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曲式与作品分析 名词解释1.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2802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式与作品分析 名词解释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曲式与作品分析 名词解释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曲式与作品分析 名词解释:1、曲式:音乐作品的合乎于一定逻辑的结构便称为曲式。具体来说,音乐素材有明确目的的合乎于逻辑安排,在不同时间先后出现,变化、发展的布局、处理,根据一定原则形成为若干典型 结构,即是我们所谓的曲式。2、曲调:曲调(即旋律)是一个完整的现象,是以一个声部表达的乐思,并常常以它来体现音乐的基本内容。曲调是各种表现手段的统一体,它包括高音关系、时间关系(即节奏、节拍、速度等) 、强弱、音色和演奏法,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包含它本身所暗示的和声关系以及曲式的最基本结构。3、音色:音色是指乐音的色彩特质,它决定于该音所产生的泛音作用。4、织体:简单说来是作为音乐作品构成的基本材料的音

2、,在作品中的具体组织形式。5、复调体:“复调体”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若干曲调的结合,这些曲调互相配合但独立发展。6、和声体:“和声体”则是在若干声部的结合中明显地分出主要曲调与伴奏两部分。7、 “主题”是具有比较独立的结构形式的、意义比较完整的、能体现清晰地性格面貌的、鲜明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由于作品的内容要求以及乐曲规模的大小不同,一首作品中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主题。8、变奏:是指在保留原来音乐材料的结构基础上进行的装饰变化。变化可能在音高(曲调线) 、节奏、和声,甚至音强、音区、音色、演奏法、织体等各方面,但是最常见的是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织体方面的改变。9、展开:展开与变奏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基本上保

3、留原来结构,而前者则触动并改变原来结构。这种“触动”可能只是从陈述过的音乐材料中抽出一些小片段加以展开处理,或将主题的和声结构加以变化。在对旧的音乐材料做展开处理时常可自由运用音值扩大、缩小、倒影、音程扩大缩小、转位等方法取得较大变化。10、模进:是展开的重要手法之一。模进即是音乐材料(乐节或乐句,曲调或和声)的原来形式在同一声部中的其他音级上,一不同高度重复出现。可分为准确的模进、守调模进、上行模进、下行模进等。11、再现: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重复” ,即是在音乐展开之后,在新的音乐片段之后重又出现前面的音乐材料或主题,它们可能准确地再现,也可能变化的再现。12、乐段:是完整的曲式中最小规模

4、的结构,它表达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在一般情况下,以完全终止(原调性或另一调性)来结束的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称为乐段。乐段可能构成独立的乐曲,也可能作为某一曲式的一部分。13、 “动机”一般是指环绕一个主要重音(即小节中的强拍,有时将复拍子小节中的次强也看为重音)所结合成的音组,这音组往往在曲调的音高关系、节奏、甚至和声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而使它获得独立的性格,成为整体中表达内容的最小单位。 “乐节”则是乐句内部由于曲调和节奏方面的原因,在结构上所划分开的大于动机的部分,它在曲调和节奏组织上形成一个清晰地。较为独立的片段。14、 “副动机”是指动机或乐节有时还可划分为小于动机的、即不一

5、定包括节拍中的重音(强拍)的、只占小节一部分的曲调及节奏的组合。15、复乐段:是一种复合结构的乐段。开放乐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看到具有独立结构意义的乐段也确实可能不可以完全终止作为结束,有时甚至完全找不到明显地终止,或还可能以不完全终止与另一段落的开始相重叠,这就形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所谓“开放乐段” 。16、单二部曲式:曲式中比乐段规模稍大的结构是简单的二部曲式,即所谓“单二部曲式” 。古二部曲式:有一种特殊的没有主题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称为“古二部曲式” 。单三步曲式:是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它是单二部曲式进一步的发展,由三个同等重要的部分组成。和单二部曲式一样,它的第一部分是正规的

6、乐段,其他两个部分则可能是乐段,也可能是大致相当于乐段规模的非正规乐段的结构。三个部分的作用各不相同,但组成完整的统一体。17、假再现:对再现部开始时主题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准备,即所谓“假再现” 。18、 复三部曲式是指有再现部的一种较大型的三部性结构,而复二部曲式则是指没有再现部的一种较大型的二部结构。19、回旋曲式:曲式中具有首要意义的主题(即表达乐曲内容最重要的、具有相当完整、独立意义的部分)与不同性质、不同结构的若干插部相交替,不只一次反复出现,在这个原则上构成的乐曲的曲式称为回旋曲式。20、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主题的最初陈述及若干次变化的重复或展开(称为“变奏” )所构成的曲式称为

7、变奏曲式。 如果在变奏部分主要只运用变奏手法来写作,则往往易于保留原来主题的轮廓。原有结构不被破坏,这种变奏称为“严格变奏” ,它保留变奏主题的基本形式。 如果在变奏基础上更多运用展开的手法,出此案较大对比甚至新的材料等,音乐发展更剧烈、更复杂、则往往不易保留原来的主题轮廓,原有结构常常被破坏,这种变奏称为“自由变奏” 。21、奏鸣曲式是以对比(表现为矛盾冲突或相互配合) 、发展和统一的原则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大型曲式。 22、奏鸣交响套曲:为奏鸣曲(独奏或二重奏) 、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直至九重奏等室内乐,以及由乐队演奏的交响乐,或独奏及乐队演奏的协奏曲等体裁写作的多乐章的套曲,其中有些乐章

8、(一般至少有一个乐章,并以第一乐章为最典型)是以奏鸣曲式写成的。称为“奏鸣交响套曲” (或奏鸣曲套曲)23、双重呈示部:在古典作品中,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多用于第一乐章,习惯上总是先由乐队演奏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呈示部,在这个呈示部之后独奏乐器才加入演奏,这时便开始了由独奏乐器演奏另一个呈示部,两个呈示部的内容不完全一样,这便是所谓的“双重呈示部” 。24、在曲式结构中增加的另一个段落是所谓“华彩段” ,即独奏者以乐曲主题进行即兴式展开的独奏部分 25、古组曲:是在 17 世纪所形成的一种典型的套曲结构,到巴赫和亨德尔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古组曲的最大的特点是它所具有的舞曲的性质,它由多数不同的舞曲

9、组成,以舞曲作为基础,音乐具有强烈的事态风俗性。26、中间部分本身形成独立、完整的曲式结构,即所谓“中三声部” 。27、结构的周期性:长度(小节数)相同的几个单位片段的连续称为结构的周期性。结构的综合与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小片段和随后一个较大的。其长度与前面几个较小片段长度的综合相等或大致相等的片段并置,即形成所谓结构的综合。1、音乐作品的曲式和形式有什么不同?音乐作品的合于一定逻辑的结构便称为曲式。曲式由每首作品的内容所决定,并努力与内容取得统一。音乐作品的“曲式”与音乐作品的“形式”两个不同的概念,曲式不等于形式,而只是形式的一部分。形式总是努力与内容取得统一。包括音乐作品在内的一切优

10、秀的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容永远是主导的因素。2、音乐内容与曲式有何关系?音乐作品内容的含义是什么?(1)曲式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 (2)多种的曲式结构源于多样的生活内容。(3)曲式结构的发展和变化是由于内同的变化而来。音乐作品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意味着一种发展着的“情节” ;一个比较概括的乐思;也可能只是某一种或几种情绪和意境。3、 节奏在音乐表现中有何作用?节奏作为表现手段的重要作用是在于能给曲调以鲜明的性格,1、 多声部织体分类:复调体、和声体及复调体与和声体的混合运用三类。2、 优秀音乐主题的特点:a 、情绪的特点,即具体表现何种情绪,分欢乐、悲伤、雄壮、愤怒、幽默、柔美

11、等。 b、体裁特点,即属于何种具体类型,分歌剧、交响乐、室内乐、歌谣、舞曲、进行曲、夜曲等。c、风格特点,即音乐的典型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以及作曲者本人的风格等。3、音乐主题常用的发展手法有哪些:重复、变奏、展开、对比、再现。4、音乐动机的类型:第一,从若拍开始在强拍结束的动机。第二,从强拍开始在若拍结束的动机。第三,从弱拍开始,经过强拍,结束于弱拍的动机。5、单二部曲式的类别:a、主体材料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即表达基本乐思的主体材料在曲式的第二部分后半部分或结尾处再现,简称为“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b、没有主题材料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即在曲式第二部分不出现清楚的。前面部分的主题材料,简称“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6、变奏曲式主题的特点:形象清楚、风格鲜明、形式洗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