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表达(之四):论述.ppt

上传人:dwy79026 文档编号:843058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达(之四):论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表达(之四):论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表达(之四):论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表达(之四):论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表达(之四):论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表达(之四):议论,(一)、议论的要素: 1、论题(对象) 2、论点(观点) 3、论据(理由) 4、论证(过程),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不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 思想像爱和死一样,别人不能代替。罗斯坦,1、论点:,作者在文章中要阐明或者要论证的观点、见解、主张,或是一种计划、方针、方案、解释、说明或预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点分布与文章结构关系,中心论点 分论点 分论点 分论点 论证,立 论,鲁迅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

2、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2、论据:,论据: 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作者建立观点的理由。 论据的几种类型: a.事实论据 b.理论论据 c.数字论据,2、论证(

3、分为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组织论据来推理论点成立的过程与方式。论证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推理的过程。,(二)、论证的思维方法: 1、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2、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体现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通过一些个别的事例,归纳它们的共同属性综合它们的共同本质,得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培根:归纳法能使我们发现新的科学。 例: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脩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演

4、绎法:体现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与归纳法恰好相反,是根据已知的一般道理来推出新的结论。一般是引用一些经典原话,或公认的、众所周知的科学原理与道理,推断一个新论点的论证方法。例:非典型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一般是病患者会表现出体温异常。小张这几天偶有发烧,不要染上非典哦。唯物论者是无神论者,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论者,所以他是无神论者。,形式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概括出一般思维的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a.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思考对象和所使用的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性。 b.矛盾律:一对矛盾判断不能同真,即不能两可,其中必有一假,或同假。c.排中律

5、:一对矛盾判断不能同假,即不能两不可,其中必有一真。 d.充足理由律:任何一个真实的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三段论”推理:大前提:每个女孩都希望有人爱她。小前提:小雪是一个女孩。结 论:所以小雪希望有人爱她。,辩证逻辑:不仅是思维形式的规律,同时还是思维内容的规律,它反映事物内在联系和转化的规律。 Eg:,1张岱陶庵梦忆: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2袁枚随园诗话:诗情愈痴愈妙。人必先有芬芳悱恻之怀,而后有沉郁顿挫之作。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三)、论证的基本方法:1、例证法 2、类比法 3、因果

6、法 4、引证法 5、排除法 6、对比法 7、层进法 8、诠释法,类比法: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先秦诸子的说理通常喜欢用这种论证方法。 如:孟子:人之就善,如水之就下也。,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庄子过惠子墓,“壶一杯众”论,辜鸿铭,祖籍福建厦门,1856年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一个橡胶园里,自

7、小俊敏的他被在当地传播基督教的苏格兰传教士布郎赏识并收为义子。13岁时随义父前往欧洲接受西洋教育,就读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歌德母校德国的莱比锡大学,而后在法国、意大利游历和学习。总共长达14年在欧洲游学,后回国做官执教。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四)、驳论方法:

8、 1、当头棒喝(否定论点) 2、釜底抽薪(反驳论据) 3、逻辑分析(反驳论证过程): 4、归谬法: 先生:我今天跟着公共汽车跑,没有坐车,为你省下一块钱。太太:你何不跟着的士跑,那就可以省下十块钱。,例文:,鲁迅 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夕你越说我越胡涂”了。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

9、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而且,人性是永久不变的么?,文学和出汗,类人猿,类猿人,原人,古人夕今人,未来的人,如果生物真会进化,人性就不能永久不变。不说类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的,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人也未必会明白。要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实在难哪。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夕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听说,例如英国,那小说,先前是大抵写给太太小姐们看的,其中自然是香汗多;到十九世纪后半,受了俄国文学的影响,就很有些臭汗气了。那一种的命长,现在似乎还在不可知之数。 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