药,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状况明显好转。但欧盟标准更加严格,涉及到的禁用农药已达种,导致我国茶叶对欧盟出口严重受挫。年,我国茶叶对欧盟的出口量和出口额比年分别下降和。年底和年初,欧盟又颁布了新一批种农药清单,其中,与我国出口茶叶密切相关的有种。除欧盟外,日本也即将通过新的食品卫生法,大幅度扩大农药限制范围,并引进临时标准制度,即凡是在该法案规定标准中没有包括的农药,如果在食品中检出,就作为不符合食品卫生法处置。另外,欧盟已将八氯二丙醚列入年新标准。据浙江省检验检疫局年至月对福建、安徽、浙江等省茶叶的检验发现
10、,三省茶叶八氯二丙醚超标十分严重,达到了。叶阳说,我国茶叶中有害重金属残留主要是铅超标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检测我国多个省市只茶样的结果表明,乌龙茶和绿茶的铅含量相对较低,红茶及紧压茶的铅含量相对较高。此外,有害微生物也是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的因素之一,欧盟、美国、加拿大已将有害微生物限量标准作为试检项目。综合目前茶叶检测结果来看,我国茶叶中有害微生物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肠道感染细菌超标,出口茶叶中大肠杆菌、黄曲霉毒素均时有检出。叶阳说,茶叶中的非茶异物是茶叶物理危害的主要来源。我国紧压茶、茯砖茶中非茶异物的标准是小于,而对其他茶叶中非茶异物未作任何规定。近年来,一些国家已作出
11、规定,如日本要求茶叶中不得检出任何非茶异物。此外,从国内茶叶加工厂特别是精制茶厂的调查结果来看,茶厂受粉尘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对茶叶卫生质量、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等都具有较大影响。商务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年我国农产品、轻工、机电、纺织服装、五矿化厂和医疗保健六大行业的出口均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其中农产品受挫最为严重。年我国有的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造成的损失高达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因“技术壁垒”而遭受的损失达到亿美元。如果我国茶叶的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提高,我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必将呈现萎缩趋势。本文来自: U88(http:/) 详细出处参考: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