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1、指导思想本节体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在认知、情感和态度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力图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合作学习,同时这也成为本课的指导思想。2、设计思路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结合水平四(八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场地和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蹲踞式跳远作为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平衡感,启
2、发、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动作方法。3、教材分析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田径的跳远是八年级的主要教学内容,而蹲踞式跳远是跳远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但是单纯的技术教学枯燥,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组织方法,结合游戏及竞赛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会蹲踞式跳远的技术。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教学难点:踏跳有力、提膝屈腿。蹲踞式跳远单元教学共 4 次课,本次课是第 1次课。4、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八年级(2)班学生,八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思维也较活跃。在学校中表现出好奇、好动,同时独特性突出,喜欢
3、标新立异。学生的体能状况较好,其身体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具有精力旺盛、好动喜欢挑战等心理特点。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实践练习、教师纠错、巡回指导、分组分层教学等方法,在练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体验成功的乐趣。5、学习目标1)、运动参与:通过本课教学、游戏,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活动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2) 、认知目标: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及锻炼价值,激发学生对跳跃运动的兴趣。3) 、技能目标:80%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4) 、身体健康:学生通过练习和
4、游戏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生长发育。5) 、心理健康:通过学习充分展现自我,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培养勇敢、果断的品质。6、教法、学法设想1) 、教法设想本次课在教法的运用上通过多种教法与学法的合理渗透,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主动学习、掌握技能,勇于实践,课堂成为学生合作交流、拼搏进取、感受成功的平台。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并把德育贯穿与教学中。2) 、学法设想采用观察法、体会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展示法等学法,提高学生练习的能力。7、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
5、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2 分钟)2) 、准备部分绕球场跑、蹲踞式跳远辅助练习跨越小河、变向跑。基本体操。(8 分钟)3) 、基本部分1、了解动作方法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助跑:放松自然,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步点准确。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标志后,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2、助跑与起跳练习(1)上一步起跳练习 2-3 次(2)上三步起跳练习 2-3 次(3)8-10 米助跑起跳练习 3-5 次(4)8-10 米助跑起跳跨过一定高度的练习(腾空步)在沙坑边用两根竹竿拉起一根橡皮筋,鼓励学生起跳后跨过橡皮筋。(5)自主尝
6、试完整动作练习 2-3 次。(20 分钟)二、跳过“小河”接力赛游戏方法: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男女各两组同学,成纵队站于起跑线后,在距离 15 米的场地中间画出男:2.5m,女 2.0m 的两条“小河”比赛开始后,每组第一位同学跑出,经过“小河”的时候必须采用跨过或跳过的方式,然后由折返点返回,再次跨过“小河”,回到起点,与本组第二名同学击掌后,第二名同学跑出,如此循环,先完成的一组为胜。(负队负责收还器材)(10 分钟)采用学生观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体会等方法。在练习中体会动作要领,教师及时进行鼓励、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对一些学生的错误动作有针对性地利进行纠正,最后安排自我展示、评价
7、。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4) 、结束部分1、集合,放松活动,安排一些放松运动如学生自编操,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4 分钟)2、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1 分钟)8、教学评价本课采用学生自评、组内自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差异,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评价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练习时,做到及时、有效、语言简洁,采用诊断性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会新技术的方法,提高自我的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评价游戏时,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互相帮助、自主性与合作性、引用竞争机制的目的性。9、教学效果预计整堂课的练习密度为 35%40%;预计课平均心率为130150 次/分,练习强度为中偏后期达到高峰;学生心情愉快,参与活动积极主动。10、场地与器材:合理巧妙地安排场地,充分发挥了场地和器材的功能,提高场地器材的经济性和实效性。沙坑场地一个,橡皮筋2 根 , 竹竿 4 根, 录音机 1 台,铁锨一把,蹲踞式跳远完整动作挂图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