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描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63744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描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描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描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心理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里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含义: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及卫生问题心理健康的特性:相对性连续性可逆性动态性认知教育:认知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0-3 岁1.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适宜的玩具与材料玩具与材料适宜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牢固的,无毒的,便于清洗的,有一定的体积)孩子喜

2、欢的(只要孩子喜欢就是好的,不是越贵越好)多功能性灵活呈现,数量是当(藏,换)充分利用生活物件(药盒,个性特点,不同年龄差异)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坚持户外运动,扩大生活范围3.鼓励,支持婴幼儿的自发探索(不贸然打断,干扰。成果欣赏并鼓励探索中有困难,鼓励,让体验成功快乐)4.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游戏(符合婴幼儿感知认知的,循序渐进增加游戏难度。时刻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反应。同一游戏可以举一反三玩出新花样提起兴趣。游戏需反复进行认识红黄蓝)情绪情感教育:注意问题:营造安全,温馨,愉快的心理社会环境(周围精神氛围,人际关系)妥善处理婴幼儿的消极情绪,帮助婴幼儿学习识别他人和自己的情绪,通过经常性的游戏促

3、进积极情绪的发展。3-6 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立体型原则,活动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发展性原则,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结合(知行结合)原则。认知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6 岁:树立正确的目标管,选择贴近幼儿经验的探究内容,提供机会扩大生活圈,累积丰富经验,注意幼儿多感官的参与,教给幼儿适当的方法,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家园合作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问题行为的定义:问题行为是指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妨碍其智能和人格的正常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系列行为。问题行为与正常行为,异常行为:正常行为:指个体所处的年龄段和社会文化相称的能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适应性行为。异

4、常行为:严重偏离常态的障碍性行为问题儿童:是指心理发展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的缺陷儿童。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的偏常行为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特点:良好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适当正强化法定义:正常化是指儿童在某种情况或刺激下,做出某一种行为结果得到了一种正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儿童的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景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出现概率会提高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行为塑造法定义:行为塑造法指的是对连续趋近于目标行为的行为进行系统的,有区别的强化,最终帮助儿童学会新的目标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代币制法的使用:明确目标行为,建立基线,确定代币,选定支持强化物,拟定代币变化系

5、统,严格具体操作,把代币制法治化到自然环境中去惩罚法的使用:选择被惩罚的行为,选择惩罚物,惩罚程序实施前的的注意事项。尽量为替代行为的产生创造条件,尽量控制产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成人执行惩罚的态度必须一致。正式实施惩罚程序时的注意事项:惩罚必须及时,实施惩罚时必须保持平静,惩罚应和替代行为的强化相结合。惩罚法与其他强化法同时使用:从教育角度看惩罚法也是比较严厉的,单独使用惩罚法容易让人上瘾,对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消退法:消退法是通过停止对某种行为的强化从而使该行为逐渐消失的一种行为矫正法。消退法的作用:确定消退行为,准备阶段应考虑的问题。了解儿童不良行为在消退之间的发生频率,建立行为基线。确定

6、强化不良行为的强化物,以便能在处理期间撤销这一强化物。找出个体能从事物的良好的替代行为,确定良好行为的有效强化物。在程序开始之间确保所有的有关人员都知道什么行为,在被消退或什么行为正被强化。程序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逐渐脱离消退程序。区别强化法主要用以下四种:举例低比例行为的区别强化,问题行为在规定的发生频率内就可能给予强化。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对于不良行为不能同时发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而当不良行为发生没有强化:这种行为称为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替代行为的区别强化,只在某一特定时间间隔内,不良行为不发生就给与强化其他行为的区别强化: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间隔内,不良行为不发生就给予强化提前控制法

7、定义:只通过对物理或社会环境中某些方面的操纵从促发期望行为,并使竞争行为更不宜出现的一种行为矫正法。以下几种:呈现期望行为的辨别刺激和线索,为期望行为安排已形成事件,减少期望行为的反映难度,消除不期望行为的辨别刺激和线索,消除竞争行为产生的已形成条件,增加不期望行为的反应难度前提控制法的作用:确定需要矫正的目标行为,确定采用哪种前提控制法。理性情绪疗法定义:是指通过去除患者的非理性结合,以合理的信念取而代之来实现治疗目标的方法。不合理信念有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 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学前儿童攻击的行为表现:学前儿童攻击行为频繁,学前儿童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学前儿童的攻击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父母的惩罚,挫折,认知的偏差,强化学前儿童多动行为的成因:遗传因素,学前儿童在母亲怀孕时出现过宫内感染,缺氧或出生时窒息等,剖腹产的儿童容易出现多动行为,父母关系不好,儿童学习困难或学习压力过大,环境污染,成人对学前儿童的不良教育方法学前儿童说谎行为的成因:满足愿望的心里,自信心的萌动,理解性心理错觉,取悦家长虚夸成绩,开脱责任,逃避惩罚,成人说话,殃及幼儿,谎话优越感,满足虚荣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