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 60-62 页教学目标:1、 通过测量和分物,使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2、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3、 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4、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认识单位“1”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教具准备:课件、圆、正方形、小棒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有 4 位一年级的小朋友请我帮他们点小忙,我呢求助于你们,看看你们是否能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吗?(大屏幕出示图片帮忙分物品)苹果 8 个,每人分
2、到几个? 2 个橘子 12 个,每人分到几个?香蕉 4 根,每人分到几根?西瓜 2 个,每人分到几个?蛋糕 1 个,每人分到几个?2、新授课(一)分数的产生师:为什么用分数呢?生:因为不能分到整数个,所以用分数师:在我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分数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呀,我们要对这个老朋友来个更深入的了解。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二)分数的意义师:你还能写出其他的分数吗?我们把一个蛋糕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分到是 1/4 个蛋糕,那你说说 1/4 的意义吗?生:把一个蛋糕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蛋糕的 1/4师:那我可
3、不可以随便分呢?生:不可以,我们要平均分。师:说的非常好,我们要公正公平所以要平均分。 (板书:平均)师:你能否运用手中的东西,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得到哪些分数呢?(小组合作动手创造分数,集体交流汇报。 )师:那你能说说 1/4 的意义吗?1.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指导.2.学生汇报,预设: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4 段,其中的一段就是 1/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4,把正方形或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4.师:现在谁能总结下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分数表示呢?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师:那大家会读这个分数吗?那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
4、名称吗?它们都有什么意义呢? (分数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分母表示的是把单位“1”分成几份,分子表示的是取了其中的几份)师:刚才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给平均分了,现在看大屏幕,这里有 6 只苹果,你想怎么分?预设: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1/2,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1/3。两份是这堆苹果的 2/3,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1/6,5 份是这堆苹果的 5/6。师:拿出学具袋中的实物图 1,选择你喜欢的分数,来把这堆苹果分一分。师:那么出来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还有什么情况有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生: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
5、份或几份也可用分数表示。师: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 1 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出示练习让学生说说 5/6,1/9,4/5 的意义。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反馈)师: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对分数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但是智慧老人还给我们带来了些分数的信息,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3、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做一做。(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2.师:今天我们对分数这位老朋友有了深入的了解,那看看
6、我们能不能通过智慧岛对我们的考验。3.自我检测(1)8/10 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 )份,表示这样的( )份数。(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单位“1”表示( )(3)把 20 本书平均分给 4 个小组,每组分( )单位“1”表示( )4.小猫把西瓜平均分成 8 块,小猴吃了 3 块,小猴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小猪吃了 2 块,小猪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1)学生口答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2)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那你还能说说除了这些分数以外分数单位是 1/9 的分数还有哪些?(3)把这三个分数加起来是多少?(单位“1” )5.第 62 页第 1 题。讲要求;自己填
7、分数,并选一个讲意义。1、第 62 页第 1 题。讲要求;自己填分数,并选一个讲意义。注:程序:学生填 拿书到实物投影汇报 老师问其中一个的意义 同桌选一个分数讲意义。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2、第 62 页第 2 题。注:程序:学生填 拿书到实物投影汇报 老师追问 2 个杯、5 个怎样表示? 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四、总结归纳,畅谈感受。1、师:我们的课很快在结束了,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个物体 1 这样的几份(1 份)把 平均分 一些物体 4 分成几份(4 份) 教学反思
8、: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是这一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学生分东西引入分数,从而得出在实际测量、分物和计算是有的时候不能得到整数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分一分的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与分数亲密接触的活动,让学生从主动意识上感受到分数是适应生活需要面产生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通过手中的学具来创造分数,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得到分数的,是学生感知分数的意义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在学生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等丰富数学活动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已经成竹于胸了,用自己的语言八九不离十的就能说出来,在教学中只要适时点拨“单位 1”“若干份”让学生的语言更清晰简练。但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不能使学生很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在练习(3)把 20 本书平均分给 4 个小组,每组分( )单位“1” 表示( )学生就很不理解什么是单位“1” ,本身题目也误导了学生。以后在教学设计会更加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