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跟踪检测(四十六) 认识层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1 12C和 13C原子之间,相等的是( )A原子质量 B中子数C质量数 D. 电子数解析:选 D 12C和 13C原子之间,质量数分别为 12和 13,不相等,选项 C错误;故原子质量不相等,选项 A错误;中子数分别为 6和 7,不相等,选项 B错误;质子数均为6,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也均为 6,选项 D正确。 2YBa 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 Y的说法不正893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 50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39D. Y和 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893 9039解
2、析:选 B Y的质子数为 39,中子数为 893950,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 11。893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错误的是( )ANa 1s 22s22p6BS Ne3s 23p4解析:选 C N 的电子排布图为 。4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若以 E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 E(3s) E(3p) E(3d) B E(3s) E(2s) E(1s)C E(2f) E(3d) E(4s) D E(5s) E(4s) E(4f)解析:选 B 同一能层,s、p、d 能级能量递增,即 E(3s)E(2s)E(1s),B 正
3、确;不存在 2f能级,C 错误;根据能级交错原理, E(4f) E(5s)E(4s),D 错误。5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 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即该亚层的每个轨道只有 1个电子),这种原子的质子数( )A只能是 7 B只能是 15C是 11或 15 D是 11或 13解析:选 C 主族元素,M 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电子排布式可能是21s22s22p63s1,也有可能是 1s22s22p63s23p3,即原子序数可能是 11或 15。6我国限制稀有金属对外出口,此举对我国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稀土元素钕( Nd)是制造导弹合金材料的重要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406A. Nd和 Nd
4、是同一核素1406 14260B一个 Nd原子的质量约为 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406140NAC. Nd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801406D14 g 钕元素含有 6 mol电子解析:选 B Nd和 Nd是不同核素,A 项错误;1 mol Nd原子的质量约为1406 14260 1406140 g,一个原子的质量约为 g,B 项正确; Nd原子的中子数为 80、质子数为 60,140NA 1406二者之差为 20,C 项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算出的平均值,因此 14 g钕元素对应的钕原子的物质的量并非0.1 mol,
5、含有的电子也不是 6 mol,D 项错误。7(2018全国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 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 重水与 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 21D1 mol 乙烷和 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解析:选 B 24 g Mg、27 g Al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1个 Mg原子和 1个 Al原子所含的质子数分别为 12、13,故 24 g镁与 27 g铝中含有的质子数分别为 12 mol和 13 mol,A 项错误;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相等,故电子数相同,B 项正确;1个 D2O分子含有 10个中子,
6、1 个 H2O分子含有 8个中子,1 mol重水与 1 mol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 108(54),C 项错误;1 个乙烷分子中含有 7个共价键,而 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 6个共价键,故 1 mol乙烷与 1 mol乙烯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之比为 76,D 项错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原子的能量一定比激发态原子的能量高B1s 22s12p1表示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C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节日焰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解析:选 C 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所以激发态原子能量大于基态原子能量,A 错
7、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所以基态 B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B 错误;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收光子,获得能量,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3辐射光子,放出能量,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节日焰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C 正确;电子在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也会产生原子光谱,D 错误。9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CAs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Ar4s 24p3DMg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解析:选 D 氧氢间形成共价键,它为中性基团,羟基的电子式为 ,A 错误;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氧氢、氧氧间均为共
8、价键,其电子式为 ,B 错误;As原子核电荷数为 33,As 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 104s24p3,C 错误;根据泡利原理,同一轨道上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基态 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D 正确。10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 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A它的元素符号为 O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4C可以与 H2化合生成液态化合物D其电子排布图为 解析:选 B 价电子构型为 3s23p4的元素是 16号元素 S,氧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4,A 错误;S 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4,B 正确;硫和氢气化合生成的硫
9、化氢是气体而不是液体,C 错误;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 3p能级上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D 错误。11当镁原子由 1s22s22p63s21s 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转化后位于 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解析:选 A 1s 22s22p63s2为基态电子排布,1s 22s22p63p2为激发态电子排布。由基态变为激发态是需要吸收能量的,因此 A正确,
10、B 错误;根据洪特规则电子优先占据一个轨4道,且自旋方向相同,C 错误;镁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电子层结构与硅原子不同,D 错误。12短周期 Y元素的 p轨道上有 3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H 3YO4 BH 4YO4CHYO 2 DH 2YO4解析:选 A 从电子排布可知 Y元素为第A 族元素,其最高化合价为5 价。A、B、C、D 四个选项中 Y的化合价分别为5、4、3 和6 价。13下列离子中,外层 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Fe 3 BCr 3CCo 3 DCu 解析:选 A Fe 3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d 轨道达半充满状态,A 正确
11、;Cr 3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3,d 轨道不是半充满状态,B 错误;Co 3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6,d 轨道不是半充满状态,C 错误;Cu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10,d 轨道处于全满状态,D 错误。1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W3 、 bX 、 cY2 、 d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B离子半径 W3 Z ,第一电离能 XWCW、X、Y、Z 最高正价与族序数相等D电负性 ZYWX解析:选 B 短周期元素离子 aW3 、 bX 、 cY2 、 d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3 b1 c2 d1,可知原子序数 a b d c,Y、Z
12、为非金属,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 O元素,Z 为 F元素,W、X 为金属处于第三周期,W 为 Al元素,X 为 Na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故 A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 W3 Z ,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 XW,故 B正确;O、F 没有最高正价,故 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所以电负性 XWYZ,故 D错误。15根据已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N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2)写出 3p轨道上有 2个未成
13、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_。(3)某元素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 ,其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4s24p4,该元素的名称是_。(4)已知铁是 26号元素,写出 F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5素在_(填“s” “p”“d”“f”或“ds”)区。(5)写出与 N同主族的 As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 B、N 和 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6)写出 Fe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7)Zn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解析:(1)基态 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3,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L,L 能层中 s能级电子云轮
14、廓图形状为球形、p 能级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哑铃形;(2)3p轨道上有 2个未成对电子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另一个 3p轨道上没有电子,一种是另一个3p轨道上充满电子,所以该原子是 Si或 S;(5)与 N同主族的 As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 104s24p3。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氮元素的 2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的,因此B、N 和 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OB。答案:(1)L 球形和哑铃形 (2)Si 或 S (3)硒(4)3d64s2 d(5)1s22s22p63s2
15、3p63d104s24p3或Ar3d 104s24p3 NOB(6)1s22s22p63s23p63d6(7)1s22s22p63s23p63d1016已知:AF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 原子的 L层有 2个未成对电子。D 与 E同主族,D 的二价阳离子与 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 3 的 M层 3d轨道电子为半充满状态。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B、C 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2)D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3)写出 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4)F和 X(质子
16、数为 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比较两元素的 I2、 I3可知,气态 X2 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 F2 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元素 X FI1 717 759I2 1 509 1 561电离能/(kJmol 1 )I3 3 248 2 9576解析:据题意可知 A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2,故为碳元素;C 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为氧元素,则 B为氮元素;由 D2 与 C2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可知 D为 Mg,则 E为 Ca;由 F3 的 3d轨道电子半充满可知为 3d5,则 F为 Fe。答案:(1)CNO (2)12 4(3)1s22s22p63s23p64s2(或Ar4s 2)(4)Mn2 的 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