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习目标 1分析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掌握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科技成就。3.理解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1)政治上: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经济上:18 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3)科技上: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过程(1)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2)18 世纪 60 年代,瓦特又制成了联动式蒸汽机。3影响(1)生产力: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生产方式: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
2、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3)城市化: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4)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条件: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成就(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3影响(1)工业生产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被称为电气革命。(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3)城市的面
3、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表现互联网的诞生(1)过程1946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69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2)功能: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2影响(1)积极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互联网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2)消极: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
4、的负面影响。辨析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纽可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弊端所在,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之后瓦特又多次改良蒸汽机,使其成为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动力。思考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是不为过的。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提示: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推动了工厂的建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交通工具的改进,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是时代的象征。辨析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人类以往发明的不同(
5、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由于战争的需要。(2)电子计算机诞生后,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3)电子计算机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被人们誉为“电脑” 。点拨 网络是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因此,我们要趋利避害,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小结 物理学的发展与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3(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结果。(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实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和经典电磁场理论重大突破的成果。(3)第三次科技革命
6、中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如核能源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这是 20 世纪物理学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主题一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核心必记1积极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2)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3)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4)推动了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5)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2消极影响(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2)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社会贫富分
7、化日益加剧。(3)加快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枯竭。(4)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史料印证材料一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一书中科学家占 38 位。改良蒸汽机的瓦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法拉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了时代发展。材料一突出了两人的科技成果的巨大影响:瓦特改良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能源革命,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法拉第的理论催生了发电机的发明,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出现,促使电气革命的到来。材料二 到 1914 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材料二现象主要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城市化水平。4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8、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技术在印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彻底摧毁了。全球通史思考: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和识,简要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对印度所产生的影响。提示:英国在工业革命后加剧了对印度的侵略,同时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印度,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主题二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核心必记1积极影响(1)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传统产业不断更新改造。(2)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3)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不仅使传统学校教育更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一场教育和
9、学习的革命。(4)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了变化。2消极影响(1)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领域,使世界更加动荡不安。(3)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使部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易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史料印证材料一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剧增,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上商店、网上商场、网上商城大量涌现,人们在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网上购物正以其商品信息大、可选范围广、成本低、消费者主动性强的优势,为
10、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从消费方式的视角观察,网上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互联网对人类消费方式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催生了网上购物、网上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催生了网络经济。5购物、网上消费正在对人类消费方式的革命产生深刻的影响。全球化与当代社会材料二 有关互联网影响的漫画。思考:漫画中的毒蛇有可能喻指哪些现象?提示:信息泛滥、网络犯罪、沉迷于虚拟世界等。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1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最大影响是( )A吹响第一次动力
11、革命的号角B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C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革命D引发了人类第一次能源革命解析:选 B 注意题干信息“社会发展的角度” ,依据所学可知蒸汽机的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角度且包含于 B 项。2 “英国在 18 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 ”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6解析:选 D 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故选 D 项。C 项是美
12、国人发明的,A、B 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分别由美国人、德国人发明,故排除。3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这是因为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B摆脱了自然条件对工厂设厂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解析:选 B 蒸汽机发明以前,工业动力主要是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的发展。蒸汽机发明以后,摆脱了这种限制,从而使工厂得以集中,形成工业化城市,故选 B 项。题组二 电气革命的出现41860 年,斯旺制成了一个碳丝电灯,遗憾的是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
13、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 1878 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在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上述史实告诉我们( )A技术成熟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条件B专利保护对发明创新必不可少C真正伟大的发明必须走入百姓家D斯旺才是电灯泡真正的发明者解析:选 A 材料表明真空技术成熟后,斯旺才发明出在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故 A项符合题意。51880 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至 19 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已有 2 700 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 248 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 45 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14、)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析:选 A “19 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已有 2 700 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 248 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 45 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可见在美国电力已经广泛运用,故 A 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美国的世界地位,故 B项错误;题干信息并不能证明其工业革命中心的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生产的集中情况,故 D 项错误。76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
15、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解析:选 D 两次工业革命之所以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主要是因为它们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故选 D 项。题组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7(加)麦克卢汉(首次提出“地球村”一词)认为, “地球村”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此,下列最有利于“地球村”出现的是( )解析:选 D A 项指的是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使交通运输工具出现进步性变革,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但不是“最有利于地球村 ”出现的,故
16、 A 项错误;B 项指的是电话,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但不是“最有利于地球村 ”出现的,故 B 项错误;C 项指的是飞机,人类进入立体交通时代,但不是“最有利于地球村 ”出现的,故 C 项错误;D 项指的是互联网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最有利于地球村 ”出现的,故 D 项正确。8由于网络没有中心,没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没有等级和特权,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传统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将被“扁平化”的结构所取代。这主要说明互联网( )A内容更广泛 B主体更平等C沟通
17、无阻碍 D手段更隐蔽解析:选 B 根据材料“由于网络没有中心,没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没有等级和特权,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 ,可见其突出了主体更加平等,故 B 项正确。课下能力提升十三(时间:30 分钟 满分: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8。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解析:选 C 材料中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
18、了自然条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故选 C 项。2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 B计算机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解析:选 A 题干信息“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指的是原来的经济增长靠有机物经济(传统农业),现在靠无机物经济(近代工业)。 “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指的是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向矿物(煤炭),由此判断是蒸汽机。故选 A 项。3美约翰R麦克尼尔能源帝国中写道:“从 1780 年到 1880 年的 100 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
19、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英国能利用煤炭能源建立最繁荣的经济,主要得益于( )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B内燃机创制与使用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D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解析:选 A 据“从 1780 年到 1880 年的 100 年间” “煤炭能源”可知是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故选 A 项。4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C改良蒸汽机问世
20、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解析:选 B 从材料可以看出,牛顿的经典力学原理为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科技条件,体现了科技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故 B 项符合题意。5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9演讲主题例证瓦特英国工业革命法拉第第二次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解析:选 D 从演讲主题中可以看到,三个历史人物分别对应了三大历史事件(三次科技革命),上述三人的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科技革命的发展,推
21、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故选 D 项。6 “人类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这些成就表明了工业革命这一阶段的影响和意义。 ”这一阶段的成就还有( )A工厂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出现B利用蒸汽机作动力C发电机、电动机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D利用互联网加强联系解析:选 C 通过材料中的“电报”可以判断出这一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 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D 项属于信息时代,均排除。7漫画天使?魔鬼?形象地表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普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A垃圾信息充斥 B网络犯罪出现C网络世界诱惑青
22、少年 10D严重污染环境解析:选 D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问题,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但是环境污染却不是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故选 D 项。8小亮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运输机械的革命” “互联网与虚拟生活”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蒸汽时代的开始 B电气时代的变迁C信息时代的来临 D科技发展的历程解析:选 D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指的是蒸汽时代的开始, “运输机械的革命”指的是电气时代的变迁, “互联网与虚拟生活”指的是信息时代的来临,它们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历程,故选
23、D 项。二、非选择题(18 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6 分)(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4 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8 分)解析:第(1)问,提取图片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
24、可得出答案。第(2)问,可以从使用范围、动力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先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有机的系统”等,归纳出“地球村”的相关特点;根据题目要求列举加强各地联系的科技发明。答案:(1)历史信息及影响: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11进入了“电气时代”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油灯照明的时代。(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3)特点:世界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或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或飞机、电话、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或互联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