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晕针现象: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胸闷泛恶,精神萎倦,脉象沉细;严重者会发生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等症。原因:病人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当劳累、大汉、饥恶、大泻、大出血;或因体位不适以及医患在针刺时手法过重等。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并将已刺之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位头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热茶后,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针刺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等穴,并可温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能苏醒。必要时应配合其它急救措施。预防:首先应该注意病人的体质、神志、以及对针刺反应的耐受性;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尽量采取卧位,并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对于饥饿、过度疲劳的患者,应待其进食,恢复体力后,再进行针刺,医师在治疗时,药随时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一旦出现面色苍白、神呆、胸闷、泛冷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