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 上古神话23015.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526475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上古神话2301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一章 上古神话2301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一章 上古神话2301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一章 上古神话2301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一章 上古神话2301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上古神话,一、神话的概念及功能(33页) 神话是上古人类在幻想中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战胜自然界、战胜危害生命的一切愿望,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其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功能,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可以使人们在对世界的假想性把握中宣泄种种不安的情绪。,二、神话的资料来源,1、文字:先秦两汉典籍。 2、考古文物:雕塑、壁画、帛画等。 3、民间口头流传的神话资料,中国古代有关神话的典籍,先秦的有诗经、楚辞等,其中以庄子为代表。 秦代有吕氏春秋,汉代的有淮南子及汉初的山海经。

2、山海经则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由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组成。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都出自淮南子。,三、神话的内容,是神话学的重要课题。茅盾(6类)、钟敬文(3类)有或粗或细的分类。,1、创世神话(推原神话),追究宇宙万物来龙去脉,表现出人类与生俱来的寻根欲望。 盘古的开辟神话,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

3、,故天去地九万里。 徐整五运历年纪 (艺文类聚卷一引),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五运历年纪 ,见广博物志卷九,述异记(托名任昉)卷上:,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

4、盘古。,2、始祖神话,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 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炼石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3、英雄神话:中国古代神话的精品,最能体现神话

5、蕴含的民族精神。 主人公:文化英雄。 业绩:创造与征服。 与自然斗:补天、射日、治水、填海、逐日 与人斗: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 共性:悲壮品格(整合之后的印象),四、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40、41页),忧患意识。 厚生爱民意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反抗精神。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在抗争中,反映出了浓烈的悲剧精神。 英雄情结。,五、神话的思维特点,形成了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特点。 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 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实际上是一种带有隐喻和象征色彩的思维。,六、神话消亡的原因(44、45页),1、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

6、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理性化原则删削,使它无法在典籍中保留;二是对之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是使神话大量消亡。,关于神话的“历史化”,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外储左下,关于神话的“仙话化”,中国古代神话还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仙话一般讲

7、述的是通过修炼或仙人导引,以达到长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 1、道教直接继承的神仙:玉皇大帝、五老君、五星七曜、北斗七星、四灵二十八宿、真武大帝、雷神及东岳、城隍、土地等;,关于神话的“仙话化”,2、对神话传说人物的继承和改造。黄帝、东王公、西王母、九天玄女等。 3、取材于战国秦汉间各种书籍中的描述的神仙人物。(庄子:广成子、彭祖;淮南子:赤松子。),七、神话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1、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屈原的楚辞,庄子的散文,阮籍、陶渊明、李白、李贺、苏轼等的诗歌。特别是后代的小说。如西游记。 文学家利用神话只是片断。他们往往对神话加以改造,突出自己的理解或为了表达

8、某种思想。,神话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2、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 古代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神话表现出强烈的悲剧美和崇高美,它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神奇奔放的幻想、生动曲折的情节、新奇夸张的手法,对后世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思考,课后阅读希腊神话,比较中国神话与它们的异同。 中国古代神话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历史化现象?,参考文献,茅盾神话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81。 潜明兹中国神话学,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