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一个“困”字了得摘 要:詹姆斯乔伊斯是举世公认的意识流大师,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是他文学成就的最大特征。 阿拉比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较为著名的一篇。这篇小说充满了各种令人费解的意象和隐喻。 本文通过分析文本中出现的一些意象和隐喻,从物质生存的困境、精神状态的困境、主人公梦想的破灭和精神的顿悟四个方面揭示文本隐含的主题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关键词:阿拉比 ;隐喻;幻灭;困境一、引言阿拉比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共有十五个短篇小说故事,都以作者的故乡都伯林为背景,按照童年、少年和成年的顺序展开,每一篇小说都是以一种顿悟
2、为核心,揭示出都柏林人的生活状态,整部小说集从结构到内容上都蕴含着高度的寓意。阿拉比描述了一位男孩初恋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孩喜欢上了 “同伴曼根的姐姐”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能在星期六晚上专程到阿拉比集市去为心爱的女孩买礼物以表心意。但当他费尽周折最终达到梦想中的阿拉比时,大多数商店已经关门,灯火阑珊而且毫无趣味,结果他什么也没买到,他感到痛苦和愤怒,男孩的梦想在冷漠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幻灭了。整篇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但是考虑到有人称乔伊斯是“最不容易被人理解,最容易被人误解的作家” ,那么乔伊斯写这样一部小说仅仅是要告诉我们一位男孩朦胧的初恋故事吗?二、文本中生存环境的困境阿拉比是以 20
3、世纪 20 年代的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故事背景的,故事发生在居住在都柏林北里奇大街的一个小男孩身上,乔伊斯是这样描述的:“北里奇大街是一条死胡同。因此,在每天基督教兄弟学校放学以前,总是静悄悄的。死胡同的尽头有一所无人居住的两层楼楼房” 。在英语中, “死胡同” (blind)这个单词同时又有“盲” 、 “瞎” 、 “盲目的”和“徒劳的”这些含义,所以作为整篇小说的头三句话,无形之中给整部小说渲染了一种荒漠凄凉之感。紧随其后,作者写道:“街上别的房子,仿佛自知住着体面的人家,都沉这棕色的脸,相互对持着。 ”在英语中, “棕色的”这个单词同时兼有“黑暗” 、 “阴郁”和“沉闷”的含义,寂静的街道和
4、相互对持的楼房也预示着居住在这里的人同样是冷漠的,死气沉沉。男孩和他的同伴们经常沿着“泥泞的街道”到那“粗俗的人们”居住的地方, “路旁的垃圾堆里”散发出一股股的恶臭。语言大师乔伊斯不动声色地交代了故事中男孩所处的生活环境,寂静、阴沉、冷漠和压抑。随着小说的展开,作者所描述的背景就像一副画面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肃静的房子、寂寥的街道、阴森森的房屋、黑暗泥泞的胡同、黑乎乎湿漉漉的园子,刺鼻的气味,臭哄哄的马厩。这幅画面从一开始就给小说定小了基调,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这样的生活状态,营造了一种衰败的氛围,虽然描写的是物质生活环境氛围,但让读者感受到的却是压抑和衰败的精神氛围,可以预见人们理想的容身之
5、地和实现梦想的艰难。这为小说结尾男孩的顿悟做了极好的铺垫,也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分量。三、文本中精神状态的困境小说中多次提到如“教士”和“圣杯”等与宗教有关的术语。文本的第二段就写道:“我们家从前的客房,一个教士,死在这屋子的后客厅里。 ”接下来描写教士房间里有几本书,书名分别是:修道院长 、 虔诚的圣餐者和维道克回忆录 。这几本书的名字隐喻了过去人们怀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因为作者写道:“我最喜欢最后一本,因为那些书页是黄的。 ”泛黄表示时代的久远,而久远的正是最喜欢的,不难看出,这一段描写隐喻了作者对过去的那种有精神寄托纯净世界的怀念。男孩在教士居住的午后发现了一个荒芜的花园,还原中间有一颗苹果树
6、。 “花园”和“苹果树”再次让人联想到圣经中的“伊甸园”和“智慧树” ,这在西方文学中是一种经常被用到的意象, 圣经中的伊甸园是人类堕落之前居住的地方,是虔诚的基督教心中的天堂,然而“花园”处于荒芜的状态,因为“教士”死了。这些描写仿佛在暗示作者对理想精神圣地的怀念和对丧失精神家园的现实的绝望。同时,通过男孩的视角,作者描述了都柏林人最细节的生活, “街头卖唱的是用鼻音哼唱着,唱的是关于奥多诺万罗萨的一首大家都来吧的曲子,或是一首关于我们祖国如何多灾多难的歌谣。 ”而应和这样的爱国歌谣的确实一些“诅咒声”和“吆喝声” ,颇具有讽刺意味。在当时的爱尔兰社会,天主教占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可是,经
7、济的主导权掌握在殖民者和宗教组织的手上,而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底下,整个社会处于严重的精神瘫痪中,可见,教士的死去和花园的荒芜隐喻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没有纯净的宗教信仰,人们找不到精神归宿而变得麻木不仁,这也与上文所描述的生活环境相契合。四、文本中主人公的梦想在这种冷漠的生存困境和颓废的精神困境中,作为阿拉比的叙述者“我” ,却怀有自己美妙的梦想。这种梦想是通过一个初恋故事展开的,作者描写的是初恋的青涩情怀,实则是借爱情来隐喻梦想,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曾有过青春期对爱情的渴望和懵懂,所以我们能进入小说主人公梦幻中的阿拉比集市般的理想殿堂。作者描述男孩的梦中情人并没有名字,她是一个玩伴的姐姐,并没有具体
8、容貌的描述,仅仅是“白暂的皮肤、柔软的秀发和那穿着棕色长裙的身躯” , “她动身子的时候裙子会摆来摆去,柔软的发梢甩到这边又甩到那边”等。但是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女孩每次出现都是出现在光线里:“灯光通过半掩的门射到她身后,勾勒出她的形影” ;“门半开这,透出灯光,勾勒出她的身材” ;“我跟在她后面始终看着她那棕色的背影” ;“门对面那盏路灯的亮光打在她洁白颈项的曲线上,照亮了顺她脖子披垂下来的头发,照亮了她搭在栅栏上的那只手” “她”时时刻刻出现在光线里, 而“我”则在暗处欣赏“她” ,在男孩心中,少女已经被神圣化了,所以看着她,他的眼里时常会浸着泪水,在他凝视他喜欢的女孩时,他“庆幸自己并
9、不能看清她的全部” 。同时, “光”在西方文学中也隐喻着“智慧和理想” 。所以就不能把这种迷恋仅仅理解为对少女的暗恋了,也应是对智慧和理想的追求。当他和婶娘在集市时,他幻想那美丽的女孩就在身旁,在无奈的现实中,在“小贩子的叫骂中” , “在摇摇晃晃的醉汉和讨价还价的家庭妇女的推搡中” ,他幻想着自己手里拿着的不是包裹,而是在女孩的陪伴下“捧着圣杯与一群敌人搏斗” ,这种爱恋就隐喻了一种梦想,这种梦想神圣、高贵、渴望而不可及。于是,女孩的名字“像一声传唤,会调动我全身血液喷发愚蠢的激情” ,这召唤既是实写男孩情感上的迷恋,也是虚写人们对实际生活中寻找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五、文本中精神顿悟的困惑最
10、终女孩和他有一次对话,女孩问他是否去“阿拉比” ,位于城市另一头的一个集市,这时,集市的名字“阿拉比”一下子令男孩充满幻想, “阿拉比”的每一个音节都充满了“东方的魅力” ,女孩因为要参加晚祈祷而不能前往,因此,他感到自己仿佛受到了“去参加神圣圣战的召唤” ,他要去那在他心理充满魅力的地方,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买一件称心的礼物。他因此而陶醉,在这里, “阿拉比”成了孩子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与他生活的现实世界不同的地方,是一个能够找到他所追求的梦想的地方,是能填补他内心世界空白的地方。而叔叔和婶娘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他心中强烈的渴望,因为他们只会循规蹈矩的生活,除了呆板的遵循教规,并不关注自己和别人的精神
11、追求。经过一番漫长的等待,男孩最终拿到了叔叔给他的能买礼物的金币,但是他仍然是独自一人前往那梦幻之地。在去集市的专列上,作者描绘:“我依旧一人独坐在空荡荡的车厢里。 ”这里也暗示男孩孤独的精神之旅。等到了阿拉比集市,本在孩子心目中是充满理想和希望的地方,却是一片漆黑,呈现在他面前的是黑沉沉的大厅,打烊的店铺,到处充斥着一种静默,这里的寂寥和文章开头所描述的寂静首尾呼应,暗示了“阿拉比”集市仍然是残酷冷漠的现实存在,并不是男孩心中希冀的理想而神圣的梦想之地。巨大的反差使得男孩好不容易才想起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为了给女孩买礼物,他靠近货摊,结果却听到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在打情骂俏,眼前的景象与梦想中的
12、神圣和浪漫千差万别,他发现心中的殿堂居然充满着世俗的暧昧之情,他窥见了爱情的本质可能也是世俗的,心中的信仰轰然坍塌,卖东西的年轻女士的不殷勤的态度和门前犹如东方卫士一样的罐子,让他感到被疏远和被鄙视。当集市里的灯全部熄灭时,象征着男孩心里的殿堂也是一片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但他却突然对现实有所顿悟:“我抬头凝视着黑暗,发觉自己是受虚荣驱动又受愚弄的可怜虫;我的双眼燃烧着痛苦和愤怒。 ”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初读小说,这种突然的洞察总让人感觉突兀,仔细品味,这种突然的洞察是对看似简单而又平凡的事物之真义的顿悟。这种猛然一击的手法对应了瞬间感悟所需要的精神历程。随着对浪漫爱情的向
13、往、追求和幻灭,男孩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一次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精神旅程。所以,文本中的精神顿悟并无是突兀而来,而是由人物本身有意和无意中逐渐经历,逐渐发生的。前文所分析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和对梦想的渴望,正是产生最后精神困惑的伏笔。正是因为乔伊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暗示了男孩心理的一系列的变化,成功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给我们留下广阔的反思空间。文中的男孩在发现了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后将会怎样继续生活?他将落入世俗的窠臼,还是会继续追寻心中的理想?乔伊斯并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和文中的男孩一样困惑。六、结语想象中的“阿拉比”本是是男孩精神向往的圣地,而现实中的“阿拉比”则让他倍加失望。正是因为男孩
14、意识到以前他对他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切认识都可能是错误的,所以他才会感到“痛苦和愤怒” 。小男孩所感受到的困惑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个永恒反复的问题。我们不禁掩卷而问:在经历了强烈的期待、沉重的压抑、浮躁和失望之后,哪里才有灵魂的甘露以解精神的饥渴?既然理想在苍白的现实面前最终显得是那样的软弱无力,人们是否应当抛弃它?没有理想以后的精神出路又在那里?男孩最后的愤怒和自嘲是否暗藏着作者对现代社会精神困境的讽刺?这样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也是一个开放性的新起点,让者一起卷入对人类未来精神出路的思考。参考文献:1 james joyce. dubliners a. yilin press 1996.2 黄源深、周立人.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 李金云. 英美经典短篇小说赏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年。4 姚怿. 试以框架理论解读阿拉比 中的精神顿悟j. 外国文学, 2011 年 1 月。5 张建军. 从无知朦胧走向成熟谈阿拉比中的象征主义手法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