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01666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专题 13 文言文阅读(课外)聚焦考点温习理解概况分析:选文多为哲理或启示性小故事,主要考察运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阅读课外文言篇章能力。 【考点一】词语解释 考查内容:文言文中特定实词和虚词的词义和用法。【考点二】句子翻译直接翻译或选择正误项 考查内容:选文中优美句、主旨句、哲理句、特殊句式或包含特殊用法字词语句的翻译。【考点三】内容理解用文中原句或自己话概括 考查内容:对选文的整体内容、情节和对人物行为的理解。【考点四】主旨理解 考查内容: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含哲理、观点或启示。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真题呈现】(2015 届山东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承拙斋家

2、传张惠言(清)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拙斋先生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 “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偈武,无佳葩奇卉,可以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圃。保吾天,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

3、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 ”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己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教之也。著 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注】偈武:空间逼仄、狭小。点笔:图画改订诗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九试于乡,不得举(2)客有至者,则延入(3)常语学者曰 (4)于身心何所益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1)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2)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3)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

4、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4 分)【答案】- 2 -1(1)任用,选拔(2)领,邀请(3)告诉,对说(4)好处 【评分】每空 1 分,共 4 分。2(1)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2)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3)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人(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评分 I 每句 2 分,共 6分。意思对即可。】3(1)博览群书,身体力行。(2)安贫乐道,不慕荣华。(3)教海子孙,乐此不疲。(4)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S)勤奋著书。(6)热情好客。 【评分】每条 I 分,共 4 分,答出其中 4 条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常

5、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使”“以为”“处”“安”“得”“盖”“足”“道”,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对于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首先要疏通文字,大至读懂内容。本题是要求概括人物形象,要找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从其言行的反映的性格、思想品质方面来分析,可以根据人物具体的言行表现逐一概括。【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1课内积累应用;

6、组词法给难解实词组词,还原到文中考查,根据词性适当调整 2通读文章解大意;前后联系译难点;人名地名不必译;特殊句式调译序;字字落实重直译。 3通读选文;审清题干;回归原文;直接答题或概括答题 4结合文章内容(故事细节和人物个性) ,从为人道理、处世方式、科学哲理三个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可平时积累,临考借用。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一、 (16 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 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少卓荦(lu)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后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

7、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 3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 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边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

8、,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赦。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稇(k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荦(lu):明显,分明。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禁之不止”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渔人甚异之 B怅恨久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至之市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从“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这句话可以看出许曾裕是一个勤学的人。B许曾裕体恤百姓,亲自试验乌船,解决了乌船遇风容易坏的问题。C松江府百姓为了表达对许曾裕的尊敬,在河边立碑记下了他

9、的许多事迹。D许曾裕担任松江府通判期间执法严厉,他认为对私运货物的百姓要严惩,才能正民心。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值母病笃 向者 而其弊始除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4翻译下列句子(4 分)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 (2 分)译: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2 分)译: 【答案】1 (2 分) A 2 (2 分) D3 (4 分) 笃:严 重 向:从前 始:才 潜:暗地里、偷偷地4 (4 分)(2 分)先生到任后,惩罚了其中特别狡诈的几个人,商贩们都感动流泪了。 (得分点:“至” “其” )(2 分) (许曾裕)就亲自丈量河道的深度和宽度,不允许施工有丝毫差错

10、。 (得分点:省略句、深广)【解析】- 4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通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信息点,比较判断正误。根据文段最后一句“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赦。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要判断许曾是爱民的,他的建议是“宽赦” ,因为 D 错。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字词的古今异义,不可用念义替代古义,如本题中“向”“始”两词,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1、。能力层级为理解 B。4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尤”“狡黠” “负” “工” “尺寸” ,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二、 (16 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一) (12 分)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

12、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1下列句中的“之”和“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A怅恨久之 B楚人怜之C何陋之有 D辍耕之垄上2下面关于本语段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蒙恬的先辈是齐国人,在其祖父这一辈才从齐国到秦国去的。B蒙恬早年

13、并非是将军,后来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C秦始皇非常推崇蒙氏一族,对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都很信任。D蒙恬和他的士兵曾在外东征西讨了十余年,最后才在上郡安定下来。- 5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自齐事秦昭王 事: 大破之 破: 据阳山,逶蛇而北 北: 信任贤之 贤: 4翻译下列句子(4 分)(1)蒙恬者,其先齐人也。 (2 分)翻译: (2)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2 分)翻译: 【答案】1 (2 分)B 2 (2 分)D 3 (4 分)侍奉。打败。向北(进军) 。认为贤能。 4蒙恬,他的祖先是齐国人。 (2 分)于是派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向北驱逐戎狄。 (2 分) 【解析】考点

14、: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疏通文意,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相关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D 错,“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中的“居”不是“定居” ,而是“驻扎”的意思。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北”为名词作状语,意为“向北”,“贤”形容词动用,意为“认为贤能”,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三、 (16

15、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2016 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 6 -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

16、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鸿门宴1下列句中的“之”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怅恨久之 B辍耕之垄上 C渔人甚异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项羽的叔父左尹项伯夜里骑马到了项羽的军

17、营,私下会见张良,意在让张良和他一起离开,不要跟着沛公一起死。B张良把项羽要攻打沛公的事告诉给沛公,沛公大惊,最终还是张良替他出了主意。C沛公见了项伯后,和他相约结成亲家,并说明自己不贪占财物,选册登记官吏百姓,派兵把守,等待着项羽的到来。D项伯连夜回到军营后,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给项王,表明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反而攻打他,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早好好款待他。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 分)素善留侯张良 素:_ 亡去不义 亡:_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_ 张良出,要项伯 要: _4翻译下列句子(4 分)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答案】1 (2 分)B 2 (2 分

18、)A3 (4 分)素:向来,一向 亡:逃亡,逃跑 活:使活 要:同:“邀”,邀请 4 (4 分)(2 分)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或不同寻常的事) 。(关键词:所以、非常。判断句“者, 也”句子通顺)(2 分)期望项伯(或您)详细地说我不敢背叛恩德。 (关键词:具、倍,句子通顺)【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7 -2试题分析:抓住各项语句表达的要点,仔细阅读文段内容,梳理有关信息,比较判断正误。A 错,应该是“沛公的军营”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

19、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亡”为“逃亡”,还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活”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使活”,“要”通“邀”,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4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遣”“备” “盗” “非常” ,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四、 (16 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20、成后面小题。(12 分)【甲文】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文】 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

21、,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效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注释:卒然:同“猝”,突然。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谨受教 :真诚地领受教诲。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亦免冠徒跣 ( ) (2)休祲降于天( )(3)唐雎说信陵君( ) (4)破秦人,存赵国(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 分)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22、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 8 -B与臣而将四矣 不可得而知也C秦王怫然怒 卒然见赵王D休祲降于天 人之有德于我也3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4 两文在人物刻画上都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你结合乙文分析其作用。(2 分)【答案】1(4 分)光着脚 不祥 游说 使。幸存。2(2 分)D3(4 分)(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4(2 分) 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反衬)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反衬(衬托)出了荆轲的沉着冷静。【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

23、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休祲”的解释, “说”字的古今异义。 “存”使动用法。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D 项的“于”分别解释为:从;对。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总结,从其语言上,行动上和他人的衬托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五、 (16 届湖北省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 9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24、成后面小题。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 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旬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宴饮。当时随从文馆士大夫各为宴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 讲习。一日,选东宫官 ,忽宫中除 殊,执政莫知所因 。越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宴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 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宴游者,直 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知事

25、君体 ,眷注 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9 -【注释】晏元献公:即晏殊,北宋著名词人。张文节:北宋大臣。 昆弟:即兄弟。 东宫官:指辅助太子的官。 除:任命官职。 因:依据。 事:侍奉。 体:规矩。 眷注:指皇上的眷顾。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 分)A帝许臣僚择胜宴饮 潭中鱼可百许头 B适值御试进士 而此地适与余近C但无钱不能出耳 无他,但手熟尔 D公是时贫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例句:张文节荐之于朝廷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胡不见我于王C舜发于畎亩之中 D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3下

26、面对文本有关情节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A晏殊做童子的时候便被推荐到朝廷,参加进士的应试。B皇上选拔晏殊做东宫官,是看中他不参加宴饮社交,注重学习,为人谨慎厚道。C晏殊没有参加宴饮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去参加。D晏殊得到朝廷的赏识主要是因为他刻苦学习。4将下 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 4 分)臣旬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答案】1A 2B 3D4我十天前已经写过这篇赋了,有草稿还在,请另外命题。 (共 4 分。重点词“旬日” 、 “尚” 、 “别”各 1分, 语意完整、语言通顺 1 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晏殊少年时,张文节(以“神童”名义 )向朝廷推荐他,

27、 (朝廷)征召他到了京城。恰好遇到皇帝亲自面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 (晏殊)一看到试题,就说:“我十天前已经写过这篇赋了,草稿还在, (我)请求(皇上)另外命题。 ”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等到( 晏殊)进了翰林院(担任馆职) ,当时天下太平, (皇上)允许臣子、幕僚选择风景好的地方设宴欢饮。当时侍从、文官、士大夫各自设置宴席,以至于集市内的酒楼、坊间,到处都提供帐篷作为游 玩、栖息之地。晏殊当时很穷,不能出去(参加) ,独自在家呆着,与兄弟探讨学习。一天, (吏部)挑选辅助东宫太子的官,忽然从内庭中批复,任命晏殊为(东宫官) ,执政的人不明白(皇上任命)所依据的(缘由) 。第二天上朝复命

28、,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内的臣子、幕僚,没有一个不开心游玩、设宴赏玩,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 ”晏殊上任后,得到回复(任命的机会) ,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 。晏殊语言质朴不拘,却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 ”皇上因此更欣赏他的诚实,明白侍奉君- 10 -王的规矩,垂爱一天天加深。仁宗登基后, (晏殊【解析】1试题分析:A 允许/左右 B恰好 C只,不过 D这,这个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29、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得到赏识的主要原因是诚实。最终被重用(官至宰相)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六、 (16 届四川省安岳县永清责任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13分)(甲)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

30、“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年轻人,指他的学生)识(记 住)之:苛政猛于虎也。”1填空:(3 分)甲段文字选自 ,“说”是古代的一种( ),跟现在的( )大体相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作者( )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乙段文字选自 2在甲、乙段中分别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2 分)甲: 乙: 3写出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2 分)(1)苛政猛于虎也 ( ) (2)昔日吾舅死于虎 ( )(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4)子之哭也 ( )4翻译(3 分)(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2)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5甲段文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了乙段文字,

31、你对孔子有怎样的评价?(3 分)【答案】1捕蛇者说,文体,杂文,柳宗元,唐,礼记。- 11 -2甲: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乙:苛政猛于虎也3 (1)比(2)在(3)等待(4)你4 (1)谁知道赋税的祸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2)孔子经过泰山傍边,有一位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5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开放题,可答孔子有同情心、善于启发学生等。【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化常识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古代的文体“说” “记” “铭”等。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然后分析主旨句,注意用原文回答。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32、。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4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孰知” “甚” “哀” ,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5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出具有爱心,同情心等即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七、(16 届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九年级 9 月份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33、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 明史杨继盛传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 分)任: 益自刻厉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 分)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继盛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 分)【答案】1 (1)担负得起; (2)更加 2 (2 分)年纪小的人可以担负得起放牛这件事,竟然担负不了读书这件事吗?3 (3 分) (1)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是学有所成的重要前提。 (2)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要尽力克服各方面的障碍。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34、(3)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能紧扣杨继盛的经历中的- 12 -某一点,引发出合理的积极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任”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

35、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八、 (16 届山东省禹城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陈晋之读书法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 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 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云。清 陈善扪虱新话【注释】陈晋之:人名。诵:背诵,

36、这里是读的意思。癖:毛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遂无书不读 ( ) 然旋读旋忘( ) 2翻译下面句子 。 (2 分)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3你从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3 分)【答案】1于是,就 但是 2即使一年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何况一天呢?3示例:读书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精读记牢,积少成多。 (不要求快求多,要扎扎实实记牢。不能囫囵吞枣,否则就没有效果了。读书只有熟读牢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益。 )【解析】- 13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

37、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九、 (16 届江苏省大丰市南阳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1 分)【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文】魏钟繇 ,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

38、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钟繇(y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 。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蔡伯喈(ji):东汉人,工书画。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八分:汉字书体名。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礼愈至( ) (2)

39、援疑质理( )(3)诞惜不与( ) (4)皆书象之 ( )2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 活板 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C能以径寸之木。 核舟记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3翻译下列句子。 (4 分,每题 2 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14 -4两文同述求学之事,宋濂和钟繇身上都有 的特点。 (1 分)【答案】1周到 提出 给,给予 写,书写 (每空 1 分)2B(2 分)3 (1)曾经跑到一百多里外拿着经书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求教。 (注意句子翻译的顺序以

40、及“尝” “趋”“执”等词的翻译) (2 分)(2)等到韦诞死后,钟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蔡伯喈笔法 。 (注意“及” “令”的含义) (2 分)4 (1 分)勤学好问【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B 为连词“来” ;其他和例句都是“介词,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趋”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4

4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十、 (16 届山东省荣成第三十五中学 2015-2016 学年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8 分) 方 羲 之 之 不 可 强 以 仕 , 而 尝 极 东 方 , 出 沧 海 , 以 娱 其 意 于 山 水 之 间 , 岂 有 徜 徉 肆 恣 , 而 又 尝 自休 于 此 邪 ?羲 之 之 书 晚 乃 善 , 则

42、其 所 能 盖 亦 以 精 力 自 致 者 , 非 天 成 也 。 然 后 世 未 有 能 及 者 , 岂 其 学 不 如彼 邪 ?则 学 固 岂 可 以 少 哉 !况 欲 深 造 道 德 者 邪 ? 墨 池 之 上 , 今 为 州 学 舍 教 授 王 君 盛 恐 其 不 章 也 , 书 “晋 王 右 军 墨 池 ”之 六 字 于 楹 间 以 揭 之 又 告 于巩 曰 : “愿 有 记 ”惟 王 君 之 心 , 岂 爱 人 之 善 , 虽 一 能 不 以 废 , 而 因 以 及 乎 其 迹 邪 ? 其 亦 欲 推 其 事 , 以勉 其 学 者 邪 ?夫 人 之 有 一 能 而 使 后 人 尚

43、之 如 此 , 况 仁 人 庄 士 之 遗 风 余 思 被 于 来 世 者 何 如 哉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2 分)A羲之之书晚乃善 与朱元思书- 15 -B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同舍生皆被绮绣C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方其远出海门D则 学 固 岂 可 以 少 哉 ! 岂 爱 人 之 善 , 虽 一 能 不 以 废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羲之之书晚乃善 B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C又尝自休于此邪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D今为州学舍 不足为外人道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划横

44、线的句子(2 分)4找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一句话写在下面并谈一谈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2 分) 【答案】1C 2A3略4略【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A 中二者都是“结构助词,的” ;B:因为/用;C:在/对;D:建造/对。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 (准确无误)和“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此处注意关键词“被”

45、等的理解。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4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 ,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 与原文情感相悖。- 16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模拟实战真题精选一、(2015 届广东佛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A 文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

46、,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B 文段道光二十一年,英人将扰佛山镇,取道泥城,经萧岗三元里。里民愤起,号召各乡义勇,枪械云集,四面邀截。英兵窘迫不能出,死者二百余人,毙其梁帅伯麦。英酋义律亟驰援,复被重围。时,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不械而集,众人数万人。是役也,英人为之丧胆。初九、初十日,逆夷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复行扰害,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毙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数千人与夷决战,未刻迅雷甚雨,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又毙逆夷百余,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全身盔甲,刀砍不入,手持宝刀,装嵌宝石,映日不可逼视,亦被杀死。余夷脱逃者,或被坑水冲淹,或为失路饥毙,无一漏网,各处乡民来攻逆夷者尚源源不绝,而英夷亦从此胆寒潜踪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