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本章我们将回顾历史,梳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分工和贸易的思想脉络,由此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是如何一步步突破理论局限性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搞清楚:(1)贸易的原因与流向;(2)贸易商品的价格;(3)贸易利益是如何产生及如何分配的。,第一节 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期及背景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
2、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二、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三、重商主义的局限性,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 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3、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绝对优势理论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2.2,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带头人。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
4、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绝对优势论的历史背景,斯密所处的时代是产业革命逐渐展开的时候,英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绝对优势论成为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反对地主贵族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理论工具。主张自由放任的贸易政策,即政府对贸易不加限制,完全自由贸易。,1. 主要观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分工的基
5、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两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决定了两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就构成了两国分工、交换乃至贸易发生的基础。各国在生产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可以决定哪些商品由本国生产和出口,那些商品由他国生产并由他国进口,贸易的格局就确定了。,核心思想,2.绝对优势论的进一步说明,假设世界上只有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两个国家都只生产小麦和布两种产品,劳动L是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20单位。,表2-1 分工前英国和美国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对比,表2-2 分工后英国和美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表2-3 相互贸易后英国和美国的国内消费量,由上述表格可见
6、,英国和美国从中获得贸易利益: (1)两种产品的总产量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分工前,两国共生产200单位布和240单位小麦,而分工后,在同样多的劳动投入下,两国共生产400单位的布和480单位的小麦。 (2)两国的消费水平提高了。英国和美国小麦和布的消费量为240单位和200单位,都分别比分工前增加消费120单位的小麦和100单位的布。 (3)专业化分工有利于规模生产,节约生产成本。因为各国要集中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必然使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优势,产生规模经济效益。,3.绝对优势论的评价,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
7、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第一次论证了贸易是互利和双赢的。,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只能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情形,比较优势理论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2.3,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年),书中提出了发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在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斗争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1
8、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的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新的“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却严重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做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言人的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说”,从理论上论证了谷物自由贸易的优越性。,1.理论背景,假定1:采用两国-两产品模型 假定2:自由贸易,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假定3:劳动只能在国内移动,在国际间不能够移动,两国国内充分就业;假定4:双方国内生产成本固定不变,无规模经济,无运输成本假定5: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劳动成本决定商品价值。,2.理论假设,“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
9、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一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即比较劣势)的产品,便可获得实际利益。,3.主要观点,设甲国在A产品上的产量为Q1,所要求的劳动投入为L1;乙国在A产品上的产量为Q2,所要求的劳动投入为L2,劳动的工资率为W,则:A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Q1/ L1)/(Q2/ L2)A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L1/ Q1)/(L2/ Q2)A产品的相对价格=(WL1/ Q1)/(WL2/ Q2)=(L1/ Q1)/(L2/ Q2),补充:,4.比较优势论的进一步
10、说明,假设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两个国家都只生产小麦和布两种产品,劳动L是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表2-4 分工前美国和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对比,表25 分工后美国和中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表26 相互贸易后美国和中国的国内消费量,由上述表格可见,即使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开展对外贸易获得利益分工贸易使世界经济总量增加,各国经济总量增加,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比较成本理论意味着不仅是发达国家之间,而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可以开展自由贸易,并从中受益。,5.比较优势论的例外情况,如果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或绝对优势地位,并且两者的不利程度或有利程度是
11、相同的,则不会发生贸易。 (但例外存在的几率很小,所以对理论的影响不大)如表27和28,分工前后两国生产总量没有发生变化。,表27 分工前美国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表28 国际分工后各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6.比较优势论的评价,积极意义,比较利益论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 它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而自由贸易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理论缺陷,没有分析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互利贸易的范围及贸易利益的分配。,现实缺陷,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一定能成为真正的出口产品。
12、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当今越来越多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自由贸易,而当今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则有增无减,讨论题:,论题一:中国(或者墨西哥)的工资远远低于美国的工资水平,因此中国产品对美国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将损害美国的利益,这样的竞争将减少美国工人的工资,导致美国工人生活水准的降低。,讨论题:,论题二: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缺乏竞争力,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因此自由贸易不但不会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反而是有害的。,讨论题:,论题三:中国出口鞋子、玩具和纺织品等低附加值的产品给美国,并且从美国进口飞机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用低附加值的产品来换取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是不公平的贸易,是划
13、不来的贸易,好处都让美国人拿去了。,讨论题:,论题四:2004年哈佛大学教授曼昆在一次公开场合说将某些生产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中国,对美国经济是有好处的。他说“外包是一件越来越重要的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从长远来讲,外包对我们的经济是有利的贸易收益。”,讨论题:,论题五:许多政治人物,甚至是一些经济学家把发达国际制造业萎缩的原因归结为国家贸易,他们认为来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制造业产品的竞争是导致发达国家制造业中就业机会减少的主要原因。,讨论题分析:,论题一:这个论点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普遍,经常一再出现在美国的总统大选候选人的讲话中,一些西方的劳工组织也经常用这个论点来游说政客们
14、寻求政策保护,试图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限制。中国之所以工资低于美国是因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中美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它们之间的工资差别也越大。,讨论题分析:,论题二:这个论点在发展中国家比较盛行,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保护性的贸易政策是必要的,这些政策可以使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得以生存。这种观点其实是混淆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讨论题分析:,论题三:很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个论点。我们认为贸易是正和博弈,重要的不是比较中国出口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和进口的美国人生产的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数,而是比较中国出口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和假如自己来生产进口产品所需要花费的劳动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