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交通运输布局专题达标检测一、选择题(2018湖南益阳统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的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完成 12 题。1高铁对航空运输冲击最大,两者争夺客源的旅行距离最接近( )A1 000 km B1 400 kmC200 km D300 km2三种交通方式相比,飞机场的位置往往距离居民区最远,这主要是考虑了( )A水体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解析:1.A 2.D 第 1题,读图可知,当旅行距离接近 1 000 km 时,乘坐高铁和飞机的旅行时间最接近,两者的竞争最激烈,对客源
2、的争夺最为明显,故 A项正确。第 2题,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噪声很大,因此机场应远离居民区,以减小对居民区居民生活的干扰。(2017海南高考)2000 年 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 16 km,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如图)。据此完成35 题。3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C避免破坏景观 D利于海空交通4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25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利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是(
3、)A产业结构的差异 B语言文化的差异C社会福利的差异 D交通规则的差异解析:3.D 4.D 5.A 第 3题,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靠近哥本哈根机场,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有利于飞机飞行,也方便船只通行,即便于海空交通。第 4题,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对萨尔特岛生物的保护;新建人工岛使线路变短,缩短通行时间,但不会提高通行速度;新建人工岛会加大施工难度、影响水流畅通。第 5题,区域合作主要是经济方面,因此合作的条件是产业结构的差异;而语言文化、交通规则差异会影响区域经济合作,但不是区域合作的原因,社会福利差异与经济合作关系不大。如图为我
4、国 10省区公路网密度和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图。据此完成 68 题。6下列省区中,公路货运压力最大的省区是( )A山东 B山西C四川 D宁夏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网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B矿产资源贫乏C山区面积广大,地表崎岖D地质灾害多发8江苏省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可能是( )A公路线路里程短 B公路网密度小C经济发展水平低 D运输方式多样解析:6.C 7.A 8.D 第 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选项中四川的公路网密度较小,且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比重很高,因而公路货运压力大。第 7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导致人口
5、密度小,因而公路网密度小。第 8题,江苏省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水运、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都比较发达,因而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较小。如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超过 3 0003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近 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 75%下降至 25%。读图完成 911 题。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最适合建航运码头的是( )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10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A左汊水速较快 B右汊径流量较大C右汊水深较深 D左汊有江豚栖息11下列减少右汊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A修建右汊护岸工程 B改左汊为主
6、航道C在左汊修拦水大坝 D疏浚右汊滩区解析:9.C 10.D 11.D 第 9题,从水域条件看,港口适合建设在水深较深的地方,以满足船舶出入和停泊的需要。结合图中 10 m等水深线的分布可知,甲处、丙处水深较深;因右汊河道是主航道,船舶来往频繁,故排除位于左汊的甲处,C 项正确。第 10题,由图可知,河道的左汊分布有江豚栖息区,频繁的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即使目前上游来水只有 25%进入右汊河道,但主航道依然保持在右汊。第 11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右汊目前的来水量较少,且水深较浅,影响航行安全,水上交通事故多发。故减少右汊交通
7、事故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右汊航道的深度,可采取疏浚右汊滩区的措施保障通航安全。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 7月 29日,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与斯里兰卡港务局在科伦坡正式签署了汉班托特港特许经营协议。汉班托特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海上主航运线仅 1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港属于挖入式港口,水深达 17 m,受飓风影响较小,岸线资源丰富,是难得的深水良港。汉班托特港以及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将带动斯里兰卡南部地区整体发展。4(1)分析汉班托特港受飓风影响小的原因。(2)说明将汉班托特港定位为中转港的理由。(3)指出目前中国开发汉班托特港的不利条件。(4
8、)简述将来当地从中国建设的临港园区获得的利益。解析:第(1)题,汉班托特港受飓风影响较小的原因,需要从飓风形成的条件探寻。飓风由暖湿气流辐合上升而形成,暖湿气流来自宽阔的热带洋面,辐合上升的动力来自地转偏向力,而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又取决于当地纬度的高低。从当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去分析,可知斯里兰卡南部纬度位置低,地转偏向力小,此处气流难以辐合。第(2)题,汉班托特港的定位取决于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港口所处的位置。斯里兰卡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该港口的使用效率较低,汉班托特港难以成为始发港或终端港。但汉班托特港靠近重要的国际海上航线,能发挥中转的作用。第(3)题,分析目前中国开发汉班托特港的不利条件时,可
9、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客货集散量;二是交通运输网络。第(4)题,将来当地从中国建设的临港园区获得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就业、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答案:(1)纬度较低,地转偏向力很小,气流不易辐合形成空气涡流。(2)港口腹地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成始发港或终端港的难度较大;靠近国际海上主航线,发展成为国际中转港条件优越。(3)斯里兰卡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客货集散量小;汉班托特港周边居民点较少,缺乏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运输需求有限。(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沪昆高速铁路(又称沪昆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
10、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2015 年 12月 25日,沪昆客专云南段开始铺轨,2016 年开通运营。沪昆客专云南段正线全长 184.7 km,开通运营后,将形成一条西南地区与华中、华东地区之间大容量的快捷客运通道。如图为沪昆高速铁路示意图。5(1)分析沪昆客专云南段铁路修建的自然区位条件。(2)比较沪昆客专东西两段沿线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3)分析沪昆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自然角度看,沪昆客运专线云南段所经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第(2)题,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进行比较。第(3)题,沪昆客运专线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快对外联系、加快资源开发、扶贫攻坚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答案:(1)途经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起伏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2)地形:东段沿线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小,西段沿线地区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东段沿线地区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西段沿线地区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水文:东段沿线地区河湖密布,西段沿线地区多地下暗河,地表水缺乏。(3)加强对外联系,方便西南地区与华中、华东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加快资源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有利于我国扶贫攻坚目标实现,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