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 例,王平,男,1995年6月出生,家庭条件较优越。王平在读小学四年级时,随其父母从外地迁往上海,转学至徐汇区某小学。在外地读小学时成绩较好,后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外面的诱惑增多,使其放学之余常与同学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初中时进入一所普通中学并被分在差班,从此更无心学习,时不时逃课去网吧玩游戏。在网吧里结识了一些“哥们”,为讲“哥们义气”还打过群架。初三毕业未能考上高中,其母认为职校、技校学习氛围不好也学不到东西,就不愿王平继续读书。久而久之,蹦迪、泡吧、下馆子成了王平的主要生活。2011年5月,王平与一位才14岁的女孩在舞厅认识,后来
2、发生了性关系,女方家长知道后以强奸罪将其告上法庭。由于当时未满18岁,后经调解、协商,王平家赔了女方一笔钱,女方才撤诉平息此事。之后,王平并未从中吸取教训,反而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更加放纵自己。,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人 的 生 命 周 期,胎儿期(280天) 婴幼儿期(0-3岁) 儿童期(3-12岁) 青少年期(始于10-12岁,止于21-22岁) 青年期(22-35岁) 中年期(35-60岁) 老年期(60岁至死亡)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生命循环最多变化的时期,其在生理、心理方面不断成长,个人的心态及社会关系不断产生变化,因此也是最为敏感、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时期。,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3、,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3,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1,青 少 年 的 需 要,2,青 少 年 的 问 题,3,青少年社会工作概念及类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系统架构,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作为青少年的大学生,请进行自我评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主要需求。,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一、青少年的需要 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
4、其他人 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为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二、青少年的问题 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青少年犯罪问题 家庭矛盾冲突,亲子关系失衡 失学失业问题 其他方面问题(道德品格、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弱势青少年群体权益保障等),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概念及类型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关于青
5、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面 微观层面:指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即针对青少年个体需求而开展的个案辅导服务; 中观层面:指家庭和小组层面的社会工作,即针对青少年家庭、以及有相同需要或相同背景的青少年群体而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 宏观层面:指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或者是针对法规或政策而进行的倡导或改变性工作。,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 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
6、作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社会资源,协助其正常发展。 矫正性青少年社会工作针对已经发生问题的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进行矫治。 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学校、社区现况而开展的预防性服务。,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核心基础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主要手段 “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基本介入焦点 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是主要目标,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五、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系统架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不仅要与青少年本身建立专业关系,而且
7、要与青少年的家庭及社区内的其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多个系统的协同运作,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的策略。,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主要包括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应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案例:2004年2月18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是专门为社区内16-25岁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社团组织。该中心主要承担政府委托的社区青少年教育、管理和服务事务,负责对全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进行业务指
8、导、管理和调配,支持其参加资格认证、职业培训等。通过专业的服务,相当一部分社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改善。,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上述案例中,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即由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以及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共同构成。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以及中心的专业服务性和自主运作性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的重要标志。,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青少年服务对象系统一般来说,青少年服务对象系统是青少年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等,或者任何在青少年服务中预期的受益人。成为服务对象的三个条件:(1)是服务的受益人;(2)要求并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服务;(3)
9、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签订服务协议或契约。,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青少年服务目标系统青少年服务目标系统由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要改变或影响的人组成。目标系统可能就是服务对象系统,但也可能不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都有可能成为需要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明确服务目标,及时、有效地作出服务回应。,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案例:小燕今年16岁,初中毕业后她希望能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美容专业,但遭到母亲的竭力反对。母亲认为美容行业存在道德风险,希望小燕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小燕在多次争取无效后愤然离家出走,母亲焦急万分,向社会
10、工作者求助。,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上述案例中,目标系统与服务对象系统存在三种可能:第一,目标系统即是服务对象小燕。社会工作者以小燕离家出走为介入点,协助小燕学会与母亲沟通,并妥善处理冲突。第二,目标系统不是服务对象小燕,而是小燕的母亲。社会工作者协助母亲学会与女儿沟通,并改变一些认知偏见。第三,目标系统包括服务对象系统及其环境中的其他人。案例中的小燕及其母亲,都成为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服务使其发生影响和改变的对象。,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青少年服务行动系统青少年服务行动系统是指社会工作者为实现改变目标而建立的合作者系统。,第七章 青少
11、年社会工作,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案例:某社区地处城市经济不发达地区,社区内居民经济收入低,住房拥挤,服务设施简陋。社区内青少年初中毕业辍学在家的较多,他们结成帮派,经常在街区内闲荡,或者出没于网吧,或者出没于游戏机房,或者聚在小店喝酒嬉闹。最近,这帮青少年团伙经常与其他团伙发生争执,社区居民深感不满,并向附近派出所投诉。社会工作者李老师走访了几个青少年家庭,发现他们大都是单亲家庭子女,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已经无法管教他们,家庭内常常发生祖孙冲突。李老师也走访了学校、派出所、居委会、街道团工委和青少年保护办公室等部门,发现与他交谈的人都注意到了该群青少年的问题,并都希望能够采取措施改善
12、这种状况。李老师决定协调社区各种力量来商量解决办法。在多方协商和研讨下,李老师制订了“社区共责计划”和“伴你同行计划”。通过整合社区内各类政府与非政府资源,促使青少年减少偏差行为,并逐步恢复包括就学、就业等在内的正常社会交往。经过近一年的多方参与和协商,社区内预防青少年犯罪机制逐步建立,居民的投诉减少了,街边闲荡的青少年也不见了。,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思 想 道 德 品 格 辅 导,2,心 理 及 认 知 辅 导,3,生 涯 发 展 辅 导,4,就 学 就 业 辅 导,5,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辅导,6,行为偏差及犯罪矫正服务,7,弱 势 青 少 年 保
13、障 服 务,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思想道德品格辅导(一)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特点1. 道德相对主义2. 道德的冲突3. 道德上的知行不一4. 与成人道德观念的疏离,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主要服务内容1. 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2. 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3. 引导青少年形成对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4. 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5. 提高青少年对于道德理论和知识的了解。6. 协助青少年学会梳理道德情绪和自我认知能力。7. 协助青少年形
14、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掌握自我控制能力。,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心理及认知辅导 (一)青少年心理及认知的特点1. 身心发展快速而不平衡。2. 主要发展性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3. 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发展。4. 独立意识加强,伙伴关系密切。5. 认知改变。,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主要服务内容1. 辅导青少年了解和认识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基本的心理发展知识。2. 辅导青少年掌握平衡心理发展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3. 协助青少年开展良性的自我探索,实现自我同一性。4. 协助青少年发展健康的认知能力
15、,促进个体新知能、创造力、思考判断力的全面提高。5. 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与环境的和谐互动。,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三、生涯发展辅导对于青少年而言,个人将面临工作、职业、生涯发展上的问题。他们需要培养工作知能,需要作生涯探索,需要尝试作生涯规划,需要建立生涯价值观。因此,青少年生涯发展及辅导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生涯发展辅导的主要内容1. 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2. 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3. 合理选择的作出。4. 自身潜能的开发。,第七章
16、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生涯规划的重点1. 自我认识。2. 认识工作世界。3. 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4. 评估环境因素。,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四、就学就业辅导 (一)就学辅导1.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自觉性。2.发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扩大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学习视野。3.协助青少年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4.协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处理压力的技能和方法,妥善处理学业压力,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就业辅导1.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对青少年就业动机
17、、意愿、志向等予以及时讨论、澄清和辅导。2.开展就业态度和就业技能辅导。3.为青少年就业提供直接服务,如职业介绍、建立就业支持网络、完善青少年就业政策。,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五、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辅导 (一)生活方式辅导1. 协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2. 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提高青少年的闲暇娱乐质量。3. 及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协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人际交往辅导1.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使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沟通交往技巧等有良好提高。2.
18、拓展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其领导才能、社交礼仪、交往态度。3. 矫正和帮助有人际交往障碍的人际交往偏差的青少年。,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六、行为偏差及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 (一)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正服务1. 进行社会技巧训练。2. 加强补救性教育。3.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连结,并开展家庭层面的辅导服务。4. 建立有效的青少年支持网络。,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案例:21岁的杭州青年小张一年前迷上了网络,整天泡在网吧里彻夜不归,精神状态也很颓废。而如今的小张不仅成功地戒除了网瘾,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小张的父母感激地说:“这都
19、是阳光使者的功劳!”据悉,“阳光使者”是共青团杭州市委为加强对网瘾青少年的管理、教育、转化和挽救工作专门挑选了8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志愿者中有专家教授、海归留学生、企业家、公司白领等。目前,“阳光使者”志愿服务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的工作流程,建立了青少年成长服务基地,进行技能培训、岗位见习、道德教育等;设立了社区家长论坛、社区青少年社团等各种教育基地,注重加强对青少年及家长的日常教育;开展了“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专项行动、“寻找100名网瘾少年”、“说出你的经历,讲出你的故事”网瘾经历征集等一系列活动。,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
20、主要内容,(二)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服务多以教育辅导为主,主要包括青少年犯罪前的预防性教育服务、判决前后的教育服务、替代性教育服务、重返社会教育服务等,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但在上海已经开启了青少年考察教育工作。,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资料:考察教育制度是指对违法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历经行政处罚或刑事诉讼阶段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组织密切配合开展的“缓处考察”、“诉前考察”和“社会服务令”的制度,其着力点是落实各项教育、感化、挽救的措施。考察教育制度坚持对违法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尊重其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
21、权益;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关心爱护,积极引导;各方参与,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根据制度规定,目前上海考察教育的对象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处罚的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根据刑法,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作出“缓处考察”、“诉前考察”和“社会服务令”后,对在校未成年人,要使其与区青少年保护办公室取得联系;对非在校未成年人,要与区青少年事务社工站取得联系,共同组成考察教育小组。区青少年保护办公室和青少年事务社工站在司法机关的指导下,指派专人对未成年人进行跟踪帮教,积极做好未成年人的考察教育工作,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其克
22、服困难的勇气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系,保证各项考察教育工作有序衔接、相互配合。,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七、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思考:结合实际,谈谈哪些属于弱势青少年群体?应当如何向他们提供保障性服务?,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3、二)保障服务的内容从保障服务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基本权利保障服务、司法保护、教育权益保障服务、就业保障服务、健康保障服务、社会保障及服务等。,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2,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功能,3,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1. 青少年服务中,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和技巧性特点。2. 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既包括青少年的需求评估,也包括开展专业服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估。3. 服务计划的制订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意愿。4. 服务计划实施过程中,社会
24、工作者着重在提升青少年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同辈群体、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开展各类介入和行动。5. 评估应兼顾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二、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功能1. 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2. 小组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3. 小组规范会对规范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4. 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这样不同性格的人相互交流和反馈,有助于组员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5. 小组工作为青少年创造了安全开放的交往环境,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变他们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状态。,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三、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工作层面1. 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整合社区内的有效资源,更好地位社区青少年提供服务。2. 将社区内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动员他们参与社区发展,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提升青少年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第七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二)主要技巧和方法包括对社区及社区工作的界定,以及社区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掌握的认识社区、建立关系、组织、活动策划、介入模式、评估等。,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