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专题辅导,第六模块:现代文阅读,概括作品主题,课前诊断 16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解析】从文章最后一段“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等语句可以概括出作者的情感。,17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抒发作者迷茫的情思。 【解析】从语段的内容和文章的情感两方面来分析作答。,13联系上文,说说你对“轰鸣的江水便是
2、至圣至善的遗言”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都江堰这个古代水利工程体现的治水理念和经验(2分),以及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人身上体现的为民造福的献身精神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视和继承。,14本文写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请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6分) 【答案】歌颂都江堰,高度评价李冰从实践中总结治水经验的巨大作用,歌颂了古代水利科学的伟大成就;赞美李冰为民做实事的献身精神,充分肯定李冰为利民、富民,既做官又做水利专家的政治道路;称颂李冰父子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永世长存,并代代相传。(每点2分,共6分),问题:? 1.主旨不明 2.不会概括 3.审题不清 4.要点不全
3、 5.用词不准 6.答题不具体,原因,主题方向把握不准(思路、关键词句),缺乏概括意识,思维有误,文本意识不强,随意性,分析意识不强,五、知识储备、方法指导: (一)主题的把握: 1.要弄清:什么?怎么?为什么?2.借助题目、作者、注释3.寻找关注关键词句,五、知识储备、方法指导: (二)概括能力:(1)概括的要求: (2)概括方法:常用的有三种。(3)概括内容的文字组织表达的方法:,五、知识储备、方法指导: (三)、答题注意点: 1.答题质量的好坏的两个方面 2.答题步骤: 3.答题技巧:,五、知识储备、方法指导: (三)、答题注意点: 1.答题质量的好坏的两个方面 2.答题步骤: 3.答题技巧:,六、课堂练习14作者对背水的日子深深的眷念,请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6分) 【答案】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好的环境;改善生活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对自然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生活应该安稳、宁静、和谐、甜美;对未来的日子应充满希望。(6分。每层意思2分,答对任意3层即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