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8876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也面临着多种选择。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转变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关键。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和社会职业双向选择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准则。就业价值观通过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态度及价值评价反映出来,支配和调节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是驱使他们择业和就业行为的内部动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和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一些

2、问题亟待解决: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1)非理性的价值选择。在就业地点选择上,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集中,本可以分散的求职者集中在相对狭窄的地域和领域内,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在这些地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上海、北京等城市薪金待遇水平近两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就是这种供求关系的体现。与此同时,和个人长远的发展机会相比,眼前的薪酬及福利待遇更具有吸引力,把福利待遇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缺乏对自身定位和职业规划的理性思考。(2)缺乏基本的诚信观念。从就业手段来看,简历造假、证书造假等现象反映出少数学生仅考虑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不在乎使用的手段和方式是否符合价值评判。这样不计后果的短视行为,

3、破坏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秩序,降低了简历证书等在用人企业心目中的公信力。 除了用人企业对实践经验的重视外 ,我们还从中可以看出少数学生就业行为的短期化也降低了简历中某些记载内容的可信度。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就业外部环境的压力增大与大学毕业生规模的扩张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社会问题的外在动因,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用人标准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加突出。(2)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主体性意识膨胀。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等已成为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主体价值的膨胀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主体意识方面,表现出不轻信

4、、不盲从、不附众,他们希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然而! 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 ,当主观性要求和客观性需求无法统一到就业的实践中时,主体性需求的异化就会使得本已压力重重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更深一层。(3)大学生就业观的非理性追求。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的正确选择。然而,直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联,目前在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出现了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资源配置错位等现实问题。吸收就业的企业多数是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非知识密集型企业,自然对大学生的容纳能力有限。第三产业的欠发达,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相对饱和以及!非典、金融海啸

5、等社会环境对就业领域的冲击等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还应看见市场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促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促使他们在就业中脱离现实地以工作地点、物质待遇、工作环境为指针,产生以经济利益为基点的各种价值观念。(4)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就业手段上的造假行为反映出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失误。就业的目标和手段是由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受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与改革开放不相适应的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往往注重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徘徊在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之间,一方面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精神上依然相信马克思

6、主义理想和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现实的就业和择业目标以实效为衡量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倾向于功利性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念。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注重长远的价值实现,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等顺口溜成为大学生们择业价值的真实写照。三、以人为本的就业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指的是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的效益关系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客体,人的实践活动归根到底是一个创造和满足人们自身

7、不断增长的需要的过程。就是要实现遵循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和满足人的需要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其中,人的自然性存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条件,社会性价值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主体性追求是自我实现的核心所在,三者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关系,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以人为本的就业观一方面是对人们主体性追求自我实现理想预期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反应出不同个体的劳动力价值对社会劳动分工的必要满足。离开人们的主体需要的就业过程是对人自身发展的束缚和否定,离开社会化劳动分工现实需求的就业过程则把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分离开来,也不符合!以人为本 的根本要求。因此,以人为本的就业观要

8、求在就业过程中人们自觉实现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就业价值问题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体,当一味追求名利、享乐、虚荣的标准,非理性的热情势必使得理性的诉求无法实现,因此只有实现价值观上理性主义的回归,才可能实现理性价值和非理性价值在实践层面的统一。个人对物质欲望的合理追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可厚非的当然利益诉求,然而在理性的天平上,人生价值永远不可能和物质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对于人类幸福的追求和价值上理性的评判应该在思想上指导人们在市场化的就业竞争中保持清醒的心灵和冷静的头脑。因此,人们在择业

9、和就业过程中,不仅要把职业劳动当成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更要从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维度,把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成是就业的重要标准。在注重现实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作待遇的同时,看重职业选择和自身个性、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幸福负责,凭借开阔的视角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规划职业生涯,找准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共鸣点,完成职业生涯中的初次定位。用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指导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建构,首先要求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实现人本身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实现主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该认为

10、,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大学生只有树立主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理性预设,并通过追求就业工具理性的过程中促进就业价值理性的实现,才能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从一定意义上看,就业价值理性是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最为根本的理性诉求,如果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只符合工具理性而背离了价值理性的要求,将使他们陷入理性化的吊诡,也即意味着他们的就业行为违背了马克思理性就业观的要求,而呈现出理性的非理性状态,最终将走向非理性。诚然,在价值观上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和行为符合马克思主义就业价值观的要求,并不能完全缓解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市场本身或者国家在就业市场的完善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与此同时,使得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就业行为依然是高校和大学生可以依靠自身努力解决的问题。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使得自己主体性选择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目光长远的人才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就业竞争的挑战,最终通过坚毅地努力高尚地实现自己的人生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