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题型及分值:填空题 1x10 单选题 1x20 配伍题 1x5x2多选题 2x10对下列方法的画线部分做出解释(变相问答题)3 题(共 20) 计算题 3 题(共 20):一题必为杂质限量第一章 绪论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内容(了解):中药制剂的鉴别中药制剂的检查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掌握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取样的要求和基本原则中药制剂分析检验的程序一般可分为取样、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的测定(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书写检验报告等 【1】 。取样的要求:取样必须符合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的要求;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所取样品具代表性;我国现行的质量标准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和局(部)颁标准,二者军事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药典包括哪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相应解释的内容是什么?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现行版药典为 2015 年版,分成四部。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四部为总则凡例:是解释和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验的基本指导原则,对一些与标准有关的、共性的、需要明确问题以及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术语等,用条文加以规定,以帮助理解和掌握药典正文并避免在文中重复。正文:为药典的主体,包括所收载的全部药材和制剂品种的质量标准。附录
3、:收载本版药典的制剂通则,药材和饮片检定通用法,物理常数测定法,通用法,专项测定法,生物检定法,试药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指示液、滴定液以及对照品与对照药材,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等项内容。凡例中需要特殊记忆的知识点常温系指 10-30,乙醇未标明浓度时,均系指 95%(ML/ML)取样量的精确度:称取“0.1g”系指称取量可为 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 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量可为 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量可为“1.995
4、-2.005g”.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用“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 0.3mg 以下的重量。外国药典:(1)美国药典(USP)(2)英国药典(BP)(3)欧洲药典(EP)(4)日本药典(JP)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中药制剂的鉴别的内容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生物鉴别等。显微鉴别的概念、所针对的鉴别对象显微鉴别:是指显微镜对中药制剂中含中药饮片粉末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显微鉴别的适用对象:中药制
5、剂中含有中药饮片粉末,成品中仍保留有原药材某些细胞、组织等显微特征,可以采用显微鉴别法进行鉴别。牛黄解毒丸的显微鉴别中各位药材的鉴别现象 p49【处方】牛黄、雄黄、石膏、大黄、桔梗、冰片、甘草【制法】以上七味,粉碎,过筛,混匀。加炼蜜与水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制成小或大蜜丸取本品,按蜜丸制片要求制样、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纤维);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晶纤维);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60-140m(大黄草酸钙簇晶);联结乳管直径 14-25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桔梗乳管细胞);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橙黄色,有光泽(雄黄粉末);不规则片状结
6、晶无色,有平直纹理(冰片结晶)。理化鉴别中化学反应法:牛黄解毒片中冰片的鉴别方法 p50【处方】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制成。取本品 1 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白色升华物,加新制成 1%香草醛的硫酸溶液 12 滴,液滴边缘呈玫瑰红色。现象:先得白色升华物后,继得黄色升华物。将升华物分别置显微镜下观察;白色升华物呈不定形的无色片状结晶,加新制的 1%香醛硫酸溶液,渐显紫红色;黄色升华物呈黄色针状结晶或羽状结晶,遇碱显红色,遇酸变为黄色。薄层色谱法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个方法薄层色谱法的定义,掌握影响薄层鉴别法的主要因素、掌握减少边缘效应的方法、对照物的选择具体有哪些?薄层
7、色谱法(TLC):是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形成一均匀薄层,样品经过点样、展开后,根据薄层上样品斑点比移值(R f值)与适宜对照物比较,对中药制剂进行鉴别的方法。影响薄层色谱鉴别的主要因素:(1)供试品的制备 【2】(2)薄层板的选择:TLC 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 G.(3)展开剂的选择:理想的分离应使样品成分的斑点清晰地分部在 Rf 值 0.2-0.8 之间(4)展开剂蒸气的饱和:减少边缘效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选择较小体积的层析缸在层析缸内壁贴上浸有展开剂的滤纸条将点样薄层板在层析缸内预饱和 15-30min(5)对照物的选择:薄层色谱鉴别需要用标准物质作对照。常用的标准物
8、质:中药标准对照品(中药化学对照品)、中药对照药材、中药对照提取物(6)湿度和温度:在相对湿度恒定的条件下,一般在环境温度很高时,斑点 Rf 值增大,反之,减小。展开温度在温差5,Rf 值的变动一般不超过0.02,对结果影响不大。阴性对照实验的目的通常为了考察制剂中其他药味对鉴定药味薄层色谱的干扰情况,在研究色谱试验条件时,应做阴性对照。第四章 中药制剂检查掌握杂质的来源、杂质的种类杂质的来源:原料中引入的杂质生产过程中介入的杂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杂质的种类:(按杂质来源分)一般杂质:在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泛,在多种中药原料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
9、水分、重金属、砷盐、铁盐、氯化物、硫酸盐等。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收载在药典附录中。特殊杂质:是指因某一中药制剂的原料、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杂质,特殊杂质检查方法在药典中列入该制剂的检查项下。(按检查方法分)常规物质检查:在中药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这些杂质在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泛,如水分、氯化物、铁盐、灰分、酸败度等检查。这些杂质虽然一般无毒,但其含量的多少可反映出药物纯度的情况,对生产工艺和生产质量控制有预警作用。检查方法收载在药典附录中。有害物质检查:中药制剂中存在的、能引起明显不良生物作用的杂质,如铬、汞、砷、黄曲霉素等检查,按来源、有害物质检查又
10、可分为药物中本身含有的内源性杂质检查和从外界环境中引入的外源性杂质检查。掌握杂质限量的概念、计算方式 【3】 、表示方式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计算公式: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杂质限量(L)= 供试品量一般以一定的标准溶液的供试品(S)进行比较,公式可以写成:标准溶液的体积(V)*标准溶液的浓度(c)杂质限量(L)= 供试品质量(ms)即:L=常规物质检查包括哪些?外源性有害物质检查有哪些?常规杂质检查包括:氯化物检查、铁盐检查、干燥失重测定法、水分测定法、炽灼残渣检查法、灰分测定法、膨胀度测定法、酸败度测定法、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外源性有害物质检
11、查:重金属检查、砷盐检查、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农药残留量的检查、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重金属的概念、检查原理重金属: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生成不溶性硫化物)的金属杂质。重金属检查的原理:在弱酸性(pH33.5)条件下,硫代乙酰胺发生水解,产生硫化氢,可与重金属离子生成有黑色硫化物的均匀混悬液。在碱性条件下,硫化钠直接与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性的有色硫化物。Pb2+ + S2-PbS (黑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后产生的颜色进行比较,判定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掌握重金属检查的两种方法、反应条件、供试液有颜色时的处理方法、炽灼法进行有机破
12、坏的原因(1)第一法 硫代乙酰胺法CH2CSNH2 + H2OCH 3CONH2 + H2S适用对象:(ppt)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课本)供试品可不经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药物中重金属限量检查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以硫代乙酰胺作为显色剂。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PH33.5 的醋酸缓冲液)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均匀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硫化钠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析出硫,引起浑浊而影响比色。(2)第二法 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适用对象:(ppt)含芳环或杂环的有机药物。(课本)供试品需炽灼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
13、药物中重金属限量检查。中药及中药制剂多含有机成分,若含芳环或杂环,则中药材及中药制剂中的重金属常与有机物结合存在,不能用直接取样检查。需先行炽灼破坏、消化、分解后,使与有机物分子结合的重金属游离,再用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检查。注意:炽灼的温度控制在 500600,使完全灰化,避免重金属损失。温度愈高,重金属损失愈多。100%100%VCms 100%为了使有机物分解破坏完全,炽灼的残渣需加硝酸加热处理,但必须蒸干除净氢化氮,否则亚硝酸可氧化硫化氢析出硫,影响比色。(3)反应条件: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 pH 是 3.5,故配置乙酸盐缓冲液(pH3.5)时,要用 pH 计调节。
14、硫代乙酰胺试液加入量以 2ml 时呈色最深,最佳显色时间为 2min。(4)供试液有颜色时的处理方法:可在甲管与丙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取蔗糖或葡萄糖约 5g,置瓷蒸发皿或瓷坩埚中,在玻璃棒不断搅拌下,加热至呈成棕黄色糊状,放冷,用水溶解成约 25mL,贮于滴瓶中备用。)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如酸酯指示剂),使之均与乙管一致;再在甲乙丙三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 2mL,摇匀,放置 2min,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比较颜色深浅。(5)炽灼法进行有机破坏的原因:因中药制剂中的重金属可能与其他芳环或杂环成分形成较牢固的共价键,故供试品需先行炽灼破坏,使重金属游离。砷盐检查掌握古蔡法的
15、原理,加入碘化钾、氯化亚锡、醋酸铅棉花的作用(1)古蔡氏法原理:本法系利用锌和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化合物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遇溴化汞和氯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黄色至棕黄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所显砷斑的颜色的深浅比较,以判断供试品的含砷盐的限量。反应式如下:Zn + 2HclZncl 2 + H2AsO33- + 3Zn + 9H+AsH 3 + 3Zn 2+ + 3H2OAsO43- + 4Zn + 11H+AsH 3 + 4Zn 2+ + 4H2O产生的砷化氢与溴化汞试纸作用AsH3 + 3HgBr23HBr + As(HgBr) 3(黄色)2As( HgB
16、r) 3 + AsH33AsH(HgBr) 2(棕色)As( HgBr) 3 + AsH33HBr + As2Hg3(黑色)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砷化氢三价砷慢,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在反应液中加入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剂,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AsO43- + 2I- + 2H+AsO 3 3- + I2 + H2OAsO43- + Sn2+ 2H+AsO 3 3- + Sn4+ H2OI2 + SnCl2 + 2HCl 2HI + SnCl4溶液中的碘离子,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络合物,使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4I- + Zn2+ZnI 42-氯化亚锡与碘化钾
17、存在,还可抑制锑化氢生成。100g 锑存在不致干扰测定。同时氯化亚锡又可与锌作用。在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锌锡的合金)。Sn2+ + Zn Sn + Zn 2+ 锌粒金属锌和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砷盐化合物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所用锌粒应无砷,以能通过一号筛的锌粒为宜,如使用的锌粒较大时,用量得酌情增加,反应时间应增长至 1 小时。 碘化钾:A 可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B 碘化钾被氧化成 I2,又可以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使反应液中维持有碘化钾存在。C 溶液中的碘离子,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络合物,使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D 碘化钾存在,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为锑化氢
18、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 酸性氯化亚锡A. 可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B. 碘化钾被氧化成 I2,又可以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使反应液中维持有碘化钾还原剂存在。C. 溶液中的碘离子,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络合物,使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D. 氯化亚锡的存在,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为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E. 氯化亚锡又可与锌作用,在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锌锡的合金)起去极化作用,使锌粒与盐酸作用缓和,放出氢气均匀,使产生的砷化氢气体连续均匀。有利于砷斑的形成。 醋酸铅棉花:试剂或锌粒中若含有 S2-或供试品中若含有 S2-、SO 42-、S 2O32-等离子时,在酸性
19、条件下可生成硫化氢,也能使溴化汞试纸染色(硫化汞),干扰试验结果。用醋酸铅棉花,使硫化氢生成硫化铅除去。H2S + Pb(CH 3COO) 2PbS + 2CH 3COOHa. 应控制醋酸铅棉花的松紧度,既可以使砷化氢气体以适宜的速度通过,又能吸收硫化氢气体,应成均匀成疏松状。b. 在砷管内置干燥醋酸铅棉花时,应先将棉花撕成疏松薄片状,每次小量以细玻璃棒轻轻塞入测砷管,装置高度约6080mm,上端距管口至少 3cm,勿塞入测砷管得近上端,避免醋酸铅棉花吸水。c. 醋酸铅棉花应保持干燥状态,如果打湿,重新操作。农药残留量的检查:有机氯类和有机磷类用什么方法检查、检测器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检查:采用
20、气相色谱法测定,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氮磷检测器(NPD)或质谱检测器(MSD)第 5 章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的概念和优缺点,吸光度范围,计算。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光读数,以在 0.30.7 之间的误差较小。对照品比较法 【4】 :在同样条件下配制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波长下测定二者的吸光度,则可计算出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浓度或含量。 %10rxWDCA含 量吸收系数法:该法是测定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波长处的吸光度 A,根据被测成分的吸收系数(E1% 1cm)计算其含量。 1010%1cmxr
21、cmxEE)()( )(含 量本法优点是无需对照品,方法简便,但使用时吸收系数通常应大于 100,并应注意仪器的校正和检定。标准曲线法:先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吸收度,绘制 A-C 曲线或求出其回归直线方程,即得标准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得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浓度或含量。使用时应注意:1.标准系列一般要求 5-7 个点2.回归直线方程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 0.9993.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应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方法,采用随行标准法的目的。测定方法有内标法和外标法,以外标法最常用,包括外标一点法和外标二点法。采用随行标准法的
22、目的:为了克服薄层板间差异较大的问题考察标准曲线是否过原点,以便采用外标一点法和外标二点法定量,通过原点的用外标一点法,不通过原点的则用外标二点法。外标二点法的计算至少需要点二种不同浓度或一种浓度两点样量的对照品溶液,与供试液同板展开,分别测定峰面积积分值 A,用对照品求出直线方程:A=Km+B气相色谱适用范围、组成、系统的适用性试验(必考)指标和具体要求主要用于测定制剂中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含量组成:由载气源、进样系统、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和温度控制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或色谱工作站组成。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分离度:R1.5重复性:RSD2.0%拖尾因子:T:0.95-1.0
23、5内标法的计算 p117 %10m/ sxsx xrs AfCAf含 量或高效液相色普法液相仪器的组成、流动相的洗脱方式、固定相的极性、检测器的使用范围仪器构造: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流动相的洗脱方式有:等度洗脱和梯度洗脱正相色谱柱:硅胶吸附色谱柱反向色谱柱:固定相:常用非极性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流动相:水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检测器:紫外检测器(UV 或 UVD):是应用最普遍的检测器,灵敏度高,噪声低荧光检测器(FD):只适用于能产生荧光或其衍生物能发生荧光的物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可用于检测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组分,但主要用于检测糖
24、类、高分子化合物、高级脂肪酸、磷脂、维生素、氨基酸、三酰甘油及甾体等各类化合物。对有紫外吸收的样品组分检测灵敏度比 UVD 低,且要求流动相具有挥发性,不能含缓冲盐。电化学检测器(ECD):用于检测能氧化、还原的有机物质示差折光检测器(BID):检测器对多数物质灵敏度低,尤其适合于糖类的检测。方法学验证中专属性、精密度的概念,其中精密度包括哪些?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成分的特性。精密度:系指用于相同方法对同一供试品进行多次测定,各测量值彼此接近的程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准确度的概念,准确度用回收率表示,回收率的要求?准确度:系指测定
25、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一般要求在 95%-105%,回收率的 RSD 一般应该 3%以内。掌握线性与范围概念、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概念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定结果与供试品中待测组分浓度或质量呈正比关系的程度。线性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高低限浓度或高低量的区间。范围应为限度的20%检测限:系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质成分能被检出的最低量。定量限:指供试品中待测成分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耐用性的概念、不同色谱法中典型变动因素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下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典型变动因素有:被测溶液的
26、稳定性、样品提取次数、时间等。液相色谱法中典型变动因素有:流动相的组成比例或 pH、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柱温、流速及检测波长等。气相色谱法变动因素有: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色谱柱、固定相,不同类型的担体、柱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等。薄层色谱的变动因素有:不同厂牌的薄层板、点样方式及薄层展开时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变化等。第 7 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生物碱类成分分析中理化性质中的溶解性、碱性、特殊沉淀反应(1)溶解性:一般来讲游离态生物碱极性较小,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丙酮及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当生物碱与酸结合成盐时水溶性增加,且生物碱盐的水溶度与结合的酸有关;含有羧基、酚
27、羟基的两性生物碱或含有酯键的生物碱还可溶于苛性碱溶液;季铵碱类等亲水性生物碱可溶于水、醇类溶剂中。(2)碱性:生物碱的碱性大小通常用 PKa的大小来表示,PK a越大,碱性越强。生物碱分子中碱性基团的 pKa 值大小顺序一般是:季铵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胺吡咯生物碱碱性大小与生物碱分子结构的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电子云密度、空间效应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3)沉淀反应:是生物碱在酸性水溶液或酸性稀醇液溶液中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不溶于水的复盐或络合物。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磷钼酸、磷钨酸、苦味酸(三硝基间苯三酚)、硫氰酸铬酸(雷氏铵盐)利用生物碱沉淀
28、反应鉴别生物碱时,应注意假阴性和假阳性反应的干扰。麻黄碱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呈阴性;蛋白质、粘液质、鞣质等水溶性杂质成分,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呈假阳性定性鉴别的常用方法、主要方法常用定性鉴别方法有沉淀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普法。其中沉淀法和薄层色谱法为中国药典目前收载的主要方法。色谱法中用到的硅胶吸附剂、拖尾现象如何改进、显色剂、特殊显色剂吸附剂:由于硅胶显弱酸性,强碱性生物碱在硅胶色谱板上形成盐,使 Rf 值很小或拖尾、形成复斑等。改进措施: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碱性试剂,如氨水、乙二胺等;制硅胶板时加入稀碱水溶液,配 CMC-Na 时,用 NaOH 水溶液代替水。(在硅胶吸附薄
29、层色谱中,常用碱性展开系统或在碱性环境下进行)显色剂:常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大多数生物碱显色后呈橘红色。有时喷碘化铋钾试剂后再喷硝酸钠试剂,可使供试品斑点颜色更明显易于观察。某些生物碱有特殊颜色反应,也可用于鉴别,如麻黄碱是与茚三酮试剂反应呈红色 含量测定方法的分类、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及关键、掌握高效液相色普法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的措施(1)含量测定方法的分类:总生物碱: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法、离子对萃取比色法(酸性染料比色法、雷氏盐比色法、苦味酸盐比色法、异羟肟铁比色法)单体生物碱: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及离
30、子交换色谱法)、气相色谱法(2)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及关键: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在适当的 PH 介质中,生物碱 B 可与氢离子(H +)结合成盐,成为阳离子 BH+,而酸性染料在此条件下解离为阴离子 In-,生物碱盐的阳离子与染料阴离子定量地结合成有色的络合物(即离子对)影响因素:关键在于介质的 PH、酸性染料的种类和有机溶剂的选择,其中尤以 PH 的选择更重要。一般一元生物碱与溴麝香草酚蓝形成 1:1 的离子对,此时 pH 最好在 5.26.4 之间;二元碱则行测 1:2 的离子对,此时 pH 最好较低一些,在 3.05.8 之间较宜。(3)高效液相色谱法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的措施:1.改进流
31、动相:在流动相中加入硅醇基抑制剂(或称改性剂),竞争或部分阻断硅醇基的影响最常用的硅醇基抑制剂是二乙胺、三乙胺(TEA)等。在合适的 pH 下,流动相中加入低浓度离子对试剂,可通过与生物碱类成分生成离子对而掩蔽其碱性基团,使之不会与固定相表面的硅醇基作用常用离子对试剂:辛烷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系统偏酸性。在流动相中加入季铵盐试剂,能在较短的保留时间内得到很好的分离,色谱峰重现性好,也不拖尾,而且水-甲醇比例的改变以及 pH 的变化都不影响峰的对称性。在流动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电解质缓冲盐,通过改变流动相离子强度,稳定 pH 及促进离子对相互作用,而起到改善峰形及分离效果的作用。2.改进固定相
32、:封尾技术可以使填料的键合更彻底。一般是在键合反应结束后,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等进行后续处理,尽量减少参与羟基,增加单体覆盖度。1.黄铜类成分分析中的溶解度、酸碱性、显色(1)溶解性:游离黄铜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分子中羟基数目越多,水溶性越大。黄酮苷水溶性增大,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难溶于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2)酸碱性: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必定、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中。不同黄酮类成分由于所含酚羟基的数目、位置不同、其酸性液不同,其一般规律为:7,4-二羟基7 或 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33、(3)显色反应:包括还原显色反应、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等。如盐酸-镁粉反应、三氯化铝反应等。定性鉴别方法有哪些?色谱法主要哪些?定性鉴别方法:化学反应法(盐酸-镁粉反应、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色谱法(常用的有硅胶色谱法、聚酰胺色谱法、纸色谱法,也可用纤维素色谱法等)含量测定具体有哪些,用到的显色剂?根据检测要求测定总黄酮含量、黄铜单体成分的含量。其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中利用黄酮类与金属盐类试剂如三氯化铝的显色反应及生产的络合物具有荧光的特性,再进行光谱测定,显著提高了含量测定的选择性及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器以紫外检测器为主,或荧光
34、检测器。蒽醌的理化性质、定性鉴别的方法、色谱法的显色剂。蒽醌的理化性质:蒽醌类化合物常以苷的形式存在,游离的蒽醌多具升华性。游离蒽醌极性较弱,一般可溶于甲醇、丙酮、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可溶于碱水。蒽醌苷类极性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热水及碱水中,难溶于三氯甲烷、苯等弱极性溶剂中。蒽醌类化合物结构中多具有羧基、酚羟基,故具有一定的酸性,蒽醌类化合物其酸性由强到弱的一般规律为:-COOH2-OH1-OH2-OH1-OH定性鉴别的方法:理化鉴别法(与碱液或乙酸镁的显色反应)和色谱法(以薄层色谱法较为常用)色谱法常用显色剂有 1%2%氢氧化钠或 0.5%乙酸镁甲醇溶液,或氨气熏蒸。了解
35、皂苷,重点皂苷的定性鉴别中薄层色谱法相关显色剂,了解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常用显色剂有 25%三氯乙酸乙醇液、15%三氯化锑试剂、10%硫酸乙醇液、0.5%茴香醛乙醇液(30:70)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法、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了解挥发油类,掌握挥发油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含量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有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应用最广,是挥发性成分测定的首选方法。了解含动物药、矿物药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以 PPt 为主,自行对照 PPt)液体中药制剂分析液体中药制剂包括合剂(口服液)、酒剂、酊剂、露剂、搽剂、洗剂、涂
36、膜剂和注射剂等。不同制剂由于其制备工艺及剂型特点有所不同,其分析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合剂中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及其钾盐、钠盐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等,必要时亦可加入适量的乙醇、蔗糖,其含蔗糖量应不高于 20(gm1)。一般要求:1性状合剂应澄清,不得有发霉、酸败、异物、变色、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酒剂和酊剂含有较高浓度的乙醇,不易发酵、酸败。酒剂须澄清,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微量摇之易散的沉淀。酊剂久置产生沉淀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露剂、搽剂、洗剂和涂膜剂应澄清,不得有沉淀、异物等杂质,
37、不得有酸败、异臭、霉变等变质现象。2相对密度与总固体含量合剂的相对密度及酒剂的总固体含量与溶液中含有可溶性物质的总量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药物的内在质量,因此,合剂一般应规定相对密度,酒剂一般应规定总固体含量。如八正合剂的相对密度应不低于 1,02,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的总固体含量应不少于 12(gm1)。部分酊剂需进行相对密度或总固体量测定,如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总固体不得少于30(gm1)。此外,以水或稀乙醇为溶剂的搽剂、洗剂、涂膜剂等也应规定相对密度。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 20。液体锚剂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法测定;易挥发性液体的相聂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法测定。酒剂的总固体检查有两
38、种测定方法:第一法适用于含糖、蜂蜜的酒剂。精密量取供试品上清液 50 ml,置蒸发皿中,水浴上蒸至稠膏状,除另有规定外,加无水乙醇搅拌提取 4 次,每次 10 m1,滤过,合并滤液,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至近干,精密加入硅藻土 1 g(经 105干燥 3 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30 min),搅匀,在 105干燥 3 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30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扣除加入的硅藻土量,遗留残渣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第二法适用于不含糖、蜂蜜的酒剂。精密量取供试品上清液 5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在 105干燥 3 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30 min,迅速精
39、密称定重量,遗留残渣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3pH 值如生脉饮的 pH 值应为 4570,复方扶芳藤合剂的 pH 值应为 4060。4装量单剂量灌装的合剂(口服液),应作装量差异检查,并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多剂量灌装的合剂及酒剂、酊剂、露剂等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也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5乙醇量酒剂、酊剂要规定乙醇含量,如三两半药酒含乙醇量应为 2025;舒筋活络酒含乙醇量应为 5057;颠茄酊含乙醇量应为 6070。此外,以乙醇为溶剂的搽剂、洗剂、涂膜剂等也应检查乙醇量。6甲醇量由于酒剂以乙醇为溶剂,而乙醇中含有一定量的甲醇,如甲醇含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则对人体有害,因此,对酒剂必须规定甲醇
40、含量,中国药典规定酒剂供试液中含甲醇量不得过 005(mlm1)。7防腐剂量含水较多的中药制剂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特别是含糖、含营养物质较多的合剂(口服液)等剂型更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繁殖。为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常在这类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等。实践表明,防腐剂在规定限量下使用是安全的,但也有动物实验提示,大量摄入防腐剂是有害的。因此,必须对中药制剂中的防腐剂用量作出规定,必要时,需对防腐剂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制剂中防腐剂的含量,也容易受到制剂中其他成分的干扰,所以,选择测定方法时,既要考虑有较高的灵敏度,又要考虑有较好的选择性,如人参蜂王浆中的山梨酸等可选用高效液相色
41、谱法测定。8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项目和限度指标视剂型而有所不同。合剂、酒剂、酊剂、露剂等均要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并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9折光率常用的折光率系指光线在空气中行进的速度与在供试品中行进速度的比值。折光率测定法系采用钠光谱的 D 线(5893 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如用阿培折光计,可用白光光源)。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温度为 20。以油为溶剂的搽剂、洗剂和涂膜剂应检查折光率。半固体中药制剂分析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 1 ml 相当于原药材 1 g,浸膏剂每 1 g 相当于原药材 25 g。流浸膏剂至少应含 20的乙醇,即使以水为溶媒制得的流浸膏,也应加入 2
42、025的乙醇,乙醇的存在主要起防腐作用,以利于久贮。糖浆剂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及其钾盐、钠盐等,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乙醇、甘油或其他多元醇。一般要求:1性状流浸膏剂久置若产生沉淀,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糖浆剂应澄清,在贮藏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含有药材提取物的糖浆,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煎膏剂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凝胶剂应均匀、细腻,在常温时保持凝胶状,不干涸或液化。2乙醇量流浸膏剂中的乙醇含量与提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溶出程度及制剂质量的稳定性有关,必须规定其含量,如大黄流浸膏乙醇含量应为 405
43、0。一些含醇糖浆剂也应规定乙醇含量,如消咳喘糖浆乙醇含量应为 2028。3含糖量糖浆剂和煎膏剂的含糖量对其稳定性有影响,含糖量过高,在贮存中容易析出糖的结晶(泛砂);含糖量过低,则容易发酵、长霉。因此,控制糖浆剂和煎膏剂中的含糖量是保证制剂质量的重要环节。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含蔗糖量一般不低于45(gm1),煎膏剂中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 3 倍。测定含糖量可用折光率法或费林容量法。前者是用折光计测定糖浆的折光率,从折光计上可直接读取含糖量的数值;后者是以测定转化糖的形式测定样品中总糖的含量。两者专属性均较差,应注意制剂中其他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4pH 值糖浆剂与凝胶剂
44、的 pH 值有时与制剂本身的稳定性及防腐剂的抑菌能力关系密切,因此,一般应对其作出规定。如儿康宁糖浆 pH 值应为 4o5o,杏仁止咳糖浆 pH 值应为 5o7o。5相对密度与总固体含量由于相对密度和总固体含量与制剂中的含糖量及制剂中可溶性物质的总量有关,因此,一般应规定糖浆剂、煎膏剂的相对密度和流浸膏剂的总固体含量。如川贝枇杷糖浆相对密度应不低于 113,夏枯草膏的相对密度应为 142146,大黄流浸膏总固体不得少于 30。凡加原料药细粉的煎膏剂,不再检查相对密度。煎膏剂在测定相对密度时,要先经稀释后才能进行。6不溶物由于煎膏剂在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焦屑等异物,故应对其进行不溶物检查。一般取供
45、试品 5 g,加热水 200 ml,搅拌使溶化,放置 3 min 后观察,不得有焦屑等异物(微量细小纤维、颗粒不在此限)。加原料药细粉的煎膏剂,应在未加入药粉前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加入药粉,加入药粉后不再检查不溶物。7装量单剂量灌装的糖浆剂必须作装量差异检查,以保证服用剂量的准确;多剂量灌装的糖浆剂及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凝胶剂应作最低装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8微生物限度糖浆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凝胶剂都要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固体中药制剂分析一、丸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微丸等类型。丸剂在体内溶散缓慢,作用持久,是常用的
46、中药剂型之一。一般要求:1性状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蜡丸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2水分除另有规定外,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 150,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不得过 12O,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不得过 90。蜡丸不检查水分。3重量差异、装量差异和装量按丸服用的丸剂、按重量服用的丸剂要作重量差异检查;单剂量包装的丸剂要作装量差异检查;装量以重量标示的多剂量包装丸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重量差异、装量差异和装量必须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4溶散时限除大蜜丸和蜡丸外,其他丸剂均应作溶散时限检查(蜡丸照崩解时限检查法片剂项下的肠溶衣片检查法检查崩解时限)
47、,并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有些丸剂的溶散时限不在制剂通则规定范围之内,需要特别规定,如四神丸为水丸、二至丸为水蜜丸,其溶散时限均为 2 h;麝香保心丸为水丸,其溶散时限则为 15 min。5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部分丸剂需要测定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检查其纯净度。如九味羌活丸总灰分不得过 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脑得生丸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10。6微生物限度二、片剂分为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肠溶片等。一般要求:1性状 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贮运过程中发生破碎。2重量差异片剂要作重量差
48、异检查,且重量差异必须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糖衣片的片心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其他包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3崩解时限崩解系指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除不溶性包衣材料外,应全部通过筛网。由于片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目的和作用部位不同,对薄膜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和泡腾片崩解时限的要求也有区别。除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片剂以及含片、咀嚼片不检查崩解时限外,各类片剂都应作崩解时限检查,且崩解时限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4硬度(或脆碎度)片剂应有足够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破碎或被磨损,以保证剂量准确。硬度虽然是片剂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但迄今各国药典都未规定标准和测定方法,而是由各药厂自定其内控标准。硬度系指将药片立于两个压板之问,沿片剂直径的方向徐徐加压,直到破碎,测定使片剂破碎所需要的压力。常用的仪器有孟山都硬度测定器,一般认为用孟山都硬度测定器测定片剂的硬度以不低于 4 kg 为好。国产片剂四用测定仪有径向加压测定硬度的装置,一般认为中药压制片硬度在 23 kg 为好。脆碎度系指将一定量的药片放人振荡器中振荡,至规定时间取出药片,观察有无碎片、缺角、磨毛、松片现象,以磨损失重率表示脆碎度。转鼓式 Roche 脆碎度测定器也称磨损度试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