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68269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27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釋長慈提 要瑜伽師地論對於有情修學聖道是否能證得涅槃,依種子(bIja)的立場安立住種姓補特伽羅(gotrasthAH pudgalAH)與住無種姓補特伽羅(a gotrasthAH pudgAlaH)二類,其中住無種姓補特伽羅因種姓(gotra)決定,不論其如何努力,永遠不可能證得涅槃聖果,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更提出五難六答來廣成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的無般涅槃性。約與瑜伽師地論集出的時代略早或同時的大般涅槃經前分,對於與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相類似的有情稱之為一闡提(icchantika)。Icchantika 漢譯為一闡提、

2、一闡底迦、一闡底柯、一顛底迦、一闡提迦等,其意為現在正欲求者。除了多貪的字義之外,在漢譯經典中進一步引申出指斷善根、信不具足、慧不具足、燒種、極惡之眾生,如北本大般涅槃經中所說。然在楞伽經中提出了二類的一闡提說,即焚燒一切善根的惡行者和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的大悲菩薩,一闡提思想出現了另一種風貌的詮釋,以大乘菩薩的大悲精神來詮釋註解一闡提眾生的不入涅槃。一闡提的思想除了以危機意識來詮釋之外,開展出另一面向的說明。關於一闡提思想,先前之研究主要是以北本大般涅槃經為中心,旁涉其它如來藏系相關經論而對一闡提思想提出詳盡的探討,如從教團史的考察,探討一闡提思想的產生原因;乃至一闡提能否成佛等問

3、題的論究,但128 福嚴佛學研究 對於唯識系經論中與一闡提相類似的無種姓思想則著墨較少。本文擬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旁涉其它與瑜伽行派有關之經論如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等來探討無種姓思想,最後並與大般涅槃經一闡提思想作一比較,以釐清住無種性補特伽羅與一闡提有情之間的異同。關鍵詞:1. 一闡提 2. 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29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目 次一、前言二、一闡提思想研究之回顧與檢討三、瑜伽師地論的住無種性補特伽羅(一)不住種性補特伽羅之相(二)無涅槃法補特伽羅之證成 四、其他唯識相關經論之無種姓觀五、結語130 福嚴佛學研究 一、前言瑜伽師地論對

4、於有情修學聖道是否能證得涅槃,依種子(bIja)的立場安立住種姓補特伽羅(gotrasthAH pudgalAH)與住無種姓補特伽羅(a gotrasthAH pudgalAH)二類 1,其中住無種姓補特伽羅因種姓(gotra)決定,不論其如何努力,永遠不可能證得涅槃聖果。約與瑜伽師地論集出的時代略早或同時的大般涅槃經前分,對於與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相類似的有情稱之為一闡提(icchantika)。Icchantika 漢譯音譯為一闡提、一闡底迦、一闡底柯、一顛底迦、一闡提迦等 2,其梵文字根為iS ,乃希求、欲樂之意;現在分詞為 icchat,強幹變化為 icchant,加上名詞構成音 ika形

5、成 icchantika,意謂: 現在正欲求者。慧琳一切經音義中對icchantika 的解釋是:一闡底柯(icchantika),此云多貪,謂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不信樂正法。 3除了多貪的字義之外,在漢譯經典中進一步引申出指斷善根、信不具足、慧不具足、燒種、極惡之眾生,如北本大般涅槃經中所說。 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楞伽經中提出了二類的一闡提說,即焚燒一切善根的惡行者和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的大悲菩薩, 5一闡提思想出現了另一種風貌的詮釋,以大乘菩薩的大1 住種姓補特伽羅又名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有般涅槃法者;住無種姓補特伽羅又名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般涅槃法者。2 Icchantika

6、在漢譯的音譯中有多種,在本文論述中,筆者將以一闡提作代表。3 慧琳一切經音義卷 47(大正 54,622a1819)。另參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 23(高麗大藏經第 32 冊,309c1920)4 參見大般涅槃經卷 26(大正 12,519a5b3)。5入楞伽經中的二類一闡提,經中有再進一步的分別。此中焚燒一切善根的一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31悲精神來詮釋註解一闡提眾生的不入 6涅槃。有關一闡提思想的研究,日本學界已有諸多探討的文獻,如水谷幸正博士的一闡提攷 7、河村孝照博士的佛性一闡提 8、望月良晃博士的大乘涅槃經研究教團史的考察 9、常盤大定博士的佛性研究 10等;國內有關一闡提思想的研

7、究文獻有郭瓊瑤的大般涅槃經一闡提說 11、恆清法師佛性思想 12以及如定法師之 慧沼對一闡提之見解及所持立場的探討 13等,相對於日本則少了許多。上述之文獻主要是以北本大般涅槃經為中心,旁涉其它如來藏系相關經論而對一闡提思想提出詳盡的探討,如從教團史的考察,探討一闡提思想的產生原因;乃至一闡提能否成佛等問題的論究,但對於唯識系經論所述及的無種姓思想著墨較少。本文擬以瑜伽師地論為中心,旁涉無著、世親菩薩與此相關之早期闡提並非永遠不能成佛,這類眾生一旦遇到善知識藉此因緣而發起了菩提心,便有成佛的機會。另一類的大悲菩薩一闡提則是常不入涅槃,其原因是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這樣的不入涅槃其實是了悟無涅

8、槃可證之空性慧。參見入楞伽經卷 2(大正 16,527a29b2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 1(大正 16,487b19c3);大乘入楞伽經卷 2(大正 16,597c922)6 此中所謂的不入涅槃並非沒有能力,而是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7 水谷幸正著,一闡提攷,佛教大學研究紀要四十號,一九六一年十二月,pp.63107。此篇考論另收錄在水谷幸正著,佛教思想淨土教,京都,思文閣,平成 10 年12 月 12 日初版,pp.448497。8 河村孝照著,佛性一闡提,講座大乘佛教卷 6如來藏思想,東京,春秋社,昭和 57 年 5 月 30 日第一刷發行,pp.85118。9 望月良晃著,大乘涅槃

9、經研究,東京,春秋社,昭和 63 年 1 月 31 日第一刷;平成 5 年 4 月 20 日第三刷發行。10 常盤大定博士在佛性研究第一章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中對涅槃經的一闡提思想作通觀之論述。參見常盤大定著,佛性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 48 年 9 月 15 日第一刷發行;昭和 59 年 3 月 10 日第三刷發行,pp.3666。11 參見郭瓊瑤撰,大般涅槃經一闡提說,獅子吼卷二十七第四期,民國七十七年四月十五日發行,pp.1418。12 參見恆清法師著,佛性思想,台北,東大,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初版,pp.1938。13 參見如定法師撰,慧沼對一闡提之見解及所持立場的探討,中華佛學研

10、究第五期,民國九十年三月,pp.343375。132 福嚴佛學研究 唯識經論如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等,對無種姓思想作一探討,最後並與大般涅槃經的一闡提思想作比較,以期能釐清二者之間的異同。為了論述上的方便,筆者在下一節中將先對一闡提之思想作一簡要的說明。二、一闡提思想研究之回顧與檢討考察從印度傳譯的經論,一闡提一詞從後期大乘佛教 14之大般泥洹經後才開始出現於諸經論中, 15但從經中對一闡提的描述,可以發現類似此一特質的人物在佛陀時代早已有之,如提婆達多(Devadatta)的破僧、惡心出佛身血等,然何以當大般泥洹經成立之後,一闡提的思想才普遍地出現其中並加以廣泛地討論呢?水谷幸正博士、恆清

11、法師等從經典的敘述中認為大致上是由於教團不斷有貪著利養且行為偏差的僧眾出現,如犯四重禁、誹謗佛法等,教團出現了衰滅相,嚴重威脅僧團的清淨和佛法的久住,因而逐漸有正法將滅的危機意識在經典中出現。 16危機意識固然是一闡提思想出現的原因,但在更早的法華經中同樣說到正法衰微、教團出現敗壞相的種種,並且嚴重威脅僧團的清淨和正法的久住, 17但卻不見有一闡提之說法的出現,因此筆者認為可能還有其他更根本的原因才是。從早期傳譯之如來藏系經典來看,如如來興顯經、大哀經、14 印順法師將印度的佛教分成佛法、初期大乘佛法、後期大乘佛法、祕密大乘佛法四個時期,後期大乘佛法時代約西元三世紀到五世紀末,以如來藏 tat

12、hAgata-garbha、佛性 buddha-dhAtu,及與如來藏思想接近的佛菩提 buddha-bodhi、涅槃 nirvANa 功德的闡揚為後期大乘經的一般傾向。( 參見印順法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p.154。)15 小川一乘博士在佛性思想中提到一闡提應是梵語 icchantika 的音譯,在巴利聖典中並無此語。(參見小川一乘著,佛性思想,東京,文榮堂,昭和 57 年 9月 20 日發行,pp.123126。)另參見水谷幸正著,佛教思想淨土教,p.455。16 參見水谷幸正著,佛教思想淨土教,pp.449450;望月良晃著,大乘涅槃經研究教團史的考察,p.49;恆清法師著,佛性思想,p

13、.22。17法華經中關於正法衰微、教團出現種種敗壞相之內容,詳見望月良晃著,大乘涅槃經研究教團史的考察,pp.2634。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33大方等如來藏經等,這些經典都未出現一闡提這一語詞的使用。然此中值得注意的是大方等如來藏經中的如來藏說,經中一連用了九種譬喻 18來說明如來藏,使如來藏法門更具體,更通俗化,而這九個譬喻的共同意義是在眾生煩惱身中有清淨如來。如經中說: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19這樣的教說其正面的影響是讓每個人覺得身相莊嚴的如來就在自己身中,如

14、此容易激發願求修持的精進;但若有人認為自己已具足無染污之如來藏,德相備足,與佛無異,則將會有恃無恐,如此也可能會造成一類眾生不欣佛道、貪求利養而造作出種種的惡行。在印度佛教史中說到南印度有個毘土耶奈伽羅(VidyAnAgara)的地方,在那裡, 如來藏經 的偈頌連童女們都會吟咏歌唱。 20從這一描述中可以知道這一眾生本具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的如來藏的教說已到了非常通俗、普遍的情況。在稍後譯出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經及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經中便大量出現有關一闡提的思想,以大般涅槃經為例,一闡提人的特徵主要有: 21(一)犯四重禁、五無間罪、誹謗方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自知犯如是重事而心無佈畏、慚愧而不

15、肯發露。 2218 九喻為:萎華中有佛;蜂群繞蜜;除糠糩有粳糧;不淨處有真金;貧家中有寶藏;菴羅果內之果種;弊穢物裹金像;貧女懷貴相子;鑄模內有金像。(參見大方等如來藏經卷 1,大正 16,457c3459b12)19大方等如來藏經卷 1(大正 16,457b29c3)。20 參見寺本婉雅譯,印度佛教史,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 49 年2 月發行,p.139。21 參見恆清法師著,佛性思想,pp.2425。22 考察大槃涅槃經中有關一闡提人之描述有多種不同的面向,有些地方一闡提與犯四重禁、五無間罪者之間是有區別的,如大槃涅槃經卷 9:是大涅134 福嚴佛學研究 (二)對於如來所演說之法要不信、

16、不聞、不能觀察、不得義理;且不信因果、不信業報、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誡。(三)誹謗佛法,說無方等、無道、無菩提、無涅槃。(四)斷滅善根、不作善法。(五)破壞僧團之法紀,壞清淨法。這樣的性格可說是從人的角度來定義一闡提眾生;換句話說,一闡提是因人造作種種惡行而成,這樣的眾生可謂是最極惡者、最極下根者。綜合以上所述之法華經、大方等如來藏經及大般涅槃經的內容來看,筆者以為除了因僧團的危機意識而產生一闡提思想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經論中談一闡提者多是如來藏系的經論,其根本的原因也許與如來藏思想的發達有關。再如大般涅槃經中極力提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換句話說就是一切眾生必定成佛;但前分 23卻一再地

17、排除一闡提眾生成佛的可能性,如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斷無量億諸煩惱結,即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一闡提。 24如果一切眾生不論其行為如何都將畢竟成佛,則造惡之人將有恃無恐,為了防止此一現象的擴大,因此提出一闡提思想予以對治。筆者認為一闡提思想的產生,其根本的原因可能與如來藏思想的發達而一類眾生作不當的曲解有關。有關一闡提能否成佛的問題可說是一闡提思想研究者最關心的課題之一,雖然大般涅槃經對一闡提的最後定論是: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置餘眾生五無間罪四重禁法濁水之中猶可澄清發菩提心;投一闡提淤泥之中,百千萬歲不能令清起菩提心。(大正 12,418a1114)。參見水谷幸正著,佛教思想淨

18、土教,pp.458460;望月良晃著,大乘涅槃經研究教團史的考察,pp.97108。23大般涅槃經的前分指曇無讖初譯的部分,即現存文本的前十卷。24大般涅槃經卷 7 (大正 12,404c46) 。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35善男子!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經中說一切眾生乃至五逆犯四重禁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25一闡提眾生是定當成佛的,但整部大般涅槃經前、後對一闡提眾生的態度並不相同,主要可分成三個部分: 26(一)一闡提沒有成佛的可能性,這是大般涅槃經前十卷的主張。此一部分稱一闡提為焦種、斷善根者、必死之人、無瘡 27、非法器、無目 28、生盲、截斷多羅樹頭(喻不能

19、再生)。這樣譬喻明顯地是認為一闡提人是不能成佛。 29(二)微密佛性和一闡提的不定,這是第十一卷到第二十卷的主張。(三)佛性開顯和一闡提的生善,這是第二十一卷到第四十卷。對於一闡的成佛與否,河村孝照博士提出一闡提趣向一闡提道者的觀念來貫通經中前後所說不能成佛與能成佛的差異。此中說一闡提人不能成佛是因其無悔過之心,若是能生起悔過之心,則是有成佛的希望。這是依據一切大眾所問品中所說。 30印順法師從空性即佛性義的角度,解釋後分所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說:25大般涅槃經卷 28師子吼菩薩品(大正 12,534c13 15) 。26 參見河村孝照著,佛性一闡提;講座大乘佛教卷 6如來藏思想,pp.98

20、116。27 無瘡的人則毒不能入,這是比喻全無菩提因緣之可能性的人。參見大般涅槃經卷 9如來性品(大正 12, 418b49) 。28 無目即是沒有眼睛,不識大乘而加以誹謗之人。參見大般涅槃經卷 9如來性品(大正 12,419a47)。29 此中亦有例外,如說: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繭,以是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無有窮已。大般涅槃經卷 9如來性品(大正 12,419b57)。又如卷 5 中說:不定者如一闡提,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若於佛正法中,心得淨信,爾時即便滅一闡提。若復得作優婆塞者,亦得斷滅於一闡提,犯重禁者滅此罪已則得成佛

21、。是故若言畢定不移,不成佛道無有是處。大般涅槃經卷 5如來性品(大正 12,393b510) 。30 參見河村孝照著,佛性一闡提;講座大乘佛教卷 6如來藏思想,pp.9798。136 福嚴佛學研究 說空性為佛性,當然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但說眾生有佛性,決不是瓶中有物那樣,芽中有樹那樣,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 31。所以一闡提(icchantika)人不斷佛性,也可說一闡提中無有佛性。 32這裡不再是從文字上去推敲一闡提人有無佛性,而是直從此一部分對佛性的定義而從義理的角度來說明一闡提人有無佛性之意涵。上來所說,簡要地對前人之研究作一概述與檢討,以下即進入本文之主題。三、瑜伽師

22、地論的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瑜伽師地論集出的時代,約與大般涅槃經的前分略晚或同時,一闡提的用語已經在經典中廣泛地使用,然在瑜伽師地論中並無一闡提(icchantika )這一語詞的使用,對於惡性眾生之描述,所用的是無涅槃法補特伽羅、不住種性補特伽羅、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般涅槃法、無種姓等的語詞。以下將就不住種性補特伽羅之相狀來進行探討。(一)不住種性補特伽羅之相瑜伽師地論卷 21本地分中提到六種不住種性補特伽羅之相,第一種補特伽羅是對世間的愛染,如論云:阿賴耶愛遍一切種,皆悉隨縛附屬所依,成無量法,不可傾拔,久遠隨逐,畢竟堅固,依附相續,一切諸佛所不能救,是名第一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33此類

23、眾生對世間的種種起著深重的愛染,由於愛染心過重而於阿賴耶識中31大般涅槃經卷 26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大正 12,519b1617) 。32 參見印順法師著,如來藏之研究,p.257。33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398a26) 。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37成無量法,不可傾拔,再加上久遠劫不斷造作,使此愛染畢竟堅固,依附賴耶而不斷相續,致使一切諸佛所不能救。這是積習過重的一類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第二類不住種性補特伽羅是於生死不見少分戲論過失,不見少分的過患,亦不能少分厭離,如論云:彼聽聞以無量門呵毀生死眾多過失,又復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而於生死不見少分戲論過失,不見少

24、分所有過患,亦復不能少分厭離。如是見厭於過去世不能已生,於未來世不能當生,於現在世不能正生。又於愛盡寂滅涅槃不見少分下劣功德,不見少分所有勝利,亦復不能少分欣樂。如是見樂於過去世不能已生,於未來世不能當生,於現在世不能正生,是名第二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34慧琳三藏於一切經音義中云:阿闡底迦(梵語,此云無欲,曾不樂般涅槃;亦言一闡底柯,此云多貪,謂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不信樂正法。舊云阿闡提,譯云隨意也。) 35從中可以看出一切經音義所說的一闡底柯相當於第一類不住種姓補特伽羅及第二類不住種姓補特伽羅中,聽聞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於生死不見少分戲論過失,不見少分所有過患,亦復不能少分厭離

25、者。而阿闡底迦即是第二類不住種性補特伽羅中,愛盡寂滅涅槃不見少分功德,不見少分所有勝利,亦復不能少分欣樂者。第三種不住種姓補特伽羅是以歡喜心造種種惡且無慚無愧,如論云:彼本性成就上品無慚無愧,由是因緣無有厭惡,心無怯畏,以歡喜心34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398a717) 。35一切經音義卷 47 (大正 54,622a1617) 。138 福嚴佛學研究 現行眾惡,由是因緣未嘗追悔,唯觀現法,由是因緣自身財寶衰退過患,是名第三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36此類眾生和大般涅槃經中所說: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 37有類似之處,都是無慚無愧的一類有情。第四類不住種姓補特伽羅是不信解佛

26、所說法,如論云:一切種圓滿分明稱當道理,美妙殊勝易可解了;或依苦諦,或依集諦,或依滅諦,或依道諦,宣說開示正法教時,不能獲得微小發心,微小信解,況能獲得身毛為豎,悲泣墮淚?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是名第四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38大般涅槃經中亦說到:如來尚為一闡提等演說法要。一闡提者不信、不聞、不能觀察、不得義理。 39此第四類不住種姓補特伽羅與大般涅槃經所說大致相同。第五種不住種姓補特伽羅是是佛教中破壞僧團綱紀的污道沙門,如論云:彼或時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暫得出家;或為國王所逼迫故;或為狂賊所逼迫故;或為債主所逼迫故;或為怖畏所逼迫故;或不活畏所逼迫故,非為自調伏,非為自寂靜,非為自

27、涅槃,非為沙門性,非為婆羅門性而求出家。既出家已,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諠雜住;或發邪願修諸梵行,謂求生天或餘天處;或樂退捨所學禁戒,或犯尸羅。內懷朽敗,外現真實,如水所生雜穢蝸牛,螺音狗行 40;實非沙門,自稱沙門;36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398a1923) 。37大般涅槃經卷 19梵行品 (大正 12,477c2627)。38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398a24b1) 。39大般涅槃經卷 19梵行品 (大正 12,481b2528)。40瑜伽論記卷 6 上:如水所生雜穢蝸牛螺音狗行者,景云:蝸牛在水行時,令水穢濁,如彼牛涶。西國貴螺音,然有者狗聲似彼螺音而行狗行,譬彼苾

28、芻內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39非行梵行,自稱梵行,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當知如是不住種姓補特伽羅假相出家,非不樂學補特伽羅名真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由此異門,由此意趣,義顯於彼。本非出家,唯有任持出家相狀,墮出家數,是名第五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41此類眾生在大乘經典中有很多的記載,尤其在涅槃部系的諸經典中特別多, 42可見大乘經中所說確實是反映當時的情形。如來藏系經典從南方傳出,而瑜伽師地論在北方,二者同時都說到了僧團中的壞紀份子,整個印度的佛教,不健全的份子似乎有愈來愈多的傾向,而這些人多為貪得利養。由此可知佛教一方面在興盛(護持佛教的人多),而一方面也在衰敗中(破戒壞律

29、的僧伽不斷地增加)。第六種不住種姓補特伽羅是希求諸有者,如論云:彼少有所作善業,或由於身或語或意,一切皆為希求諸有:或求當來殊勝後有;或求財寶;或求殊勝所有財寶。是名第六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43這類眾生對於善業是少有造作的,如果有也只是為了希望來世過得比較好或是求取殊勝的財寶,和上述五種不住種性補特伽羅比起來,這類眾生應是較為普遍一般。本來善業就作得不多,而所作的善業又都不是為了出世的涅槃,因此也就無有涅槃的分了。上來所述六種即瑜伽師地論中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與大般涅槃經所說的一闡提人是有些重點的偏重不同,在後面論述中將作進一步的比較。從立名來看,不住種姓補特伽羅是無種姓、無般涅

30、槃法, 44但是否畢竟懷貪等。泰又解云:佛法如水,破戒苾芻如水上雜穢蝸牛;又如狗好聲如螺,然有狗行。破戒苾芻,形相似實,實性惡行。(大正 42,432a27b4)41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398b218) 。42 參見望月良晃著,大乘涅槃經研究教團史的考察,pp.4968。43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398b1923) 。44瑜伽師地論卷 67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一云:住無種性補特伽羅,是名畢竟140 福嚴佛學研究 不能得般涅槃?瑜伽師地論卷 21 云:無涅槃法補特伽羅,住決定聚。彼若遇緣,若不遇緣,遍一切種畢竟不能得般涅槃。 45這是不論有否遇到涅槃法緣 46,決定是畢竟不

31、能得般涅槃。其理由是:離種姓無涅槃法補特伽羅,當知如是補特伽羅無種姓故,定無堪能當得趣入及當成熟,何況當能得般涅槃? 47瑜伽師地論立種子說而成立五種姓,能否得般涅槃就看眾生有無此一類的種子(種姓),然此中之種子是本有還是可以新熏?若是本有則真的是永不得般涅槃,若是可以新熏,此中只是就尚未熏有種子而說不得。考察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思想是種子本有論, 48因此本論此處的立場是認為此離種姓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是畢竟不能得般涅槃。上述所說之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性相是先已判定其是不住種姓補特伽羅,而再描述其相狀,並非是依其相狀而來說明是不是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瑜伽師地論卷 21 在談云何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時說到

32、:云何安住種姓補特伽羅?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或有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無般涅槃法。(大正 30,669b1112) 45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396b57) 。46 關於涅槃法緣,瑜伽師地論云有一勝二劣:勝緣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如理作意。劣緣如自圓滿或他圓滿、或善法欲、或正出家、或戒律儀、或根律儀、或於食知量、或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或正知而住、或樂遠離、或清淨諸蓋、或依三摩地等。詳見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396b7397c19)。47瑜伽師地論卷 21 (大正 30,400a1923) 。48 印順法師在攝大乘論講記中認為:本地分的主要思想是:一、諸識差別論;二、王所差別論

33、;三、種子本有論;四、認識上所認識的境界,都不離自心,但諸法所依的離言自性,卻是各有它差別自體的。這種思想,可說是初期的唯識思想(攝大乘論講記,pp.1011)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41未出離,或有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而未出離,或有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或有軟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或有貪行,或有瞋行,或有癡行; 49或生無暇,或生有暇;或有縱逸,或無縱逸;或有邪行,或無邪行;或有障礙,或無障礙;或遠、或近,或未成熟,或已成熟;或未清淨;或已清淨。(大正 30,398b25 c4 )從這段敘來看,安住種姓之補特伽羅尚有貪行、瞋行、癡行、邪行等,因此可以說:依瑜伽師地論的立場,判定是不是不

34、住種姓補特伽羅的依據是種子, 50從行為來看是不能判定是否為不住種姓補特伽羅。 51(二)無涅槃法補特伽羅之證成瑜伽師地論成立的時代,如來藏、佛性的思想已廣泛地在教界流傳著,因此對於有一類眾生不能成佛,甚至連二乘的涅槃都不能成就的主張便有人提出質疑,而有五難六答 52廣成有無般涅槃性的論辯。此中的五難,窺基大師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稱之為為:一、說無疑起難;二、有情無根難;三、諸界平轉難;四、應具諸界難;五、無應轉有難。而六答分別為:一、教、理並違答;二、假設非例答;三、非喻乖理答;四、平喻無別答;五、背法不齊答;六、縱轉不成答。以下將依問答的次序一一探討。首49 此中的貪行、瞋行、癡行補特伽羅瑜

35、伽師地論卷 21 的解說是:云何貪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愛事、可染著事所緣境界有猛利貪、有長時貪,是名貪行補特伽羅。云何瞋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憎事、可瞋恚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瞋、有長時瞋,是名瞋行補特伽羅。云何癡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癡、有長時癡,是名癡行補特伽羅。(大正30,399a311)50 另外在瑜伽師地論卷 21 明確提到:云何趣入自性?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大正 30,399b2728)51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 1 中提到:無種姓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大正43,612b910)無種姓人並非一定造惡多端,只是無法證得涅槃

36、,人天善法亦得有之。因此,造惡者有可能是有種姓者,而造善者有可能是無種姓者。52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 1 云:有五難無性有情:一、說無疑起難;二、有情無根難;三、諸界平轉難;四、應具諸界難;五、無應轉有難。答即有六:一、教、理並違答;二、假設非例答;三、非喻乖理答;四、平喻無別答;五、背法不齊答;六、縱轉不成答。 (大正 43,611b38) 。142 福嚴佛學研究 先是第一難第一答,如云:【第一難】云何而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耶?【第一答】應誨彼言:汝何所欲?諸有情類種種界性 53,無量界性 54,下劣界性 55,勝妙界性,為有耶?為無耶?若言有者,無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不應道理 56;若言無

37、者,經言:諸有情類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不應道理。 57引文中的第一難為說無起疑難,意即外人無法理解如何有畢竟無般涅槃法的疑難。論主的第一答為教、理並違答。論主反問難者是否承認一切法有種種的界性,彼此之間有無量的差別,以及是否承認有下劣界性和勝妙界性?若難者認為有種種界性,下劣界性等觀點,則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是下劣界性,而難者又不承認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如此便於理相違。若難者不認為有種種界性,下劣界性等觀點,則便與契經所說有種種界性等之教相違。關於第二難第二答如下:【第二難】如是誨已,復有難言:如有情類,雖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而無有無根有情 58。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爾?或應許

38、有無根有情!【第二答】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根者為是有情?為非有情?若是有情,外53瑜伽論記卷 18 下云:種種界性者,謂種種自性。(大正 42,722b23)54瑜伽論記卷 18 下云:無量界性者,差別無量也。(大正 42,722b3)55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 1無性即是下劣界攝。(大正 43,611b15)56 不應道理:no yujyate,不恰當,沒有道理,與道理不相應之意。57瑜伽師地論卷 67 (大正 30,669b1217)58瑜伽論記卷 18 下云:言無有無根有情者,無有無二十二根眾生也。(大正 42,722b34)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43無根物應是有情,然不應道理!若

39、非有情,而言:何不許有無根有情者,不應道理! 59第二難名為有情無根難,即難者反駁說雖有種種界性,但卻無完全無二十二根的有情,若是有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之下劣界有情,則亦應有完全無二十二根之下劣界有情才是。論主的回答,名為假設非例答,即論主認為難者的引例不恰當,例子的本身具矛盾性,因此所難的問題無法成立。如論主反問難者:所說的無根者是有情或是非有情?若無根亦是有情,則石頭、樹木等物也是無根,亦應是有情才是,但這與經驗常理相違。若難者認為無根者非是有情,則自己所問何不許有無根有情?的問題就自相矛盾。關於第三難第三答如下:【第三難】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作剎帝利已,或時復作婆羅門、吠舍、戍陀羅;如是

40、乃至作戍陀羅已,或時乃至作剎帝利;又作那落迦已,或時乃至作天;乃至作天已,或時乃至復作那落迦。如是何故不作無般涅槃法已,或時復作有般涅槃法耶?【第三答】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剎帝利乃至戍陀羅,及那落迦乃至諸天,為有一切界耶?為獨有一界耶?若有一切界者,喻不相似,不應道理!若獨有一界者,先是剎帝利,或於一時乃至作戍陀羅;先是那落迦,或於一時乃至為天,不應道理! 60第三難名為諸界平轉難,即難者舉有情在輪迴的過程中,此生若是剎帝利,下一生可能會投生成為婆羅門或吠舍等種姓,因此難者認為此生若是59瑜伽師地論卷 67 (大正 30,669b1724)60瑜伽師地論卷 67 (大正 30,669b24c

41、6)144 福嚴佛學研究 無般涅槃法者,依輪迴投生的例子,下一生也應可能成為有般涅槃法者才是。論主的回應名為非喻乖理答,即論主反問難者:這些剎帝利、那落迦等有情身中是具一切界?或是獨有一界?若難者認為有一切界,則所說的譬喻與論主有無般涅槃法之有情的主張喻不相似(非喻),如此所難的問題不能成立。此中所謂喻不相似即剎帝利等種姓及那落迦等諸趣中,在輪迴投生的轉換中並無有涅槃界性,因此若說有一切界,則與譬喻不相似。相反地,若難主認為獨有一界性,則又說種姓之間,諸趣之間有種種轉變,如此是不合道理的(乖理),因為若無有他界性,則不可能轉變成其他的界趣。關於第四難第四答如下:【第四難】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

42、剎帝利等具一切界,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耶?【第四答】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般涅槃法界、諸有般涅槃法界,此二界為互相違 61耶?為不相違耶?若互相違而言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者,不應道理!若不相違,即此補特伽羅是無般涅槃法,亦是有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 62第四難名為應具諸界難,即難者認為且不論所舉的譬喻,剎帝利等應是具一切界的,如是才能在諸界趣投生,乃至證得涅槃。因此,難者認為即然具一切界,則無涅槃法有情應能轉變為有涅槃法有情。論主的第四答名為平 63喻無別答。論主反問難者無般涅槃法界與有般涅槃法61 相違,若依瑜伽師地論總索引所提供的線索,其梵文可能為 virodha,其

43、意為論理的矛盾。(參見瑜伽師地論總索引p.675)62瑜伽師地論卷 67 (大正 30,669c614)63 平,通“ 評 ”。評論。 漢 牟融 理惑論:“吾子嘗好論是非,平曲直而反善之乎?”後漢書張酺傳:“宜下理官,與天下平之。” 李賢 注:“平之,瑜伽行派之無種姓思想初探 145界是相違法或不相違法,若是相違法,則二者不能同時在同一有情身中成立,既是如此,則難者問說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耶?的間題本身就具有矛盾性,因此不合道理。若有法與無法不相違,則有與無就無有別體(無別),如此亦不合道理。關於第五難與第五答、第六答如下:【第五難】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現見有一地方所,於一時間無

44、金種性,或於一時有金種性;於一時間無有末尼真珠、琉璃等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於一時間無鹽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於一時間無種種相界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如是先是無般涅槃法種性,何故不於一時成有般涅槃法種性耶?【第五答】應詰彼言:汝何所欲?如彼地方所,先無此種性,後有此種性;或先有此種性,後無此種性,如是先有聲聞定種性,後無是種性;乃至先有大乘定種性,後無是種性;或先無定種性,後有定種性耶?若言爾者,順解脫分善根 64應空無果!又若爾者,立定種性不應道理!若不爾者,汝言無般涅槃法者,先住無種性已,後住有種性,如有地方所;有般涅槃法者,先住有種性已,後住無種性,如地方所者不應道理!【第六答】又

45、應責彼:汝何所欲?無般涅槃法下劣界者,安住如是下劣界中,為即於此生轉成般涅槃法?為於後生耶?若言即於此生者,汝意云何?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為能起順解脫謂平論其罪也。” 晉 陸雲 與兄平原書:“聊復成前意,不能令佳。原小有損益,一字兩字,不敢望多,不審兄意平之云何?”(參見漢語大詞典卷 2,頁921)64瑜伽論記卷 18 下云:泰云:如成實論云:得世間正見法,未來百千世終不墮惡道。即是種解脫分人。(大正 42,722b1820)146 福嚴佛學研究 分善根耶?為不能耶?若言能者,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而言無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若言不能者,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不能起順解脫分

46、善根,而言轉成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若言後生方成般涅槃法者,汝意云何,彼為先積集善根故,於後生中遇佛法僧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耶?為先不積集善根耶?若言先積集善根者,彼即於此生中遇佛法僧能起善根,而言於後生中方成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又如彼因應空無果。若言先不積集善根者,是則前後相似,俱未積集善根,而言於後生中方成般涅槃法,非即此生中者,不應道理! 65第五難名為無應轉有難即難者舉世間土地的譬喻認為有的地方一時無有金、末尼真珠等物,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有了這些東西, 66反之亦然。因此,難者認為雖先無般涅槃法種性,但於另一時可能轉成有般涅槃法種性。論主的回應中有二,即第五答與第六答。第五答名為背法不齊

47、答。論主反問難者,若如你所說,某地方一時無有某物,而於另一時會有;或者一時有某物,而另一時則沒有的話,則是否承認會先有聲聞種性而後沒有等情形呢?若難者認為會有這樣的情形者,則順解脫分善根應空無果。如此則違背法理,因依佛法的修行理論,得順解脫分善根者則必得涅槃。反之,若難者認為不會先有聲聞種性而後沒有的情形,則與自己所說譬喻不一致(不齊)。第六答名為縱轉不成答。論主反問難者,即使能轉,則是此生轉或是後生轉?若難者認為是此生的話,論主進一歩問:彼無種性人遇佛法僧已,是否能於現法中起順解脫分善根呢?若可以的話,彼無種性人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能起順解脫分善根,卻又說他是無般涅槃法者,則自相矛盾。若遇佛法僧已,不能於現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