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讲 科学、范式与社会工作研究,一、知识的构成,权威 传统 常识 媒体 个人经历 科学知识,二、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工作研究,1、回答实际问题 2、进行社会工作评估 3、建立社会的新知识,三、科学观的发展,1、逻辑实证主义 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知识观察者的知觉经验受到个体习惯、背景与期望的影响 假设是可错的(如地球静止学说),2、波普尔的证伪学说 科学的理论应该是可证伪的理论与现实的差异(证明理论的现实条件局限),3、库恩:科学范式 范式是由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假设和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构成,而所有这些都是某个特定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接受的,4、拉卡托斯:研究纲领由硬核与
2、保护带构成,5、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纲要:科学没有任何特殊的特性使其在本质上优于其它知识,6、查尔默斯:在科学中存在着一些方法和标准,但它们可能因科学不同而相异,而且在某一门科学中它们是可变化的,而且会越来越好。,四、对待社会科学研究的态度,1、客观主义 实证主义孔德 对人类的研究等同于对自然的研究,2、主观主义 人有自由意志,行为无法预测,因此社会历史事件也是随意的无法预测的,找不到普遍规律,3、折衷主义 社会事实客观存在,同时需要理解的作用韦伯 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世界,渗透了人类的意义,需要对此进行理解;但人类社会是有规律可循的,五、研究方法范式,实证主义与另类范式(Al
3、ternative paradigms)(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主义),实证主义传统,1、实证主义 本体论:朴素的现实主义现实是真实的,而且可以被了解 认识论:二元的/客观主义的认识论;研究结果是真实的 方法论:实验的/操纵的方法论;对假设进行证实;主要使用量性方法,2、后实证主义 本体论:批判的现实主义现实是真实的,但只能被不完全地,可能性地得到了解 认识论:修正的二元论/客观主义认识论;批判 的传统与研究群体;研究的结果有可能是真实的 方法论:修正过的实验主义/操纵的方法;批判的多元论;对假设进行证伪;可以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建构主义,本体论:相对主义知识具有地方性的特点,是具体被建构出
4、来的 认识论: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研究结果是创造出来的 方法论:阐释的/辨证的方法论,批判理论,本体论:历史现实主义真实的现实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价值观念塑造而成的,是在时间中结晶而成的。 认识论: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研究结果受到价值观念的过滤 方法论:对话的/辩证的方法论,女性主义与后现代研究,不同范式的优缺点,优点: 实证主义:实践层面容易操作,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检验 批判理论:关注研究的价值与权力层面 建构主义:看到人与社会的交互性,以及理解的意义,六、研究维度,研究目的 探索性研究(How) 描述性研究(What) 解释性研究(why),研究
5、的应用 基础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如评估研究) 赋权研究,时间 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时间序列研究与追踪研究),七、理论与研究,社会理论:由互相关联的抽象概念和观点组成的系统, 它浓缩并形成了对社会生活的知识,对社会生活的简洁看法。,理论与意识形态 相同点: 1、包含了一组假设或者一个起点 2、解释了社会世界是怎样的,它为何以及是怎样改变的 3、提供了一套概念或思想系统 4、明确了概念间的关系,说明了因果关系 5、提供了一套相互关联的思想系统,不同点,理论的构成 1、概念 符号与定义 概念群(如:贫困
6、:收入、消费、失业、生活水平) 假设 分类,2、关系 3、范围,理论与研究:动态的搭档,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性,八、研究方法,质性方法 量化方法,质性研究 承认主观性 试图理解 运用归纳逻辑 资料边收集边处理 研究者是执行者,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差异(Yegidis & Weinbach,2002;Streubert & Carpenter,2003),量化研究 追求客观性 试图解释和预测 检验假设 资料先收集后分析 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来衡量,质性研究 注重主动性 多重真实性 发现、描述、理解 诠释的 有机体的 整体大于部分的 报告富于故事叙述 研究者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 参与者 依赖环境,量化研究 被动 单一真实 还原、控制、预测 可计量的 机械论的 部分与整体同等 报告统计上的分析 研究者分开 被实验者 不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