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材料使用1.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8451040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使用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材料使用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材料使用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材料使用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材料使用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材料作文之原材料使用,夏邑三高高四语文组,高考议论文失分的一大因素是对材料的运用不恰当:1、原文照抄材料;2、不知道要引述材料;3、材料出场太晚;4、把材料降低到普通论据的地位;5、只在开头提到材料,行文中再也见不到材料的影子;6、全文泡材料。,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话题作文的原材料只是起到引出话题或帮助理解话题的作用,行文时原材料可用可不用;材料作文的原材料与作文要求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它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唯一依据,材料不可或缺。如何对待和使用材料作文的原材料,是我们写应试作文必须重视的问题。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立意与原材

2、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会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 。,一、材料作文的原材料要尽量运用。原材料是文章主题的生发点,是主题提炼的依据。作文无论提炼什么样的主题,唯一而合法的依据只能是原材料。没有了原材料,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行文就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行文时使用原材料,能提醒我们正确地围绕材料,确定合乎要求的主题,较好地规避失误。,原材料使用的要求,二、原材料要作为新信息出现。许多考生,在行文中,使用诸如“材料中”“读了上则材料”“通过这则材料”等语句,而对原材料内容则只字不提。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首先,原材料既然是观点的触发点,那它理应是文章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自

3、然镶嵌在文章中,文章读起来才浑然一体,给人思维清晰而缜密的印象。其次,须要指出的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文章一旦完篇,它就应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如果原材料不作为新信息出现,会使读者一头雾水,无法理解文章。第三,原材料作为新信息出现在文章中,便于评卷教师更好地思考文章是否合乎题意,从而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题,不致误判。,三、要在恰当的地方运用原材料。原材料究竟该在什么地方使用,虽然没有一定之规,但一般来说,应在开头就引用原材料,以便顺畅地得出主题,组织文章。当然,在文章的中间甚至结尾都可以运用原材料;这样运用原材料,可以让原材料成为观点的支撑和佐证,使文章显得活泼,不落俗套,收余味无穷之效,

4、有时还能画龙点睛,发人深省。较好的做法是:在开头、中间、结尾甚至标题中都“扣材料”,“点材料”。这样做是有点机械,但是只要灵活处理,明引、暗引相结合,一定会帮你少丢分,多拿分。,四、对原材料的运用要有所取舍。无论是较短的原材料还是较长的原材料,都可能有多角度的多元解读。因此,我们在运用材料时,首先应准确审题立意,确定自己审题的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的审题方向,来运用材料,对材料进行取舍:提取有利于支撑自己文章主题的原材料而舍弃与自己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使我们的概述具有向心性。对于较长的原材料,尤其要高度概括,否则,原材料在文章中的比例过大,必然影响结构的安排及主题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要有所取舍

5、,并不是对原材料进行断章取义。,五、行文时对原材料要展开解读。经常发现有些考生在引用原材料后,就直接拿出了自己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是怎样得出的,与原材料之间有何联系,不得而知。这样得出的结论,既显得唐突无根据,也让阅卷老师难以理解,很难打出满意的分数。明智的做法是:正确运用原材料后,用简洁的语言对原材料进行解说,从而自然得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将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也就是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有了这个过程,不仅审题立意有了依据,不易出现偏差,而且给人思维严谨缜密之感,从而得到满意的分数。,鸟的评说 麻雀说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 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 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

6、灵说最无原则的 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 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百灵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会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寓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 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本段仅两句,句(1)点材料引入。方法是简练转述材料内容。材料议论文开篇的弊端常见者有三:其 一,照抄全部材料。其二,根本不触及材料。其三,先空发一段议论,才绕回来引材料。该文开篇,没有这样的败笔。句(2)点出全文中心论点:“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7、。立论准确,观点鲜明。材料作文开篇段第二句的位置,是文眼位置,该位置的句子,应视为文眼句。应特别注意锤炼好。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水”和“木”就是材料的内容和立意。它又是全文的统领句,统领全文的论述。仅用两句话,足 以达到开篇咬材料入题。,示例,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又数说百灵,百灵又数说鹦鹉鸟儿们相互非议,形成了一个怪圈。我们实际生活中有些事与这鸟的评说又何其相似啊!张王李赵彼此讥讽,每个人眼中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短处,嘴上说的都是别人的缺点,可就是没有一个人想想自己的不足。其实,我们最应该做的恰恰相反: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看到自己的弱点不足。,引

8、述材料的要求是简洁、有度、融合。简洁引述材料,是以阅读理解试题的供料为前提。只有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把握住中心,才能实现简洁引述材料的目标。其次,心中要有阅卷老师。他们对于供料熟悉的程度远远超过自己,大可不必担心他们看不懂自己扼要的引述。第三,引述材料要善于捕捉与自己议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增强引述的向心力。开头引用材料,主体联系材料,结尾点及材料,算是引述材料有度。引述材料较高的境界是“融合” 所谓“融合”是把引述材料与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表面上不曾直接搬用材料,实际上却把材料的引述融化在分析说理之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

9、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例文赏析,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齐宣王在位时,南郭先生不学无术, 混在乐队里,冒充内行,领取俸禄。而齐湣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人没有生来就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天下的结局。,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这就是,不管

10、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装。中国共产党干了五十八年的革命。五十八年里,新情况,新任务层出不穷。打阶级敌人,打民族敌人,搞土改,搞经济,搞文化,哪一件不是从不会到会的?从一无所知,到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这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又出现了许多我们不懂的东西。我们很多同志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不懂怎么办?承认就是了。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所说的:“要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就要坦率地承认,我们还非常不善于管理,不善于当组织者和管理者。”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装,只能使自己永远是外行,永远不

11、懂,永远无知。,当然,转化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靠干和学,而不能靠混。南郭先生不是在齐宣王那里很混了一阵子吗?最后怎么样呢?混不下去了,只得灰溜溜地走掉。要在新的转变中不掉队,办法只有一条:重新学习。要象毛泽东同志教导的那样,拿出当年打日本帝国主义,打蒋介石的那股劲,那种拼命精神,钻进去,勤勤恳恳地学,老老实实地学,努力使自己从门外汉变成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内行。没有这一条,岂不有点南郭先生的嫌疑?长此下去,实践会将你的军,群众会将你的军,马脚会越露越多,你终将在新的征途上落下伍来。如果说,南郭先生的装腔作势,只是骗了一个齐宣王的话,那么,在革命队伍里装腔作势,那就是骗党,骗群众。四个现

12、代化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夸。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靠装,装不出来;靠吹,吹不出来;只能靠实实在在的本领,才能干出来。不懂偏要装懂,势必搞瞎指挥,乱弹琴。结果怎么样呢?必然违抗客观规律,使国民经济遭受损失,人民生活遭受灾难。这个危害,可就大了。,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要说真话,老老实实,要“不偷,不装,不吹”。不偷,就是不要把别人的当自己的,书是人家写的,不要“抄袭”。不装,就是老老实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要“猪鼻子插根葱装象”。不吹,就是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吹牛,要实实在在。毛泽东同志这番话,是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教训而说的,语重心长,

13、值得我们铭刻在心。共产党人和南郭先生当然不能相提并论。还是列宁说得好:“我们应该抱定这种信念:我们既然不内行,我们就要从头学起。我们到底还是革命者。”只要不装腔作势、不懂装懂,而又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能够完成重新学习的伟大任务。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天天进步!,20111020,大家都来动动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