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德州七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61337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德州七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德州七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德州七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德州七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德州七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山东德州七中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选择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100cmB.初中生的的质量大约是 50Kg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0m/sD.最舒适的温度是 302.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所在的飞机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B.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C.甲相对于丙在匀速下降 D.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上升3物理学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

2、;而文学作品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弛电擎4.P、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 10m 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 P 点出发向 Q 运动,它们运动的 s-t 图像如图 3 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经过 6s,乙车离 P 点 10mC甲车比乙车早 3s 通过 Q 点D经过 3s,甲、乙两车相距 6m5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6.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

3、效应C.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7.下列现象中,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水结成冰 B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了C铁矿石变成铁水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了8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 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 0C 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 E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第 4 题图第 8 题图9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2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

4、线传播10太阳光通过一个“”形小孔,在光屏上产生的光斑是()A三角形的太阳实像 B圆形的太阳实像C圆形的太阳虚像 D三角形的太阳虚像11.如图所示,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1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叫航空摄影,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5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与镜头的距离为:()A.10cmB.略大于 5cmC.5cmD.略小于 5cm13下面四幅图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甲图是一束光线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乙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

5、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D丁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浅一些1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

6、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16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像,如图 K5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 2g/cm3B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C量杯质量为 40gD60cm 3该液体的质量为 60g3第 15 题图第 16 题图2、填空1.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先以 40km/h 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一半,然后又以60km/h 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另一半,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2.某同学在风速为 5m/s 的东

7、风天气中奔跑时,感觉无风,则他在向方奔跑,以地为参照物,他的速度为。3如图所示,是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现场。主持人正在展示“用锡纸记录声音”的过程。对着纸筒唱歌,纸筒底部的振针在移动的锡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刻痕从而记录下声音,这说明声音具有。复原声音时,振针经过刻痕带动纸筒发声重现歌声。4.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现象,交管局亮出新招: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5.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

8、露珠发生了的缘故6.冬季,菜农储菜时,常在窖里放几桶水,这利用水凝固时会,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利用了。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AOS60.图中的入射光线是;反射角大小是;折射光线在中(选填“水”或“空气”)第 3 题图第 7 题图8.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2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当该同学走近擎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 u20cm,像距 v15cm,则光屏上是倒立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10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若天平的指针

9、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 g4三、作图1如图,从 A 点发出的一束光射向水面,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在天花板MN 上形成一个光斑 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射向 B 点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2.物体 AB 放在平面镜前,画出 AB 的像.3.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4.完成下列光路图四、实验1.丁图中刻度尺的读数是 cm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5(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

10、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的沸点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3.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_大致在同一高度.(3)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

11、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1 40 13.32 30 153 20 204 15 305 10 光屏上没有像6 8 光屏上没有像根据表中数据和记录可得结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凸透镜,则像会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在刻度尺上_刻度之间时成放大的实像;(4)某同学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成的虚像时,他始终透过凸透镜向右侧观察寻找成像的位置他的做法是_的,原因是_(5)在图乙中不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移到“0”刻度线处,则光屏应移至_区域,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64.小明的爸爸

12、送给小明一个玉雕,小明想知道这个玉雕的密度,他和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边的_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玉雕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玉雕的质量 m_g.(2)因玉雕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们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乙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玉雕的体积为_cm 3.(3)该玉雕的密度为_kg/m 3.(4)小明和同学评估交流后发现:体积测量方案中,从图乙 a 到 b 的操作会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五、计算1.物体做变速运动,

13、前 10min 走了 3km,停止 5min 后,又以 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 5min.求:(1)前 10min 的平均速度;(2)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2如图所示,一个容积 V0500cm 3、质量 m0.5kg 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 m0.4kg 的水求:(水的密度 水 1.010 3kg/m3,石块密度 石块 2.610 3kg/m3)(1)瓶中水的体积 V1;(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 V2;(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m.答案1、选择1、B2、D3、B4、D5、A6、D7、A

14、8、B9、D10、B11、C12、B13、A14、A15、C16、D2、填空1.48;2.西、5m/s;3.能量振动;4.超声波;5液化;汽化(蒸发)6.放热熔化吸热;77.AO30空气;84;不变9.缩小 7.5cmf10cm;10.右 52.43、作图1. 2.3. 4.4、实验1. 1.162. (1)自上而下(2)吸热,温度不变 97 小于3.(1)10.0(2)中心(3)远离 1020(4)错误(或不正确)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5) A 缩小4(1)零刻度线 64.4(2)10(3)6.44103(4)偏小玉雕从烧杯中取出时会带出一定的水5、计算1.解:(1)前 10min 的平

15、均速度 V1=s1/t1=3000m/600s=5m/s(2)后 5min 运动的路程 s2=5min240m/min=1200m,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2=(s1+s2)/(10min+5min+5min)=4200m/1200s=3.5m/s2.解:(1)由 得瓶内水的体积:mVV1 410 4 m3400cm 3m水 水 0.4 kg1103 kg/m3(2)石块总体积:V2 V 容 V1500cm 3400cm 3100cm 3(3)由 得石块的质量:mVm 石 石 V22.6g/cm 3100cm3260g0.26kg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m 水 m 瓶 m 石 0.4kg0.5kg0.26kg1.16kg1160g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