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企业培育,引导产业集聚,优化工业发展,进一步形成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企业培育、信用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培育、税源经济培育等企业培育体系,在企业培育上,实行“分层管理、分类指导 、分别扶持” ,建立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标杆)成长性优势企业梯队培育体系。确定首批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标杆)培育企业 43 家,指导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量身研究定制扶持政策,并确定 129 家成长性优势企业培育对象。积极落实六方面培育举措:一是建设渠道品牌,鼓励企业抢占市场高地;二是提升装备水平,不断培育企业先进产能;三是推广精细管理,着力提升企业管理效益;四是培育创新能力,助推企业形成核心优势;五是扶持融资上
2、市,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六是提升企业文化,强化人才保障智力支撑。 (2)在平台建设上,组建电子商务协会、汽车零部件协会、服装行业协会,并整合家纺上下游产业链、调整家纺行业协会为家纺产业协会,创新筹建余杭区职业经理人协会、年轻企业家新锐管理者俱乐部;启用完善“阿里余杭” 平台,举办 首届家纺网交会,扶持服务区内 3500 余家企业、1884 家规模企业运用“诚信通” 等第三方电子商务业务,并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 电子商务文化节暨 2010 电子商务百强企业峰会”,中国电 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认证基地、电子商务百强企业俱乐部落户我区。 (3)在融资服务上,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全区担保机
3、构为企业担保融资 37.68 亿元。延续运作好再担保资金和应急周转资金,为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提供总额 5.8 亿元的再担保,为企业提供 90 笔、总额 7.62 亿元的应急周转资金。并积极探索网络银行“风险池” 、产权交易中心、集合债券等融资创新渠道,成功发行第三期美丽州集合债券,解决 12 家企业 3850 万元融资需求。 (4)在培训提升上。实施“4+2”企业培训计划, 举办宏观形 势、网络营销、转型升级、物联网经济等大型报告会 4 场,开展电子商务、精细化管理、渠道营销、工业设计等 20 余场专题培训,并组织余杭企业家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高级研修班和余杭优秀年轻企业家战略培训班等 6 个脱产培训班。同时,充分依托行业协会资源,结合产业调整发展趋势,积极组织举办行业专题研讨会,承办了首届中国家纺论坛、全国金属制品高新技术论坛,组织开展全区汽车零部件及核电配套企业产业发展交流、余杭工业(家纺)设计与名校名师对接、浙江理工大学卓越设计师培训班等行业学习交流活动。2010 年度全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4340 人,促进了企业家开拓视野、转变理念、提升素质,加快转型升级,受到了区内广大企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