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搭石一、设计理念: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二、设计特色: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三、学习目标:1、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 11 个字。2、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四、设计流程:课前铺垫:出示作者
2、刘章的简介,自读,你从中了解了什么?、激情导入感知美1、点击课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幅幅乡村美景图。2、教师深情地引入:这个小山村就是刘章的家乡,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作者难忘的还是家乡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为家乡人带来了多少方便,多少欢乐。3、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板书课题,读题。(课堂伊始,一曲明快轻松的乐曲萦绕于教室之间,为整堂课奠定了“和谐”的基调,黑板上的简笔画,不仅唤起学生对“搭石”的感知,也帮助他们理解“搭石”的含义。 )、初步感知寻找美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
3、们一起走进它,发现、欣赏它的美。2、细细地读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3、说说你仿佛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课件随机出示相应的画面:精心摆放搭石 老人调整石块 一行人走搭石同时过溪,招手礼让 偶遇老人,背负过溪学生每寻到一处美,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 ,欣赏“搭石” ,寻找美的画面。 )、品读体味欣赏美2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一)第一自然段乡村秋景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
4、,并结合课文插图,看看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乡村秋景图。在书上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重点体会“平整方正” 、 “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善良。3、指导朗读。(二)自主学习 2、3、4 自然段。美丽的画面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来欣赏欣赏?1、学生从 2、3、4 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第 2 自然段摆搭石的老人;第 3 自然段行人走搭石;第 4 自然段理所当然的事(溪边让路、背老人过溪)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择地读一读。读一读课文中
5、的美文。说一说自己的感悟。画一画文中的美景。演一演文中的情景。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5、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美。随机板书:勤劳、和谐、谦让、尊老。6、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精读部分围绕“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展开讨论,在交流中体会情味,在畅所欲言中品味自然的美,品味村民们和谐的人性美。这种设计给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能让学生充分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对文本的多维解读中,达到相互学习,深入理解。 )(三)学习中心段。 (最后一段)1、课件再次出示几幅画面。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
6、家乡的一道风景。2、齐读最后一段。(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在学生对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来理解句子,句子含义就自然出来了。 )、走向生活发现美1、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
7、事物中寻找美。 )随机板书:友善美、团结美、奉献美、无私美、敬业美、超越文本传播美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在温情的音乐声中爱的奉献结束全课。(“美”作为全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五、教学反思:我执教的搭石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起到了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激励学生发现美的目的。课堂上,师生能共创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回顾本课,自始至终,我的教学宗旨是营造氛围
8、,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对语文的情感。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性强。本课我紧紧围绕“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这一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读好课文,同时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加强说的训练。2、读中感悟,感悟中读。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清波漾漾、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体会、品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语文能力也得以提高。3
9、、注重运用各种语文训练方法,让学生积累。如:让学生在想象“一行人过搭石动人的画面”和引导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一种怎样的画面时,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展开想象培养语言词汇的运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44、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了解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前提。在体会人物的品质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同时,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在总结全文,体会写法时,揭示“美从留心观察中来,美从用心体会中来, ”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蕴涵美,生活处处皆文章。教学,永远是一项充满遗憾的艺术。虽然在预设时考虑周全,但在实施过程中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语言再自然些,这样课堂会更生动。老师应学会聆听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美,这样才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保证预定目标的达成,怎样恰当处理好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是值得我认真思索的问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