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地理学试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0064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地理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地理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地理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地理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城市地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 题,总 20 分)1. 下列关于城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城市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B.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C.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影响区域 D.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2.城乡差异可以体现在以下(D )方面景观 人口 经济 基础设施 土地A. B. C. D. 3.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的是(D)A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B.工业化的扩张与城市化C.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D.以上三项都属于4.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不包括(B )A.互补性 B.相同性 C.中介机会 D.可运输性二.名词解

2、释(每小题 5 分,共 4 题,总 20 分)1.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2. 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城市全部经济活动按服务对象来分,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与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3、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3.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的发展和新型工矿业城市发展两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中心地4.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和货物的地方。三.简答题 (第 1、2 题各 10 分,第 3 题 20 分,共 40 分)1.简述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任务答: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

4、复杂的动态大系统,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也是城市科学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2.简述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联系与区别答:联系:(1)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2)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区别:城市性质并不等于城市职

5、能。(1)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方向。(2)城市职能可以有好几个,职能强度与影响区域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3)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可以合理,也可以不合理,而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就人的主观意识,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3 简述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以及画出按照三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并写出相应的 K 值答:假设条件:(1)均质性条件 .自然条件无差异;人文条件无差异:研究区域内人口均匀分布,且收入水平(购买力)无差异;居民无消费偏好;同一级中心地提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不存在所谓

6、的交易壁垒。消费者购买行为只与距中心地的距离有关,且得到的商品和服务至于中心地的级别有关,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级别的商品和服务。 (2)唯一性条件. 具有唯一的运输手段 ; 运费只与运输距离有关,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 ,也即运费率唯一。 (3)经济合理性(经济人)条件.生产者只追求利润最大化,粗寻求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消费者为尽可能的减少旅行费用,自觉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商品或服务,以便使支出最小,收获最大。中心地体系图示:K=3 K=4 K=7四.论述题 (20 分)请分别描述对外交通、工业、住宅是如何影响城市近域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答:(1)对外交通设施:工业革命以前,城市中的主要交通

7、工具是马车,人们的出行能力有限,活动半径小,形成高度密集而面积狭小紧凑的城市;由于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的变化和铁路的出现给城市的发展与扩展带来生机:一来明显改变了工厂的布局,使其不必再紧邻原材料生成地,可以向城市外缘布局或沿铁路沿线布局,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二来使人们的出行距离扩大,促使城市向外扩展。支线交通的发展增加了道路的通达方向和可达性,于是铁路之间的空地得到开发,形成大致圆形的城市,城市占地面积增加地域形态也发生改变;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和汽车的普及,城市向郊外扩散的速度更快,距离更远,卫星城镇出现,由于交通的便捷、城市中心地价上涨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一部分工厂企业外迁,人口也涌入小

8、城镇,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2)工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工厂之间开始不断集聚,形成规模不等的工业区,同时,为了获得更大利润,企业扩大生产,并占用更多的土地和附属设施,城市在工厂的带动下,急剧向外推进;由于工业在城市的高度集聚,城市土地利用更紧张,地价上涨并出现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大量土地的企业只好外迁,以减少土地成本开支,一些煤气厂、自来水厂,化工厂因安全或环境保护需要也在外围市区出现,还有企业为了实现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多采取飞地型城市化在远郊区选址建厂。工厂外迁最终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 工厂的外迁、新工厂的建设和各类开发区在郊区布局,不仅促进工业布局优化更极大地促进城市的扩展与城市化发展进程。(3)住宅: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与人们改善居住条件欲望的增加,使住宅区开始在外围市区的环境优美静谧交通便利信息通畅的地区扩散,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高此现象较为明显,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大规模兴建,使宅区向郊外推进的现象也已变得显著了,城市的服务范围也随之扩散开来。住宅的扩散带动城市其他部门的扩散,如商业服务、中小学校、医疗保健、文体娱乐设施等。另外在城市边缘地带兴建了高科技园区,如中关村等,出现“大学城” ,这些都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散和促进城市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