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异同摘要:通过对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药品管理体系的构成及其要素的介绍,比较他们的异同,促进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说明建立一个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保障药品质量的重要性,构建符合新版 GMP。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新版 GMP;1、国外药品质量管理发展历史和现状在五六十年代经过了一系列的国际药害事件后,美国政府发现单以抽查检验为药品质量的保障方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药品生产过程控制对保证药品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对保障药品质量的认识理念从药品生产结果的抽检到药品生产过程的保证之巨大转变,1962 年美国食品药品
2、监督管理局(简称 FDA)制定实施了全球首版 GMP。FDA 工作人员将对国内外的生产企业,进口的各类产品进行跟踪检查,并抽取样品进行检查【1】 ,另外,FDA 对药品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也非常重视,每年约收到 400000 份产品不良报告【2】在此之后,欧美各国纷纷建立了各自的药品 GMP,1975 年 WHO 也正式向全球公布 GMP规范。1982 年在国内医药产业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参照先进国家药品质量保障的经验和理念, 。国际 ICH 组织分别于 2005 年 11 月颁布Q9 药品风险管理 ,2008 年 6 月颁布QlO药品质量体系 ,2008 年 7 月欧盟将Q9 药品风险管理的内容纳
3、入 GMP 指南中,2009 年4 月美国 FDA 参照 ICH 发布了符合制药 cGMP 法规要求的质量系统指导性文件,正式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人药品质量体系建设中。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一系列介绍和推广新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南文件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药品行业进入了一个质量管理的新纪元【36】 。11 欧盟 1994 年以设在法国的欧洲药典委员会秘书处为基础成立了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EDQM 主要功能之一是对上市后的仿制药品的监督管理,其主要监督手段是对产品的符合性签证和对通过欧洲各国官方药品检验所(OMCL)之间的欧洲网络系统来对药品的市场监督【7】.另外,上市后药品监督的另一种方法是
4、不良反应监测【89】 ,例如最近在意大利发生了减肥药西布曲明的死亡事件,中止了该品种的上市销售【10】 。欧洲药品审评委员会(EMEA)是欧洲专门负责药品审评的机构。它一下设三个委员会,分别是(CPMP)(CDMP) (COMP).欧盟新药上市申请程序分为两种,即“集中申请”和“互认申请” 。即只需在一国取得许可证后,便可在另一个或整个欧洲国家通用【11】 。具体到其他欧盟的成员国,它们也会颁布一系列的药事法规,这属于国家立法范畴,比如德国药品法等【12】 。2、国内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状况综述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订了我国首部 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稿)。FDA 的 GMP称为 cGMP(C
5、urrent GoodManufacture Practices,cGMP) ,其含义为现行版、动态版的GMP,其基本内容包括在美国联邦法典标题 21 项下的 210 和 21 1 部分 c 简称为 21CFR),该部分规定了药品生产企 f4 201201(下)l 首都医药 cmnmt 业所应遵循的最低标准;具体细则是以检查指南的方式颁布实施。FDA 认为标准应该是动态的,需要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修订,虽然美国联邦法典中 21CFR 条款内容在过去 30 年里维持基本稳定,但是 FDA 通过发布指南方式不断补充 cGMP,把药品行业最新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管理理念推荐给药厂参考。指南虽然不
6、作为法律强制执行,但事实上已成为行业共同遵循的标准,cGMPI半-随着药品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进入 21 世纪以后,制药行业面临新的挑战,FDA 认为沿 cGMP 向前已到了一个新的分水岭:保持现状或走改革及创新之路。FDA 对药品质量有了更新的想法,提出药品风险管理和质量源于设计等新的管理理念,倡导搭建一个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以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从上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和现状我们认识到我国的 SFDA 和美国都由较大的差异,在监管部门会出现违法现象等等【13】 。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质量风险管理的主目标是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
7、风险(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企业应当科学应用质量风险管理工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回顾,来识别、控制并降低风险,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ICHQlO 认为、质量风险管理系统是很有效的主动性管理工具,可以作为事先预测的手段,用于发现和控制在整个药品生命周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平稳有效运行【1417】 。3、国内外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比较在新药注册审评方面,美国的 FDA 把职责分成中央和地方两种,药品的批准权在中央机构,他的职责是审查所有的数据,审阅所有的报批材料。德国药品注册特点是档案管理,德国还对药品的许可进行五年一次延长的规定,保证了药品经营商的积极性
8、。还有其他各国等等。他们的这套做法现在已经很成熟,充分地满足了药品审评工作的需要【18】.3.1 篇章结构从表 1 可见。美国 CGMP 与中国 GMP 的篇章结构存在的差别有:美国 CMP 篇章 内容条数 比例 中国 GMP 篇章 内容条数 比例210.1CGMP 法规的地位 第一章总则 210.2CGMP 法规的适用性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5 条 6.10210.3 定义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 23 条 28.05211.A 总则 第四章设备 7 条 8.54211.B 组织与人员 4 项 12 条 7.74 第五章物料 10 条 12.19211.C 厂房与设施 7 项 17 条 10.97
9、第六章卫生 9 条 10.97211.D 设备 5 项 8 条 5.16 第七章验证 4 条 4.88211.E 成分药品容 7 项 18 条 11.61 第八章文件 5 条 6.09器与密封件的控制211.F 生产和加工控制 8 项 18 条 11.61 第九章生产管理 8 条 9.76211.G 包装和标签控制 6 项 33 条 21.29 第十章质量管理 3 条 3.66211.H 贮藏和销售 2 项 4 条 2.58 第十一章产品销售与收回 3 条 3.66211.I 实验室控制 7 项 19 条 12.26 第十二章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 3 条 3.6211.J 记录和报告 8 项 2
10、4 条 15.48 第十三章自检 2 条 2.44211.K 退回的药品和回收 1 项 2 条 1.29 第十四章附件 1)美国 CGMP 在总则之前对该法规的法律地位、适用性以及总则之后各章节涉及的技术术语都作出了说明、定义。这为该规范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相比之下,我国 GMP 规范缺乏对于法规地位的规定并将术语定义放置于附则中,这样不利于读者理解,GMP 也表现出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2)美国 CGMP 没有单独为。卫生” 、 “验证” 、 。自检”设立章节,而是将其融入其他各章节之中:而我国 GMP 规范中将这 3 部分独立出来,显然适合我国制药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的国情
11、对于我国制药企业的规范化生产具有促进意义。3)在产品销售问题上,美国主要关注退回药品的处理,而我国主要关注用户的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问题,分别各自成章。3.2 主体内容3.2.1 组织、人员的要求制药企业员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因此中美 GMP 都对从业人员作了具体要求。中美 GMP 该部分内容在各自主题内容中所占比例相差不多美国 CGMP 的要求包括质控部门的职责、人员资格、人员职责、顾问 4 部分。与其对比,我国 GMP 对质控部门职责、人员职责的要求分别出现在“质量管理” 、 “卫生”两章中。从内容上看,美国 CGMP 没有像我国 GMP 一样对员工的学历作出硬性规定,而是要求
12、员工在经过持续的专业培训后保持对于 CGMP 规范要求的熟悉程度。这样有利于把规范要求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另外,美国CGMP 要求企业聘用的顾问基本都是富有经验的专家,而我国 GMP 没有涉及“顾问”这一角色。因此,我国企业在申请美国 FDA 认证时。要注意聘请合适的顾问。3.2.2 硬件部分的要求硬件内容包括厂房设施、设备两部分。我国 GMP 中的硬件内容共计 30 条,占主体内容(除去总则、附则)3659;美国 CGMP 硬件内容共计 25 条,占主体内容(总则之后部分)1613,可见我国 GMP 规范较为偏重硬件。对于厂房设施的要求,美国 CGMP 简单明了、逻辑清晰,以防止生产污染为中心
13、。对厂房的设置、照明、通风、管件、污水和废料的处理、厂房设的维护等都作出了具体要求。与之对比。我国 GMP 虽然本质要求与美国相同。但是未能像美国 CGMP 一样给出具体要求。而且没有对于废弃物排放和厂房维修的要求。我国 GMP 规范有 9 条内容是对洁净区、室的具体要求。而对于非洁净区厂房的要求稍显偏少。明确提出对于厂房设施的维修要求和对于废弃物料的处理要求。也应是改进中国 GMP 生产规范的必然趋势。对于设备的要求上。中美 GMP 近似。不同之处是,美国对于设备清洁保养程序规定了详细的最低要求,而且由于美国药品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较我国高,故其 CGMP 规范多了关于自动化电子设备的要求。另外
14、。出于对注射用药品生产的重视。CMGP 对可能用到的过滤器也作出了严格要求。3.2.3 软件部分的要求我国 GMP 规范涉及的软件部分包括物料、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自检 7 部分。占主体内容 4999。其中对药品生产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部分。物料占主体内容 1219,生产管理占 976质量管理占 366共计占主体内容 2561。美国 CGMP 涉及的软件内容包括成分、药品容器与密封件的控制、生产和加工控制、包装和标签控制、实验室控制。记录和报告 5 部分,共占主体内容 7225其中对药品生产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部分占 5677。可见中美 GMP 规范的差距主要在软件部分尤其是对生产过
15、程的要求。在美国 CGMP 规范中关于卫生的要求被分散在。组织人员”和“厂房和设施”两章中。将“验证”的内容分散在“成分” 、 。药品容器与密封件控制” 、 。生产加工控制和实验室控制”三章中,并且要求验证结果符合统计学标准要求。我国 GMP 对物料的控制仅提出原则性要求,而美国 GMP 对未检验的物料管理、取样程序、检验程序、已检验物料发放和拒收、物料盛放容器等均作出详细要求。另外。我国 GMP 中关于标签的管理。在美国 CGMP 中与包装的内容合在一起单独成为一章,并且对标签管理、包装管理均作了详细严格的要求。关于药品有效期的规定美国 CGMP 有,而我国 GMP 没有。我国的质量管理侧重
16、于对质量控制部门及其职责的要求。对于生产过程,我国 GMP 规范中鲜有实质性内容。有的是基于文件记录性质的控制,而美国 CGMP 规范对进料、设备鉴别、中间体检验、生产时间限制、返工等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作了具体要求。从而更能保证药品质量的可靠。3.2.4 销售部分的要求我国 GMP 关于销售的内容包括。产品销售与收回” 、 “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两章,美国 CGMP 则包括。贮存和销售” 、 。退回药品”两部分。并对退回药品作了详细要求,而将不良反应报告置于“记录和报告”一章中。4、完善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1) “药物警戒”一次被国际广泛接受,并在许多场合取代了 ADR。ADR 监测范围扩大
17、,这给我国的 ADR 监测带来挑战,我们必须要顺应这一国际趋势,逐步深入扎实地完善 ADR检测制度【19】2)完善执业药师制度目前我国严重缺乏执业药师人才,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对执业药师培养的力度,国家应该完善培养机构、培养体系等等。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健全的执业药师执业体系。明确一定条件下准予兼职的规定:执业药师协会负责制定兼职执业药师工作规范,从行业角度来约束执业药师的执业行为:药品经营企业制定对兼职执业药师的工作考核办法,督促其完成兼职工作【20】这样一定程度上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执业药师诸多问题。3)对现行药品抽检制进行合理改革要制定合理抽检计划,并能够坚定实施,保证做
18、到高效、真实、全面、到位。建议把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分开,将原有药检所制订药品抽样计划并部分实施抽样改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全权负责组织实施【21】 ,不仅如此,还必须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如:对药品生产及流通企业的监管采用分级管理制度,对于规范的、大型的生产或连锁企业则可以少检查甚至不检查,为配合宽进严管政策,检查重点应转向生产规模小的厂家、零售药店、门诊部及农村地区、城郊结合部等【22】.5、小结1)美国 CGMP 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是依照药品生产流程进行安排的,逻辑清晰,与药品生产结合紧密,便于指导企业的生产管理,这是值得我国 GMP 借鉴的。2)我国 GMP 与美国CGMP 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软件
19、控制方面。硬件方面虽有差距,但是不大不会成为我们与国际标准对接的障碍。因此,我国一方面需要国家药品监督机构不断改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另一方面,需要药品生产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生产管理水平,以应对国际化的竞争。3)由于两国国情的不同,美国 CGMP 有一些内容是我国 GMP 规范中所没有的,例如关于顾问、废弃物排放、电子设备控制等要求。这是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在申请 CGMP 认证的过程中焉注意。6、参考文献:1 袁俊.发达国家质量监督概览.中国质量监督,2004.2:5532 巫娟,林建吕.必须重视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11):69-713 田云美国药品生产科学及对我国
20、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启示J】 中国药房,2007,18(16):120612094 季军偏差调查和变更控制在质量体系中的重要作用J医药工程设计,2008,29(4):41445 姜恒企业应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专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主任张爱萍)N中国医药报,20116 贾岩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完善(RDPAC 调研 1 3 家药企的生产质量状况)N医药经济报,201 17 刘自林.药品监管体制的创新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安徽医药,2005,9(3):1611628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Health status overvie
21、w for countri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hat are candidates for access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Communities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7Document E768889 Polyzos N, Yfantopoulos.J Health manpower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Health System staffing Archives of Hellenic Medicine 2000
22、,17(6):62763910 Collins C, Green A, Hunter D. Health sector reform and interpretation of policy context .Health policy,1999,47(1):6983 11 金慧微.欧洲药品质量监督质量考察J.中国药事,2002,16(6):57012 付丽红,尚靖,徐建国.国外药品注册体系的介绍和我国政策的对比.中国药事,2004,18(7):418422013 胡元佳,宋瑞霖,邵容.国内外药事法规概况及其发展.中国药师,2004,7(11):89089214 GAO song, YANG
23、Yuemin. current reguiator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rug insert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5,14(1):697115 杨辉关于加强数据分析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国防技术基础,2006(12):222616 国际 ICH 指导委员会ICH Q9 质量风险管理(行业指南)S】 200517 国际 ICH 指导委员会ICH Q1 0 制药质量系统(行业指南)【S】 200818 刘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1 019 江滨,郡尤奇,史录文. 近年来我国药品监管政策分析.中国药事,2005,19(3):14815120 潘晓露,马爱霞,中外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体系的比较分析.药学发展,2005,29(4):18318621 方宇,杨世民.我国药品经营企业执业药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西部药学,2005,2(1):222622 徐新军.当前药品监督管理中若干问题探讨.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1):303323 朱艳华,徐德铸.基层药品检验工作探讨J.西北药学杂志,2004,1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