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建筑+1.ppt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535182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建筑+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古建筑+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古建筑+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古建筑+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古建筑+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一、古代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二、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与造型 三、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2,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一、古代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建筑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发展。 中国建筑从以下方面体现了这种文化特性: 1、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都要遵循礼法。其形式讲究对称、均齐、庄严。 2、在崇孝的主张下,对陵墓建筑极为重视。 3、对宅居,则要求“五世同堂”,形成中国大家庭制度下的民居特色。,3,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北京典型的四合院住宅,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封建大家庭在建筑上的缩影,4,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从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建筑经历

2、了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5,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从穴居、巢居开始,逐步地掌握了一些营建房屋的技术,并利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形成了最早的房屋。,6,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商朝后期,奴隶主们已经开始建造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 到了西周以后的春秋时代,统治阶级营造了许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这些城市的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则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过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从此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7,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中国大约在战国时期进入封建

3、社会。 从战国开始,中国城市的规模比原来更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而且还出现了砖和彩画。迄今为止,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城市遗址有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曲阜鲁城、郑韩故城、淹城等。燕下都是现存战国城址中的最大者,位于今河北易县东南的易水岸边。,8,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到了秦朝消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后,则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以及万里长城、驰道等举世震惊的庞大工程。 首先是秦始皇时对咸阳城的不断扩建。 其次是中国历史上体量最大的陵墓一一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临潼骊山,由3层方形夯土台叠置而成。 另外,早在战国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并各筑长城以自卫。秦统一中国后,为把北部的长城连

4、成一个整体,西起甘肃,东至辽东,建造了大规模的长城,长达3000余公里。,9,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坑,10,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东汉的建筑发展较以前各代更为迅速,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就是在汉代基本形成的。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有了显著进步。其突出表现就是木构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发展。 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首先是石墓 其次是大量的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11,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12,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汉墓中的明器陶屋,汉画像石中的楼阁,

5、13,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云岗石窟,14,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龙门石窟奉先寺,15,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天龙山石窟,16,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河南登封嵩岳寺塔,17,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敦煌石窟,18,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敦煌石窟内景,19,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有巨大发展和提高。 唐代建筑主要有以下成就和特点: 第一、规模宏伟的城市规划。 第二、建筑群体的布局有了空间感。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第四、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佛

6、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 第五、建筑艺术日臻成熟。,20,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21,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安济桥栏板雕刻图,22,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23,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唐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24,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南禅寺斗栱,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以中国之最的身份,向世人展示最古老的建筑构件。,25,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佛,山西五台佛光寺,26,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宋代被划分为两个时期:北宋时期与辽对峙于华北北部,南宋时期被灭辽的金压迫到淮河以南。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第一、城市结

7、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第二、木构架建筑建立了古典的模数制。 第三、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第四、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高度。 此外,宋代的园林艺术更加兴盛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时期,并影响以后元、明、清几朝的建筑。,27,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宋画四景山水图中所描绘的建筑,建于宋代的北京卢沟桥,28,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河南开封祜国寺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石塔,29,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元代时期,在建筑方面,仍是继承宋、金的传统,但在规模与质量上都不及两宋,尤其在北方地区,一般寺庙建筑作工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的木料做梁架构件,许多构件被简化

8、了。当然这些变化产生的后果不完全是消极的,因为两宋建筑已趋向细密华丽,装饰繁多,元代的简化措施除了节省木材外,还使木构架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30,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广胜寺,31,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永乐宫,32,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永乐宫壁画,33,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明清时期,建筑有了相当的进步,建筑业趋向程式化、定型化,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但建筑装饰也变得琐碎繁复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3、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梁柱构架的

9、整体性加强了。 4、建筑群的布局更为成熟。 5、官僚地主兴建私家园林蔚然成风,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带,给后世留下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园林佳作。 6、官式建筑的装修包括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等级分明。,34,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南京灵谷公园无梁殿,建于明洪武年间,35,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江苏苏州报国寺塔,36,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明十三陵石牌楼,37,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明十三陵碑亭,38,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明十三陵神道,39,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天坛祈年殿,40,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在建筑上,清袭明制,但也有自己的一些发展。 首先是园林的建造达到了极盛。 其次是喇嘛教建筑的兴盛。 再有就是对单体建筑设计的简化,以及装修水平的提高。,北京北海公园,41,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承德避暑山庄金山,42,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由此看来,建筑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书,上面记载了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状况,同时也是我们了解本民族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