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正确处理师生、家校关系1.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9755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处理师生、家校关系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确处理师生、家校关系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正确处理师生、家校关系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正确处理师生、家校关系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正确处理师生、家校关系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正确处理师生、家校关系师德教育材料一正确处理师生、家校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摘要:现在教学管理中体罚、心罚学生现象还没有杜绝,传统教育观念是主要原因,依法执教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短期功利思想不可忽视。教师要依法执教、熟悉教育政策,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这样才能建成和谐的班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主题词: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紧张的表现;原因;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对策 一、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这些年来师生关系的主旋律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但有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几年来,中小学一些现象发人深思: 1、因家庭成员关系紧张造成郁闷,加之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一怒之下打学

2、生,导致家长到上级告状; 2、因推搡学生,学生本能后退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家长不依不饶,给学生看病掏钱赔偿药费; 3、因用小棍敲打学生,受到家长质责,上告上级; 4、因学生不会,经常打手板; 5、因学生不会或调皮,大冬天在教室外罚站、罚作业; 6、因学生不会或调皮,教室里面壁而站; 7、更有甚者,一连体罚多人; 8、因学生顶撞老师,老师一怒之下,在楼道大声追打谩骂学生; 9、对差生的语言不恭:“我们班这俩笨蛋,拉了我很多分”、“他呀,活神仙也教不会”、“脑子进水了,什么也不会”等等说法不绝于耳; 10、学生有错回答不出问题,大声训斥、指责、面沉似水、双目圆睁、剑拔弩张; 11、还有一种比体罚更严

3、重的现象就是对差生的放弃,尤其是对智残或弱智生的放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想尽种种理由拒绝他们考试。 12、对优生的过度关注,管理上的迁就,对差生的过度贬低,管理上的放弃,使班级形成一种贫富悬殊,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 13、学生纪律涣散、无法无天,上课不像上课,乱哄哄,学生随意下座,随意说话,教师熟视无睹,极为严重的“教育不作为”; 14、“两免一补”中的优亲厚友,不履行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的公平公开程序,造成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救助,家长对学校的恼怒,学校办学声誉每况愈下。 15.众所周知,乱征订、乱收费、乱补课“三乱行为”属国家明文禁止范畴。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个别教师还与乱征订藕断丝连。

4、无论“AB 卷”也好,还是英才教程也好,还是其他教学资料,还在暗示学生,还在引导家长购买。更有甚者家长买的和教师要求的不一样,还让家长到书店重买。严重激化了家长与学校的矛盾。二、剖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评价观错位,不到位。传统教学观念在一部分教师头脑中还根深蒂固。片面理解“严师出高徒”,信奉“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师道尊严”思想还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教师。新的师生观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把学生当成平起平坐的“人”来看待。总认为,我是教师,你是学生,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如果教学中“动口”不起作用就只能“动手”了。我们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他们

5、处在发展中;还没有认识到,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社会、环境教育不同,学习的方式、接受知识的快慢,学习的结果也不同。其二、心理失衡,迁怒学生。部分青年教师由于个人近期或家里生活、情感、情绪变化,加之学生犯错误的诱因,极易将情绪迁怒于学生,因而产生“师源性”伤害。 其三、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教。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对策: 1.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合法中进行: 教育法第九条指出:“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给我们的启示要优生差生同样对待。 教育法第 36 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我们在一年级新生招生

6、时就不能有远近亲疏之分。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告诉我们保证巩固率 100%,“一个都不能少”是我们教师的第一职责。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义务款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现象。”这说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教师法所不允许的。“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这说明大张旗鼓的反对制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是法律所赋予教育管理者的职责。 2.要掌握一些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 国务院

7、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作用。”“2010 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 农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农村教育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农村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到 2007 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些政策意味着什么?确保普及率、巩固率 10

8、0%,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意味着我们不但教学生知识,还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提高家长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素质,在教育上为“三农”服务。教育部长周济说:“投入再不足也不能乱收费。在这一点上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3.设立警戒区,警醒教师不越雷池一步: (1)把好一年级新生入学关,毫不含糊的执行学籍管理办法。 (2)从学前班抓起,强化学生纪律教育,强化班规、校规,形成学校教育力度,重视学习习惯培养。邪气一定要压下去,正气一定要树起来。大张旗鼓地评选学校优秀学生,表彰奖励,让他们给学生作报告,让身边的榜样发挥作用。 (3)对情节严重的教师采取通报批

9、评、考评扣分、评摸、授奖限制、调离原学校等方式,绝不漠然处之;对情节一般,习惯性动作的采取戒勉谈话,量化扣分、调换班级,限制量化奖励等措施,促其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教师以良好的社会形象。 (4)严格规范转入学手续。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在学生身上打创收主意的做法已经没了市场。只要符合就近入学的原则,有正确的转学手续,学校就要无条件接收,纳入学籍管理,就要允许学生参加班校活动,参加考试,任何人也不能剥夺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4、从深层次理解融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对管理好学校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自己要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其实人是特殊的高级的动物。表现在性格、气

10、质、能力、品质上叫人格,人格还表现在有独立的权利、义务,人人平等、不分种族、性别、大人、孩子。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说明这一点。尊重自己的人品,行得正、立得住、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真理面前,刚毅不拔;错误面前,敢于正视,敢于承认,清澈透明如水。要强化职业感。教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工作,和工人生产、农民做工、军人保国一样,是一种社会分工,生计生存需要。是在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也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下工作的。不能超越“临界线”,即下限指教育法规,上线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家长拿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形象比较我们,学生崇拜我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享受应该享受的权利,尽应该尽的义

11、务。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如果孩子不犯错误,什么都会,那我们也就失去了工作。为了生存,就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要爱孩子;爱孩子,就要包容孩子;就要包括包容孩子犯错误,甚至犯我们忍无可忍的错误。 其次,教师要把家长当成“人”来看待,包容家长,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进而提升家长的素质,为“三农”服务。孩子之间闹矛盾,或师生之间有摩擦很正常,有的家长通情达理,有的家长不依不饶。教师不恼不愠,“冷处理”。大家不妨认真思考;为什么不能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时瞻前顾后不是错,是对自己潜滋暗长的不良情绪的收敛、控制,是自

12、省,是成熟的表现。古人说:“年少气盛,戒之在斗;年老体衰,戒之在得”。 我们都要研究学生,家访,研究有问题的学生。第三,教师要智慧的教学。要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教学。传统教学讲究传授知识,今天讲究重过程、方法、体验;但如果忽视知识的传授,那么过程、方法、体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今天提倡“以学论教”、“依学路设计教路”,但不能“唯儿童论”;“放”的是孩子的思维,“放”的是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谨班风,严格作业永远没有错。但还应该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中有爱。善待万物,善待自然,就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就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社会就和谐。学校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在构建“和谐班级”、“和谐课堂”。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师幸福快乐的人生,学生幸福欢乐的童年,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