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发展我国休闲渔业休闲垂钓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是民间自由发展起来的。我国垂钓形式多元化:有湖钓、江钓、海钓等,主流是海钓。发展休闲渔业,由于不同国家国民经济条件差异,近海渔业资源条件也大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我国休闲渔业现状实际,找出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明确发展潜力,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近海资源条件,发挥历史垂钓群体作用,才能做到正确推行“休闲渔业” 发展。一、休闲渔业概念。休闲渔业是渔业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以渔业产业为主体与第三产业结合的产物。休闲是指渔趣娱乐与海洋观光旅游、餐饮服务结合的一种活动。渔业是指以垂钓形式获取海洋渔业资源的一种作业方式。商业渔业与休闲渔业的不同的地方是:
2、一、商业渔业的作业人员要求是专业渔民。休闲渔业的作业人员面向很广,不要求是专业渔民,可以是社会各阶层人士、垂钓爱好者或游客。二、商业渔业所使用的渔具多样化,以拖网、流刺网、灯光围网等以网具为主导。休闲渔业使用渔具单一,以钓竿为主。三、商业渔业注重经济效益。休闲渔业除注重经济效益外更注重社会效益。因此,以渔业为主导与渔趣娱乐和海洋旅游观光结合的方式,才是正确的休闲渔业发展方式。二、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潜力我国垂钓爱好者多达 9000 万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大多数是待业青年、下岗工人、离退休工人、失业渔民等。平常,他们都是以合租小木船形式出海垂钓,归来后售出鱼获,鱼获所得减除船租费、诱饵费,每人每
3、次基本可获得几十元到百多元的收入。大部分垂钓爱好者是靠精湛的垂钓技术,除娱乐外还依赖它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他们非常注重每次垂钓的经济收益。可以说,休闲垂钓的主流在我国目前就是依托着微薄的鱼获收入简单地持续着,也有部分垂钓爱好者是不计收益以娱乐为主的。如果把这一群体与海洋观光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游客数量与垂钓爱好者将会叠加成一个更巨大的群体,以这巨大群体能量发展我国休闲渔业,新 兴的休闲渔业将被注入强劲的动力,促使其全面萌生与发展。休闲渔业的发展不仅可将这个庞大的垂钓群体纳入政府规范管理,为他们改善垂钓环境提供安全保障,还可引导部分渔民从商业渔业转产经营休闲渔业,这样就可大大减少捕捞渔船数量、降低
4、近海捕捞压力,配合“科技兴海” 实施。更重要的是,使垂 钓爱好者置换了角色,演变成休闲渔业的执行主体,使其形成休闲渔业的驱动引擎,推动休闲渔业高速发展。利用垂钓这一庞大群体的巨大需求,将会带动渔船制造业、游艇制造业、渔具制造业、垂钓专业用品制造业、渔港码头、垂钓俱乐部、渔具店、海洋观光和渔村风情旅游、酒店餐饮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从以下统计数据中,更能体现休闲渔业发展的巨大潜能据统计:美国现行参与休闲渔业的人数约为 3407 万人,向社会提供了120 万个就业岗位,专供游钓的游艇(船)目前已发展到 1800 万艘,私家游艇 1700 万艘。休闲渔业产值是商业渔业产值的 3 倍,休闲渔业在
5、美国已成为支柱产业。显然,休闲渔业为美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更创造了卓越的社会效益。由此可见,休闲渔业发展前景远大。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垂钓历史悠久、市场资源丰富、支撑体庞大,萌发条件优越,因此,我国发展休闲渔业是符合时代进程需要的、迫切的。三、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我国在几年前已有部分沿海地区的企业为发展休闲渔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兴土木建设游艇码头,建设垂钓俱乐部,购置游艇,改装渔船,密锣紧鼓地以海洋观光旅游与垂钓娱乐的方式发展休闲渔业。这些企业经营以观海、垂钓、渔趣娱乐为主题吸引游客。但最终未能吸引垂钓主流参与,使休闲渔业失去支撑主体。究其原因有:一、门槛高。如船票昂贵而具体渔趣项
6、目少等。二、近海资源贫缺又缺乏诱鱼能力,未能使游客享受到尽兴的垂钓乐趣, 导致回头率低客源少。三、船舶体量小稳性差使部分游客难以适应海上活动。四、以船舶为主的休闲渔业载体功能低下。选择船舶作休闲载体这一环节尤为重要。目前可选的常规船舶有游艇和渔船。这两类船舶从功能方面分析:缺乏渔趣功能、缺乏诱鱼功能和助钓功能,不能互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不足的缺陷,不能满足应用要求。从经营方面分析:船舶舱容少、同时容纳人数少,降低出海费用难度大,吸引垂钓主流参与休闲渔业条件不足,不符合休闲渔业发展的经济原则,不符合应用要求。从垂钓环境分析:船舶体量小稳性差、缺乏规范钓位设置、缺乏渔趣娱乐条件、参与者需饱受日晒雨淋
7、,不符合时代要求。由上可见,我国以目前两种船舶为主的休闲载体均不符合休闲渔业发展需要。五、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条件与国民经济条件不足。目前我国近海由于受过度捕捞影响,近海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近海形成渔业资源严重衰缺和鱼类密度极低,渔业资源条件极差,这种不利因素导致休闲渔业所依靠的必要条件不足。此外,我国国民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富足。我国经济 GDP 虽然目前已跻身全球第二,但人均经济 GDP 还是比较低,2010 年 GDP 排行榜中、我国排行第 127 名。 因存在以上方方面面的缺陷,致使游客觉得消费高、设施不完整、垂钓环境差、娱乐性不大。长此以往,消费群体必然不断萎缩。形成休闲渔业参与者人数
8、不足、客源不稳定、持续性差、季节性强难以经营的局面。加之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条件不足,载体渔趣功能单一、客源面狭窄的休闲渔业必然难以获得显著收益,更难以积累资金扩大再发展,既不能体现经济效益,也不能体现社会效益。因此,不结合近海资源条件与国民经济条件,以海洋旅游观光与渔趣娱乐结合,忽略渔业元素的方式发展休闲渔业是不适合的、是错误的。四、休闲渔业发展思路近海渔业资源条件好坏和国民经济条件高低,是发展休闲渔业的第一要素和重要条件。由于我国近海资源条件不足,导致发展休闲渔业所依赖的重要条件存在缺陷,在这种不利因素情况下,就要灵活构思研发新载体,创新设计“专业 休闲垂钓渔船” ,增强渔趣功能、增强诱鱼助钓
9、功能、改善垂钓环境,才能互补资源不足的缺陷,只有创造条件改善不足,休闲渔业发展才能得以保障。发展要点:第一,近海渔业资源条件差,未能满足休闲渔业所依赖的条件,要开拓创新,谋求在其它环节创造条件,填补资源不足的缺陷。第二,在人均经济条件不高的情况下,休闲渔业就要致力降低参与门槛,提供参与保障条件。第三,研发创新适合我国应用的“专业休 闲垂钓渔船” 。第四,创造条件使垂钓主流成为休闲渔业的执行主体。第五,创造条件使参与者可凭借休闲渔业作为谋生手段。第六,明确休闲渔业最终管理部门,明确所属管理范畴,增强协调性,有助于驱动休闲渔业的发展,避免无所适从状态的发生。第七,解除休闲渔船 10 人限制的规定,
10、使休闲渔业载体创新设计获得释放。第八,休闲渔业发展需由政府牵头,多方支持。五、以“专业休闲垂钓渔船” 为例的创新思路“专业休闲 垂钓渔船”的设计创新,是个极其重要的 环节,对休闲渔业的兴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构思设计方案时,要了解、分析、掌握历史垂钓主流的经济条件,并对其参与能力进行评估,还要结合他们依赖垂钓谋生的重要因素,才能有依据地进行可行性研究,才能调控以下两项经济参数达标。一是每航次出航约需 17 小时,双程航行 20 海里以内,船票控制在 100 元/人以内。二是船舶经营月利润 10 万元以上。通过合理设计调整船体钓位数量与舱容数量是能满足达标要求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吸引垂钓
11、主流成为休闲渔业执行主体的目的,才能为持续参与提供保障条件。吸引垂钓主流积极参与,就大大提升了对社会各阶层人士和游客参与的吸引力。除了注重经济指标外,技术达标也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因此,船舶功能需要进行高要求设计,需要给予“ 专业休闲垂钓渔船” 富有强大的渔趣功能和诱鱼助钓能力,提高船舶稳性和适航能力,改善垂钓环境,使参与者不受日晒雨淋。增强载体功能不仅可填补资源缺陷,更能使参与者享受到无究无尽的垂钓乐趣和捕捞乐趣,使参与者更深刻地了解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设计基本思路:一、船型以双体结构、底部为钢质,上部为玻璃钢为宜,稳性好并便于船体内设置钓池和钓位。同时容纳人数以 40 人为佳,因钓位数
12、量多可大大降低参与者的出海费用。 二、船舶适合夜航,使参与者可在早上 6 点至 9 点,晚上 6点至 9 点两个鱼类觅食黄金时段进行垂钓,让参与者可享受到无穷无尽的垂钓乐趣和增加钓捕量。三、在船舶中部的钓池设置机械屏蔽捕捞设备,晚上可进行光诱捕捞水面鱼,使参与者可更多体验渔趣娱乐和更深了解海洋。四、船舶具备诱鱼功能,目的是吸引下游的鱼类、提升钓捕乐趣和使船舶不需过多地迁移钓点。五、船头装备小型鱼笼投收设备,在船舶到达目标海区前可先投放鱼笼,小规模捕捞栖身于海底的鱼类、螃蟹和海鳗等生物,回程时回收鱼笼,目的是增强鱼趣功能,使参与者更多享受捕捞乐趣,更多体验渔民作业的辛勤劳动。六、船体上部为两层结
13、构,首层船头设置观海大厅(带餐饮)、厨房、浴室、洗手间、储物室,观海大厅内安装海底视频设备、鱼探仪、 电子海图机等,为垂钓人员或游客可更多了解海洋。船身部分围绕钓池遍布钓位。二层为驾驶室和休息室。这种设计布局目的是,使在首层垂钓的参与者免受日晒雨淋,并在潮汐不适合垂钓时,可进行休息,改善垂钓环境才能符合时代要求。我国休闲渔业的兴起,估算将会吸引超过 1 亿人的参与。这一行业发展前景之巨大和参与人数之多,体现了对物资、服务的巨大需求。强大的内需将会推动休闲渔业向产业化发展,它的壮大不仅可创造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 GDP 增长,还扩大了就业面,创造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广东省湛江胜浪海洋捕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