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历 史(二)注 意 事 项 :1、 本 试 卷 分 第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 两 部 分 。 答 题 前 , 考 生 务 必 将 自 己的 姓 名 、 考 生 号 填 写 在 答 题 卡 上 。 2、 回 答 第 卷 时 , 选 出 每 小 题 的 答 案 后 , 用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如 需 改 动 , 用 橡 皮 擦 干 净 后 ,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写 在 试 卷 上 无 效 。 3、 回 答 第 卷 时 , 将 答 案 填 写 在 答
2、题 卡 上 , 写 在 试 卷 上 无 效 。 4、 考 试 结 束 , 将 本 试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交 回 。第 卷本 卷 共 12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24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A 控 制 农 业 生 产 区B 加 强 对 东 方 的 控 制C
3、强 化 对 地 方 的 有 效 管 理D 防 止 地 方 离 心 力25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A 宗 法 族 群 观 念 受 到 重 视B 君 臣 政 治 关 系 得 到 强 化C 统 治 疆 域 由 东 向 南 扩 展D 帝 王 宫 殿 模 式 基 本 定 型26为保障财物的流转,罗马法中先后出现了口头契约与诺成契约。口头契约指当事人用特定的语言经问、答而订立的契约,如在仪式或言辞上稍有差错,契约便不成立。诺成契约指当事
4、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这一转变A 有 效 避 免 了 交 易 的 欺 诈B 适 应 了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C 推 动 罗 马 法 学 高 度 成 熟D 沉 重 地 打 击 了 贵 族 特 权27国内第一位美国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任东来谈论美国政治制度时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 1787 年宪法A 人 民 获 得 广 泛 的 民 主 自 由B 符 合 美 国 大 多 数 人 的 利 益C 使 美 国 政 府 处 于 无 权 地 位D
5、各 州 获 得 充 分 自 治 的 权 利281903 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如“华商请办铁路,集股以华股获占多数” , “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 。由此可知该章程A 便 利 列 强 资 本 输 出B 主 张 铁 路 国 有C 不 利 民 营 铁 路 发 展D 利 于 救 亡 图 存2919 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 社 会 主 义 尚 缺 乏 成 功 的
6、 客 观 条 件B 民 族 主 义 催 生 了 欧 洲 的 自 由 主 义C 自 由 主 义 是 当 时 历 史 发 展 的 主 流D 资 产 阶 级 决 定 着 欧 洲 历 史 的 发 展30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 ,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A “左 ”倾 思 想 严 重 干 扰 中 国 外 交 的 发 展B 中 国 物 质 匮 乏 无 法 提 供 更 多 的 对 外 援 助C 对 外 援 助 由 政 治 导
7、向 为 主 转 向 多 元 需 求D 不 结 盟 外 交 政 策 导 致 中 国 援 助 对 象 减 少31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増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 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2A 农 业 生 产 技 术 发 展 长 期 停 滞B 残 酷 的 封 建 剥 削 严 重 伤 农C 商 品 经 济 冲 击 农 业 生 产D 生 产 方 式 制 约 生 产 力 提 高32尊重女性,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中世纪英国贵族绅士文化的核心。随着时代变迁
8、,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新成为新的绅士标准, “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到 19 世纪末,传统的绅士概念被彻底稀释。这说明,英国绅士文化A 随 着 经 济 的 转 型 而 变B 朝 着 低 俗 化 的 方 向 发 展C 是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的 产 物D 在 商 业 社 会 中 逐 渐 消 亡331882 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入绝境。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 。这说明A 政 策 决 定 中 国 近 代 企 业 的 发 展B 民 间 资 本 主 导 洋 务 企 业 发 展
9、 方 向C 官 员 督 办 有 利 于 资 本 主 义 发 展D 洋 务 企 业 的 局 限 性 制 约 了 其 发 展341791 年 4 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 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这说明当时的法国A 男 女 平 等 观 念 深 入 人 心B 女 权 运 动 开 始 兴 起C 革 命 深 受 启 蒙 运 动 影 响D 社 会 风 气 比 较 开 放35歌曲生僻字:“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 ,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
10、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 。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A 博 大 精 深 领 先 世 界B 源 远 流 长 持 续 稳 定C 一 脉 相 承 豆 古 不 变D 兼 收 并 蓄 中 西 合 璧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必 考 题 和 选 考 题 两 部 分 , 共 计 52 分 。 第 41 题 、 第 42 题 为 必 考 题 , 第 41 题25 分 , 第 42 题 12 分 , 每 个 试 题 考 生 都 必 须 作 答 。 第 45 题 第 47 题 为 选 考 题 , 每 题 均 为15 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选
11、 择 一 题 进 行 作 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 在近 500 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 19 世纪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相互交接。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材料二 20 世纪奉为天条的西方“先进理念” ,在 21 世纪都变成了问题。一是福利制度难以为继, “贪婪的 1%”统治“受害的 99%”的制度缺陷无法自我修复。二是民主政治制度发生异化,权力制衡、 “选举驱动” 、政治“媒体化”等使“内斗”加剧。三是国际公信力正在下
12、降,热衷于采用军事手段推行其政治目标,利用货币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极力向外转嫁危机。摘编自杨洁勉西方困境与中国和平发展材料三 21 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导致西方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动的因素及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的特点。 (12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 21 世纪西方秩序陷入危机的表现。 (6 分)(3)
1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7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从 17 世纪到 20 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7 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18 世纪,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社会底层人民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斗鸡、斗牛、去小酒店喝劣质的烈性酒。上层人士的消遣有打猎、赛马,赌博是各个阶层都普遍参加的活动。19 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各种体育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垒球、足球、田径运动纷纷诞生,特別是足球和田径比赛,不但吸引了许多参加者,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3成了各阶层
14、人士喜爱的消遣。20 世纪以后医生和律师是备受欢迎和尊重的职业。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两个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的说明。 (要求:信息明确,史实与所提取信息一致)45 (历史一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 唐代科举每次录取少则几人,多则二三十人。宋代重文治,宋太祖时取士仍比较严格,但总数已有所增加。宋太宗时,因州县缺官,大规模录用士人,参加省试的举人往往多达一、二万人,每次平均录取进士 230 人。至徽宗时期,每次平均多达 680 余人。纵观整个宋朝,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二万人数以上,人数之多,是历代所没有的。录取的人数
15、不仅多,对屡次不中的也会进行照顾。 “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日特奏名。 ”真宗成平三年时,赐河北进士、诸科三百五十人及第、同出身。落第后,自愿考试武艺及量才录用的,又有五百余人,全部赏赐辦装费抚慰并发遣他们,命礼部列为一次科举。 “较艺之祥,推恩之广,近代所未有也。 ”摘编自梁玉浅谈宋代科举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的原因。 (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8 分)46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材料 在
16、美国及其盟军在西线和苏联在东线向柏林进军前,已精疲力竭的德国分裂导致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军事真空。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这两支正进行渗透的军队中有哪一方会填补这个真空?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和战略色彩的问题。凭着对反共产主义的狂热和对苏联图谋东欧的警惕,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盟军能东至柏林和南至布拉格,这样一来在与俄国人就这个前纳粹卫星国的政治未来讨价还价时能处于一个有利地位。但美国拒绝了他的计划。总统罗斯福有赖于在远东与日本的战争中俄国人的援助,他手下的将军告诉他在 1946 年 11 月前这场战争不会以胜利告终。他也猜测美国人民不会容忍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欧洲继续保持军事
17、存在,因此把苏军看作是对德国军事力量复兴的一种有效制约。结果,在德国的艾森豪威尔接到命令,在苏军继续前进解放柏林和布拉格时在易北河停下东进的脚步。4月 25 日,美苏士兵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握手。摘编自(美)科勒20 世纪的世界:1900 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期英美首脑对进军德国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欧洲大陆中心地带巨大的军事真空”是如何被“填补”的。 (6 分)47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15 分)材料一 郑观应主要经历如下:1842 年生于广东香山买办之家,深谙实业之道1858
18、 年,16 岁科场失意前往上海英商宝顺洋行1867 年 7 月,与爱国买办唐廷枢创办公正轮船公司。1880 年,李鸿章聘郑观应出任总办挽救了织布局窘境。1883 年,郑观应出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最大民用企业)1894 年, 盛世危言郑观应一生心血的煌煌巨著完成据夏东元郑观应传整理材料二 郑观应批判了传统的农本商末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清楚地看到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商务之盛衰,尤必视工业之巧拙” 。郑观应主张“公使为商遣也,领事为商立也,兵船为商置也” ,主张在清王朝的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商部、商局、商务会所,提出“凡铁路、轮舟、开矿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 ,呼吁政府“重订税则,厘正
19、捐章” ,将海关机构职务“渐易华人” 。希望重现康熙盛世。选编自王志凯郑观应思想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时代条件和个人经历分析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 (6 分)(2)据材料二概括郑观应对工商业地位的看法,并归纳其发展商业的措施。 (5 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全面、公正地评价其经济思想。 (4 分)绝 密 启 用 前【 最 后 十 套 】 2019 届 高 考 名 校 考 前 提 分 仿 真 卷历 史 答 案 ( 二 )第 卷24 【 解 析 】 结 合 材 料 七 个 区 域 和 课 本 西 周 分 封 制 示 意 图 可 知 , 王 室 封 国 主 要 分 封 在 渭 水
20、流域 、 黄 河 汾 水 流 域 及 洛 阳 开 封 安 阳 等 地 , 这 些 地 区 都 是 当 时 的 主 要 农 业 区 , 所 以 西 周 分封 制 的 着 眼 点 是 为 了 控 制 农 业 生 产 区 , 故 A 正 确 ; 分 封 制 加 强 了 对 地 方 的 控 制 和 管 理 ,防 止 其 离 心 , 但 不 是 分 封 制 的 主 要 着 眼 点 , 故 BCD 不 选 。【 答 案 】 A25 【 解 析 】 由 材 料 “西 汉 以 前 东 汉 以 后 , 天 子 定 在 都 城 南 郊 祭 天 , 表 明 承 天 而治 理 天 下 , 故 皇 宫 位 于 都 城
21、正 中 央 , 以 坐 北 朝 南 为 尊 ”可 知 东 汉 以 前 , 家 族 关 系 影 响政 治 关 系 , 东 汉 以 后 , 宗 法 族 群 观 念 的 影 响 逐 渐 削 弱 , 君 臣 政 治 关 系 得 到 强 化 , 故 排 除A, 选 B。 材 料 只 反 映 了 西 汉 时 期 皇 帝 居 所 的 朝 向 位 置 发 生 变 化 , 没 有 涉 及 统 治 疆 域 ,故 C 错 误 。 材 料 反 映 了 西 汉 时 期 皇 帝 居 所 的 朝 向 位 置 发 生 变 化 , 没 有 提 到 宫 殿 模 式 , 故D 错 误 。【 答 案 】 B26 【 解 析 】 从
22、材 料 中 的 “诺 成 契 约 指 当 事 人 表 达 出 双 方 同 意 的 信 息 , 无 须 经 过 特 定 的 仪 式而 订 立 的 契 约 ”来 看 , 说 明 随 着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 罗 马 法 对 于 订 立 契 约 , 从 形 式 上 有 较大 的 简 化 , 这 一 转 变 是 适 应 商 品 经 济 发 展 的 结 果 。 故 答 案 为 B 项 。 这 一 转 变 对 避 免 欺诈 没 有 影 响 , 排 除 A 项 ; C 项 说 法 夸 张 , 不 符 合 史 实 , 排 除 ; 这 一 变 化 没 有 涉 及 对 贵 族特 权 的 损 害 , 排
23、除 D 项 。【 答 案 】 B27 【 解 析 】 美 国 1787 年 宪 法 有 很 大 的 局 限 性 , 没 有 废 除 奴 隶 制 , 故 A 排 除 ; 从 材 料“宪 法 的 目 的 是 规 范 和 限 制 政 府 的 权 力 , 以 保 护 人 民 免 受 恶 政 之 苦 ”可 以 看 出 , 宪 法制 定 的 出 发 点 是 防 止 政 府 的 权 力 过 大 , 加 强 对 政 府 的 制 约 。 因 此 宪 法 是 为 民 众 的 利 益 着想 的 , 故 B 符 合 题 意 ; 1787 年 宪 法 的 联 邦 制 原 则 , 规 定 了 中 央 政 府 的 权 力
24、, 故 C 排除 ; 材 料 未 体 现 出 各 州 的 关 系 , 故 D 排 除 。【 答 案 】 B28 【 解 析 】 结 合 题 意 可 知 清 末 改 革 中 对 于 铁 路 的 发 展 控 股 要 求 华 商 必 须 占 一 定 股 份 , 从 而有 利 于 民 营 铁 路 发 展 , 对 于 外 来 侵 略 可 以 起 到 一 定 的 抵 制 作 用 , 有 利 于 救 亡 图 存 , 故 D项 正 确 ; 材 料 中 的 措 施 有 利 于 抵 制 外 国 侵 略 , 不 利 于 外 国 资 本 输 出 , A 错 误 ; 材 料 不是 主 张 铁 路 国 有 政 策 , B
25、 错 误 ; 材 料 中 的 主 张 有 利 于 民 营 铁 路 发 展 , C 错 误 。【 答 案 】 D29 【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19 世 纪 中 期 ”可 知 是 工 业 革 命 后 , 伴 随 着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的 发 展 ,导 致 三 大 潮 流 出 现 。 社 会 主 义 运 动 推 动 了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政 治 的 完 善 , 而 “民 族 主 义潮 流 也 促 进 了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所 以 这 些 现 象 的 实 质 表 明 当 时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是 历 史 发展 的 主 流 , 故 C 正 确 ; 材 料 中 “社
26、 会 主 义 运 动 在 客 观 上 促 进 了 资 产 阶 级 代 议 制 民 主 政治 的 完 善 ”是 指 客 观 效 果 , 不 等 于 社 会 主 义 尚 缺 乏 成 功 的 客 观 条 件 , 故 A 错 误 ; B 项是 工 业 革 命 而 非 民 族 主 义 催 生 了 欧 洲 的 自 由 主 义 , 且 催 生 与 材 料 中 的 “促 进 了 ”不符 , 故 B 错 误 ; D 项 材 料 “19 世 纪 中 期 , 欧 洲 社 会 主 义 运 动 ”表 明 社 会 主 义 兴 起 , 历史 的 发 展 不 再 完 全 由 资 产 阶 级 决 定 , 故 D 错 误 。【
27、答 案 】 C30 【 解 析 】 进 入 80 年 代 , 中 国 的 对 外 援 助 “相 对 于 六 七 十 年 代 也 相 当 克 制 , 相 对 突 出 受援 的 特 征 ”, 务 实 的 对 外 援 助 政 策 促 使 中 国 更 多 地 将 重 心 放 在 如 何 利 用 外 援 进 行 国 内 经济 建 设 发 展 方 面 , 对 外 援 助 由 侧 重 政 治 到 服 务 于 国 内 经 济 发 展 , 故 C 项 正 确 ; 该 变 化是 适 应 国 内 工 作 重 心 的 需 要 的 , 非 “左 ”倾 思 想 的 干 扰 , 故 A 项 错 误 ; 改 革 开 放 后
28、中国 的 经 济 开 始 迅 猛 增 长 , B 项 错 误 ; 不 结 盟 外 交 政 策 与 对 外 援 助 间 并 没 有 直 接 的 关 系 ,D 项 表 述 本 身 逻 辑 有 误 , 排 除 。【 答 案 】 C31 【 解 析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明 清 时 期 粮 食 产 量 增 长 缓 慢 的 原 因 主 要 是 生 产 方 式 落 后 导致 的 , 中 国 古 代 一 直 是 小 农 经 济 , 采 用 铁 犁 牛 耕 的 耕 作 方 式 , 由 于 小 农 经 济 的 局 限 性 ,不 利 于 生 产 方 式 的 改 进 , 导 致 中 国 农 业 生
29、 产 一 直 处 于 缓 慢 发 展 状 态 , D 选 项 符 合 题 意 。中 国 古 代 农 业 一 直 是 精 耕 细 作 , 生 产 技 术 较 高 , A 选 项 排 除 。 封 建 剥 削 伤 农 与 材 料“亩 产 又 有 一 定 的 提 高 ”相 矛 盾 , B 选 项 排 除 。 商 品 经 济 发 展 与 明 清 粮 食 亩 产 增 长 无关 , C 选 项 排 除 。【 答 案 】 D32 【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随 着 时 代 变 迁 , 个 人 奋 斗 与 商 业 意 义 上 的 成 功 日 新 成 为 新 的 绅 士 标准 , 绅 士 的 适 用 范 围
30、 不 断 扩 大 到 平 民 阶 层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英 国 绅 士 文 化 的 变化 主 要 和 工 业 革 命 的 进 行 导 致 的 经 济 转 型 有 关 , A 选 项 符 合 题 意 。 材 料 体 现 的 是 英 国绅 士 文 化 注 入 新 的 概 念 , 与 低 俗 化 无 关 , B 选 项 排 除 。 英 国 绅 士 文 化 的 变 化 与 资 产 阶级 革 命 无 关 , 而 且 19 世 纪 的 时 候 , 英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早 已 经 完 成 , C 选 项 排 除 。 材料 强 调 的 是 绅 士 文 化 概 念 的 变 化 ,
31、 绅 士 文 化 并 未 消 亡 , D 选 项 排 除 。【 答 案 】 A33 【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中 “华 商 大 量 抛 售 洋 务 企 业 股 票 转 而 投 资 生 丝 市 场 , 使 洋 务 企 业 陷 入绝 境 ”可 知 , 19 世 纪 80 年 代 洋 务 企 业 的 发 展 已 经 面 临 困 难 , 根 据 材 料 中 “变 其 由 放权 的 官 督 商 办 为 集 权 的 官 员 督 办 ”可 知 , 洋 务 企 业 的 办 理 权 限 回 到 了 政 府 手 里 ,反 映 了 洋 务 企 业 发 展 艰 难 , 洋 务 企 业 封 建 的 局 限 性 无
32、 法 适 应 近 代 经 济 的 发 展 。 故 答 案 为D 项 。 A 项 , 洋 务 企 业 不 等 同 于 中 国 近 代 企 业 , 且 政 策 不 是 决 定 近 代 企 业 的 根 本 原 因 ,排 除 ; B 项 , 主 导 洋 务 企 业 发 展 方 向 的 为 清 政 府 , 排 除 ; C 项 , 官 员 督 办 不 利 于 资 本主 义 发 展 , 排 除 。【 答 案 】 D34 【 解 析 】 法 国 国 民 议 会 宣 布 , 男 女 都 享 有 平 等 的 继 承 权 , 离 婚 是 人 的 天 赋 权 利 , 体 现 了启 蒙 运 动 提 倡 的 平 等 、
33、自 由 、 天 赋 人 权 的 思 想 , 说 明 法 国 大 革 命 深 受 启 蒙 运 动 影 响 , 故C 正 确 ; 材 料 信 息 无 法 体 现 男 女 平 等 观 念 深 入 人 心 , 排 除 A; 材 料 信 息 也 无 法 体 现 女权 运 动 开 始 兴 起 , 排 除 B; 材 料 反 映 法 国 国 民 议 会 宣 布 的 内 容 , 无 法 体 现 社 会 风 气 是 否开 放 , 排 除 D。【 答 案 】 C35 【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在 四 大 文 明 古 国 发 展 中 , 只 有 中 国 仍 保 留 象 形 文 字 ”可 知 中 国 文化 源
34、远 流 长 持 续 稳 定 , B 选 项 符 合 题 意 。 材 料 强 调 的 是 文 明 的 稳 定 性 , 中 国 文 化 领 先 世界 与 材 料 无 关 , A 选 项 排 除 。 中 国 文 化 是 在 发 展 中 不 断 更 新 , 不 断 注 入 新 的 因 素 , 以 保持 文 化 发 展 的 活 力 , C 选 项 排 除 。 材 料 未 体 现 中 国 文 化 吸 收 外 国 文 化 因 素 , D 选 项 排除 。【 答 案 】 B第 II 卷41 (25 分)【 解 析 】(1)第一小问“因素” ,根据材料中“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相互
35、交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西方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动的因素有: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军事实力、制度因素、势力范围等。第二小问“特点”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中“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相互交接”可得出:西方国家主宰外部世界;秩序的主导者随国家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材料中“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可得出:国际秩序体现等级特点。(2)根据材料中“民主政治制度发生异化,权力制衡、 选举驱动 、政治媒体化等使内斗加剧” “国际公信力正在下降,热衷于采用军事手段推行其政治目标,利用货币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极力向外转嫁危机”逐条进行概括归纳即可得
36、出表现。(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1 世纪” ,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大作用、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 案 】(1)因素: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军事实力;意识形态(制度因素) ;势力范围。特点:西方国家主宰外部世界;秩序的主导者随国家实力的变化而变化;国际秩序体现等级特点。(2)表现:福利政策加剧财政赤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政治制度的异化;国际公信力下降,强权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3)背景:世界格局的演变;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
37、中的角色变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诉求。42 (12 分)【 解 析 】根据“17 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可提出信息:17 世纪,市场上商品种类的丰富。说明,结合所学,可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贸易发展等促进贸易商品种类增加进行说明。根据“19 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可提出信息:19 世纪,饮食结构的变化。说明,可从工业革命的开展、科技发展、生产力进步推动生活水平提高进行说明。信息明确,史实与所提取信息一致即可。【 答 案 】提示:学生作答的角度可以多样化,但要把信息的内容和时代的变化
38、紧密结合。角度包括:市场上商品种类的丰富;娱乐活动的多样;饮食结构的变化;体育运动的发展;社会等级的变化;人们的择业标准的变化等等。说明可结合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工业革命的进行;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法律意识、科学意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示例:信息一:17 世纪,市场上商品种类的丰富。说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促进商品的交换。信息二:19 世纪,饮食结构的变化。说明:工业革命的进行;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如有学生能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进行总结提升,可酌情加 12 分,但总分不超过
39、 12 分。认识可结合生产力,如:要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是不断提高的;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平等化发展;生产力发展推动人们择业观念的变化等等。45 (15 分)【 解 析 】(1)由材料“宋代重文治”可以得出宋代重文轻武;由材料“宋太宗时,因州县缺官,大规模录用士人”可以得出官员缺乏,所以扩大录取名额;由材料“参加省试的举人往往多达一、二万人”可以得出参加科举人数众多,也是扩大录取名额的原因之一;由材料“对屡次不中的也会进行照顾”可以得出政府照顾落地考生。(2)由材料“真宗成平三年时,赐河北进士、诸科三百五十人及第、同出身。落第后,自愿考试武艺及量才录
40、用的,又有五百余人,全部赏赐辦装费抚慰并发遣他们,命礼部列为一次科举”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扩大科举录取名额,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也增加了士人对政府的认同感;同时读书人的增加也增加了社会对书籍的需求,推动了印刷术的改进和印刷业的繁荣;读书人和书籍的增加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答 案 】(1)巩固统治,重文轻武;统治者降低要求;社会官员缺乏;参加科举的人数众多,人民热情高;落第录取照顾等政策调整。(2)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印刷技术的改进与印刷业的繁荣;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增强了士人对宋朝政府的认同等。46 (15 分)【 解 析 】(1)根据材料“凭着对反共产主义的狂热和对苏联图谋东欧的
41、警惕,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盟军能东至柏林和南至布拉格与俄国人讨价还价时能处于一个有利地位”可知英国希望加速进军,可从反共思潮、警惕苏联、战略需要概括其原因;根据材料“总统罗斯福有赖于在远东与日本的战争中俄国人的援助这场战争不会以胜利告终美国人民不会容忍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欧洲继续保持军事存在”可知美国希望放慢速度,可从美国自身战略需要、对战争的预测、国内舆论压力进行阐述其原因。(2)结合所学从战后对德国的处置情况及两极格局在军事上的体现进行回答。【 答 案 】(1)不同:英国要求加速进军;美国则放慢进军脚步。原因:英国反共产主义的狂热;警惕苏联影响的扩大;获取战后与苏联争夺欧洲势力范围的筹
42、码。美国要借助苏联力量尽快结束远东战争;认为短期内战争不会结束;长期参战会受到国内舆论的制约。(2)德国被四国分区占领, “冷战”导致德国被一分为二;北约和华约成立,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两极格局形成。47 (15 分)【 解 析 】(1)原因,据材料一“生于广东香山买办之家,深谙实业之道与爱国买办唐廷枢创办公正轮船公司李鸿章聘郑观应出任总办挽救了织布局窘境郑观应出任轮船招商局总办”并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民族工业、西方思想、企业管理经验、爱国心等方面分析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2)看法,据材料二“批判了传统的农本商末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清楚地看到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43、”即可从批判传统政策、提高商业地位、重视工业作用等方面概括郑观应对工商业地位的看法。措施,据材料二“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商部、商局、商务会所一体准民间开设重订税则,厘正捐章将海关机构职务渐易华人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保护、机构改革、鼓励民营、改善税收、收回海关等方面并归纳其发展商业的措施。(3)评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工商业、爱国意识、体系缺陷、缺乏实践等方面评价其经济思想。【 答 案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西方近代经济思想的传入;本人从事近代企业的管理,积累了经验,拓宽了视野;强烈的爱国心的驱使。(2)批判传统商业的观念和政策;提高商业的地位;重视工业对商业的作用。措施:国家保护商业;进行机构改革;鼓励民营企业;改善企业税收负担;收回海关管理权。(3)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反映了爱国意识;对清朝存在幻想;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没有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