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侯集实验小学 六 年级 数学(下)导学案设计人: 审核人: 课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学习目标1.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3.我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习重点: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新知探究】例 1:王晓光拖动电脑鼠标,把一张长方形照片放大。原来长方形照片长 8 厘米,宽 5 厘米;放大后长方形照片长 16 厘米,宽 10 厘
2、米。1、自学例 1,放大前后,照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放大后的长方形,长是原来的( ) ,宽是原来的( ) ;( )与( )对应边长的比是( ) ;就是把( )放大。2、如果要把原来的照片按 1:2 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先填一填,再在下面算一算。缩小后的长方形,长是原来的( ) ,宽是原来的( ) ;( )与( )对应边长的比是( ) ;就是把( )缩小。3、比较上面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动手操作】放大后的长和原来的长是一组对应边,放大后的宽和原来的宽也是一组对应边。小提示:【尝试练习】【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六的第 1、2 两题。2、按 2:1 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 1:2 的比画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