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93819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知识点一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 )A调节较缓慢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答案 C解析 体液调节的调节物主要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但也有一些化学物 质如 CO2等,不是由腺体产生的。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答案 C解析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体液调节

2、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比较持久。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协调 ,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知识点二 人体体温调节3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答案 D解析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温 觉感受器兴奋,冷 觉感受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热 ,所以在炎 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应减少。4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 25 降到 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A增加、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增加答案 A解析 人所处的环境温度降低,冷

3、觉感受器兴奋,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耗氧量增加。在寒冷环境中,排汗减少,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减少。5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为 25 条件,则 可能为 0 环境B在时间内人体耗氧量增加C在时间内酶的活性比时间 、低D在时间内体温的恒定是神经 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 C解析 寒冷环境中人体的皮肤血管收 缩,血流量减少;人体的耗氧量增加,从而增加产热;人体内的温度是恒定的,酶活性不 变;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受到神 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共同维持。知识点三 水盐平衡的调节6某人因轻度食物中

4、毒,引起呕吐、腹泻,但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对此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此人因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所以没造成脱水D失水几乎等于失盐的程度答案 D解析 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说明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几乎不变,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但由于呕吐、腹泻,导致细胞外液减少,属于脱水。7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 1 升清水及饮 1 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饮清水后约 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 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 3 h 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

5、h 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答案 D解析 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 产生量增多,排出大量尿液从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饮生理盐水后,血 浆渗透压基本不 变,尿液生成量不会迅速增加;3 h 以后,通过尿量的调节,血 浆渗透压及血浆总量最终 恢复到初始值,尿量的曲线将重叠。8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去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答案 C解析 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饮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因而不会产生渴感。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

6、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使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 压相对上升, 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就增 强了。能力提升9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答案 C解析 遇到危险并产生多种生理反 应, 说明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成热

7、能散失,造成能量的浪费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答案 C解析 体温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部分,在神 经体液的 调节下,使 产热和散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产热过程是细 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成热能散失,一小部分形成 ATP。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 脏,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进行。11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

8、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答案 A解析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A 项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使机体产热量增加,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 过多,则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B、D 项都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来调节体温, C 项正确。12一般而言,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相对较大的动物较易散热。现有四种动物,图表示它们的体重,图表示不同环境温度下

9、它们体温的变化。据图判断,其中最适宜在沙漠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是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C解析 体积小的动物相对表面积大,易散 热,丙的体温随 环 境变化较小且体温相对较高。13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D丁图 a 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答案 C解析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渗透压呈正相关,食物 过咸时 ,渗透 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饮水过多时,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注射抗利尿激素时,尿量减

10、少,尿液中尿素、K 、Na 浓度升高。14中国第 25 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进行了为期 5 个月的科学考察。在南极,科考队员的体温始终维持在 37 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1)体温恒定对于人体至关重要,因为体温的异常会直接影响_的活性,进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2)在南极寒冷气候条件下,人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体温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_,进行分析综合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发送信息,使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_,从而减少散热;同时,_等器官产热增多,使体温回升。在这一调节过程中,体内_等激素浓度升高。答案 (1)酶 (2) 下丘脑 收缩 肌肉、肝脏( 写出一种即可) 甲状腺激素、肾

11、上腺素(写出一种即可)解析 (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减少散热量,同时骨骼肌、肝脏等增加产热量,肾上腺、甲状腺等分泌的激素增多,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水平,也引起机体产热增多。15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 A、B 的名称:A_、B_ 。(2)当健康人处于温度为 38 的环境时,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此时,调节体内温度的主要反射弧是_。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

12、体液调节机制_(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 A 的调节效应是_A 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答案 (1)下丘脑 垂体 (2)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 此时出汗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3)抑制 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或系统或机体的相对稳定 )解析 (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2)考查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以及大量出汗后的水盐

13、平衡调节过程。(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反馈地抑制下丘脑的活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减少。负反馈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个性拓展16恒温动物保持体温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内的部分同学认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位于脊髓。假设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准备: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若干、体温计、手术针。步骤:(1)将小白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标号甲、乙、丙、丁。(2)_。(3)将四组小白鼠同时放在寒冷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四组小白鼠的体温。结论:(请写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作分析 )(1)_。(2)_。(3)_。答案 步骤:(2)甲组小白鼠不作任何处理,乙组只破坏下丘脑,丙组只破坏脊髓,丁组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结论:(1)甲、乙两组小白鼠体温恒定,丙、丁两组小白鼠体温不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脊髓(2)甲、丙两组小白鼠体温恒定,乙、丁两组小白鼠体温不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3)甲、乙、丙、丁四组小白鼠体温均恒定,说明体温调节中枢既不位于脊髓也不位于下丘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