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药学微生物教案 支原体各论.ppt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8240189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微生物教案 支原体各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药学微生物教案 支原体各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药学微生物教案 支原体各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药学微生物教案 支原体各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药学微生物教案 支原体各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支原体 (mycoplasma),支原体(mycoplasma),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膜含固醇 能通过0.45m滤菌器 二分裂繁殖,含DNA与RNA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 无胆甾原体科 螺原体科,支原体属 脲原体属,致病类别,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 人型支原体(M.hominis) 生殖器支原体(M.genitalium) 穿透支原体(M.penetraus)溶脲脲原体(U.urealyticum),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最小细胞膜繁殖方式:二分裂,出芽等特殊结构:荚膜,顶端结构,微丝染色方法:Giemsa染色 淡紫色革

2、兰染色阴性,形 态 结 构,培养,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 在pH7.88.0间生长,低于7.0则死亡(溶脲脲原体pH6.06.5) 生长缓慢 典型的菌落呈荷包蛋样 液体培养基不易见到混浊,抗原结构,抗原结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糖脂 各型交叉少 补体结合试验:糖脂 ELISA试验:蛋白质 生长抑制试验(GIT)代谢抑制试验(MIT) 血清抗体,抵抗力,比细菌敏感,易被消毒剂灭活 对醋酸铊、结晶紫抵抗力强 对青霉素等耐药 对干扰蛋白质合成抗生素敏感,致病性形成细胞损伤,获得养料 产生有毒代谢产物 免疫损伤 免疫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肺炎支原体可作为超抗原,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支原体 L型 在遗传上与

3、细菌无关 与原菌相关,常可以回复 细胞膜含高浓度固醇 细胞膜不含固醇 在一般培养基中稳定 大多需高渗培养 生长慢,菌落小, 菌落稍大,直径 0.10.3mm 直径0.51.0mm 液体培养混浊度极低 液体培养有一定混浊度, 可粘附于管壁或管底,支原体的主要特性,* 无细胞壁 * 可通过滤菌器 * 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 * 胆固醇比较高 * 特殊的顶端结构与致病有关 * 培养需加入10%-20%的血清 * 菌落呈荷包蛋样 * sIgA有保护作用 * 与L型有本质区别,主要致病性支原体,一、肺炎支原体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病理性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占非细菌性肺炎的二分之一 飞沫传播,夏末秋初为好发季节 症状较轻,发热、咳嗽、有时有呼吸道外并发症,诊断,分离培养缓慢,阳性率差 血清学检查冷凝集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早期 寻找抗原ELISA试验,PCR技术,二、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性传播 非淋菌性尿道炎 自然流产、出生缺陷、死胎、不孕(育),三、穿透支原体,穿透支原体是1990年首次从1例HIV阳性艾滋病患者尿中分离出的一种 新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的致病性与其尖形结构有关,具粘附和穿入作用,引起细胞损伤 穿透支原体感染 是艾滋病的辅助致病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