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675718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检测(A)(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第 13 题。1 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2 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 )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明确的边界 明确的区域特征 一定的政治地位A. B. C. D.3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性。( ) A.相对一致 差异B.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C.差异 整体D.地带

2、 非地带答案 1.A 2.C 3.A解析 第 1 题,B、C、D 三项所列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第 2 题,有些区域的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的政治意义并不明显。第 3 题,区域内部的整体性(或相似性)是相对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读两幅我国农业景观图,完成第 45 题。4 两地所反映的农业景观差异很大,其分界线大致是( )A.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 1 月份 0 等温线C.太行山脉D.大兴安岭5 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土壤 D.市场答案 4.D 5.B2解析 左图为种植业景观,右图为草原畜牧业景观。气候(降水量)差异是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的

3、最主要原因。日本和英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自然环境有着明显差异。据此完成第 67 题。6 日本的气候南北差异显著,而英国气候南北基本无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南北跨纬度广B.日本东西跨经度广C.英国地形以平原为主D.英国地处低纬度7 下列关于日本、英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体,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B.英国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C.日本种植业中,高产值的园艺业作物居于重要地位D.英国种植业精耕细作,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答案 6.A 7.B解析 第 6 题,日本国土南北跨纬度广,使日本北部处于温带,而南部处于亚热带;英国地处北温带且南北跨纬

4、度小,而且深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南北气候差异不大。第 7 题,日本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英国畜牧业发达,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以高产的园艺业为主。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第 810 题。8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9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10 甲

5、、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 )多山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 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水资源短缺A. B. C. D.答案 8.C 9.A 10.C3解析 第 8 题,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为其汛期。第 9 题,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甲、乙两区域热量充足。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两区域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也较低。第 10 题,多山的地形、交通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是制约甲、乙两地发展的共同因素。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第 1112 题。11 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

6、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 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洪涝灾害 B.乙土壤肥力C.丙灌溉水源 D.丁生长积温答案 11.D 12.B解析 第 11 题,丁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第 12 题,乙区域为我国北方地区,华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旱涝、盐碱、风沙,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13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B.总部调控生产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D.研发中心创意答案 A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企业空间布局

7、决策是其应用领域,故 A 项正确。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读图,完成第 1415 题。414 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A.河流分布B.地形特征C.商店布局D.客货流量15 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A.甲与乙 B.甲与丁C.乙与丁 D.甲、乙、丁答案 14.C 15.D解析 商店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条件和消费人群的分布状况。交通线路建设受地形、河流、人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灾害。据此完成第 1617 题。16 如果想快速及时地掌握森林火灾的受灾面积,最应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

8、感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17 要想估测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应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答案 16.B 17.A解析 遥感可迅速获取“面”的信息。分析、评估、预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18 下图为 120 急救指挥中心对某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 120 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 )A.RS B.GPS+RSC.GPS+GIS D.GIS+RS5答案 C解析 指挥中心需先借助 GPS 确定各

9、救护车的位置,然后利用 GIS 计算出最近车辆及最短路径。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此完成第 1920 题。用来储存不同信息的 GIS 图层19 下列课题中 ,主要应用 GIS 进行研究的有( )近 50 年来,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近 20 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A. B. C. D.20 图示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 )A.农业布局规划 B.工业布局规划C.商场选址规划 D.学校选址规划答案 19.C 2

10、0.A解析 第 19 题,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不是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因此不能应用 GIS 来研究。第 20 题,GIS 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不同的图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了不同主题的地图。图中的图层有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这些地理要素均为影响农业的因素。二、综合题(共 50 分)21(11 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四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11、,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是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材料二 如下图。6(1)试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比较两地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5 分)武汉城市圈 北部湾经济区地理位置地处 ,“九省通衢”的位置濒临海洋,紧邻我国 地区,靠近 交通汉水在此汇入长江, 、 运输发达 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港口群,是 、 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交通优势明显 资源是 之乡,丰富的人才、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丰富的矿产资源、 资源、 资源和热带气候资源 续表武汉城市圈 北部

12、湾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好,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经济基础薄弱(2)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方向是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花卉、水果、乳肉等,试比较分析它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6 分)答案 (1)武汉城市圈 北部湾经济区地理位置我国中部珠江三角洲 东南亚交通 内河 铁路 西南 中南资源 鱼米 海洋 旅游(2)江汉平原:人多地少;水旱灾害频繁;易受寒潮影响。7北部湾经济区:人多地少;易受台风的影响;技术水平较低。解析 本题比较了武汉城市圈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位置、交通、资源及经济基础,同时比较两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熟悉两区域的特征是答题的关键。22(18 分)我国幅员

13、辽阔 ,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差异很大。阅读部分省区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情况表,完成下列各题。中国部分省区生存资源禀赋情况表(2005 年中国农业年鉴)省区土地资源指数水资源指数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气候资源指数生物资源指数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总指数黑龙江93.5147.0673.97 15.7479.6661.99内蒙古55.9 29.9227.79 23.0166.8240.69海南 11.6471.5799.0 99.8429.5462.32新疆 46.6241.030 21.1237.3729.23(指数越高说明条件越优越)(1)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内蒙古、新疆

14、土地资源指数高的原因是 。(3 分) (2)海南省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总指数高的主要原因是 指数和 指数较高。该省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3 分) (3)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指数较低的限制性因素是 ,其原因是 。(3 分) (4)黑龙江省生物资源指数较高,主要是因为 丰富。简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4 分) (5)新疆的气候资源指数较低的原因是 。为提高该区的生存禀赋能力总指数,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哪些措施?(5 分) 答案 (1)土地质量好,黑土肥力高 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大)(2)水土资源匹配 气候资源 季风水田农业(3)热量条件不足 纬度位置较高,大部分地区地处中温带和

15、寒温带(4)森林资源 坚持营林为主,发展速生林;坚持合理采伐,培植珍贵树种;建立森林保护区。(5)降水不足 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表格数据及区域地理知识即可作答。指数越高,说明该地该种资源优势越明显。823(9 分)“ 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图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植物的反射波谱(1)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技术是( )(2 分)A.传统测绘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D.GPS(2)

16、最易区分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的波长范围是 。(2 分) (3)利用这种技术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 。(2 分) (4)(多选)下列选项中可直接利用这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是( )(3 分)A.水体污染的判断B.城市大气质量状况的分析C.洪水分布区的变化D.森林面积变化E.人口数量的变化F.城市绿地分布的变化答案 (1)B(2)大于 0.85 m(3)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4)ABCDF解析 遥感可利用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不同性状对电磁波反射率的不同,来判别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的不同性状。由图可知,波长大于 0.85 微米,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

17、差异最大,最易区分。24(12 分)表 A 为某区域的空间数据模式 ,每个栅格的面积为 250 平方米,其中 r 表示林地,s 表示滩地,p 表示水体。表 B 中的数值表示该区域内各栅格的平均海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表 Arrrrrrrrrrrrprrrsprrrspsrrppsrrspsrrspsr9rssrrrssrrrrrrr表 B4 4 4 4 443.53.53.543.83.51.53.543.82.51.03.543.82.002.5441.5-12.5442.002.544.52.01.02.544.52.52.03.5482.52.53.5454.54.54 4(1)在表 A 中画出三种地物的界线。(4 分)(2)该水体的类型是 。(1 分) (3)正常状态下,三种地物分布的海拔范围分别是:水体 ;滩地 ;林地 。(3 分) (4)计算常年水体的面积和最大蓄水面积(包括水体和滩地)。(4 分)答案 (1)见下图。10(2)湖泊(3)小于等于 1.5 米 1.52.5 米 大于 2.5 米(4)1 750 平方米、4 750 平方米。解析 本题考查 GIS 工作过程中的数据输入过程。由题干可知此区域为湖泊区,其三种地物的海拔范围以及水体面积都可从栅格中读取或计算得出。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