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法:原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21374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法: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法: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法: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法: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法: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6第二章 教育法的原理教育法是调整国家行使行政权力和公民行使受教育权利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1)教育法是国内法。(2)教育法是规范调控教育事业发展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不同主体及其权利与义务的法律。(3)教育法的目的在于依法治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所有教育法规范的核心。教育法的特点(1)形式上的特点在教育法之上不存在统一的法典。教育法在形式上是由分散于宪法、法律和法规等为数众多的法律文件中的规范组成的,没有综合的、统一的法典,没有一以贯之的完整的系统,也没有共同性的或者一般性的规定。这与其他法律部门;例如民法、刑法不同,它们都具有统一的法典,

2、分别适用于全部民事法律活动和刑法事项。教育法的这一特征是由于教育活动中的特殊性决定的。由于教育法调整的范围庞杂广泛,教育教学事项繁琐多变,教育教学活动变动不居,与教育有关的法规甚多已修改频繁,这些都使得法律极难对教育问题做出综合统一的规定,不可能制定一部包括教育在内的统一、综合的行政法典。因此,教育法作为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它与行政法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母法与子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而应当是居于宪法之下的、以一个总法、若干个单项法、数十个行政法规以及因需要而定的一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所构成的相对独立的一套法律体系。教育法极富于变动性。由于教育法是以有关教育的事项为其规范的内容,而有关教育的事项本

3、身经常变动,没有固定的范围和永恒不变的状态,因此教育法就不得不随教育事项的变动而变动。这其中,特别是政府部门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变动更为频繁。因为行政法规和规章是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法律、执行职权和适应现实需要所制定,并可以自行修改,不需要经过立法机关,因此修改更为频繁,表现为多变性。2 / 6(2)教育法内容上的特点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教育法所规定的事项,是表达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和意志的,为此,该事项具有公认的而确定的效力,即公定力,他人不得自行否定其效力。这与民法、刑法相比,也是截然不同的。民法和刑法一般都涉及当事人的双方,如原告和被告双方,最后依民法、刑法裁决。教育法则不然,它所规定的

4、大多数法律关系,在当事人之间一般都具有不对等性,也就是说,不论对方的意见如何,只要国家机关依法下达了指示或命令,这种法律关系就形成了,关系的相对方就必须履行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任何人都无权否定教育法规定的法定效力。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教育法规定的事项,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不允许任何人违反或变更。国家机关对教育的调控和管理行为,都由国家强制力作后盾,义务人违反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时,国家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追究行政责任。但是教育法规定的这种强制性与民法、刑法也有区别,教育法的强制规定一般都是规定事前的作为或者不作为,通过反复的宣传,教育人们怎么做。而事后的制裁,仅是实现行政法

5、所规定事项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行政法规定的本质,因此,其适用范围和强度与民、刑法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教育法的制裁性规定比较简单,范围也比较有限。 教育法解决纠纷的手段也不同于其他法律。教育法的功能(1)通过教育立法确保国家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2)通过教育立法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有序化、科学化。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行政权力必须为国家所专有。行政范围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行政行为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行政目的必须是以国家的职能为出发点。(3)通过教育立法建立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法律支撑体系。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本方向

6、,为人民服务3 / 6(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是教育服务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根本目的。(3)调动和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一切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保障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自主权,使之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法律关系是由法律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和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教育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国家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以及公民行使受教育权利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这些关

7、系就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型的法律关系,也称为行政法律关系或者行政关系。另一类是横向型的法律关系,也称为民事法律关系或者民事关系。(1)教育行政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教育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关系。这一关系反映的是国家与教育的纵向关系,其实质是国家如何领导、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2)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是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的另一类法律关系,是在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这类法律关系是在共同意思表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个平等主体之间在教育活动中所引起的财产所有和流转是这类关系的基本内容。基本的教育法律关系

8、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教师、学生(1)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政府关系中的国家权利从其内容来说包括形成权、命令权、处罚权和管理权。学校的权利则表现为国家授予的权力和学校固有的权利两类。学校与政府关系中的义务按履行主体不同分为国家的义务和学校的义务。4 / 6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依法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施加行政影响,学校则处于服从的地位,必须履行行政命令所规定的义务。在我国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与政府关系的调整,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既便于进行地方统筹协调

9、,又便于调动各业务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办学积极性,学校又有较大的自主权利。(2)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在现阶段,我国学校与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调整,最集中的体现在所有权关系、邻里关系和合同关系上。(3)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校方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管理关系。学校内部的另一类社会关系,是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它是一种教育被教育、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法律渊源简称法源,它指的是根据法律效力的来源不同而形成的法律类别。法律渊源是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社会组织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法法源的种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

10、和单行条例、政府规章宪法作为教育法的法源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一切立法的依据。宪法作为教育法的渊源,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它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二是直接规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我国宪法是教育法的基本法律渊源。法律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分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发布的,通常规定和调整某一方面带根本性、普遍性的法律。5 / 6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法

11、律形式。 江苏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自治性法规。在我国,自治法规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法律结构的要件构成法律文本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教育法的文本结构由法律名称、法律规范、制定机关、效力等级、时间效力、适用范围、法律文本等要件组成。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的主要内容,它具有普适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特点。法律规范是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即假定、处理和奖惩。假定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只有合乎特定的条件,出现特定的情况,才能适用特定的法律规范。同时假定必须明确,否则,就不能得到正确的适用。处理是指法律规范要求的作为和不作

12、为。它是法律法规的基本部分,因为它具体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即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或要求做什么。由于教育法调整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处理部分的规定的方式和重点是不同的。但一般来说,教育法的法律规范较侧重规定一定的权利与义务,而较少规定禁止实施的行为。奖惩是指人们做出或不做出某种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时,在法律上引起的后果。法律后果按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奖励,即国家根据法律对人们的行为的有效性加以肯定,对各种合法行为加以保护。赞许和奖励;另一类是惩罚,即国家根据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有效性加以否定,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和奖励。法律文本按性质可分为总则、分则、罚则、附则等。总则一般是

13、法律文件的开端部分,分则是法律文件的实质性部分,附则是关于法律的实施规定,教育法的体系结构教育法体系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就其性质和内6 / 6容而言,它是国家制定的,以教育的内外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同法律体系一样,教育法体系并不是一国现行法律规范的简单相加,教育法必须反映国家的意志,反映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反映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要素的关系。教育法要正确的反映这些关系和要求,就不能随意制定,就必须是以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以不同内容的法律规范组成的若干部门法为横向结构,以不同适用范围和效力等级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不同层次为纵向结构的严密、完整、协调发展的一套法律规范。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1)教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部门教育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3)教育行政法规。属于这一层次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是直辖市和有地方立法权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5)政府规章。一般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和发布,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按现行的教育体系框架,可以分为六个部分构成,分别是:(1)义务教育法。 (2)职业教育法。 (3)高等教育法。 (4)成人教育法。 (5)教师法。 (6)民办教育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