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设计福利制度,目 录,一、福利和工资的共性、区别及相互关系 二、福利体系的基本构成 三、当前企业福利的难点和热点 四、当前企业在解决员工住房方面可采取的方法 五、福利发展趋势 六、企业福利值得思考的问题,福利,员工在取得工资收入之外还享有的利益,包括现金性、实物性福利,福利和工资的共性,1、福利也是职工取得个人消费品的一种形式,工资是主要形式而福利是辅助分配形式 2、福利也是劳动力再生产费用,是职工的劳动所得,福利与工资的区别,工资与福利关系,可互补不可替代,C=X+Y,X(工资),Y(福利),C企业人工成本,C保持不变,X和Y有多种组合 X与Y是此长彼短的关系,可互补但不可替代,福利体系
2、的基本构成,1、法定福利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企业19个人6缴纳失业保险:企业1.5%+个人0.5%医疗保险工伤保险:随行业不同而不同,工伤比例高行业企业多缴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按企业性质选择:外商投资企业10,其他类型企业5-10特点:依法缴纳计提标准、计提项目、使用方向按法律规定,福利体系的基本构成,2、统一福利 工作餐:企业免费供应 年休假:企业规定不同 班车:福利,生产必备条件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商业保险公司中企业自己选择 日常门诊医疗保险3、专项福利 婚礼礼金、探亲路费、丧事津贴、丧葬费、独生子女津贴,当前企业福利的难点和热点,1、住房:国家发展阶段出现城市化过程 房地产过热:城
3、市化进程 住房商品化:房价住户年收入水平36倍 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房价:消费品中最贵的一种,资金压力 买房过程中法律不完备引起麻烦 买房操作手续麻烦:购房: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购房协议贷款:与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中心签订协议,提供资信证明管理: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合同 住房考虑地点问题:未来工作方便孩子就学方便,就学条件好照顾老人方便交通发达,升值可能性大 还要考虑:楼层、格局、价格等问题 2、医疗 3、补充保险,当前企业在解决员工住房方面可采取的方法,1、企业自建或购买商品房,无偿或低租金分配给员工使用,员工只需负担水暖、水电费等消耗性费用,房价不用付款,属单位性住房,产权、使用权归公司,
4、个人仅是使用,员工离开时要把住房交回给单位 2、企业自建或购买商品房,按房价一定比例收取抵押金,员工拥有永久使用权而无产权,员工在本企业工作可永久使用,员工一旦离开企业就要交回房子,不能上市买卖。 3、企业自建或购买商品房,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房改价格出售给员工,员工有永久使用权和继承权,但不能上市交易,若上市交易公司就要收回房子,按当时市场价格补给员工差价。,当前企业在解决员工住房方面可采取的方法,4、企业不建也不买房,企业按月给员工住房津贴,员工自主使用。 5、小企业不设立住房津贴,给予高收入待遇,视同在整个收入中含住房福利费用 6、企业计提法定公积金后,按一定比例再计提一笔住房基金留在企业,
5、若员工买房可以使用,若员工不买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提取这笔钱,但在提钱时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7、企业贷款购买商品房,按市价卖给员工,员工约定好期限向企业还款,还完之时房子过户给本人,企业为员工承担贷款费用。,当前企业在解决员工住房方面可采取的方法,8、企业按职位等级确定住房资助金,员工可按职位等级所对应的额度使用,若买房可提出,若不买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提出。 员工提钱只有一次机会,若5级时提出可提5万,6级时提6万,若5级时提出5万,员工晋升到6级时买房费用不再增加,因为员工已经提出了,只有一次提钱的机会,以后不再补发差额。这样做的目的是不鼓励员工一次性把钱花掉,而是在员工实际需要时使用。,医
6、疗问题,1、企业全额负担职工医疗费用 2、医疗费用逐年增加 3、企业长期医疗费透支,长期不予报销 4、医疗保险政策,补充保险,社会保险水平:低水平广覆盖政策 员工60岁退休:工资与社会保险金比异常悬殊,收入落差大,员工退休金不够员工花费,企业考虑补充保险难点: 1、不可免税 2、途径采用商业保险公司:选择哪家保险公司、选择缴付方式 3、很难确定准确的补充保险费用数字 50岁以上员工:预期10年之后退休,预计数字折现后应缴多少。 年轻职工:很难预测,根据企业现实实力支出多少钱就缴多少,员工感觉有比没有强,对于将来退休能拿多少不知道,既使知道能拿多少,这笔钱未来能起多大作用谁都不好说。,福利发展趋
7、势,选择性福利政策:认为每个人需求不一样 传统福利政策假设每位员工需求一样,企业统一设定各种福利项目,实际上每位员工需求不同,统一操作针对性不强。1、个人帐户总额:员工工资百分比计提 2、选择福利项目:养老、医疗等项目,员工可任意选择福利组合 福利项目组合个人福利总额最高值,企业福利值得思考的问题,1、共性/个性 共性:法定统一福利 个性:员工可自主选择 共性和个性的划分比例,其划分原则是逐渐提高福利激励政策。 2、长期/短期 福利对于企业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福利在不同时点上有不同特色、项目、侧重点 3、保障/激励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认为: 福利是保障因素,而工作、成长、发展机会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型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效的,而保障性要素(福利、保险)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无刺激作用。 福利占人工成本组成部分,如何发挥福利的激励作用?有待探讨,小结,1、福利与工资: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2、福利与工资的关系:可互补不可替代 3、福利是一个完善体系,有效地进行设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4、当前企业福利管理中有许多难点与热点问题值得研究,如住房问题、医疗保险问题、补充养老保险问题等 5、福利的发展趋势是加大个人选择性福利的比例,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