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耐药培训.doc

上传人:nacm35 文档编号:8290575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耐药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多耐药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多耐药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多耐药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多耐药培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前 言 2011 年 4 月 7 日的世界卫生日主题定为:抵御抗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全球每天有 140 万人发生耐药。 由于全球贸易和旅游的发展,使耐药性生物可在数小时内传播到全世界。 前 言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卫生部于 2008.6 下发了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2011.1 又颁布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 号 通知指出,多重耐药菌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此,医疗机构应针对多重耐

2、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药学、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 号 通知要求: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 医务人

3、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

4、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 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 号 (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

5、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 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48 号)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由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

6、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 、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 ICU 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

7、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 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

8、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

9、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 3.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

10、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 ICU 、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 ,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11、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

12、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

13、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 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s 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 、

1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 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泛耐药( PDR) 泛耐药( PDR) :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称为泛耐药。如泛耐药的不动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 G+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VISA-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 G-杆菌 肠杆菌科:ESBLs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 ) 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 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如产型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

15、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 非发酵菌属 多重耐药/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MRSA 定植 MRSA 定植:是指病原学检测到 MRSA,但没有感染的临床表现。 定植可以在鼻前庭、直肠、气管、皮肤、开放的伤口等部位。 MRSA 感染 MRSA 感染:指由MRSA 引起感染。有全身及局部的临床表现并有实验室依据等。 MRSA 传播 传播方式:通过接触、飞沫传播,从定植或感染者传播给其他人。 国内文献 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一项调查,431例患者中有 36 例是定植(8.35%)其中 17 例是入院前定植

16、,定植患者中 37.14%发生 MRSA 感染,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使用头孢菌素、糖肽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长等有关。 上海一篇报道:社区获得性 MRSA 与医院获得性 MRSA 的耐药性并不一致,对非-内酰胺类抗生素多敏感。 要求对入院有感染的病人在使用抗生素前应采集标本。目的是:1、及时发现耐药菌。2、为经验治疗到目标治疗提供依据,防止不合理用药导致耐药菌、二重感染等医院感染发生。 耐药菌的流行趋势 2009 年以来被媒体称之为“超级细菌 NDM-1” 只对替加环素及多粘菌素抗菌药物敏感。 NDM-1 为质粒介导型耐药,意味着该耐药基因很容易在菌株间传播,尤其是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17、的患者中传播。 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属于一种自然现象,细菌的抗药性是细菌进化选择的结果,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基因突变,在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耐药性细菌被筛选出来并优势繁殖。 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通过以下方式产生耐药: 产生各种酶:使抗菌药物失效。 如 ESBLs 肠杆菌科细菌就是通过产生 -内酰胺酶,水解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失效。 细菌耐药机制 改变自己结构 不与抗菌药物结合,避免抗菌药物作用; 构建自身防御体系 关闭抗菌药物进入细菌的通道或者把已经进入细菌体内的抗菌药物排出菌体。 滥用抗菌药物 每年全世界有 50%的抗生素

18、被滥用,而我国这一比例甚至接近 80%。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出现 。 滥用抗菌药物 WHO 对我国滥用抗菌药的评估是:中国 97%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菌素;在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 30%-60%患者使用了抗菌药。 “滥用抗生素将使人类回到无抗生素时代” WHO 发出的警告 耐药菌感染的管理 重视多学科合作: 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各个重要环节,应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药学、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

19、5 号 由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 、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 ICU 的患者,或接受过

20、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13-2009)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ICU、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

21、、神经科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医务人员手部菌落 医务人员手部菌落 24 小时培养结果 手卫生的概念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及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可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遵循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基础上)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22、伤口敷料等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

23、揉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方法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卫生手消毒的优点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有研究表明:卫生手消毒可以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在 ICU 工作的护理人员,一组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另一组是卫生手消毒,每位护理人员平均每班工作 8 小时,在 8 小时当中的洗手机会相同,结果第一组平均每班

24、花费在洗手的时间为 56 分钟,第二组平均每班花费在手卫生的时间仅为 18 分钟,由此可以看出使用手消毒液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提高医疗护理工作效益。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 医护人员手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

25、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瞩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中国医大二院 ICU 是每床单位一套专用诊疗设备) 3.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

26、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美国 CDC 指南明确指出: 对确诊或疑似耐药菌感染病人进行接触 隔离具有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意义。 都是 R 的病人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

27、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 ICU 、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 ,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

28、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

29、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患者隔离

30、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等级评审要求每季度) 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护理作业文件:; 医疗作业文件: 多重耐药菌的诊断及报告 诊断及发现: 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临床科室对治疗使用抗菌素病人应做到有样必采及时送检标本,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报告: 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

31、时反馈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隔离等感染控制措施。 2、各病区医师或护士发现时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3、对于确诊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临床医师应于 24 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4、确诊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院感质控医生应立即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应及时向医务部、护理部通报,并向主管院长等报告。 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为了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提高了临床病原学的送检率。 感染病人应做到有样必采。 近五年病原微生物送检情况 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重点科室手卫生依从性我院近三年多重耐药医院感染控制情况 近三年多重耐药医

32、院感染控制情况 2010 年 237 例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237 例病人多重耐药菌检出构成情况 WHO 感染控制规划主任提示世人:“今天,全球感染病人大流行的威胁存在于抗生素耐药性,这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流行病和定时炸弹。因为明天我们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医院感染使抗生素耐药问题更为危险,全世界应了解到这一紧迫性,将医院感染和抗菌素耐药防控作为工作重点” 。 联系方式:8229;8709 手机:1XXXXXXXXXX 构成比(%) 耐药菌构成情况 22 0 316 72 392 定 植 社区感染 定植转感染 医院感染 细菌耐药的挑战 “When we all work together,

33、 we all win together” * * * The “12 Steps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Hospitalized Adults” intervention program is the first “12 Steps” to be launched because hospital patients are at especially high risk for serious antimicrobial-resistant infections. Each year nearly 2 million patients in

34、 the United States get an infection in a hospital. Of those patients, about 90,000 die as a result of their infection. More than 70% of the bacteria that cause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are resistant to at least one of the drugs most commonly used to treat them. Persons infected with antimicrobia

35、l-resistant organism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longer hospital stays and require treatment with second-or third-choice drugs that may be less effective, more toxic, and/or more expensive. * * * * * * * * Program focuses on teamwork and culture change * * * 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 12 项措施: 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 11 隔离患者 10 及时

36、停用抗菌药物 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 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 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 6 专家会诊 5 应用当地资料 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 3 针对性病原治疗 2 拔除导管 1 接种疫苗 预防传播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感染 耐药菌感染的管理 最新 MDRO Bundle Hand Hygiene 手卫生 Contact precautions 接触隔离 Minimize shared equipment 减少设备共用 Environmental cleaning 环境清洁 HAI Preventive Bundles 医院感染的组合预防 Catheter-associ

37、ated 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呼吸机相关肺炎 Catheter-associated UTI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Active surveillance cultures 主动监测培养 Chlorhexidine baths 洗必泰洗浴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抗菌药物管理 换药后手部的菌落数量 108109 CUF(1000 万-1亿 CUF ) 。 吸痰后手部带菌数量 108CUF( 1000 万 CUF) 。 革兰阴性菌检出率 2030,ICU 可高达 80 25护士手上可分离出金葡菌。 C

38、ontamination of Hands and Environment First cleaning, then disinfection if appropriate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inanimate environment is a reservoir of pathogens Recovery of MRSA, VRE, C.diff, CNS and GNR Devine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1;43;72-75 Lemmen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

39、004; 56:191-197 Trick et al. Arch Phy Med Rehabil Vol 83, July 2002 Walther et al. Biol Review, 2004:849-869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 最方便 , 最经济方法 手卫生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 3040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 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洗手更有效 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 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 所用时

40、间少,作用快 不需要水和毛巾 19.6 11617 3748 2010 14416 4767 2011 1-11 月 40 9712 2463 2009 20 6916 1327 2008 50 5785 1205 2007 3850 772 2006 年同比上升 (% ) 病原学检测数 血培养 年 大连市 2011 年血培养送检标准 38.5患者 伴有肺部感染送检 留置深静脉 5d 送检 * * * 同样规模医院的血培养数 国内多数三甲综合医院 210 瓶/天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2030 瓶/天 香港玛丽医院 300 瓶/天 台湾大学医院 300瓶/天 血培养的数量 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研

41、究结果 一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 65 二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 80 三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 96 CLSI 建议方针 对于每位需要血培养的患者需采取 2 至 3套。 对于成年患者的血培养,只采单一的血培养是不允许的。因为单一血培养的结果的临床意义很难解释。 采血培养后的 2 至 5 天内,不需要重复采血培养,因为治疗后的 2 至 5 天内血液中的感染细菌不会马上消失。 CLSI 指南:血培养的原则和流程 * 血培养送检指征国际标准 下列三项中的一项 怀疑亚急性心内膜炎 体温 39.4 留置深静脉 下列项目中的 2 项以上 体温为 38.3-39.3, 年龄 65y 寒战 收缩压低于 90mmHg 白细胞计数 1.8 万/mm3 肌酐 2.0 mg/d L Nathan IS, Richard EW, Sharon BW,et al.WHO NEEDS A BLOOD CULTURE? A PROSPECTIVELY DERIVED AND VALIDATED PREDICTION RULE.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08, 35 3 :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