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官法与聊天法的融合 观察日记 教学设计:翟风波表达内容:观察日记(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方法概述:聊天,就是几个人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对话,把对话的内容记录下来就是作文。话题的确定是“聊天法”作文教学的关键,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使学生在聊天中有话可说,有参与聊天的意思,更能激起写作的欲望,作文才有内容。感官法,就是把感官感知到的(看/听/闻/尝/触/想到的)感受,按一定顺序摆出来,形成一篇“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形象生动、表现力丰富”的文章的方法。 对于儿童来说,小学阶段是他们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尝试着进行了感官作文的训练,指导学生运用自身的五样小器官:眼,耳,鼻,口,手去看,去听,
2、去闻,去尝,去感觉,以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言习惯。内容分析:本次习作是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细心观察”安排的,它是学习课文的延伸,又是口语交际的继续。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眼、耳、鼻、舌等多种感觉器官仔细观察,体会各种现象,并把观察结果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内容很广,可以是自然现象,可以是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可以写一次的观察内容,也可以记录一个阶段连续的观察内容。然而,三年级第一学期处在从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的阶段,这时期的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也善于发现。可是他们的观察不深入,不细致,不持久,故观察的效果不佳。在写作方面,他们的习作偏向于概括性表达,什么内容都写,主
3、次不分,像流水帐一样。所以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细心地、多角度观察,并按一定的顺序表达。通过聊天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并记录成文。因而这节写作指导课,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简单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教学目标1、熟悉并正确运用写日记的形式。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通过习作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引导,让学生运用好眼、耳、鼻、口等感官,懂得关注现实、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2、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言习惯。三、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
4、的写作现状,指导学生规范日记基本格式。2、利用多媒体相关课件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好!我是翟老师,有机会和大家上一节课,互相学习,我感到很高兴。你们呢?(学生回答)我看到有些同学笑了,你的微笑让老师的内心充满温暖。2.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我相信:这节语文课会让我们成为朋友。想和老师交朋友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谢谢!既然是朋友,翟老师想提一点要求:上课时要胆大、心细、脸皮厚。胆大就是要大胆发言,心细就是要认真听讲,脸皮厚就是回答错了也不要脸红。 (学生回答:能)好,为了验证一下我们的默契,我先来改变一下上课的开始程序。老师先说“上课” ,班长大声喊“起
5、立” ;然后老师说“我自信” ,同学们高声喊“我快乐” ,听清楚了吗?(学生回答:听清楚了)3.上课。 (班长喊:起立)我自信。 (学生喊:我快乐)4.同学们,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身边的事物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 (出示课件,根据内容小结)原来花是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蜜蜂可以辨别方向,列文虎克发现的微生物世界是那么令人着迷(二)细心观察,引导写作(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上,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的东西。通常我们都会通过什么去观察?预设:(学生思考后)生:我用眼睛观察。生:用嘴巴帮忙。教学调整、批注与反思开头可以不拘形式,教师的目的就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6、幻灯的出示,勾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观察”的神奇。生:我观察东西的时候,用自己的鼻子闻它的气味。生:可以用手摸一摸,看看它光滑还是粗糙。生:可以用耳朵听听它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看 尝 闻 摸 听思考 想象把我们观察、思考、想象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可以写成观察日记。 (板书)(2)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观察一样东西。(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花生)今天我们一起来用不同的方法观察,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只看图片,不够过瘾,下面让我们隆重地请出我们的特邀嘉宾花生先生。a.教师把花生分发到各个小组,提出观察要求。运用不同方法观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交流观察
7、到的内容,一会儿我们请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的交流。b.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c小组选派代表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更细致,语言更生动,表达更准确,思考更深入,想象更独特。(在交流的过程中,每谈到一种感官观察方式,教师就应该牢牢抓住,引导学生表达透彻,避免蜻蜓点水。提醒同学认真倾听,互相补充,在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d.拓展延伸,合理想象.师:同学们,你们猜这是什么?(出示图片)(生:花生秧埋在土里。)师:看来花生是很低调的,果实埋进了土里,不实物的发放让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尽管是那么熟悉的东西,可是带到了课堂上就显得那么新奇。交流部分是指导的重点,教师要利用引语,带领学
8、生动用多种感官,把观察走向细致、深入。表达更准确、丰富。像苹果、梨、石榴,把自己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热热闹闹是一种美,低调也是一种美。师:花生都有哪些吃法呀?师:老师听说花生除了味美,作用也很多,能介绍一下吗?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回答。(三)理清思路,总结方法: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了花生的外形,内部构造,味道以及作用等(相机板书) ,把我们刚才谈话的内容记录下来,是不是就可以成为一篇文章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部电影从拍摄到最后成功放映,中间还需要剪辑师的剪辑,还要把拍摄到的镜头进行合理的安排。其实我们的作文也是如此,也需要对内容进行合理的排序。下面,谁来当剪辑师,把我们观察到的
9、内容进行一下安排呀!(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只要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电影还要有片头和片尾呀,我们的作文再加个开头,加个结尾,那就更完美了。引导学生练习加开头结尾。谁有了创作的灵感啊,先来给我们加一个开头。老师也可引开头:今天,老师带着我们观察花生,建议:1.谜语形式;2.喜爱之情形式。让学生模仿表达,创意表达。(四)布置作业。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多种方法观察事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达。其实我们观察任何一种东西,都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出示各种不同事物的图片)方法学会了,接下来我们就要亲自动手写一写了。这里是对文章结构布局的指导,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让表达更有层次性。加上开头和结尾,文章才更完整,主题才更突出。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表达起来更自由。强调习作格式,体现单元训练重点。分层作业:快乐级:把今天的谈话内容记录下来,加个开头加个结尾,写成一篇观察日记。挑战级:把平时你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东西记录下来,采用多种观察方法,注意按照一定顺序,写成一篇观察日记。还有一点温馨提示,既然写的是观察日记,那么就应该讲究日记的格式,正文的第一行写上时间和天气情况,第二行起按照作文的格式写日记的内容。指导学生写在本子上。 (板书)(五)板书设计 观察日记( 年 月 日 星期 天气)看 尝 外闻 思考 内摸 想象 味听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