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九章福利经济学.ppt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822246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福利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九章福利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九章福利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九章福利经济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九章福利经济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五、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六、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一、福利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一)福利经济学的性质作为一种规范经济学,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 (二)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1、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即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 2、以边际效用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 3、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三)资源最优配置与福利最大化,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经济活动的效率。 所谓资源最

2、优配置就是使经济最具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即经济效率最高的资源配置。 问题:资源最优配置即经济效率最高是否意味着社会福利最大? 实质:对既定总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否能使总福利即总效用增加。,附:旧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命题,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一)帕累托标准(教材P328-330)意大利经济

3、学家阿尔弗雷多帕累托对资源配置是否具有经济效率提出了判断的标准。帕累托假定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社会中只有甲、乙两人,面对的资源只有两种可能的配置状态A和B。对A和B的好坏,甲、乙可能都有各自的看法。,甲可以认为:AB,AB或AB乙也可以认为:AB,AB或AB 1、当甲、乙看法一致时,因为社会只有两人,所以可以认为甲、乙的共同看法就是社会的观点,即:AB,AB或AB,2、当甲、乙看法完全相反时,如:甲认为AB而乙认为AB,或甲认为AB而乙认为AB,由于两个人势均力敌,无法说谁的观点更正确,所以这时,从社会的观点看: 资源配置方式A与B是不可比较的。,3、当甲、乙看法基本一致时, 如甲认为AB,乙认

4、为AB,就可以认为说社会的观点是AB 。将这种只有两个人及两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假设推广到有许多人并且存在多种资源配置状态的一般社会环境中:,帕累托标准:假设A与B是多种资源配置状态中的任意两种状态,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也是A优于B。这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教材P330),(二)帕累托改进(教材P330)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三)帕累托最优状态(教材P330)又称

5、经济效率,指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的资源配置状态。或说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附:资源最优配置与福利最大化的统一,资源最优配置或经济效率最高与福利最大化相统一。如果一个经济到达这样境况:已经不可能通过重组或贸易等手段,既提高某一人的效用或满足程度,而又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程度。那么,这个经济就实现了福利最大化。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福利最大化状态。,附: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

6、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对于社会福利大小与分配无关的观点,西方仍然存在争议。,案例一:白天与黑夜对盲人是一样的,牧师、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三人决定去打高尔夫球。在他们前边,是两位打得非常缓慢的人。 打到第八洞时,他们因实在受不了开始大声的抱怨。 牧师说;“圣母呀,我祈祷,他们下次再来打球前应该好好练习练习。” 心理学家说:“我敢发誓,肯定有人喜欢打慢球。” 经济学家说:“我真没有想到打高尔夫球花这么长的时间。” 在打到第九洞时,心理学家忍受不了这样的节奏,就走向那两位缓慢者的球童,要求让他们这些后来者先打。,球童说可以,并解释说他们二位是双目失明的退休消防队员,所

7、以球打的很慢;他们都是因为在大火中救人而致盲的,所以希望三位不要再提高嗓门抱怨了。 牧师听罢深感惭愧地说:“我身为神职人员,可我居然一直在诅咒盲人球打得慢。” 心理学家亦感到惭愧:“我是一位职业为人排忧解难的人,可我一致在抱怨需要帮助的盲人的球打得慢。” 经济学家见状表情凝重地对球童说:“听仔细了,下次让他们晚上来打球。” 白天与黑夜对盲人是一样的,经济学家的的话形象的揭示了帕累托改进、最优的含义,案例二:一个帅小伙的难题,一日在交通台的娱乐节目的最后,主持人给听众留下一个没有答案故事,要求听众解答。 故事说的是一个帅小伙开车到某偏僻的地方,(这个地方出租车很少)遇上了想搭车人: 一位是救过他

8、命的医生(医生会开车); 一位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还有一个人背着一个病人急需去医院看病。 他的车只能座四个人。 主持人留下问题是:这个帅小伙他如何作才能使几方面都满意呢?,按照帕累托最优的理论,我给的答案是: 帅小伙把车交给医生开,让医生把病人送到医院,他和那位漂亮的姑娘在慢慢地等出租车。 这种方案是不是使几方面都得到了满意?,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探讨的是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题。 (一)埃奇渥斯盒状图 埃奇渥斯 (Francis Y. Edgeworth,1845-1926)英国经济学家,“无差异曲线”几何分析方法的先驱者之一。 埃奇渥斯盒状图用于表示

9、两种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最初仅用于消费领域,后被用于生产领域,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工具。,埃奇渥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1)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和两种产品X,Y;(2)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X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3)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品与要素的价格既定;(4)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1、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的推导,Y,Y,X,X,0,0,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UA1,UA2,UA3,UB3,UB1,UB2,设消费者A与B面对数量既定的X和Y商品。 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交换的契约曲线),E1,E2,E3

10、,OA,OB,YA,Y,Y,X,XB,XA,C,UA1,UA2,UA3,UB3,UB1,UB2,YB,X,教材P331图10-2,V,V,2、消费者A与B的无差异曲线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的 切点的连线vv称为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它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的最理想的轨迹,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集合。(教材P333) 3、在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比曲线外面的点代表的交换状况好,但同在契约曲线上的各点不可比较!,(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教材P33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要使两种商品X和Y在两个消费者A和B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这两个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的边际

11、替代率必须相等。 即:,MRSXYA = MRSXYB,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 设有两种数量既定的生产要素L和K在厂商C和D之间进行分配。 即:,1、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的推导,K,K,L,L,0,0,厂商C的等产量曲线,厂商D的等产量曲线,Qc1,QC2,QC3,QD3,QD1,QD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契约曲线),E1,E2,E3,OC,OD,KC,K,K,L,L,LC,w,QC1,QC2,QC3,QD3,QD1,QD2,教材P334图10-3,KD,LD,q,q,2、生产者C与D的等产量曲线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的 切点的连线qq称为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

12、曲线)。它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分配的最理想的轨迹,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集合。(教材P335) 3、在生产的契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比曲线外面的点代表的分配状况好,但同在契约曲线上的各点不可比较!,(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教材P336),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要使两种要素L和K在两个生产者C和D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这两个生产者来说,这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 即:,MRTSLKC = MRTSLKD,五、交换和生产的 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的帕累托最优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 但,我们所追求的一般均衡状态应该是交换和生产同时实现

13、最优。 这就需要把交换与生产结合起来讨论:在生产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同时,交换也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而将生产与交换连接起来的纽带就是产品。,(一)生产可能性曲线,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为了使生产的契约曲线能够较为清晰的与具体产品相联系,我们假设: C厂商使用L和K要素生产商品X, D厂商使用L和K要素生产商品Y。 其余条件不变。,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E1,E2,E3,OC,OD,KC,K,K,L,L,LC,QX1,QX2,QX3,QY3,QY1,QY2,KD,LD,q,q,生产可能性曲线,Y,X,Y3,Y2,Y1,0,X1,X2,X3,E1,E2,E3,教材P338图10

14、-4,p,P,(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又叫产品转换线,表示在资源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所能实现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实质: 生产可能性曲线pp上的任意一点都是就是生产契约曲线qq上的点,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代表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2、边际转换率(MRT)(教材P338) (1)定义:指增加的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减少的某种产品的数量之比,即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2)边际转换率递增。,(二)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Y,X,B,教材P341图10-6,A,v,V,S,T,给定生产契约线 上的一点,即给定一个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有一条交换的契约线、即有

15、无穷多个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与之对应。,p,P,1、设MRTxy=2,MRSxy=1, (即MRTxy MRSxy) MRTxy=2意味着生产者通过减少1单位X的生产,可以增加2单位Y的生产; MRSxy=1意味着消费者愿意减少1单位X的消费,来增加1单位Y的消费。,反证:假设S与T不平行,于是生产者可以少生产1单位X,多生产2单位Y,同时拿出1单位Y满足消费者需求。 这样既维持了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又使生产者多出1单位Y,意味着社会福利净增加! 即:存在帕累托改进!故MRTxy MRSxy时,没有实现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2、设MRTxy=1,MRSxy=2, (即MRTxy MRSxy)

16、 MRTxy=1意味着生产者通过减少1单位Y的生产,可以增加1单位X的生产; MRSxy=2意味着消费者愿意减少1单位Y的消费,来增加0.5单位X的消费。,于是生产者可以少生产1单位Y,多生产1单位X,同时拿出0.5单位X满足消费者需求。 这样既维持了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又使生产者多出0.5单位X,意味着社会福利净增加! 即:存在帕累托改进!故MRTxy MRSxy时,没有实现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只有当边际产品转换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MRTxy等于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xy 时,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均衡。此时,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达到最大。 故,生产

17、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MRSxy=MRTxy,六、完全竞争和 帕累托最优状态,(教材P343-346)完全竞争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才有可能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边际条件。即: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帕累托最优状态也都可以由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一)交换的最优条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对于任何消费者都是相等的。而每一个消费者都按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购买,即:使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因而可以实现:对于不同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MUX MUY,MRSXY(A),PX PY,

18、(A),MUX MUY,MRSXY(B),=,=,=,=,(B),MRSXYA = MRSXYB,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二)生产的最优条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同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任何生产者都是相等的。而每一个生产者都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购买,即:使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等于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 因而可以实现:对于不同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MPL MPK,MRTSLK(C),PL PK,(C),MPL MPK,MRTSLK(D),=,=,=,=,(D),MRTSLKC = MRTSLKD,在完全竞

19、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三)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MRSxy=MRTxy 我们的工作是:证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何实现MRSxy=MRTxy, 它表示增加就必须减少,或增加就必须减少。 因此,Y可以看成是X的机会成本,我们用边际成本表示其大小。X可以看成是Y的机会成本,用边际成本表示其大小,MRTXY =,Y X,MRTXY =,Y X,=,MCX MCY,这样,边际转换率MRT XY可以表示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有 PX=MCX PY=MCY 所以,有,MRTXY =,MCX MCY,=,PX PY,又因为所以得到,MRSXY,=,MRTXY =,PX PY,MRSXY,=,PX PY,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九章 教学要求,1、理解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含义。 2、交换、生产、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分别是什么? 3、什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4、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