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36993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3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翠鸟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片是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2、能够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5、逐步培养学生地默读习惯。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突破措施:让学生在自主地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

2、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四、课时安排: 翠鸟 2 课时燕子列传 2 课时一个村庄的故事 2 课时路旁的橡树 1 课时语文园地七 3 课时25、 翠鸟教材分析:翠鸟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课文层次分明,观察有序,用词准确生动,并配有大小两幅彩图,便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13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通过具

3、体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3、分组分段朗读课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3 、四人小组自学。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

4、写具体的?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背上:浅绿色的外衣腹部:赤褐色的衬衫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 “外衣” “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3 )第六句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 (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6 、指导训练朗读四、板书设计 外形 漂亮25 翠鸟 捕鱼 敏捷 喜爱住处 安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

5、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试背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2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第一句:动作敏捷(1 )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第二句:专心机警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 “注视” “

6、等待”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 (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3 、学习第三自然段。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第 1 、2 句:锐利的眼睛抓住“悄悄” “露” “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第 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 “像箭一样飞过去” “叼起” “贴着” “飞走” 。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 鸟行动

7、迅速敏捷。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6 、训练朗读。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 2 6 句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5 、齐读。四、总结全文。达标测试:A 类:听写词语。

8、B 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五、作业设计:必做:小学语文试题。选做: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教学反思慕永艳一、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各个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二、 学生参与程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出示了翠鸟的图片后,孩子们的热情急剧高涨,课堂效果较好。三、 目标达成度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习目标基本解决到位。四、 改进措施翠鸟讲过之后,结合自己的反思,又上了一堂翠鸟 。细细思索,对比之下,觉得在这堂课中的改进有二:一是,听取了同仁们的建议,把第一部分对翠鸟外形的品味进行了再加深强化,进一步感受翠鸟的美丽与可爱。说实话,这一部分

9、写得确实很美,开始时在孩子们的口中表现不出来。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感受到翠鸟的美。通过对翠鸟“翠”的理解,孩子们明白了“翠”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明亮可爱的心情。朗读中翠鸟可爱的感觉也就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了。二是,在这堂课上,我班很多孩子对翠鸟捕鱼很感兴趣,对于表现翠鸟动作灵敏的词句找得非常准确。在朗读品味这一部分时,我让他们自己探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及表情来读,群策群力,经过练习,很多孩子能够读的绘声绘色。以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才会不断进步。但是我们的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我觉得只要把握课堂的实际情况,在吸 取别人的建议时,灵活处理,效果会更好。26、燕子专列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进述的

10、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教学目标: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

11、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二、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2、指名认读生字。3、交流。(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二是人们。(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

12、爱。(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政府的呼吁;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四、指导朗读。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2、重点指导读好第 3、4 自然段。(1)第 3 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2)第 4 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

13、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自己练习讲一讲。(2)指名说一说。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五、抄写生字。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书写。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政府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

14、样写的表达效果。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1、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2、学生自主写。3、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4、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

15、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四、布置作业。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五、板书设计:政府燕子专列 居民 爱贝蒂教学反思慕永艳一、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我在教授本课时,主要以读带教,让学生在全面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理解分析课文更合适。二、 学生参与程度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设计了很多的朗读方式,如:朗读、默读等等,由于方式多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三、 目标达成度本课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时间有些仓促,但总体还是不错的。四、 改进措施假如这节课我用检查

16、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入,如:出示生字“专、列” ,学生读出字音后,再解释这两个字的含义,既让学生理解了“专列”的意思,又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欲望,还能把学生的思维拎进课堂,岂不是一举三得吗?2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新入选的课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过程。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教学目标: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7、,并体会其表达效果。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自学。1、轻声读课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一下子想通了。2、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环境被破坏的有关图象和文字资料。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二、检查自学情况。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4、推选读得

18、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3、鼓励学生质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读懂课文。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五、板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砍 树 保护环境土地裸露被卷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多读多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悟出课文蕴涵的道理。2、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

19、重难点:重点: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难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 26

20、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1、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请同学们默读 26 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3、拓展练习:请同

21、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五、作业。1、读课文。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教学反思慕永艳一、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我尝试用以下四步进行教学。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第二步:解疑引导合作探究 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第四步:激励评价深入探究 总的来说,按这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基本上体现出探究的意味二、 学生参与程度在老师的合理设计下,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情绪很高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三、 目标达成度通过读、想、误、交流,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目标。四、 改进措施学生的

22、探究时间不够充裕,以后教师在设计环节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的时间问题。28、路旁的橡树教材分析: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课文主要讲筑路工人们在修建一条公路,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橡树。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人们都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教学目标:1、会认读 6 个生字,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

23、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2、检查自读效果。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三、练读、议读、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1、 )把语句读流利, (2、 )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

24、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2) “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 4-6 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达标测试:有

25、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反思慕永艳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学习本课,按照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二、学生参与程度因本课的设计是以读为主,各种形式的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较好。三、 目标达成度本文的一个目标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这非一日之功,应该慢慢培养。四、 改进措施教师在要求学生默读的基础上,最好让学生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读。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

26、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重难点: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现代生活环境美 1、看录像,展示现代住宅生活小区优美环境的画面。老师以导游身份加以解说。2、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在全班交流。二、了解现状,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1、谈话过渡,观看图片资料:(1)河面漂浮着垃圾。 (2)山上树木被砍伐。引导学生看后自由谈感受。2、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身边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

27、危害。 (交流方式可多样。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本组同学可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解答。师生参与评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每位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质疑。 三、改善环境,人们正在做各种努力 1、谈话过渡,相机板书“保护环境” 。教师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用文字、录像或图片展示介绍。 (如:世界环境日、污水处理工程等)2、 (1)学生可采用各种形式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人们为改善环境所做工作的有关资料。教师可下各小组参与,并引导学生重点围绕身边的所见所闻来说。(2)各小组讨论怎样汇报,并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参与评价,比比看哪组同

28、学汇报得最好。教师参与交流评价,并适时引导帮助,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创设互动情境。教师当记者,请一个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一名劳动者,进行模拟采访。 (假设记者采访一名驾驶洒水车的司机或园丁)(1)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的语言、态度。学生参与评价,说说谁演得好,为什么?(2)学生当小记者,同桌分角色互相采访,教师巡视了解,对个别表达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3)请部分学生上台答记者问,师生参与评价,并评选出“优秀小记者”若干名。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创设对话惰境,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既注意培养学生交流、应对能力,也注意纠正学生听说态度和语

29、言习惯。 四、从我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1、谈话过渡提出问题,相机板书课题:“我们能做点什么?”2、 (1)个体思考想点子,然后在四人小组交流各自想出的点子,并说出理由。小组成员要注意倾听,发表不同的看法。比比看谁的点子有创意。(2)全班交流,师生参与评价,发表看法,评选出“金点子” 。(如:见到破坏环境的现象要及时劝告。周末组织几个同学到社区当义务环保劝导员或宣传员。同桌合作办小报宣传环保。为校园或社区设计环保广告牌。提出环保建议等。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组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 可贵的沉默写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给予树金吉亚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

30、盼望已久的洋娃娃。 七颗钻石中的小姑娘一它的博爱发生了种种奇迹。本单元各个的环节的安排到体现了爱的专题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2、能够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5、逐步培养学生地默读习惯。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突破措施:让学生在自主地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时安排: 可贵的沉默 2 课时给予树 2 课时七颗钻石 2 课时掌声 2 课时语文园地八 1 课

31、时29、可贵的沉默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教学目标: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3 个字,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教学重难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体会沉默的可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沉默”一词,提问:沉默是什么意思?(不说话)今天我们学习第 29 课, 可贵的沉默 。2、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因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这可贵的沉默?)

32、二、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大家交流。2、学生自学三、反馈。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2、交流: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理解本课词语。四、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2、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教学重难点:重点: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难点: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19 自

33、然段。1、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热闹的场面。2、老师再读第 9 自然段,提问:在你们过生日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你买生日礼物,向你祝贺,或带你去郊游,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小结:孩子的生日,父母总会记得,他们会祝福自己的孩子幸福、健康、快乐、学习进步把爱倾注在你们的身上。二、学习 1016 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2、刚才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怎么变成这种样子了呢?老师在期待他们回答,可是他们此时,目光躲开了老师的眼睛,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他们在想什么呢?3、 “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谈谈对这句话的

34、理解。孩子们沉默时自责自己的疏忽,老师轻轻地问:怎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孩子们积极地交流着自己的办法。他们要补救自己的疏忽。没有了骄傲的样子,没有了当时的神气。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015 自然段。5、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16 自然段。三、学习 17、18 两个自然段。1、自由读 17、18 两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3、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你们理解了吗?是怎么理解的?四、再读课文,加深体会。五、总结。学完这篇课文后,对你有什么启发?达标测试:A 类:听写词语。B 类: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六、作业设

35、计:必做:小学语文试题。选做:回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教学反思慕永艳一、教学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们思想上受到了触动,深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爱的同时也要回报这种爱了,他们有好多话要对父母说,更想把 这种“爱”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我很欣慰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很贴近,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孩子们神情的变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孩子们的心理的想法,然后再把心中的感受融于课文中,有感情地朗读。二、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是这节课结束后同学们感受最深的一点,我也觉得同学们就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孩子们”与文章内容产生共鸣,所以才会深刻地领悟到文中蕴含的道理,整体感觉教学效果较好。三、目标达成度教学设计比较合理

36、,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很高,目标的完成当然也就不错了。只是过于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可能忽略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四、改进措施教学中应多注重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30、给予树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教学目标:1、会认 11 个生字,

37、会写 12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4、积累语言。教学重点: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的意思。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生活中同学们见过很多树,这里有一棵很特别的树(指黑板) ,它叫给予树。(板书:给予树,并强调多音字“给”的读音)它为什么叫给予树?相信大家读了 25 课一定会知道。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和认读字。1、自由读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叫给予树?2、认读生字和认读字词(课件)给予树 圣诞节(说说对圣诞节的了解)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话

38、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在正确认读生字词和句子的情况下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找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画在书上,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2、说说所画的词。 (板书:担心-生气-激动)3、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说明妈妈为什么担心、生气、激动,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4、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妈妈为什么担心?再用读的方式读出妈妈的担心。5、了解妈妈生气原因,读一读这

39、个自然段。6、了解妈妈激动原因,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A、金吉娅到底买了什么,让妈妈的心情变得那么激动,默读相关的段落找一找答案。B、从说话的声音感受对家人的体贴,指导朗读。C、变换角色,用读的方式感受金吉娅的思想感情。D、师生对读,再次感受。E、朗读最后一段,体会妈妈激动的三点原因。用上关联词语“因为” ,了解两句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填空,体会母亲激动拥抱金吉娅的三点原因。通过关联词语感悟三点原因间的递进关系。G、小结并板书。(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四、感情升华,读写结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自己想对文中的谁说些什么,写下来。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想一想

40、如何用简练地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阅读语文读本中的愿望 ,说说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六、板书设计。30 给予树善良金吉娅富有同情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顺课文,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2、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重点: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难点:体会本文平实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交流感悟。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

41、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交流不理解的问题。三、师生互相合作释疑。四、总结全文。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五、布置作业。抄写自己喜欢句子。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教学反思慕永艳一、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在教学中,教师还是重点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文章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易于接受。二、 学生参与程度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情绪高涨,静静的默读让孩子们认真的思考,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畅游书海。三、 目标达成度学生达标率

42、为 97%。四、 改进措施第一,课文的时间背景是圣诞节前夕,这是人们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第二,文章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金吉娅拿着并不多的钱,本来要给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但当她发现“给予树”上的卡片后,便毅然给小女孩买了洋娃娃,而且,她对自己的行为有简单而充分的理由:“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这直接反映了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娅的“给予”不光是礼物,还有同情和爱心。第三,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31、七颗钻石教材分析:七颗钻石是 19 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

43、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44、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给我们一种神秘感,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神话故事呢?那么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而着迷。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了解一下它的来历,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吧!(板书,指出钻是多音字)二、读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创设情境1、看动画,听故事(不用录音,配乐教师讲故事)2、交流: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吗? 四、初读课文1、提要求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5、、有感情。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求助生字表,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根据读书三个层次自测,分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读音、听感情,然后评价。 3、读好词语 4、读关键句子、排列句子顺序 五、再读课文 1、我们把这些词语和长句子读得这么好,那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要做到正确、流利应该不难了吧?(对)嗯,老师绝对相信你们的能力。所以这次读书我把难度提高了一点:请你快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与七颗钻石有什么关系呢? 2、交流:为什么说小姑娘的心像钻石一样闪亮呢?你能用读书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吗? 六、细读课文 1、随机指导学生读 2、3、5 自然段 2、教学第一自然段:这一切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啊?用读书的

46、方法告诉大家。 (1)抓住重点词进行字词教学 3、引出第六自然段:在那么一场旱灾里,我们认识了这位小姑娘,她的心像钻石那么透亮,故事里说:“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七、填空小结很久很久以前, ( )发生了( ) ,一个小姑娘虽然自己( ) ,但还是把水( ) ,小姑娘的心就像( ) 。 八、指导写字:银 九、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故事情节画成几幅连环画,并在下面用文字作简单说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难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

47、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 二、来当导演 1、如果你是导演,要拍好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最重要的道具该是什么?简单说明理由 2、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的水罐有什么特点?它发生了几次变化? 3、交流 4、看画面回顾主要情节,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是哪一个,说明理由。 三、我来当演员 1、每一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情节,反复朗读后进行表演。 2、表演交流,评点感悟 3、思考:什么让小女孩的水罐变得如此神奇呢?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当小导演和小演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小姑娘有一颗像钻石一样的心,并故事中明白了爱是帮助,爱是互相关心,爱是一种行动,当我们拥有爱心的时候,就会感受幸福,拥有快乐

48、。 五、课后作业 1、制作一张爱心卡送给你想关心的人 2、了解自己是哪个星座的,为这个星座的来历编一个童话故事。六、板书设计31、七颗钻石(俄)列夫托尔斯泰爱心水罐 大熊星座(想像)教学反思慕永艳一、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表演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未尝不是一件乐事。二、 学生参与程度由于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大家参与程度很高。三、 目标达成度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共同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四、 改进措施学生对故事情节总所出现的奇迹比较难理解,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难解释。教师应多搜集一些

49、资料解决这一难题。32、掌声教材分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教学目标:1、会认 11 个生字。2、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2、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