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数教学目标:1. 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2. 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 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难点: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资源:学生经验: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设计:阅读数学书第 9293 页,回答下面的问题:书上介绍了什么方法知道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的?算一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教学过程: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一
2、、激趣导入、明确目标(预设 2分钟)学生看图,说得到了哪些信息。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 9 分钟)小小组讨论交流。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 7 分钟)1.全班交流自己小小组的方法,上黑板展示。预设:方法 1:移多补少。方法 2:求出男生女生分别每人投中几个。2.得出结论:理解“平均分”和”【板块一】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做一次裁判,可要公正哦!出示例图。相机提出: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些呢?【板块二】教师到小小组里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适时点拨。【板块三】在一个同学汇报到移多补少方法后,让他演示方法,同时多请几个学生演示。用求平均数方法的同学也要让他平均数” 。小组交流,集体交流。3.梳理两种方法,选择一种和同桌说说.4.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5.讨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 12 分钟)1.想想做做 1。独立思考,集体交流。2.想想做做 3。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3.想想做做 4。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说清楚为什么这么算,帮助所有同学理解算理。师小结: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数据的处理方法,用来说明这组数量的一般情况,而不是真正的把这些数量去平均分。【板块四】让同桌合作操作,加深对移多补少的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再次明确平均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