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答1中国哲学的特征是什么?(1) 以人为核心,重视道德的认知与实践。既注重人形而上的精神生命的提升,也重视形而下的物质生命的改善。 (2) 重视权威的言论,强调概念的综合与溯源式的探讨。简述先秦儒家的特点儒家由春秋末期的孔子开其端,并由战国时期的孟子与荀子加以发扬光大。孔子有鉴于当时社会礼坏乐崩之乱,遂以复兴周文为职志,以“礼”为教,以“仁”为宗,立“内圣外王”之教。孟子承袭孔子的“仁”说,以“仁义”为本,倡心性之学,主“内圣”之道,肯定之人为人就应是为道德人;荀子承袭孔子的“礼”教,以“礼义”为本,倡礼义之学,主“外王”之道,肯定人生的责任就在使人世道德化。儒家自西汉时期定为一尊之后,即
2、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而主导着中国人对人与其生活世界的基本认知。 3简述董仲舒对儒学发展的贡献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本,兼融阴阳、墨、道、法、名等百家学说与神仙方术,以治春秋公羊传 ,而成为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武帝时,被推荐为贤良,参与对策,上天人三策 ,主张君权神授,倡导天人感应思想,并藉神意而使三纲五常神圣化、绝对化,促成先秦儒学的宗教化。董仲舒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任用儒生的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遂使儒学跃居为汉代的官学,而终致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4简述佛教密宗教义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 ,属胎藏界(有“理”
3、、 “因” 、 “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 ;“识”为“心法” ,属金刚界(有“智” 、“果” 、 “始觉” 、 “自证”四个方面的意义) 。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5简述新儒学的思想理论来源。新儒学的理论来源,儒家方面是汉学以前的原始儒家经典,主要是易 、 书 、 诗 、 礼 、 春秋五经和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四书,四书的地位南宋以后反在五经之上;佛;教方面则以华严宗和禅宗的理事、心性思想为主;道教方面则主要:是无极太极和阴阳气化学说。新儒家
4、们累年出入于佛老又返之于儒,继承了传统儒家人世和有为的基本精神,引人了佛道两家在宇宙生成论、本体论、认识论和人性修养说等方面的思想资料和思维成果,最后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新的思想体系。 26简述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1)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被认为是第一次对天人合一的理论进行了自觉的发明。孟子承认天命本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必然,但这必然却可以为人所认识。人的生死寿夭受客观必然的支配,所以称之为“命” 。人无疑一方面需要“顺命” ,但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知命” ,从而争得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人实现知天命的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求其故” ,把握天道运动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事情许多不能成功,并不在
5、天命,而在人为。(2)天人关系在孟子不仅体现为客观必然与主体人之间的“外在”的关系,也表现为内在的仁义道德本性对人的意识、心灵的关系。人的仁义本性为天所赋,它是存在于人心之中并支配人的意志和行为的一种必然的道德力量。对此道德必然或先天之善,人虽不能加以选择,但却可以进行认识,并使之转化为人的自觉行为,即主体的自由也表现在向内体验到先天本性和相应的道德实践。7简述天人交相胜的思想内涵。(1)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天与人交相胜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天与人各有所能,天人双方的关系是相补的。二是天与人各有所胜。天人既然各有所能,在其所能的方面必然超胜于对方。人力需要建筑在自然力的基础之上,双方相互作
6、用。三是天无意识,其胜人不过是自然本性而已;人却是有意识地胜天,自觉改造自然。这就既反对了目的论的思想,又防止了忽视人的能动性的宿命论的弊病。总之,天永远按自身固有的特性规律变化,而不干预人事;人却依靠自然提供的条件,运用其特殊的所能治理万物,但又不干预自然变化本身。(2)天人交相胜、尤其是人胜天在刘禹锡看来是有条件的,即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基础的法制的执行情况。如果法大行,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天命就没有流行的市场;法小驰,人道混乱,天命也就乘虚而入;法大驰,人道完全被破坏;一切也就只能取决于天命。天胜人或人胜天又同客观情况的变化和人对此变化的把相关, “人道昧”还是“人道明” ,是判定天胜人还是
7、人胜天的最后的标准。8性善论对善恶现实是如何解释的?按照孟子的概括, “性善”可以解释现实的善恶,即:人的本性自然流露为善,不善在于本有良心的丧失;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为善,不善在于不能充分发挥;人先天固有仁义礼智四德为善,不善在于没有体验到它们的存在。与此相应, “有性善有性不善”属于第一种情况;“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归入第二种情况;“性无善无不善”则是第三种情况。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这种道德理想主义的基本特点,就是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出发点,而将重心放在主体自觉的道德完善的实践中。尽管后来儒家的人性善恶学说有不小的变化,但其基本的理路仍系孟子所开创。9 “言必立仪”的三表法
8、的内容是墨子提出的衡量一种学说是非真伪的三条标准及认识、分析和评判事物的一系列方式和原则。 (23分)其所谓“法” ,即标准、法式之意,墨子主张“言必立仪” ,即立论必须有标准,否则就不能判定是非真伪。作为判断是非的根据, “言必有三表” 。三表又称三法,即立论必须有三个标准:(2分)第一表:所谓“有本之者” , “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即判断是非真伪要依据前人的历史经验,与已经确立的思想最好的一种相一致。 (1 分)第二表, “有原之者” , “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即判断是非真伪要依据众人的切身经验,与众人的经验事实相一致。 (1 分)第三表, “有用之者” ,
9、“于何用之?废(发)以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 即判断是非真伪要以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在付诸实践运用时导致良好的目的。 (1 分)三表法说明墨子论学,讲求实证, 说明其认识问题是从实际出发的。 (1 分)10简述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根据五行学说, “木曰
10、曲直” ,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 ,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 ,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 ,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11简述阴阳学
11、说的主要内容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4杀之本始” 。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问答题 1 怎样看待中国儒家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内容?作为中华文化之主脉的儒家思想,自孔子开创至今,已历经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儒家思想的原创期,其时间是在先秦时
13、期,其代表人物是孔子(仁学) 、孟子(心性之学)与荀子(礼义之学) ;其特点在以仁为主,强调性与礼的探究;其表现为人文化的儒学。 第二个阶段是儒家思想的第一次复兴,其时间是在两汉时期(故亦称汉代新儒家) ,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今文经学) ;其特点在以儒学为主,融合道、阴阳、墨、法、名等诸家思想;其 表 现 为 宗教 化 的 新 儒 学 。 第三个阶段是儒家思想的第二次复兴,其时间是在宋明时期(故亦称宋明新儒家) ,其代表人物是程朱(理学派) 、陆王(心学派)与张载(气学派)等人;其特点在以儒学为主,融合佛老思想;其表现为义理化的新儒学。 第四个阶段是儒家思想的第三次复兴,其时间是在当代(故亦称
14、当代新儒家) ,其代表人物是梁漱溟(新心学派) 、冯友兰(新理学派)与张岱年(新气学派)等人;其特点在以儒学为主,融合佛老与西方思想;其表现为现代化的新儒学。2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含义“仁”的概念在孔子以前已经出现,但以“仁”名其学、并以此统属其整个的思想体系,却是由孔子开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其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仁者人也” , “仁”界定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孔子认为一个具备了人之形骸的人要成为道德意义上的人,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完成,即“成人”或“成仁” 。孔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
15、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1)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 ,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 “仁”是对于自己同类相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德行。 “仁爱”在孔子看来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 “仁爱”思想体系的产生,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其理想人格首先要泛爱众而亲人。此种爱的情感首先表现在忠恕两个方面。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恕是待人的态度是爱人的具体体现。一方面“以欲立而立人,以欲达而达人”这是忠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恕,忠恕之道以一5贯之就是仁学
16、。从爱人到忠恕孔子的仁提出了人皆有道德属性的观点。2) “克己复礼而为仁”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周礼。 “吾从周”在他那里既是一种政治理想,又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操作性。他关于仁、礼关系的中心命题,是“克己复礼为仁” , “仁”所要求的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回复到周礼的规范。 “复礼”的措施在社会国家关系上,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对等级名分的端正作到视听言动皆合于礼, “克己” ,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念使之符合礼的规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如此反复多次,礼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就会潜移默化为人的内在属性,即仁。为仁能克己复礼就可成为仁德之人。为人爱仁不能违背礼,仁是礼的
17、心理基础,礼是人的行为尺度。3) “能行五者天下为仁矣”五者即“恭宽信敏惠”仁是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孔子的仁包含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4)孔子虽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但他的确也看到这一制度需要进行修补,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这既合乎个人,也合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仁爱在孔子看来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思想体系的产生,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仁爱在孔子看来又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忠恕之道既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它并不主动关心权益和报偿的问
18、题。3孟子哲学的仁政思想及哲学意义是什么?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以“仁政”为代表的一整套社会政治主张。(1)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 ,其具体措施则包括“正经界” 、 “省刑罚、薄税敛”等国家经济政策和“不违农时” 、 “深耕易耨”等遵循生产规律的主张。但仁政的核心是重民。人民是统治者的“三宝”之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2)孟子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斗争中,看到了民心的向背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的决定性意义,所以他特别强调“得其民斯得天下”这对统治者来说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孟子的民本主义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 (3)仁政是以善心扩充弘扬的形式来实现的国家组织行为
19、,其基础是性善论。孟子主张人先天性善, “人皆可以为尧舜” ,要求努力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养“浩然之气” 。孟子承袭孔子天命观又加进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内容。人可以通过“求其故”的途径而知天命,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的力量充满了信心。在哲学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著名观点和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模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心性哲学的源流,影响了宋明以后整个儒家哲学的发展。64中国哲学史上人性学说发展 探讨人的本性,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1)人性学始于先秦。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善,告子称“性无善无不善也”,荀子讲“性恶” 。(
20、2)关于人性的争论在汉代有所展开。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性者,天质之朴也”,“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把人性看成人的自然资质。但他认为与性相联系的还有情,人有性情如同天有阴阳一样,性倾向于善而情倾向于恶,性与情的对立是“受命于天” 。他主张养性以制情,用“教化”来“成性”,以“法度”来“防欲(情) ”,辨“义利”以“养其心” 。他把人性分为三等:性胜情而必为善的为“圣人之性” ;情胜性而必为恶的为“斗筲之性” ;性与情不相胜而可以善与不善的为“中民之性” 。他的养性制情主张,主要是对“中民之性”说的。(3)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强调后
21、天的修养,主张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封建道德标准来修养善性。(4)王充认为:人性禀受于元气, “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 。至善至恶的人性一般是不可改变的, “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 。教育与环境对中人的个性形成与改造有积极作用。汉代思想家大都把人性划分为不同的等次并注重对中人或中民的教化,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5 周易和易学的哲学思想和意义周易是儒家的基本经典,易学则是儒学的重要的分支。(1) 周易和易学使儒家的宇宙观突破了局限于六合之内的狭小视野,而将六合之外的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 周易系辞上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太极一分为二
22、的宇宙生成论,这一理论后来与老子的“道生万物”说相互发明,构成为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生成模式。从存在的意义上去讲,这便是影响深远的“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系辞上) 的道上器下说。道器论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构成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典型理论形态。(2) 周易与易学的一分为二还具有一般的方法论的意义。 系辞上提出了具有经典意义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观, “道”作为宇宙运动的总规律,是以阴阳双方的矛盾对立和相互作用为内容的。正是有赖于这一相互作用,宇宙万物才能够变化日新,生生不息。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3) 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突出地强调了变化对于事物发展的决定性
23、的作用。故与“一阖一辟谓之变”相对应的,是“往来不穷谓之通” ;与“化而裁之谓之变”相对应的,则是“推而行之谓之通”(系辞上)。认为事物总是在对立变化中走向通达。 周易和老子一起,为中国哲学奠定了最为深厚的变化发展的根基。76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了哪些改造?董仲舒是秦亡汉兴之后的儒家的哲学大师。(1)为了新兴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他需要认真地总结秦专任法家而亡的教训和汉初黄老无为政治流行所带来的流弊。他从“春秋公羊学”的“微言大义”人手,推重阴阳五行学说以复兴儒学,并为此构造出了一整套以天人感应为特色的哲学理论,成为当时的“儒者宗” ,继承发展了孔子和儒家的思想。(2)在政治伦理思想
24、上,董仲舒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目标出发,吸收包括法家在内的各家主张,概括出了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关系所必须遵循的“王道之三纲” 。三纲之义是源于天的,而“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三纲是永恒的绝对原则。三纲的实质,是以等差的形式来实现“一统” ,其核心则是君权说。(3)董仲舒对先秦儒家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 “性三品”说便是其典型的代表。在义利关系上,他提出了著名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同上)的主张,这在宋以后成为理学家们崇奉的经典,但同时也受到了要求义利统一的思想家们的尖锐的批判。7什么是“四谛”?(1)四谛又名四真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的合称,是佛教的
25、基本教义之一。因被认为是神圣的真理,故又名“四圣谛” 。(2)苦谛:对于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生存和生活所作的价值判断,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及一切精神和情感活动,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苦。(3)集谛:指世间一切存在都是由各种条件集合而成,即“苦”也是由诸条件、原因即佛教所说的“业”或业力所集成的。佛教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故集谛的内容便在于探求苦的原因。(4)灭谛:指断灭人生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即人生苦难最终得到灭尽和解脱。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
26、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它既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也是佛教一切修行活动所追求的目的。(5)道谛:指引向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正道,包括超脱世间一切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最高精神境界涅槃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方法。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指出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道谛的重心,在强调通过个人的道德锻炼的方法来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6)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8什么是佛教的三法印?(1)三法印中佛教所用以印证是否真正为佛教学说的三种标准,即“诸行无常” 、 “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 。若有无常、无我
27、、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8它起着如同日常文件中使用的印鉴一样的标志的作用,故三法印。(2)诸行无常:世间世间生死一切事物现象都在迁流变化(行)之中,没有常住不变的事物存在,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颠倒倒,是名无常印。(3)诸法无我:世间世间生死及一切存在均因因缘和合而生,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我) 。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4)涅槃寂静:与四谛说的灭谛相应,指超脱世间的生死轮回而进入出世间的最高境界(涅槃) 。说明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
28、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所以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9什么是法界缘起?(1)佛教华严宗的基本观点。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种种现象皆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没有独立的自性,事物因各种关系(因缘)的聚合和消散而生起毁灭。而法界缘起则是华严宗的新的观点。(2)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界,故称法界。法界本身便由相互缘起而成,在这里,一切事物现象,无论一与多、大与小、同与异、善与恶等等,都是既相区别又相互贯通,互为缘起,圆融无碍,处于“重重无尽”的联系之中,故又称“无尽缘起”或“华严无尽藏” 。(3)华严宗的法界共有四种: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即所谓“四法界”
29、说。其中,事法界相当于事物现象,理法界相当于本性本体。但因理事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故不但是理与事,而且是事与事之间都是相即相人,圆融无碍。故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它们都在一心之中。 “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 ”(4)因为华严宗本来不以为事物现象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故他们所论证的,其实都是建立在“一心所现”基础上的虚幻“事相”之间的相互缘起和圆融无碍。 10什么是顿悟成佛?(1)佛教禅宗的基本观点。(2)东晋僧道生著顿悟成佛义 ,首倡此顿悟成佛说。禅宗五祖慧能将其进一步发展。认为历来认为神圣的佛和佛经其实都在人自心之中,从自心顿现真如佛性而成佛所以可能。指出:“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30、,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从而,向外求佛也就转向为向内求解脱,慧能认为他自己便是如此顿悟成佛的。(3)慧能强调,佛教所说顿、渐,只是就人之悟道的快慢来说的,全部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迷悟之间, “迷则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将佛和众生的差别缩小到了一念之中,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原因是苦海和乐土、此岸与彼岸本来并不可分,不是抛开烦恼另寻菩提,而是菩提本在烦恼之中,离开众生也就从根本上离开了佛。(4)谓顿悟成佛从根本上改革了传统佛教的修行理论和实践。911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何影响?(1)政治方面,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秩序的稳定;(2)伦理方面,调和儒、佛的矛盾,并在有些观念上加以会通
31、,成为其组成部分。(3)哲学方面,从义理上融合玄、佛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作出有益的补充和深化。(4)文学上,在声韵、词汇、思想、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影响。(5)艺术上,在建筑、绘画、音乐、雕塑等各领域的重大成就。(6)民风民俗方面,对社会生活、精神心理造成多方面影响,极大拓展了民间习俗。12. 佛法“法相唯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法相唯识”是佛教唯识宗(法相宗)的基本观点。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和弟子窥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现象都不过是“识”所变现出来的,不能离开识而独立存在。内容:(1)唯识宗所说的“识”也叫做“心” ,它是意识的主体对事物加以了别(了解分别)的功能(能),而通常所说的客观事物(境)都是
32、识的了别作用的对象(所) 。唯识宗认为,只是由于作为了别功能的识的存在,作为了别主体的内心和作为了别对象的外境才得以成立,所谓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依托于识的假象,只有识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叫做”万法唯识” 。(2)法相宗认为,能缘与所缘都在意识作用的范围之内,通常所说的意识对外物的认识,只是意识自身的能动方面(见分)对意识中关于外物的表象(相分)施加作用,如果没有这个能动的方面,那么作为对象的相分也就不能成立。这样说来,无论是作为所缘的对象,还是作为能缘的主体,其实都是意识的一个方面,所以说一切只不过是识而已,这就叫”唯识”或“万法唯识” 。(3) “唯识”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识而无外物,而
33、是说只有识是真实的存在。法相宗并不否认所谓外物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识以外的世界是不真实的, “唯”的意思就是对真实的事物、存在加以严格的限定,强调真实的存在只能在识的范围之内,从而否定人们把识以外的事物当作真实存在的认识。既然识以外的所谓客观世界并非真实的存在,所以法相宗所关心的只是识以及识所表象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外物都可以排除,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于心。意义:法相宗的法相唯识学说涉及到诸多认识论和心理学的问题,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理论;他们关于“万法唯识”或“万法唯心”的命题也是佛教各派广泛认同的观念,而且后来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变化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但是法相宗的理论是一种典型
34、的烦琐哲学,很难为一般的佛教信众所掌握,因此这一宗派流传不久便销声匿迹了。13列举宋明理学各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各学派间的关系第一,宋明理学的各主要学派,包括: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10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张载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程颢、程颐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 第二,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对二程的思想影响甚大,而朱熹则是直承程颐的思想。邵雍与程颢的思想为心学派思想的前缘,而王阳明的思想则是承袭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发展。陈亮、叶适之事功学派的伦理思想与其
35、它各派皆不相同,但是其形上思想则与张载之气学派思想相应。 14什么是实学?与理学的关系如何?所谓实学,泛指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治学重在务实的倾向、学风和思潮。实学在本体论上通常强调实体达用,但实学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现实的层面,即关注利用厚生,强调经世致用,要求实事求是,即实学实用。实学对理学空疏不实之弊的批判,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对立的一面。但实学与理学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不少实学家同时也可以说就是理学家,譬如作为实学的重要代表的黄宗羲、李颐、唐甄等人,在本体论上所信守的,实际上都是心学的思想路数。而理学家所注重的人伦道德之“实” ,在实学同样是一个中心的课题。实学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对长期被忽视
36、的形而下的实用层面的关注和发掘,以及由此而来的清初以后中国学风的逐渐转向和理学从历史舞台的引退。15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是什么?(1)董仲舒在哲学史上对天人感应第一次进行了自觉而系统地阐发。天人感应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天人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天与人能互相影响。(2)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第一步,是将天神化,将自然属性人格化。第三步则是具体落实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 ,万物非天不生。阴阳即是天的刑德,五行相生体现了天的恩德,五行相克则体现了天的刑罚,而春秋四季则体现的是天的爱、乐、严、哀的志向。(3)第二步是讲天人同类、人副天数。天人能够“合一”的基础,在于二者本是同类。认为天是
37、人之曾祖父,而人则是天的副本,举凡天有什么,人也就有什么。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标准的“天人合一”的提法。(4)第三步则是具体落实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认为,天人感应的过程是双向的,一是上传,即人以行感天;另一则是下达,天根据人的行为的好坏,或降下“祥瑞”以资鼓励,或降下灾异以示遣告和惩罚,后者又随着人是否反省和改正其恶行而逐步加重。(5)如此的双向天人感应的目的,在董仲舒是想要利用上天来劝诫统治者随时注意调整君民关系,防止官逼民反,它既包括“屈民而伸君” ,也包括“屈君而伸天” ,二者可以相互发明。1116如何看待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分的相互关系?(1)天人合一之“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38、天作为人性的赋予者或来源与人性合一,人通过自己的德行锻炼努力回归于天(性、心);二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是人道的前提和基础,人道是天道的顺承、效法和补充。(2)天人有分,或称天人相分,其“分”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与人分别构成为自然与人事两大领域并各有其特定的职能,天意与人意无关或相违;二是天与人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定,天自然无为而人积极有为。(3)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分的相互关系。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分不是互不相容,双方是相互补充和发明的关系。合一是有分的合一,有分是合一中的有分。从整体上说,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正是天人之际的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
39、。17董仲舒性三品的主要含义是什么?性三品说最早由董仲舒提出。由于“人副天数” ,天赋的仁(善)与贪(恶)两性落实到具体的人身,由于配合和比例的不同形成了三品(三等),即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先天性恶,教亦不能善的下品“斗筲之性”和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 。在这里,董仲舒对儒家人性论的重要改造加工,是以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中民之性,将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改造为上智的性善和下愚的性恶,二者都是先天所成,不可移易。这一改造的意义在于将知识论意义上的人的智慧高低与人性论中的人的善恶评价联系在了一起,对后来人性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基
40、调仍是性善,先天性善(善质)是为了维护纲常人伦的绝对性,后天性善则是为了说明君主统治和教化的必要性,二者缺一不可。这就从人性论上为道德的至上性和君主的权威性作了论证。18性恶论对人性的解释是什么?性恶论对人性的解释与性善论完全不同。首先,性恶是价值否定和事实肯定的矛盾综合判断。从价值否定来说,人为了保持和愉悦生命体存在的一切生理需要和感官快乐,都是“性”之所本。但顺从人的本性发展就必然是恶。所以荀子给予了否定的评价。然而,由于人之追求出于“自然” ,以“自然”人性为恶乃是基于社会国家的礼义法度,即以后天的道德原则为标准去判断和评价先天本性的善恶。所谓先天性恶,其实是先天只有“性” ,后天才有“
41、恶” 。其次,与对先天本性的评价相反,后天人为是价值肯定和事实否定的矛盾综合体。礼义法度在荀子是悖逆限制人的情性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的,但对于社会国家关系的维系来说,却又是必需的手段,故又应当给与肯定,个人追求感官快乐的必然性转化为社会国家抑制这种追求的必然性。制定礼法、矫饰人性在荀子无疑是后天的一方。但正因为人之情性可以“矫饰而正之” ,也说明人性本12身是可变的。性虽不能“为” ,但却可以“化” 。能否“可为”使先天后天分割开来,而“化性”又使先天与后天结合起来,后天可以改造先天。在后天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为努力下,人性最终朝着或善或恶的不同方向分化。19孙中山“人类”原则与“人事胜天”的内容
42、是什么?(1)孙中山与严复等人不同,他将物种(自然)进化与人类进化区别了开来,提出“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以互助为原则” ,而互助原则“已超出物种原则之上矣” 。就是说,不能简把“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原则搬人到人类社会中来。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讲“优胜劣败,弱肉强食” ,就是提倡“有强权而无公理” ,跟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相违背的,是“一种野蛮的学问” 。这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反抗列强侵略的积极的意义。(2)孙中山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事胜天” 。进化的动力,在他看来不止是天然力,而且有人为力,是天然力与人为力凑合而成。 “人为的力量,可以巧夺天工,所谓人事胜天。 ”如果能充分发挥自
43、己的人为力,必然能够在进化中变本加厉,后来居上。正是因为如此,广为传播的卢梭的“天赋民(人)权”的观点其实并不正确,因为民权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时势和潮流所造就。从利用天来赋予和保障“民权”转向为由时势所造就,表明了近代资产阶级的人权理论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荀子对人的认识活动的论述有哪些?荀子提出人的认识活动表现为一个闻、见、知、行的顺序发展过程,而最后的行则成为荀子认识论的最为重要的范畴。他说:“不闻不若问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闻、见、知、行的顺序递进,在荀子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将理性之知从感性闻见中明确区分出来,肯定了理性高于感性。二是理性
44、知识亦非认识的完成,它还必须见之于行,只有见之于行,一个确定的认识活动才能算是完成。因而, “明”的认识理想是只有在行中才能实现的,其典型表现就是圣人。三是每一阶段都对认识总过程的完成有所贡献,但除行之外每一阶段都有不足,只有进到最后阶段即行才能解决之前所有阶段的认识偏差。即行实际上承担起了检验人的认识正确性的标准的角色,所谓“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 。这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为什么说易传和老子是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开拓者?易传和老子是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开拓者,综合它们对于形而上下问题的研究,可以归纳出道器范畴最基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首先,道上器下。这是道器双
45、方最根本的地位设定。道在“上”意味着它无形、无名、无象,超越了人的感觉经验范围,不能为人所感知,只能“勉强”地被规定和认识。而器在“下”亦即有形,包括人可以感知的一切个别事物和具体存在。现实的宇宙可以说都属于器的范畴,所以它以有形、13有名、有象之“有”为基本的特色。人们可以以它们为对象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概括等各种认识活动。其次,道先器后。道器本为“上下”存在的范畴,但因为它们是建立在生成论的基础之上的,故也自动带上了“先后”的意义。老子有著名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而道生万物也就是道在器先,道为器母, “道”的这种先在的地位具有绝对的性质。由于道器也就是无有,故谓“天下万
46、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有”自身亦有不同的层次,即有可以生有,器可以生器,但最初之有却不能自主,它只能由无而来。 易传提出了观象制器说。 “象”表现内含之“意”即道的工具,人们所以能够创制器,首先是他能够观象而悟道,再据道而制器。宇宙间的任何具体事物,实际上自生成时起便自动带上了道的属性,道器的范畴统一于具体事物之中。再次,道无为而用不穷。无论是道上器下,还是道先器后,问题的实质都在于道决定器。这在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这种无为制有为的论断揭示了中国哲学本体范畴非人格非意志性的特点,老子又称它为“玄德” 。 “玄德”的价值,在于道作为本体,不但其作用玄妙无形,更
47、重要的是这一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道是事物作用的不端源泉和宗主。22王夫之的“天下唯器”说第一,天下唯器,象外无道。王夫之明确肯定,天地间只存在唯一的实体即器, “天下唯器而已矣” 。道器的统一不是统一于理,而是统一于器。故他的出发点不是通常的道为器之本,而是正相反,即器为道之基。 “苟有其器矣,岂患无道哉?”王夫之依据历史事实,重点批驳了朱熹关于道之先在的观点。第二,上下无定界,道器无易体。道器体用始终是与形而上下的问题密不可分的。王夫之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谓之”人手,认为不论“谓之”道还是“谓之”器,都是根据人们自己所说而订立的名称, “上下”的称谓最初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分界
48、。道之与器,在本来的意义上是无所谓“上下”的同一实体。而形而“上”乃是因形而有, “有形而后有形而上” ,即“形”在“形上”之前,没有“形”也就没有“上” 。第三,治器谓道,尽道在器。从“天下唯器”出发,王夫之将认识的目标亦定位于器。他提出圣人能够治器,但却不能够治道,所谓道不过是治器之中所遵循的条理、规律,这与宋以来理学家醉心于治天理、治心性是完全不同的。道不仅是“形”而后才有,而且是在人的治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本出于更好地治器的需要。故要求道,就只能在治器之中,而“尽器”方能尽道。所以,就知与能(行)之两方面来说, “尽器”和“践行”作为最终的目标,都是与形下之器联系在一起的。从“天下唯器
49、”到“尽器” ,说明王夫之不论从客观存在还是主观要求,都始终一贯地坚持了他重器的道器一体观。1423怎样理解孟子对心性概念的界定?孟子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自觉地对心性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 “心”包含有两个基本的含义:其一,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心这个器官是用来思考的,心之为心,它只有在人之“思”的实际活动之中才有意义, “不思”则人毫无所得。孟子在揭示思维能力源于天赋的同时,规定了心是一个动态的主体性的范畴,它的功能的发挥就是人的现实思维过程。但“思”离不开所思,对象问题在这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对象的揭示所引出的,孟子心概念的最终指向不是向外认识万物,而是向内体验本性,即思内而非思外。其二,心为“仁义之心” ,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回避了在孔子那里仁德与人心的差别问题。因为孟子的人心,指人之“良心”或“本心”:称此心为“良心” ,是因为它代表着善,集中体现了作为人世之普遍道德标准的仁义礼智四德。四德在孟子不是外在的强制标准,而是“人皆有之”的“四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