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管理学.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8695660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城市管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城市管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城市管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城市管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201112),考核要求 考核重点,终结性考核采取网上考核形式,考核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 时间为90分钟。 终结性考核以百分计。终结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对城市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对我国现行城市管理制度,城市管理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理解与掌握程度。,题型,选择题 2*20 简答10*4 论述20*1,绪论,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P29 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 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 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 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第一章,城市政府职能的特征p64 广泛性、服务性、规范性、自主性、多样

2、性,城市政府的职能p68,城市规划与建设职能 城市社会发展、社会控制和社会保障职能 公共经济管理和经济振兴职能,第二章,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示?p89 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哪些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 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p121 (一)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 (二)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 (三)全面导入循环经济 (

3、四)重视突发事件管理,第四章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如何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改变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在管理体制上应逐步实现转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2、使基础

4、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4、 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城市成长管理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中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p193 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 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间接管理和服务 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注重全市就业情况,新条件下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 构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

5、需要的经济管理体制 导引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有序升级 筹谋解决机构性失业与总量过剩失业问题,第六章 城市社会管理,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特点p221 城市户籍制度 195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 户籍制度演进存在问题及反思2、居民身份证管理 管理内容:领取;登记;效力和期限;换领和补领;交回、收缴和收回;查验和扣留。 存在问题 对策: p222,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 4、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可以分为三类: 常住流动人口(居留3个月以上)、暂住人口(3天-3个月以内)和过往人员(3天以内),社区管理内容p24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环境卫生管理

6、 卫生保健 精神文明建设,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遵循哪些原则? 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社区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与服务。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 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 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第7章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城市环境的特征:复合性、人为性、开放性、脆弱性,试述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一)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二)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 (三)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 (四)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论述),1、全面

7、规划、合理布局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6、污染者负担原则 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一)减量化原则 (二)再利用原则 (三)资源化原则,第八章 城乡关系协调与管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城中村的成因,1、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2、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 3、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 4、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对策,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 2、从城中

8、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 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 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 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一、城乡一体化定义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

9、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对立隔离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生态学家马世骏曾强调,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

10、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贯通。,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对这部分劳动力是否应进入大城市,学者们众说纷纭。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

11、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如何城乡一体化),(一)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 (二)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三)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四)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第9章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与管理,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 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的发展 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 强调城

12、市自身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p313 1、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的发展 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 3、强调城市自身发展的影响,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 p316 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

13、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第十章突发事件管理,“突发事件”一词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关定义是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

14、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特征:(1)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2)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3)阻止了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4)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等。,根据引起紧急状态的原因不同,一般可以把“突发事件”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然灾害引起的紧急状态;一类是由非自然因素引起的紧急状态。,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决策、信息、执行、保障等系统的四位一体的构架体系。,突发事件管理的功能体系,(一)预防 (二)准备 (三)反应 (四)恢复 (五)总结,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 (一

15、)确认危机来源 (二)危机判断 (三)预警系统的建立 (四)、危机应对,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 “预防为主”的原则p345,(1)宣传教育; (2)准备预案; (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 (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P340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 “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 “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 “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 “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促检查,督办到位。,谢谢!,选择题,前七章,在形考第三次作业,复习小册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